760.第760章 羅娑斯洲

“到了,前面就是羅娑斯!”

高大的船頭上,一個年輕人指着前方海面盡頭的一條黑線,赫然是一片廣闊的大陸。

“真的到了?”

“太好了!”

“老天保佑,終於讓我們順利抵達了!”

……

船上的人看到遠處的陸地,也全都激動的大叫起來,不少人甚至跪倒在船頭,雙手合什感謝上天的保佑。

“大家準備一下,等到了北望港,大家就可以下船吃頓好的,美美的睡上一覺,休息幾天再乘船出發,十天之後就能抵達我們要去的地方了!”

船頭的年輕人這時向船上的衆人高聲宣佈道,這也引得船上的人一陣歡呼。

看着這些激動的人,年輕人也是微微一笑。

只見這個年輕人身材高大,膚色黝黑,身上穿着粗布短衫,就算認識他的人,猛然間見到他,恐怕都不敢相信,眼前這個年輕人竟然是大漢皇帝朱高煦的二兒子朱瞻圻。

相比於朱瞻壑,朱瞻圻的性格更加叛逆,哪怕他搞清楚了母親並不是死於朱高煦之手,但依然和朱高煦相處不來,也不願意去天竺定居。

所以這些年朱瞻圻一直按照自己的想法,乘船在南洋一帶遊蕩,幾年前更是與兩個朋友率領船隊,通過南洋抵達了澳洲,不過朱瞻圻更願意稱澳洲爲羅娑斯。

羅娑斯這個名字,出自元朝人汪大淵寫的《島夷志略》,這本書以汪大淵自己年輕時出海後的所見所聞編纂成書,書中記錄了兩百多個國家和地區,南洋的各個島嶼,以及西洋的一些國家和地區也都赫然在列。

甚至連澳洲也出現在《島夷志略》上,只是汪大淵稱澳洲爲羅娑斯,與爪哇相鄰,泉州的一些商人和水手,則喜歡稱羅娑斯爲絕島,因爲他們認爲羅娑斯是世界的最南端,再加上羅娑斯大部分都不適合人類生存,是一片絕望之地,因此纔有了絕島之稱。

朱瞻圻在抵達澳洲後,按照自己的喜好,將澳洲改名爲羅娑斯,並且還在這裡建立了幾個定居點,然後悄悄從大明遷移了一些人口來到這裡,擴大定居點的範圍,現在整個羅娑斯洲,已經擁有上萬漢人了。

這次朱瞻圻又從大明接來約有上千的移民,別看大明現在十分強盛,但再強大的國家,內部也會有貧富不均,再加上一些天災人禍,更容易讓一些百姓流離失所。

比如朱瞻圻這次遷來的百姓,就是江淅一帶遷來的。

按說江淅是大明的魚米之鄉,屬於大明最富裕的一片區域,這裡的百姓應該生活無憂,至少溫飽可以保證纔對。

但事實上,江淅富裕,並不意味着民間富裕,反而因爲這片富裕之地,導致人口大增,人均土地面積越來越小。

更可恨的是,一些大地主兼併土地,導致越來越多的農戶失去土地,只能成爲地主家的佃戶,一年忙死忙活,年末一交租子,剩下的那點糧食根本無法保證溫飽,如果再遇到一場天災人禍,這些佃戶可就更慘了。

比如朱瞻圻船隊中的這一千移民,幾乎全都是太湖邊的百姓,去年太湖雨水太多,導致田地被淹,許多百姓顆粒無收,進行救災的糧食又遲遲不到,於是這些災民也只能自尋出問。

幸好現在開海了,就算在大明活不下去,總還有出海這一條路,當然了,絕大部分人都更願意去大漢,這都快成爲大明災民的傳統了。

但朱瞻圻還是憑着自己的能力,說服了上千人跟隨他來到羅娑斯,前面就是北望港,因爲這裡是羅娑斯的最北端,也是距離大明故土最近的地方,許多思鄉的人只能站在港口向北方遙望。

很快這支船隊就來到了北望港,這裡說是港口,其實就是個簡易的定居點,在海邊利用地形,簡單的建造了一個不大的碼頭,勉強讓船隻停靠。

不過船隊上的人經過幾個月的航行,對陸地早就十分的渴望,因此在上岸之後,所有人都感到一種由衷的喜悅。

“參見殿下!”

港口上也立刻有一箇中年人上前,激動的向朱瞻圻行禮道。

“不必多禮,張兄和陳兄那邊怎麼樣?”

朱瞻圻扶住對方,隨口問道。

這個中年人名叫汪海,以前是個商人,後來因得罪了人,一家人走投無路差點跳海,最後被朱瞻圻所救,於是他也死心塌地的跟隨在朱瞻圻身邊,爲他鞍前馬後,現在負責掌管着北望港。

“啓稟殿下,前段時間張公子從東邊來了一趟,接收了一批物資就又回去了。”

汪海立刻回答道。

朱瞻圻有兩個志趣相投的好友,一個是張昌,他是張忠的堂弟,另一個叫陳寧,是泰寧侯陳珪的孫子,他們兩人也跟着朱瞻圻來到羅娑斯洲,成爲他的左膀右臂。“港口最近有沒有什麼事情發生?”

朱瞻圻點了點頭,隨後再次問道。

羅娑斯可不是很太平,雖然這裡的土人不多,而且大都集中在東部,但南洋一帶卻有不少的海盜,當初勢力大的海盜都被大明和大漢的海軍清剿的差不多了,但還有不少小股的海盜四處流竄。

比如北望港這裡,去年就曾經有海盜想要上岸搶掠,幸好被朱瞻圻手下的人打退了。

“殿下放心,我們北望港的人也不是吃素的,自從去年一戰,已經打出了威名,一般的海盜根本不敢來咱們這裡。”

汪海說到這裡頓了一下,似乎想到一件事,於是再次稟報道。

“不過上次張公子來的時候,倒是說東邊發生了一件怪事,他也拿不定主意,所以想等殿下前去處置。”

“怪事?什麼怪事?”

朱瞻圻聞言一愣,當即追問道。

北望港這裡只是個小據點,除了這裡外,周圍的其它地方根本不適合居住,所以他們的居住點大都在羅娑斯的東部沿海,那裡不但土地肥沃、氣候也十分宜人,十分適合耕種,這些信息還是朱瞻壑當初告訴他的。

而張昌和陳寧兩人,就一直負責管理東部的居住點,那裡也是朱瞻圻的大本營,所以當他聽到東邊有事發生時,他也十分擔心。

“據張公子說,好像是他們抓了一夥倭人,但這夥倭人並不是倭寇,來歷挺奇怪的,其它的張公子也沒有多說,屬下也不敢多問。”

汪海再次回答道。

“不是倭寇的倭人?”

朱瞻圻聞言也露出好奇之色,倭人他見過,但大都是倭寇,現在倭國被他三叔朱高燧掌管,雖然名義上歸大明,但其實朱高燧在倭國擁有相當大的權力。

“難道是我那位三叔聽說了我的事,所以派人聯繫我?可也不對啊,他若聯繫我,完全可以派別人,爲何偏偏派倭人來?”

朱瞻圻暗自猜測道,怎麼想都覺得這事十分的蹊蹺。

不過現在光是亂猜也沒用,所以朱瞻圻只好暫時把這件事拋之腦後,準備在北望港好好的休息一下,然後再打起精神趕往東邊,只要見到張昌等人,就明白那些倭人到底是怎麼回事了。

本來朱瞻圻打算第二天就走的,但沒想到就在第二天一早,港口忽然又來一條報信的船。

這條船是朱瞻壑派來的,船上的人給朱瞻圻送信,說是朱瞻壑給他準備了一樣禮物,就在後面,估計幾天後就能抵達。

得知大哥特意派人給自己送來禮物,這讓朱瞻圻也十分高興,於是他就改變了行程,打算等幾天接收到大哥的禮物再出發。

說起來朱瞻圻雖然沒有呆在大漢,但他和朱瞻壑卻一直保持着緊密的聯繫,甚至他來羅娑斯這件事,也是經過朱瞻壑同意的,而他在這裡的第一批移民,同樣也是朱瞻壑幫他招募的。

所以朱瞻圻和朱瞻壑雖然不能經常見面,但兄弟二人的感情卻依然很深,書信往來更是沒停過。

朱瞻圻並沒有等太久,就在他接到消息的第三天,忽然就見遠處的海面上,有一股黑煙由遠而近向港口這邊靠近,過了片刻,朱瞻圻這纔看到,原來竟然是一條冒着黑煙的怪船。

剛開始朱瞻圻還以爲是這條船着火了,所以要來港口求救,甚至他都準備下令讓人準備救援了。

卻沒想到隨着船隻的鄰近,朱瞻圻忽然發現這條船竟然沒有船帆,但卻速度奇快,遠不是一般的船隻可比。

“等等!這該不會是……大哥在信裡提到過的蒸汽船吧?”

朱瞻圻猛然間想到,朱瞻壑曾經在信裡提到過,大漢那邊發明了一種蒸汽船,不用風帆速度奇快,與眼前的這條怪船十分吻合。

事實上朱瞻圻猜的沒錯,這條船就是一條蒸汽船,也是朱瞻壑送給他的禮物,這種明輪蒸汽船已經開始批量生產,雖然有很大的缺陷,但因爲速度奇快,因此也有很大的用途,至少可以用於傳遞消息。

有了好東西,朱瞻壑也沒忘了朱瞻圻這個弟弟,因此特意派人給對方送來一艘,朱瞻圻身處羅娑斯,這條船絕對有大用。

903.第903章 張太后駕崩第173章 都督張興(上)第44章 假英雄變真英雄第188章 狀告朱高煦(上)668.第668章 對士氣的打擊第255章 “忠臣”宋禮362.第362章 一休和尚(上)949.第949章 一意孤行463.第463章 輸送人才(上)369.第369章 替代官員的人(上)第269章 表示一下407.第407章 佛母(下)第19章 張輔有不軌之心?613.第613章 接管五軍營345.第345章 大名的爭執749.第749章 開羅之戰(上)592.第592章 撐起大局的張皇后777.第777章 簡單粗暴638.第638章 朱高煦稱帝第80章 當面對質347.第347章 平戶爭奪戰(下)395.第395章 布政使黃逸981.第981章 立碑太廟313.第313章 永平公主(上)727.第727章 婚事692.第692章 紡織業(上)888.第888章 宦官王振(下)506.第506章 新聞報(下)891.第891章 搭配着賣688.第688章 交趾叛亂與內書堂818.第818章 開平衛內遷(上)第157章 朱高煦在交趾(下)878.第878章 海峽對岸838.第838章 安置災民479.第479章 治標不治本627.第627章 夏元吉可抵百條戰船884.第884章 朱瞻圻要人504.第504章 新聞報(上)813.第813章 抵達威尼斯813.第813章 抵達威尼斯765.第765章 自行車(上)第227章 程濟642.第642章 兩頭下注第164章 一對苦命人第157章 朱高煦在交趾(下)799.第799章 大漢與威尼斯348.第348章 決戰開始402.第402章 移民的問題第190章 背後插一刀779.第779章 師徒590.第590章 得罪所有人463.第463章 輸送人才(上)717.第717章 家事(上)第144章 張忠的道路589.第589章 重啓海禁?第238章 又見賣地(上)540.第540章 喇嘛巴普957.第957章 兵臨城下505.第505章 新聞報(中)946.第946章 朱瞻壑的警告678.第678章 兀魯伯遊記(下)第211章 下落不明第21章 世子上街336.第336章 對馬島之戰(下)345.第345章 大名的爭執第123章 紀綱死了974.第974章 朱祁鎮被俘326.第326章 張輔的最後一次出征867.第867章 一場舞會(下)284.第284章 存錢(下)636.第636章 抵達獅子港910.第910章 兒子(下)第181章 打消懷疑578.第578章 朱高熾病了(上)第7章 大蒜加酒(上)第219章 朱允炆不是大BOSS第262章 金銀財寶801.第801章 西紅柿和辣椒821.第821章 生靈塗炭444.第444章 遙望天竺572.第572章 朱高熾要選妃847.第847章 移民安置(下)865.第865章 合作929.第929章 正統十四年第63章 老三想出頭第236章 窮329.第329章 缺人736.第736章 內奸(上)741.第741章 阿丹港易主(下)398.第398章 海上囚犯(下)441.第441章 流放天竺第44章 假英雄變真英雄891.第891章 搭配着賣第158章 密本制度371.第371章 一休進宮589.第589章 重啓海禁?425.第425章 朱棣的懷疑313.第313章 永平公主(上)667.第667章 清水河之戰551.第551章 各有算計
903.第903章 張太后駕崩第173章 都督張興(上)第44章 假英雄變真英雄第188章 狀告朱高煦(上)668.第668章 對士氣的打擊第255章 “忠臣”宋禮362.第362章 一休和尚(上)949.第949章 一意孤行463.第463章 輸送人才(上)369.第369章 替代官員的人(上)第269章 表示一下407.第407章 佛母(下)第19章 張輔有不軌之心?613.第613章 接管五軍營345.第345章 大名的爭執749.第749章 開羅之戰(上)592.第592章 撐起大局的張皇后777.第777章 簡單粗暴638.第638章 朱高煦稱帝第80章 當面對質347.第347章 平戶爭奪戰(下)395.第395章 布政使黃逸981.第981章 立碑太廟313.第313章 永平公主(上)727.第727章 婚事692.第692章 紡織業(上)888.第888章 宦官王振(下)506.第506章 新聞報(下)891.第891章 搭配着賣688.第688章 交趾叛亂與內書堂818.第818章 開平衛內遷(上)第157章 朱高煦在交趾(下)878.第878章 海峽對岸838.第838章 安置災民479.第479章 治標不治本627.第627章 夏元吉可抵百條戰船884.第884章 朱瞻圻要人504.第504章 新聞報(上)813.第813章 抵達威尼斯813.第813章 抵達威尼斯765.第765章 自行車(上)第227章 程濟642.第642章 兩頭下注第164章 一對苦命人第157章 朱高煦在交趾(下)799.第799章 大漢與威尼斯348.第348章 決戰開始402.第402章 移民的問題第190章 背後插一刀779.第779章 師徒590.第590章 得罪所有人463.第463章 輸送人才(上)717.第717章 家事(上)第144章 張忠的道路589.第589章 重啓海禁?第238章 又見賣地(上)540.第540章 喇嘛巴普957.第957章 兵臨城下505.第505章 新聞報(中)946.第946章 朱瞻壑的警告678.第678章 兀魯伯遊記(下)第211章 下落不明第21章 世子上街336.第336章 對馬島之戰(下)345.第345章 大名的爭執第123章 紀綱死了974.第974章 朱祁鎮被俘326.第326章 張輔的最後一次出征867.第867章 一場舞會(下)284.第284章 存錢(下)636.第636章 抵達獅子港910.第910章 兒子(下)第181章 打消懷疑578.第578章 朱高熾病了(上)第7章 大蒜加酒(上)第219章 朱允炆不是大BOSS第262章 金銀財寶801.第801章 西紅柿和辣椒821.第821章 生靈塗炭444.第444章 遙望天竺572.第572章 朱高熾要選妃847.第847章 移民安置(下)865.第865章 合作929.第929章 正統十四年第63章 老三想出頭第236章 窮329.第329章 缺人736.第736章 內奸(上)741.第741章 阿丹港易主(下)398.第398章 海上囚犯(下)441.第441章 流放天竺第44章 假英雄變真英雄891.第891章 搭配着賣第158章 密本制度371.第371章 一休進宮589.第589章 重啓海禁?425.第425章 朱棣的懷疑313.第313章 永平公主(上)667.第667章 清水河之戰551.第551章 各有算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