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二四 血戰

城牆內外殺聲震天,原本平靜的溫州城彷彿炸開了鍋。北門城門口已經擺上了十幾具屍體,血腥味在春日的陽光中彌散。

玄月衝到城門口,護住城門,賊子從三面圍攻,玄月拼命撐持。雖然玄月身手了得,單打獨鬥鮮有對手,但是在羣架中,敵人拿着長兵器圍攻,她也是應付困難。張問撿起地上的一把劍,揮舞着喊道:“衝,快去接應玄月!”說罷帶頭衝了上去,衆侍衛將張問護在中間,向城門口靠攏。

襲擊城門的內應亂賊被張問帶的十幾個侍衛一攪,被打了個措手不及,已是混亂,無法抵擋從城樓上進攻的軍隊,片刻就被殺死大半。軍士們撲下樓梯,殺入戰團。亂賊見勢不妙,便向城中逃竄,衆軍追了上去,拿着弓箭邊追邊射,那些亂賊被殺得所剩無幾。

就在這時,只聽得“哐”地一聲巨響,城門顫抖一下。“不好,亂賊在撞城門了!”

又是“哐”地一聲,聽得“喀嚓”一下,城門上唯一的一根橫木被大力壓折了,城門搖搖欲墜。

張問情急之下用肩膀頂住城門,面前的幾個侍衛也使勁推住。張問大喊道:“快把橫木安上去!”兩個侍衛急忙擡起地上的一根木頭,放了上去。正在這時,又“哐”地一聲,張問等人被彈得摔倒在地,張問只覺得腦子裡嗡嗡亂響。

幸好及時放上了橫木,不然非得被撞破了城門不可。衆軍隨即奔了過來,擡起其他木頭,擋住了城門。

張問長噓了一聲,擦了一把額頭上的汗水,總算鬆了一口氣。他問一個將領道:“薛大人在哪個譙樓?”

將領答道:“就在那邊的譙樓上督戰。”

張問聽罷向譙樓過去,上了譙樓,見薛可守正在裡面。一個軍士說道:“知府大人,張大人來了。”

薛可守轉過身來,哭喪着臉道:“城外有幾萬人攻城,溫州被團團圍住,這可如何是好?咱們得派人衝出去求援啊!”

“城門都加強戒備了嗎?”

薛可守點點頭道:“學生已下令加派人手防備。”

跟着張問上來的那個將領道:“末將奉命守備北門,剛剛到城牆上,就見亂賊內應企圖打開城門,我們猝不及防,還沒來得及衝下城牆,險些被亂賊開了城門。幸好張大人帶人及時趕到,突襲內應,才得以保住城門。”

薛可守搓着手道:“真是不幸中的萬幸啊,大人神機妙算令學生五體投地。”

將領道:“軍中兄弟們早就聽說過張大人的威名,在遼東以兩萬兵馬大敗建虜三萬鐵騎,用兵如神,兄弟們聽說張大人恰好在溫州,都想見見大人,可就是沒那個福分。”

張問笑道:“承蒙諸位兄弟看得起本官。”

將領疑惑道:“大人是如何知道內應會從北門襲擊的?”

張問道:“我入城時,注意看了一下,北門的難民明顯比其他地方密集。”

將領聽罷恍然大悟。張問看向薛可守道:“薛大人打算如何退敵?”

“賊軍數萬,城中守備、皁隸、壯丁,持有兵器者,湊足才五千,寡不敵衆,只能憑城固守,等待省裡調遣大軍。”

張問皺眉心道,這廝和老子一樣,是科舉出身,而且比我還不會打仗。張問至少還有幾場實戰經驗,肚子裡也學了許多兵法戰例。他默不作聲,在嘹望孔中看了許久,城外的光景乍一看的確可怕,密密麻麻得全是人,就如洪水一般,彷彿隨時可能把城池給沖垮了。

薛可守見張問不說話,便陪着小心道:“大人威名在外,用兵如神,學生維大人馬首是瞻,請大人佈置退兵之策。”

張問回過頭,看了一眼譙樓中的幾個人,說道:“我的退兵之策,就是先讓百姓壯丁上城駐防,然後將主力調出城外,組成陣營和亂賊決戰。”

薛可守一聽,瞪圓了雙目,用不敢相信的眼神看着張問,好像在說:你不是瘋了吧?

“這……這……大人明鑑,咱們有高牆依託,城中糧草充足,完全可以固城而守,且兵力不足,何以要出城野戰啊?”

張問指着城牆外面道:“看似人多,實際上大部分是實實在在的難民,根本沒有戰鬥力,連兵器都沒有,不過是餓着肚子跟着鬧騰,想進城搶掠。據我估計,賊軍至多一萬人,且賊軍是白蓮教衆臨時收編的福建饑民,缺少訓練,沒有軍紀,整個一烏合之衆。這樣的一羣人有何可怕?”

薛可守哭喪着臉勸道:“當此危急關頭,學生也不怕遮醜,咱們的人,也不是那麼經打啊,和遼東身經百戰的精兵老將可是比不得。特別是那些皁隸,大部分是學生前不久臨時從各地發票召集的壯丁。”

張問道:“不用害怕,五千對一萬,咱們兵器精良,照樣有勝算,且賊軍雜合在饑民之中,混亂異常,我們的陣營又多了幾分勝算。”

薛可守道:“兵器只能靠長杆槍和弓箭,城頭上那幾門炮也還湊合,火器卻是不好用。上邊調配下來的,經常炸膛,還有許多是壞的,根本沒法用。”

“我已經決定了,出城決戰。”張問斷然說道,“賊軍原本是想靠內應破城,沒有準備雲梯等攻城器械,所以才一時拿城池沒有辦法。如果這樣拖下去,遲早他們會搬來器械,到時候咱們軍心不穩,在城上死守,不定能守得住。”

薛可守聽到張問如此說,也不再反對,便拱手道:“大人既已佈置戰策,學生都聽您的。”

張問遂下令主力從城樓上撤下來,換上壯丁百姓助防。而主力則在南城門集結,組成編隊。前鋒是兩百鳥銃手,原本有大量火器,但是質量不行,只能選出兩百支勉強能用的鳥銃應付。

張問尋來一身盔甲穿在身上,戴了鐵盔,增加點安全保障,以防被流矢打中一下就玩完。他穿戴好盔甲,就帶着侍衛來到軍前。

此時的軍紀還算良好,至少都排成了隊列。張問大聲說道:“我聽軍中有人說,想看看遼東大破三萬建虜鐵騎的張問是什麼模樣,我現在就在這裡,大家看看吧。”

衆軍的情緒頓時被調動起來,特別是那些守備軍,是職業軍士,平時常聽一些打仗的故事,此時最是激動,高呼:“張問……張問……”

張問騎馬從軍前巡視而過,高聲道:“諸位兄弟,想升官嗎,想領賞嗎。跟着我出城,擊敗城外的那幫烏合之衆,就能升官發財!”

軍隊裡頓時歡呼一片,士氣高漲。

此時旁邊一棟房子的窗前,柳影憐正在看張問,她見到面前的軍隊變得嗷嗷直叫,嘆了一口氣,喃喃道:“錢大人千算萬算,怎麼沒想到張問是從遼東回來的?”

旁邊一個侍衛忍不住說道:“這個張問,先是跟着杜鬆在蘇子河大戰建虜,杜鬆輕敵冒進全軍覆沒,張問帶着殘兵敗將和幾萬建虜鐵騎周旋數日;幾千殘兵餓了四五天、彈盡糧絕,卻在鴉鵠關殲滅建虜追兵三千人,回到關中。不久之後,在清河堡聚兵兩萬、並劉鋌等猛將,與建虜三萬鐵騎決戰,大破建虜,擊斃貝勒皇太極、活捉努爾哈赤,其用兵之法不可小窺。”

侍衛這麼一說,柳影憐的心裡冒出兩個字:英雄。柳影憐“唉”了一聲,說道:“他本是國家棟梁,何以會和魏閹同流合污,陷害忠良?”

侍衛默不作聲。柳影憐又道:“如果張問獲勝,我只能來生再報錢大人的情意了。”

張問鼓舞了一頓士氣,又喊道:“武槍弄棒的人,就得講一個勇字,臨陣退縮者、禍亂軍心者,本官絕不姑息!來人,命令城上的大炮裝霹靂彈,城門一開,就給我轟!”

“得令!”

一切準備妥當,軍隊開進到南門門口,以鳥銃手在前,騎兵在中,步軍在後,張問親臨中軍,準備出城作戰。在一聲長長的“開城門……”的喊聲中,城門大開。“轟轟……”城牆上的火炮依次巨響。

張問大喊“出城”,遂帶領全軍衝出城外。城外的賊軍裹挾着難民,在大炮的轟擊下更是亂成一團亂麻,此時見城門打開,軍隊衝將出來,賊軍亂民推推攘攘鬧騰一片,提着各式兵器就衝了上來。

“砰砰砰……”突然一陣密密的巨響,官軍隊列中騰起一片白煙,彈丸呼嘯着打進人羣。賊軍密得不成樣子,輪射過來,前面倒地一片。還沒回過神來,官軍前鋒已經交換了隊列,又一陣巨響,賊軍死傷多人,被嚇得大驚失色。地上鮮血橫流,慘叫四起,混亂的人羣驚慌失措,特別是那些手無寸鐵被裹挾的難民,哪裡見過這種場面,有的停止前進,有的往後面躲。

前面的後腿,後面的擁擠,有些人被推倒在地,身上頓時捱了無數腳掌,甚至被活生生給踩死。賊軍中有人大喊:“咱們人多,衝過去滅了他們!”“衝啊……”

問題不是不想衝過去羣毆,問題是大多數人都想在後面看前面的人過去羣毆,造成了擁堵混亂。

這麼一番倒騰,官軍早就在各將領的喊叫命令聲中組成了方陣,橫在亂軍面前。只見方陣中的兵馬個個手持明晃晃的利器,十分嚇人,而且方陣前面那些拿火棍的兵樂不知疲地換着開槍。

官軍的弓箭手都還在後面沒動,參與射擊的,只有兩百鳥銃手。就兩百人數輪射擊,就讓賊軍亂成一團爭相逃跑。

張問隨即下令騎兵追擊,幾百騎兵衝出方陣,殺了過去。南門外的賊軍、難民,成千上萬,就這樣被幾百個騎兵追得到處亂跑,死傷一片。鐵騎與刀鋒,分不清哪些是亂賊,哪些是可憐的飢餓的難民,一律踐踏、砍殺,血流成河。

官軍勝了一仗,衆軍歡呼聲震天動地,高呼萬歲。張問倒是沒有太多意外,剛出城他就知道南門的這羣人不堪一擊,之所以選擇從南門出城,是因爲南門賊軍最薄弱,可以先站好陣腳排好陣營。以免還沒整頓好陣營,就被亂軍衝在一起,羣毆陪掉本錢;而且張問剛接手指揮這支隊伍,主將和官兵還需要磨合信任,先勝一場,軍紀就會更好保持。

實戰再次證明,在戰場上不是人多就厲害,比如遼東的明軍和建虜打,就經常以多敗少。

官軍陣營整頓了一下,繼續向東門挺進,隊伍嚴明,東門的亂軍也是相差不大,毫無組織,想憑藉人多衝垮官兵,結果在前期傷亡的時候,就失去勇氣,半途而廢爭相逃竄……一羣難民夾雜着雜牌起義軍,能有什麼勇氣和軍紀可言?官軍照樣從後面追殺,交換比非常高。

張問見狀鬆了一口氣,看來帶着人馬繞成一圈就可以退敵了。不料正在這時,前面出現了數千隊列整齊的兵馬,這讓張問吃了一驚。

東、南兩個方向的賊軍都被擊破,北門的賊軍主力有了準備,知道裹挾難民憑藉人多想衝破這支官軍不太可能,於是把軍隊從難民中分離出來,準備和官軍對決一戰。

兩軍對峙,雙方總兵力一萬多人,戰場上卻顯得格外安靜,倒是遠處傳來各種嘈雜的聲音。陽光明媚,這是一個好天氣。

張問騎在馬上,觀察了一陣賊軍的陣勢,心道:這股人馬,起碼還能算是軍隊。他心裡也沒有必勝的把握,因爲手裡這幾千人馬也不是多能打的人馬。一下子勝了還好,如果陷入血戰,能不能保證軍紀就很難說了。

這樣的野戰,勝負不在哪邊的功夫高,主要看軍心。如果有一邊堅持不住,就可能造成潰散,然後就等着別人從背後追殺,死傷慘重、全軍大敗;如果兩邊都熬着,那就很難分出勝負了。

張問尋思着,自己這邊大部分是從地方上召集的壯丁,這些人不久前還是平民百姓,張問可不認爲大明朝廷多得人心。貧富懸殊過大,平民衣食困難,卻看到地主、官吏窮奢極欲,這樣的情況下,平民真願意爲政府送命?

倒是那一千守備,可能還靠得住些,起碼是職業軍士,靠打仗吃飯,官家養着還能有口飯吃,要是軍隊散夥了,他們還不知道自己能幹什麼。

張問考慮了各種因素後,下令調整隊形,將一千守備調到最前面,避免造成大量傷亡的時候前面潰散。如果一千人都拼光了還沒分出勝負,那就是說賊軍軍紀嚴明,軍心穩定。這樣的話,還打什麼?跟着敗軍飛快逃命是正事。

調整了新的隊伍之後,張問喊道:“前鋒將士聽着,戰死的,每人一百兩安家費;臨陣退縮者,斬,一文錢也沒有!鳴鼓,出擊!”

在鼓號聲中,官軍緩緩逼近,靠近到一百步之時,鳥銃手開始射擊。賊軍隨即衝了過來,進入弓箭射程,雙方各自放箭,空中箭如雨下,喊聲震天。

“殺……”短兵相接之時,衆人發出一聲聲大吼,恐懼隨之來臨。那刀槍扎進人身上,是用命來拼,真正不怕死的又有幾人呢。

殺聲震天,幾乎都是人們呼喊的聲音,在這種情況下,就猶如從懸崖上跳,在空中降落時誰不拼命叫喊?

兩軍接觸的一條線上,鮮血如雨點一樣飛灑,瘋狂萬分。人擠人,隊伍十分密集,左右根本沒有活動躲閃的空間,都是用命換命。

張問緊緊握着劍柄,手心裡全是汗水,他十分緊張地看着戰場上的情況。守備軍都在前鋒,如果那一千人拼完,後面這些壯丁肯定頂不住死亡的壓力,再說他們也不願意爲了官府送命。

時間一點一滴地過去,每一瞬間,張問都像度過了一年。他見雙方不斷傷亡的情況下,賊軍仍然沒有潰散,已經隨時準備掉嗎逃命。雖然用兵如神百戰百勝的名聲很珍貴,但是相比之下,張問還是覺得自己的命最重要。

今日就算吃了敗仗,張問也不覺得是自己的錯誤,他只能鼓舞士氣,排兵佈陣,能不能扛住,還得官兵們去執行,他一個人沒有任何辦法。

守備軍怒吼着,拼命血戰,在生死關頭,他們沒有多麼崇高的想法,只是上面說了,戰死有錢安家,逃跑斬首,受過大量訓練的軍人腦子裡有軍紀和命令,別無選擇。

終於,在鮮血面前,賊軍咬不動官軍的鐵盤陣營,開始恐懼退卻,在他們眼裡,上去等於送死。這種時候退卻等於戰敗,密集的人羣裡,前邊掉頭要逃,後邊的更不願意在前面送死,或被前面的人衝亂,或是跟隨大流,轉身逃命。

陣營潰散,對付起來就簡單了,追擊砍背就行。逃兵背上沒長眼睛,只能挨刀。追擊的時候,用騎兵是最有效的,逃兵跑又跑不過,打又沒有勇氣,除了死還能怎樣呢。官兵是步騎一起追擊,跟在後面痛快地屠殺。

張問見狀,哈哈大笑。

段十五 宮變段六二 出發段六二 錦州段四七 悠揚段四 笛姑段二十 杭州段四二 營地段十二 良人段二九 憐憫段三七 權力即將包月上架通知段八二 敗績段十六 報仇段八五 濁酒段三 尋死段十八 暗夜段三二 槐花段六二 錦州段三 憲禁段十七 蕙娘段十三 山水段二十 碧瑤段十四 殘兵段三二 小心段四十 信王段十五 菜市段四十 信王段八五 罪惡段七 票擬段三二 證詞段八 花燈段二 開中段二四 奸案段九 雨聲段三一 西苑段十一 東廠段十三 街燈段十九 巷戰段三八 梢間段二一 紅紙段四四 揚州段三六 冬雷段十 變大段三三 時機段二七 御苑段六十 寶璽段二二 世子段五四 聯姻段二九 西山段七 客人段五一 話別段三一 破產段五三 東風段七十 金甲段十五 紅燭段十四 納妾段十三 死地段二四 死敵段九 祥瑞段三二 小心段七 客人段六六 炮響段二三 上諭段九 雨聲段三三 無語段十一 皇子段五七 腳趾段二十 敵酋段四一 紛紛段六五 人心段二二 左安段二一 變徵段十八 普世段十一 閹黨段四九 誤會段五二 志賢段三八 心動段十二 放火段八 一葉段十六 禁海段十八 客棧段二九 公子段一 煙花段六九 遭罪段五 燈會段五 青成段三七 薰香段三五 張嫣段二一 變徵段五八 遼西段二三 關心段二一 理由段七八 力量段四十 血泊段三十 選兵段三七 權力段三四 進攻段十 廚娘段五一 少女段十七 大風
段十五 宮變段六二 出發段六二 錦州段四七 悠揚段四 笛姑段二十 杭州段四二 營地段十二 良人段二九 憐憫段三七 權力即將包月上架通知段八二 敗績段十六 報仇段八五 濁酒段三 尋死段十八 暗夜段三二 槐花段六二 錦州段三 憲禁段十七 蕙娘段十三 山水段二十 碧瑤段十四 殘兵段三二 小心段四十 信王段十五 菜市段四十 信王段八五 罪惡段七 票擬段三二 證詞段八 花燈段二 開中段二四 奸案段九 雨聲段三一 西苑段十一 東廠段十三 街燈段十九 巷戰段三八 梢間段二一 紅紙段四四 揚州段三六 冬雷段十 變大段三三 時機段二七 御苑段六十 寶璽段二二 世子段五四 聯姻段二九 西山段七 客人段五一 話別段三一 破產段五三 東風段七十 金甲段十五 紅燭段十四 納妾段十三 死地段二四 死敵段九 祥瑞段三二 小心段七 客人段六六 炮響段二三 上諭段九 雨聲段三三 無語段十一 皇子段五七 腳趾段二十 敵酋段四一 紛紛段六五 人心段二二 左安段二一 變徵段十八 普世段十一 閹黨段四九 誤會段五二 志賢段三八 心動段十二 放火段八 一葉段十六 禁海段十八 客棧段二九 公子段一 煙花段六九 遭罪段五 燈會段五 青成段三七 薰香段三五 張嫣段二一 變徵段五八 遼西段二三 關心段二一 理由段七八 力量段四十 血泊段三十 選兵段三七 權力段三四 進攻段十 廚娘段五一 少女段十七 大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