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十四 納妾

一個陰霾的早晨,張問剛剛練完劍回到房裡喝茶休息,突然有人稟報說宮裡邊來人傳旨了。張問急忙下令打開大門迎接,飛快地穿上緋袍,向前院走去。

走到前院,只見當頭的太監是王體乾,這王體乾是司禮監秉筆太監,他親自傳旨,莫不是有什麼重要的事?王體乾的身後跟着幾個太監,還有幾個錦衣衛,他自個穿着蟒袍、頭戴鋼叉冒,精神頭很好。

張問急忙迎上去,躬身道:“王公請上廳堂。”

因爲身負聖旨,王體乾表情嚴肅,只是嗯了一聲,便由張問帶着進了前院北面的大客廳。王體乾走到上方,咳嗽了一聲,卻不見他拿着聖旨黃絹,清清嗓子便說道:“口諭,說給張問聽。”

張問等在場的人都跪倒在地。王體乾這才說道:“朕聽說你留宿了戶部主事方敏中之女、方素宛一宿,影響了方素宛的清譽和名聲,朕不管你做了什麼事兒、做沒做,你都得負責。朕限你三日之內,將方素宛娶過門來,平息留言。你可聽明白了?”

聖旨傳完,張問愣在原地,他壓根就沒想到這事會這麼收場,皇上的辦事方式,也太詭異了……他說不出這是好事還是壞事,好處是這事兒這麼了結顯然省去了許多麻煩,壞處是好像有更多麻煩在等着自己!

從今兒這陰霾的天色看,這好像不是什麼好事。方素宛是什麼人,張問那晚也多少了解了,一個有嚴重自虐傾向的女人,而且曾被她的親哥哥……攤上這麼一個女人,成了親戚,是多麼鬱悶的事!而且張問也不可能會把她當自己的女人,他對此女沒有任何感情交情可言,否則他也不會爲了試探魏忠賢,不顧別人的名聲,強自弄進府裡呆一晚上。

他•媽的!張問暗自罵了一句,心裡已經尋思着把這女人弄到哪裡去眼不見心不煩。

這時王體乾的話打斷了張問的發呆狀態,“張大人還不領旨謝恩?”

張問這纔回過神來,不管是不是麻煩,這聖旨必須得接,只得叩拜道:“臣領旨謝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十分流暢地高呼完畢,張問才從地上爬了起來。王體乾拱手笑道:“恭喜張大人、賀喜張大人,老夫今兒自己來傳旨,也就是想當面恭喜你啊!哈哈……”

張問:“……”

王體乾見張問神色有異,以爲有什麼玄機,便揮了揮手屏退左右的太監和錦衣衛,問道:“怎麼你神色不對,難道有何不妥?”

張問心道你是不知道方素宛是什麼樣的人,老子卻清楚,這女人大晚上的自己把自己綁了在黑衚衕裡轉悠尋找刺激,萬一遇上個什麼青皮把她給怎麼了,那我張問不是戴綠帽了?張問最不願意的事就是被人戴綠帽,雖然他壓根不把方素宛當自己的女人,可是名分在那裡,照樣很不爽。

王體乾問起,張問只得苦笑道:“沒什麼,只是下官對這個女人不太感冒,可皇上親自下旨,也只好這樣了。”

王體乾聽罷鬆了一口氣,笑道:“不就是一個女人嗎,而且是個妾室,張大人這樣的地位,隨便安置就成了。往寬處想,這事兒還真是順利,老夫也不得不佩服張大人的佈置,隨手一招,就試出了魏忠賢幾斤幾兩。現在白得個女人,什麼損失都沒有,你應該高興纔是。”

張問拱手道:“王公說的是,下官應該高興纔對……照魏忠賢此事的態度,他是不願意用‘以退爲進’的法子了,可不知下一步他會如何走呢?”

王體乾笑道:“你只管放心,這不明擺着皇爺現今不站在他那邊了嗎?姓魏的還能有什麼法子?大勢所趨,不能強求啊……”

二人說了一會話,張問把王體乾送走,想着要納方素宛,又有些鬱悶起來。

正好玄月進來問道:“皇上下旨要東家迎娶方素宛?”張問立刻發起牢騷來:“可不是,而且是三日之內,這準備東西總得要點時間吧,還得找媒人去方家提親,時間不太夠,得現在就着手辦才行,聖旨咱們不能不遵。這女人是個麻煩,以後要是幹出點什麼荒唐事來,我張問的臉往哪擱?”

玄月冷冷道:“東家,要不找個機會讓她消失?”

張問踱了幾步,想了想,雖然是皇上的聖旨,但皇上還不是省麻煩了事,這方素宛不會因爲聖旨賜婚就重要到哪裡去,而且讓她“自然死亡”的方式很多,這事倒是好辦。

不過他又轉念一想,這樣幹是不是太狠毒了?其實方素宛很是可憐,她雖然不是什麼冰清玉潔的女孩,可至少以前名聲並沒有壞,全是張問當時插手才壞了她的名聲,這事張問確實有很大的責任……張問並不是什麼心慈手軟之輩,最讓他下不起手的原因,還是因爲他覺得這女孩挺可憐的。

人哪裡會一點同情心都沒有呢?

張問想罷搖頭道:“還是別這樣,先遵旨弄回來再說,咱們這府上不比方家,別讓她出大門,她就別想出去,養着就是了。”

於是張問便下令曹安張羅此事。納妾是不需要大擺宴席的,按照明朝風俗,人一輩子成親宴請賓客只能一次,以後別說是納妾,就是死了老婆重新娶正室夫人,也得低調。這事兒因此簡單了不少,在府上佈置一下,貼幾張“喜”字,然後找個媒人去方家提親,商量個日子把人接回來便是。

當然戶部主事方敏中也不是很痛快,他也是進士,雖然官位和張問不是一個等級,可他好歹也是官宦人家不是,把女兒嫁給別人做妾當然不是什麼痛快的事。

要是他的女兒清清白白的,不說高攀誰,起碼嫁到一個有地位有家產的大戶人家做正室夫人是完全可以的。不過方敏中想來想去,最終還是想通了,他的女兒,說句不好聽的話已經是殘花敗柳,更何況還有個十分麻煩的怪癖,誰家攤上都是麻煩。張問納了她做妾,也不是多好的事兒,人張家還缺女人不成?

況且這是皇上的聖旨,想不通也得照辦。方敏中找來自己的女兒,最後教她一些道理。

方素宛來到客廳,先給自己的父親跪拜請安。只見她穿着得體,大眼小鼻面容秀麗、身材苗條,還施着淡淡的脂粉,平日裡一看還真是個不錯的女孩兒……人真不能只看外表。

方敏中打量了一番她,嘆了一口氣,說道:“皇上下旨三日之內讓你去張家,爲父以後就沒法常常和你說話了……”

方素宛眼眶紅紅,鼻子一酸,不禁就掉下淚來。

“不管你是個怎麼樣的人,你始終是我的女兒,所以你做了什麼錯事爲父都能原諒你。但是現今你要嫁人了……可能你會吃一些苦,受許多委屈,那都是你的命,都是你犯下錯誤要付出的代價。你得忍着,好好過日子,爲父還是那句話,這個世上沒有過不去的坎。”

“父親……”方素宛哽咽道,“大哥在外做官,以後您身邊就沒個照顧的人了,您老一定要保重身體。”

方敏中搖搖頭道:“你不用擔心爲父,我這輩子啥場面沒見過?再說你後孃和二姨娘、三姨娘還在我身邊,會有人照料起居。倒是你,唉……你的命爲啥這麼苦?”

方敏中一大把年紀了,當然明白世間冷暖,女兒不是處女,夫家會怎麼看她?況且她那個毛病,少不得被人輕賤,往後的日子,方敏中真不敢想象。可他有什麼辦法呢?女大當嫁,總不能在孃家養一輩子吧,更何況還是皇上下旨必須嫁過去的。做父母的,如果養了一個女兒,通常管教得很嚴,不允許她和男人交往,還不是擔心她被騙、爲她的以後作想。天下父母心,大明這塊土地上,最過心的人,還是父母。

方素宛見父親擔心,便抹了一把眼淚道:“父親不用太擔心我了,那日我見過張問,覺得他對人溫文爾雅,又是進士出身,並不像是壞人……”

“好人壞人寫在臉上嗎?”方敏中白了她一眼,心道好人壞人、和讀書多少有關係嗎?“就算張問不會怎麼樣,張夫人和其他女人會怎麼樣,你知道嗎?以後你得處處小心做人,不僅要侍候好夫君,還得學會和女人相處,懂得保護自己。”

方敏中低頭沉思了許久,心道眼下這光景,魏忠賢好像有失勢的傾向,張問一黨來勢洶涌,和張問結成了親戚,說不定還能自保。他看了女兒一眼,覺得她頗有些姿色,心道如果她能得寵,以後咱們方家還不得平步青雲?可是……方敏中又搖搖頭,覺得自己這女兒實在是缺少資本,得寵這樣的事,當然光靠姿色是不行的。

就在這時,一個精瘦的老頭走到門口,此人瘦得皮包骨頭、兩腮深陷,穿着灰布衣,梳着髮髻沒有戴帽子。他叫俞忠,是方敏中的二管家,且胸有文墨,也是方敏中的心腹幕僚,常隨方敏中左右。

俞忠輕輕說道:“老爺,張家的人到了,老李已經將人迎到前院款待,小姐也該準備準備了。”

方素宛便向父親跪安,向後院走去。俞忠卻仍然沒有離開的意思,方敏中不禁問道:“你有什麼話要說?”

俞忠向門外左右看了看,輕輕掩上房門,走到方敏中身邊,低聲道:“老爺,老奴有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見方敏中首肯,俞忠又說道,“老奴覺得這件事對咱們不見得是壞事。有消息說張問是給魏公公設了一個局……”

方敏中脫口道:“什麼局?”

“說是建虜要打京師,張問上了份摺子,布呈方略,要防範建虜劫掠京師,皇上也同意了張問的方略。但是朝廷兵餉兩缺,魏公公和內閣沒有及時佈置,京師即遭兵禍。到時候一旦建虜來襲,京師周圍的皇莊、勳親貴族的莊園、京師百姓的性命財產,必遭大難,那時候問起責任來,恐怕魏公難逃其罪,就算不會被治罪,人心向背也一目明瞭!張問現在又和司禮監王公公打成一片,這往後,不定真就發達了。”

方敏中沉吟道:“張問畢竟資歷不夠,暫時恐怕難以成大氣……”

俞忠急道:“老爺您得這麼想,您雖然在魏公門下,可您在他們那裡有多少位置呢?而張問雖然勢力比不上魏公,可他現在正缺人手,老爺這時和張問成了親戚,只要暗下表態站位,這不是天大的機會麼?要是皇上不下旨促成這門喜事,老爺您可不敢這麼就和張問聯繫上,這叫因禍得福,都是機緣!”

俞忠對方敏中的前程十分在意,因爲他跟了方敏中,當然想着他能平步青雲。這種事古今同理,無論在什麼朝代,下邊的人,誰不盼着自家老大厲害起來,跟着風光?

見方敏中沉吟不已,俞忠笑了笑,已經找到了勸服方敏中的法子,他低聲道:“張問幾乎是白手起家,不到十年時間就爬上了高位,這樣的人心裡明白的緊,什麼事兒不得最先考慮自己的前程和好處?老爺這時候投過去,張問爲了保持關係,對小姐可能也會敬重一些……況且魏公對老爺又沒多大的恩惠,轉投他門有何不可?”

這個道理一說,方敏中還真就動心了,方敏中實在還是一個重親情的人,無時不爲兒女們作想。俞忠說的還真是那麼個理兒,方敏中如果和張問站同一陣線,雙方有了共同陣營,張問肯定會對方敏中的女兒好一些。

所以說,上層社會特別講究門當戶對,是有一定原因的。只有兩家有共同利益合作,有所制約,才能最穩定地保持夫妻關係,不爲感情,爲利益也得維持關係不是。要是一個當官的娶了個平頭百姓,他怕什麼,厭煩的時候找個理由一紙休書你又能如何?

方敏中看着俞忠,怔怔道:“這麼說還真是那麼個理兒,皇上下旨讓老夫把素宛嫁到張家,老夫有什麼辦法?現在成了親戚,沒法子的事,投到張問門下也情有可原,誰不願意有親戚關係的人是敵人不是。”

俞忠笑道:“正是這個道理。所以老奴才說,這事兒不定是壞事。只要咱們和張問達成共識,對二小姐也有好處啊。”

方敏中思量妥當,事不宜遲,便親筆寫了一封信,交給俞忠,讓他在送親過去時把信給張問。

因爲不是原配婚娶,禮儀規格十分簡單,不過張家是派了花轎過來接人,方家也派了人送親。把轎子送過去,拜堂什麼的過場自然沒有,酒席也只是招待女家來的一些人,並未宴請同僚親朋好友那些。基本上這樣的喜事對女孩來說是一種極大的遺憾,所以但凡正經人家的女兒,除非是對方實在大富大貴,基本不願意嫁作妾室。對於女人來說,成親是人生大事,沒有了那些喜慶規格,自然非常委屈。

張問今日也穿了喜慶的衣服,就是他的官袍,三品官的官袍本來就是紅色的,這身衣服穿上再合適不過了。百姓家娶親時,新郎官雖然是百姓,也可以穿九品官服,可見在大明朝官服纔是男人最牛比的服裝。

俞忠趁送親過來拜會張問的時候,便將方敏中的信塞到了張問的手裡。張問應酬罷,尋了個機會打開信紙一看,落款是方敏中,大致瀏覽了一遍內容,大概就是要投奔自己的意思。

方敏中今天這一出,張問倒是沒有意料到,這時才尋思,這方敏中雖然只是個六品官,不過應該還是有點人脈。據張問所知,方敏中那個主事負責的是度支之事,這在中下層京官裡,可是個肥職。有些京官因爲在清水衙門裡,又或是本職務撈油水的機會很少,日子過得緊巴巴的。大凡有油水的職位,誰不盯着?沒點門路想坐上去,好像有點困難。

因爲方敏中的品級和張問相差甚遠,所以以前張問倒是沒在意這個問題,這時候方敏中突然說要投奔自己,張問就想到上面去了。張問對方敏中不是很瞭解,此前甚至連他的名字都記不住,現在一尋思,好像他還有點能量,畢竟當了這麼多年的京官,關係網多少還是有的。

張問想擴展勢力範圍,他就需要很多的官員站在自己的陣線上,相比那些可有可無的進士,方敏中的價值無疑是比較大的。何況現在這種時候,應該儘可能地拉攏人脈,這件事只有好處沒有什麼壞處。張問當機立斷,喚人找來曹安,交代道:“你去給送親那個方家管家帶一句話,就說……既然兩家成了親戚,理應相互照應。”

曹安也不多問,說道:“是,少爺,老奴這就去傳話。”

張問的父親留給他的家產不多,曹安卻是個不可多得的心腹,他辦事幹練,最難得的是忠心。就像今天這樣的事,曹安少不得能得到俞忠給的好處,不過他絕不會私留,都是放進帳房,因爲他沒有其他親戚,張家就是他的家,他要用什麼銀子,只管在家裡拿就是。

×××××××××

……

從4月19日到23日,下週一至週五,本書將在書評區每天提出一個問題,當天回答對的人都將獲得網站送出的積分獎勵。

詳情請看:《尋找縱橫骨灰級讀者》http://news.zongheng.com/zhuanti/ghdz/index.html

第一個問題將於19日中午時分提出,請大家密切關注。

……

各位書友,各位兄弟姐妹,各位道友,大家給點面子,一定要來捧捧場啊。

段一 公侯段三三 琴聲段六九 跳梁段十九 小計段二五 太后段五四 老李段三一 罷官段二七 御苑段三三 琴聲段五 青成段十四 叱詫段五六 上諭段九 祥瑞段三三 校場段二六 舅子段四八 整軍段三六 封閉段二五 緞子段三九 成仁段五二 志賢段三 湖畔段五二 去留段十 裡外段八六 閨秀段十六 報仇段五五 強迫段七五 大坑段五 燈會段十五 夜行段九 五味段五十 殺戮段三三 時機段六十 寶璽段二一 停手段二 枚卜段二六 阻攔段二七 棋館段一 血祭段六二 出發段六 大犬段二三 稅使段四一 難過段十六 禁海段三四 笑聲段五十 機關段七三 暈血段五十 血雨段八 密報段六|四 活糧段十九 使團段五四 龍井段十 賣身段十二 富陽段二七 登高段五一 話別段五四 龍井段二七 御苑段八 一葉段二三 上諭段二九 公子段四一 難過段三二 龜殼段二五 借刀段七十 奴性段九 準備段二八 隱患段二五 緞子段八 密報段二二 捧月段十六 日記段十七 麻將段十三 總督段三九 成仁段十三 劉鋌段二一 停手段五十 殺戮段五 燈會段六六 輕騎段七 風月段六五 人心段二十 碧瑤段五一 裝甲段六一 棋牌段三八 梢間段六 內宅段九 雨聲段三八 心動段四一 情意段三七 聽雨段二三 稅使段二三 臘梅段三九 成仁段十一 皇子段四九 山地段四十 信王段四八 大蝦段三十 受降段六十 部署段六|四 活糧
段一 公侯段三三 琴聲段六九 跳梁段十九 小計段二五 太后段五四 老李段三一 罷官段二七 御苑段三三 琴聲段五 青成段十四 叱詫段五六 上諭段九 祥瑞段三三 校場段二六 舅子段四八 整軍段三六 封閉段二五 緞子段三九 成仁段五二 志賢段三 湖畔段五二 去留段十 裡外段八六 閨秀段十六 報仇段五五 強迫段七五 大坑段五 燈會段十五 夜行段九 五味段五十 殺戮段三三 時機段六十 寶璽段二一 停手段二 枚卜段二六 阻攔段二七 棋館段一 血祭段六二 出發段六 大犬段二三 稅使段四一 難過段十六 禁海段三四 笑聲段五十 機關段七三 暈血段五十 血雨段八 密報段六|四 活糧段十九 使團段五四 龍井段十 賣身段十二 富陽段二七 登高段五一 話別段五四 龍井段二七 御苑段八 一葉段二三 上諭段二九 公子段四一 難過段三二 龜殼段二五 借刀段七十 奴性段九 準備段二八 隱患段二五 緞子段八 密報段二二 捧月段十六 日記段十七 麻將段十三 總督段三九 成仁段十三 劉鋌段二一 停手段五十 殺戮段五 燈會段六六 輕騎段七 風月段六五 人心段二十 碧瑤段五一 裝甲段六一 棋牌段三八 梢間段六 內宅段九 雨聲段三八 心動段四一 情意段三七 聽雨段二三 稅使段二三 臘梅段三九 成仁段十一 皇子段四九 山地段四十 信王段四八 大蝦段三十 受降段六十 部署段六|四 活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