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十四 偏西

儀仗轎子前往北安門的時候,張問又叫人去御膳房找來一個負責採辦的太監,因爲北安門外太大,張問不清楚那些太監平時走的是哪條路。

到了北安門外,張問便下令停轎,他從轎子裡走出來,對那個太監說道:“你們平日採辦宮中用度,走的是哪條道?你前面帶路。”

太監不明白張問要幹什麼,心道:難道張問要調查內廷是否有貪墨?媽的,在咱家的印象裡,內廷就沒有不貪墨的時候,皇帝都沒查過,這些外廷大臣急什麼?

但太監只是心裡想想,因爲現在張問的權勢極大,別說在大臣中間登峰造極,就是宮裡的太監也不敢不買賬,他說句話比皇帝說話還管用(皇帝還不會說話)。就連太監的老大王體乾對張問都恭恭敬敬,其他太監更是唯唯諾諾。

這個御膳房的太監只得在前面帶路,照着平時走的路走一遍。張問只帶了兩個侍衛,跟着一路走下去。

興許是偏西的太陽晃得人頭暈,張問此時的精神有些恍惚,他自己也不明白爲什麼要幹如此無聊的事。

一行四人沿着大街走了一段路,然後轉進一條衚衕。北京城典型的民宅集中的小衚衕,不比那些大衚衕煙花之地熱鬧喧囂,這裡倒是十分清靜,青石板讓人聯想到那些婉約的詩詞,也許這陳舊的石板上發生過許多已經被湮滅的愛情故事。

石板間的縫隙裡還有沒有融化的積雪,兩邊的硬山式頂圍牆上也是白白的一片,頂端被太陽曬化的地方,露出了陳舊的青磚,上面還有去歲枯萎的青苔的痕跡。

走着走着,張問發現了一處院門敞開的小院,他停下腳步,向裡面一看,看見一個花白頭髮的老婦正坐在院門口端着一個裝着豆子的竹箕,大概在挑裡面的沙土。

因爲是民宅,張問不便隨便進去,他也不知怎麼說這事兒,他突然發覺自己今天干的這事兒實在是無趣之極。

就在這時,那老婦看見了張問,便擡起頭問道:“你看見咱們家的良人了麼?”

張問搖搖頭。

老婦喃喃地說道:“他說打了勝仗就回來,叫奴家等他……”

旁邊的太監見狀,指着腦袋小聲說道:“這個老婦人腦子不清醒了……咱們出宮採辦的時候,總是看見坐在院子裡。孫公公問過她男人的姓名,但是朝鮮之戰都過去三十餘年,恐怕很難查到這些細枝末節的事兒,恐怕她男人早就埋骨異邦了。咱們見她可憐,時不時也給她一些銀子呢。”

太監也是人,並非所有都心理極度陰暗,照樣會有人的同情心。

這時老婦又說道:“你們看見我家良人,叫他早點回來啊。”

“逐倭援朝之戰咱們大明已經勝了,你的良人很快就能回來,咱們一定叫他別在路上逗留,早些回京。”張問面無表情地說了一句,從袖子裡摸出一錠金子,遞給旁邊的侍衛,做了個手勢,讓他給老婦人送去,又說道,“你們家的良人報國立功得了朝廷的獎賞,這是他叫咱們帶給你的。”

老婦人裂開無牙的扁嘴,幸福地笑了起來,夕陽照在她花白的頭髮和滿是皺紋的臉上,讓她充滿了滄桑。

張問心裡突然酸酸的,他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麼,這些小事需要在意嗎?他腦子裡又出現了朱徽婧那張清純的娃娃臉,她幽幽地看過來,說道:良人……

“回去吧。”張問轉身便走。

……

他早早地回了家,覺得身心十分疲憊,總算可以放鬆一段時間了。馬上就要過年,一直到正月十五,大夥都可以不去衙門,呆在家裡享受一下天倫之樂。

張問坐在湖邊的一個亭子裡看日落,平息一下一年來浮躁忙碌的心境。興許文人自古以來就一直在出世和入世之間矛盾吧,張問也不例外。

他家這處園子真不錯,地處喧囂的內城,卻猶如世外桃源,清風徐來,湖上的冰面殘雪晶瑩剔透。

“相公……”一個清脆的聲音輕輕喚道。

張問轉頭一看,是繡姑,他想起了北安門外的那個老婦人,便伸手抓住繡姑的柔荑,拉她坐到自己的身邊,指着天邊的夕陽,柔聲說道:“漂亮吧?”

繡姑輕輕一笑,說道:“夕陽芳草本無恨,才子佳人空自悲。”

張問吃驚地看着繡姑,愕然道:“繡姑,你會吟詩了,還挺應景的……”

繡姑笑道:“是沈姐姐教妾身的,妾身沒記幾句,湊巧就有一句是寫夕陽的,嘻嘻,以前相公還教人家寫字呢,現在都不了。”

“主要是朝廷的事兒太多了。”張問嘆道。

就在這時,只見一個丫鬟向亭子這邊走過來,她站在亭子外面等着,張問便向她招招手道:“有啥事,過來說吧。”

丫鬟邁着細碎的步子走進亭子,作了萬福道:“稟東家,餘夫人差奴婢過來告訴東家,她剛學了一曲新曲,問東家要不要過去聽聽。”

丫鬟口中的餘夫人便是餘琴心。

這時繡姑不高興了,憤憤地說道:“相公要聽琴,沈姐姐彈得也不比餘琴心差!”

大丈夫理應三妻四妾,特別是張問這樣的身份地位,擁有許多妻妾也是完全合法的。女人們沒辦法,也承認這個現實,但並不代表她們不會妒忌、不會吃醋。三兩個也許還可以,一羣女人的話,絕對不可能其樂融融一堆,肯定會勾心鬥角。

張問怔了怔,心道:看來繡姑和餘琴心關係不太好。

他暗自在心裡梳理了一下她們之間的關係:繡姑和沈碧瑤關係應該很好,還有韓阿妹本來就和沈碧瑤同是明教的人,沈碧瑤的勢力不小,不僅富可敵國,而且和朝中新浙黨關係非常;可以與沈碧瑤抗衡的,自然就是張問的正室夫人張盈,張盈的實力也不可低估,她是太后的姐姐,手裡有玄衣衛,而餘琴心曾經在宮中教太后彈琴,應該也屬於張盈那一邊的……

張問這麼一想,猛然意識道:我的妻妾們早已分了陣營,並且和朝廷權力聯繫緊密啊!

他在心裡想這些問題,自然不會說出來,只是好言對繡姑說道:“琴心剛剛進門不久,我就冷落她,可是讓人寒心,沒事,我們一家子來日方長,有的是時間相處。”

繡姑委屈地說道:“相公,你這些天老是呆在餘琴心那邊,哪裡冷落她了,她還不知足,三番五次厚顏纏着相公,相公難道有了新人,就忘了舊人嗎?”

段八 密報段五三 招安段四一 情意段五九 杏花段二三 稅使段七八 力量段四六 派系段十二 烽火段三一 破產段七 增印段五八 遼西段九 雨聲段七三 日月段三六 祝莊段二六 舅子段十三 總督段一 機遇段十九 規劃段四八 大蝦段四三 聖姑段四二 春雨段七二 權守段四五 倒忙段二七 登高段二三 臘梅段三 憲禁段十六 懿旨段七四 白菜段八三 老宅段四三 欺壓段四十 安嬪段九 南城段三八 梢間段十二 震懾段二八 老寨段七九 血案段二十 特產段六七 申時段一 形勝段十九 巷戰段六 內宅段六二 錦州段二十 買賣段六 白衫段六肆 兵戈段二四 問道段四十 安嬪段九 雨聲段三二 槐花段八 沙子段六十 寶璽段二一 停手段三十 葉楓段四 雀爭段四八 大蝦段二六 阻攔段四六 神教段六十 部署段三七 聽雨段十六 禁海段十三 劉鋌段十八 後宮段六五 寒冷段三八 梢間段六一 棋牌段十六 練棍段一 回首段八 密報段七六 萬馬段一 公侯段六 籠鳥段三四 進攻段二六 效死段三八 尋找段四四 信札段十四 殘兵段二一 停手段十七 大風段二六 覆滅段四十 血泊段五 閣臣段十二 烽火段三一 破產段六 改鹽段二十 磨鏡段二一 傳信段十九 麪粉段十二 放火段三六 借題段九十 黃曆段二二 聽書段十三 劉鋌段二九 需要段五二 去留段五 佯醉段十二 放火段一 煙花段三四 規則段二三 臘梅
段八 密報段五三 招安段四一 情意段五九 杏花段二三 稅使段七八 力量段四六 派系段十二 烽火段三一 破產段七 增印段五八 遼西段九 雨聲段七三 日月段三六 祝莊段二六 舅子段十三 總督段一 機遇段十九 規劃段四八 大蝦段四三 聖姑段四二 春雨段七二 權守段四五 倒忙段二七 登高段二三 臘梅段三 憲禁段十六 懿旨段七四 白菜段八三 老宅段四三 欺壓段四十 安嬪段九 南城段三八 梢間段十二 震懾段二八 老寨段七九 血案段二十 特產段六七 申時段一 形勝段十九 巷戰段六 內宅段六二 錦州段二十 買賣段六 白衫段六肆 兵戈段二四 問道段四十 安嬪段九 雨聲段三二 槐花段八 沙子段六十 寶璽段二一 停手段三十 葉楓段四 雀爭段四八 大蝦段二六 阻攔段四六 神教段六十 部署段三七 聽雨段十六 禁海段十三 劉鋌段十八 後宮段六五 寒冷段三八 梢間段六一 棋牌段十六 練棍段一 回首段八 密報段七六 萬馬段一 公侯段六 籠鳥段三四 進攻段二六 效死段三八 尋找段四四 信札段十四 殘兵段二一 停手段十七 大風段二六 覆滅段四十 血泊段五 閣臣段十二 烽火段三一 破產段六 改鹽段二十 磨鏡段二一 傳信段十九 麪粉段十二 放火段三六 借題段九十 黃曆段二二 聽書段十三 劉鋌段二九 需要段五二 去留段五 佯醉段十二 放火段一 煙花段三四 規則段二三 臘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