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朱高熾進宮

第277章 朱高熾進宮

就在太子妃進宮給王貴妃祝壽的同時,朱高熾也同樣來到宮中。

不過相比太子妃那邊,朱高熾的心情卻要沉重的多。

本來他在南京那邊呆的好好的,可是忽然接到朱棣的調令,讓他火速趕往北京,而且還讓朱瞻基去南京接替他,卻又偏偏不說什麼事情。

這讓朱高熾也十分敏銳的感覺到,這其中是不是有什麼自己不知道的事情?甚至從這些事情中,他都能感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危機感。

也正是在這種危機感的驅使下,朱高熾才讓太子妃進宮去給王貴妃祝壽,畢竟自從徐皇后去世後,宮中能對朱棣規勸一二的,也只有王貴妃了。

本來朱高熾進京之後,還想找朱瞻壑,或是金忠等大臣打聽一下情況,可是朱棣根本不給他時間,早就命令他進京後立刻進宮,所以朱高熾也不敢耽誤半點時間。

帶着滿懷的忐忑,朱高熾進到皇城,當經過被焚燬的三大殿時,他也不由得停下了腳步。

宋禮故意焚燬三大殿的事,朱高熾也聽說了,本來他和宋禮也有一些來往,只是他也沒想到,宋禮爲了阻止遷都,竟然犯下如此膽大包天之事。

“大伯!”

沒想就在朱高熾看着三大殿發呆之時,忽然一個熟悉的聲音叫道。

朱高熾聞聲看去,只見朱瞻壑一臉凝重的走了過來。

雖然朱瞻壑已經不再掌管東廠了,但他的消息還是十分靈通,朱高熾剛一進北京,他就立刻得到消息,因此也急忙趕到皇城,這樣萬一出了什麼事,他也好在一旁照應。

“總算是見到瞻壑你了,快和我說說,父皇這麼急着讓我來北京,到時所爲何事?”

朱高熾快步上前,急切的向朱瞻壑問道。

“大伯你不知道?”

朱瞻壑並沒有回答,而是反問一句道。

剛纔他看到朱高熾看着焚燬的三大殿發愣,一時間也開始懷疑朱高熾是不是真的參與了這件事?

“我上哪知道去啊,這一路上我都在擔心,猜測着父皇讓我來北京的緣由,可是猜來猜去也沒有半點頭緒。”

朱高熾一臉無語的辯解道。

“這個……”

朱瞻壑猶豫了一下,終於還是開口道。

“大伯您還是快點去見皇爺爺吧,到時由他來親口告訴您比較好。”

“到底是因爲什麼事啊,你怎麼也學會打啞謎了?”

朱高熾這時也有些惱火,他千里迢迢跑到北京,結果連事情的緣由都搞不清楚,這讓他如何不窩火?

“反正不是好事,您最好做好心理準備。”

朱瞻壑只是提醒了一句,卻不肯多說,畢竟朱棣和朱高熾他們父子間的事,還是讓他們自己去處理吧,自己在一旁聽着就足夠了。

看到朱瞻壑不說,朱高熾也更加疑惑,不過總算是確定了一點,父親叫自己來不是好事,這讓朱高熾的心也一下子懸了起來。

朱瞻壑陪着朱高熾來到武英殿,剛進大殿,就感覺到殿裡的氣氛不對,好像大殿中的溫度似乎都比外面低了一些,而且殿中的宦官和宮女也全都不在,只有朱棣一人端坐在書案後。

“兒臣拜見父皇!”

朱高熾快走幾步,鄭重的上前行禮道。

朱瞻壑也跟着行禮,但卻站到了一旁,不敢發出任何聲響。

“伱乾的好事!”

只見朱棣怒吼一聲,將手中的一樣東西扔到了朱高熾腳下,赫然正是從宋禮那裡搜出的,朱高熾親筆寫的回信。

朱高熾這時卻一頭霧水,他給宋禮寫過信是不假,但他和許多大臣都有來往,也經常寫信,再加上這封信,又是在宋禮出事前幾個月寫的,所以朱高熾早就把這封信忘了。

不過等到朱高熾把信撿起來,然後看了一下信上的內容後,他也立刻臉色大變,終於知道問題出在哪裡了。

“兒臣冤枉啊,三大殿被毀之事,絕對與兒臣沒有半點關係!”

朱高熾急的滿頭大汗,當即高聲喊冤道。

“沒有半點關係?”

朱棣卻是冷笑一聲,隨即聲音冰冷的質問道。

“你給宋禮寫信,讓他想辦法勸阻我遷都,結果幾個月後就發生了三大殿被毀的事,你敢說宋禮不是聽從你的命令,從而做出焚燬三大殿這種喪心病狂之事?”

“我……”

朱高熾想要爲自己辯解,可卻不知道該如何辯解,因爲朱棣說的有道理,宋禮雖是自作主張,但也正是自己在背後反對遷都,所以纔給了宋禮焚燬三大殿的勇氣。

“皇爺爺,我覺得……”

朱瞻壑看到情況不對,剛想站出來勸說兩句。

沒想到朱棣卻厲聲打斷道:“閉嘴,之前奪了你的東廠之權,你難道就沒有長一點教訓?”

這下朱瞻壑也嚇的立刻退了回去,低下頭不敢再開口。

朱高熾聽到這裡也終於知道,原來朱瞻壑就是因爲替自己求情,所以才被父親奪走了東廠的權力。

“父皇,無論您信不信,兒臣對宋禮焚燬三大殿,事先真的絲毫不知情!”

朱高熾目光誠懇的看着朱棣說道。

“一句不知情,你就想把這件事給搪塞過去?”

朱棣冷笑一聲再次質問道。

“兒臣不敢,兒臣也承認,宋禮的所做所爲,的確可能受到兒臣的影響,因此兒臣願意領罰,無論父皇您是打是罰,兒臣絕不敢有半點怨言!”

朱高熾說到最後直接跪倒在地,重重的叩首道。

看着跪倒在自己面前的朱高熾,朱棣臉上的神情卻是變幻不定。

對於朱高熾,朱棣其實一直不太滿意,因爲他最不像自己,平時與文官走的太近,相比之下,朱高煦卻更像朱棣,所以朱棣以前也的確最喜歡朱高煦,甚至差點立他爲太子。

但因爲朱高煦性格上的缺陷,朱棣最終還是理智的選擇了朱高熾,哪怕朱高熾平時與他的政見有些不同,朱棣也都忍了下來。

可是卻沒想到,在遷都這件事上,朱高熾竟然與自己走向了對立面,就算三大殿被毀他真的不知情,但至少他和宋禮是在站在同一戰線上的。

想到這裡,朱棣也對自己當初的選擇產生了懷疑,立朱高熾爲太子,真的是一個正確的選擇嗎?

(本章完)

第58章 拿去融了894.第894章 送給朱祁鎮的禮物645.第645章 足利滅亡725.第725章 去大漢吧752.第752章 捷報753.第753章 王通的安排948.第948章 不詳之兆第195章 彭城伯張昶408.第408章 驛站565.第565章 朱棣病重413.第413章 好喝的粥第142章 討公道(中)932.第932章 二手戰艦461.第461章 內鬥的錦衣衛第231章 舊港之戰(中)第278章 圈禁第20章 以毒攻毒(新書求推薦收藏)752.第752章 捷報第166章 長江上的截殺951.第951章 撤軍的路線第218章 朱文奎被抓(下)957.第957章 兵臨城下第213章 意外的線索第123章 紀綱死了537.第537章 餘百戶的毒計(中)373.第373章 同病相憐514.第514章 賭徒羅儉第137章 上元佳節(上)706.第706章 蘇伊士運河447.第447章 新老移民(下)682.第682章 買人質322.第322章 朝鮮使節的報信811.第811章 歸途845.第845章 種地和經商846.第846章 移民安置(上)817.第817章 雙喜臨門983.第983章 三年687.第687章 兀魯伯不想走771.第771章 商談(上)第149章 滿城皆知783.第783章 待遇第233章 糧船北上865.第865章 合作878.第878章 海峽對岸985.第985章 草原之變394.第394章 涉案官員第97章 把名額全都給我777.第777章 簡單粗暴637.第637章 天竺見聞855.第855章 君士坦丁第36章 有反賊第193章 自願報名526.第526章 再次北征482.第482章 搞平衡?779.第779章 師徒426.第426章 堆滿火藥的倉庫517.第517章 報紙引發的風波(下)537.第537章 餘百戶的毒計(中)第224章 齊先生(上)831.第831章 又見穆法斯655.第655章 私塾關門449.第449章 安置新移民(上)854.第854章 風險與收益726.第726章 交趾國書894.第894章 送給朱祁鎮的禮物第19章 張輔有不軌之心?第61章 死奸商第45章 錦衣衛接手第43章 變故突起891.第891章 搭配着賣652.第652章 教育改革第268章 朝廷逼出來的漕運544.第544章 晚了一步582.第582章 兩京制(下)第254章 果然是他859.第859章 兄弟見面第253章 工匠提供的線索405.第405章 山東災情第245章 寶鈔的惡果第170章 老子英雄兒混蛋第68章 借個“太子”玩玩第181章 打消懷疑616.第616章 談條件509.第509章 夏元吉的投稿(下)933.第933章 瓦剌動向328.第328章 對馬宗氏(下)第278章 圈禁656.第656章 招生啓示902.第902章 七年(下)第125章 中山王之子第245章 寶鈔的惡果第196章 遷都之議(上)第255章 “忠臣”宋禮738.第738章 女校(上)903.第903章 張太后駕崩第10章 多好的孩子419.第419章 被動的局面602.第602章 被奪權了第250章 琉璃瓦與銅瓦(下)394.第394章 涉案官員
第58章 拿去融了894.第894章 送給朱祁鎮的禮物645.第645章 足利滅亡725.第725章 去大漢吧752.第752章 捷報753.第753章 王通的安排948.第948章 不詳之兆第195章 彭城伯張昶408.第408章 驛站565.第565章 朱棣病重413.第413章 好喝的粥第142章 討公道(中)932.第932章 二手戰艦461.第461章 內鬥的錦衣衛第231章 舊港之戰(中)第278章 圈禁第20章 以毒攻毒(新書求推薦收藏)752.第752章 捷報第166章 長江上的截殺951.第951章 撤軍的路線第218章 朱文奎被抓(下)957.第957章 兵臨城下第213章 意外的線索第123章 紀綱死了537.第537章 餘百戶的毒計(中)373.第373章 同病相憐514.第514章 賭徒羅儉第137章 上元佳節(上)706.第706章 蘇伊士運河447.第447章 新老移民(下)682.第682章 買人質322.第322章 朝鮮使節的報信811.第811章 歸途845.第845章 種地和經商846.第846章 移民安置(上)817.第817章 雙喜臨門983.第983章 三年687.第687章 兀魯伯不想走771.第771章 商談(上)第149章 滿城皆知783.第783章 待遇第233章 糧船北上865.第865章 合作878.第878章 海峽對岸985.第985章 草原之變394.第394章 涉案官員第97章 把名額全都給我777.第777章 簡單粗暴637.第637章 天竺見聞855.第855章 君士坦丁第36章 有反賊第193章 自願報名526.第526章 再次北征482.第482章 搞平衡?779.第779章 師徒426.第426章 堆滿火藥的倉庫517.第517章 報紙引發的風波(下)537.第537章 餘百戶的毒計(中)第224章 齊先生(上)831.第831章 又見穆法斯655.第655章 私塾關門449.第449章 安置新移民(上)854.第854章 風險與收益726.第726章 交趾國書894.第894章 送給朱祁鎮的禮物第19章 張輔有不軌之心?第61章 死奸商第45章 錦衣衛接手第43章 變故突起891.第891章 搭配着賣652.第652章 教育改革第268章 朝廷逼出來的漕運544.第544章 晚了一步582.第582章 兩京制(下)第254章 果然是他859.第859章 兄弟見面第253章 工匠提供的線索405.第405章 山東災情第245章 寶鈔的惡果第170章 老子英雄兒混蛋第68章 借個“太子”玩玩第181章 打消懷疑616.第616章 談條件509.第509章 夏元吉的投稿(下)933.第933章 瓦剌動向328.第328章 對馬宗氏(下)第278章 圈禁656.第656章 招生啓示902.第902章 七年(下)第125章 中山王之子第245章 寶鈔的惡果第196章 遷都之議(上)第255章 “忠臣”宋禮738.第738章 女校(上)903.第903章 張太后駕崩第10章 多好的孩子419.第419章 被動的局面602.第602章 被奪權了第250章 琉璃瓦與銅瓦(下)394.第394章 涉案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