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七二 權守

清軍大營經常換地方,這時正駐紮在女兒河一處水淺的岸邊。女兒河在小淩河南邊,於錦州東邊匯流,一齊匯入大海。它是一條小河,很多地方都可以徒步涉水而過,沒有太大的戰略作用。

代善和衆親王大臣剛剛開完一個軍機會議,主要商議是否馬上渡過小淩河的事宜。因軍需大臣宣佈軍糧供給不足半月,而河水結冰起碼還有一個多月,所以大部分人都主張先渡過小淩河,但代善沒有下決定。

散了之後,代善留下了嶽託等心腹,其中包括漢人範忠孝,對於範忠孝這個奴才的忠心,代善還是比較放心,很多非常重要的事兒都讓他參與。

事到如今,明軍四面布兵,天羅地網之勢漸漸形成,形勢越來越危急,一向沉穩的大阿哥嶽託都有點沉不住氣了,他心裡很替代善着急,可又不敢言辭激烈,只得勸說道:“皇阿瑪,松山城的秦良玉正在挖壕溝,從松山到錦州、松山到沿路一路挖過去,明擺着想圍咱們,咱們是時候從小淩河下游突圍出去了!”

“再這麼下去,南邊是大興堡-杏山一線,東邊以松山爲中心橫着一條溝,西邊是松嶺大山城牆封鎖,小淩河錦州上游很快會有十幾萬明軍,他們往中間這麼一擠,咱們跳海都沒地方跳!”

代善道:“慌什麼,松山那邊挖兩條溝能擋住咱們?填一段溝能花多少時間?”

“我們的糧草只剩半個月,沒吃的仗沒法打下去啊。”

代善鎮定地說道:“不是半個月,只剩三天口糧……爲了穩定軍心,先前軍需官才說半個月。”

嶽託頓時愣在原地,說不出話來,還剩三天口糧,還留在這裡幹甚?他不知該說什麼了,更不知皇帝想幹什麼。

在場的幾個人都默然無語,表情沉重,關鍵是沒糧,想用什麼招數都用不出來。

這時只聽得大肚子黑臉的兵部呈政固爾布錫說道:“明朝軍隊只會紮在一個地方等咱們衝,一動起來就找不着北……不然現在這裡也就方圓幾十裡丁點地方,他們幾十萬人馬怎麼不敢直接進攻咱們?因爲他們一動起來就亂,跑不贏還得跑散架。”

嶽託瞪眼道:“糧草怎麼辦?”

“好了。”代善平息住二人的爭執,說道,“明軍目前的佈置犯了一個錯誤‘有前權,而無後守’,看似合圍險地,實則是戰機:目前戰場上的明軍數目大概三十萬,增援錦州的援兵加上錦州朱燮元部一共十七八萬人;松山秦良玉部總共有兵力八萬左右;那杏山-大興堡一線乃至寧遠,總共還剩多少人?至多不過幾萬兵力!且分散在各城各堡。

而他們還有一二十萬人馬尚在山海關甚至山東,遠水救不了近火!這樣分散兵力、虎頭蛇尾的佈置,咱們發哪門子善心就這麼放了他們?只要解決一段時間軍糧問題,咱們就迅速南下,直搗寧遠城,把張問從窩裡逮出來!”

衆人略微一想,精神頭很快好起來,只等拿出怎麼解決軍糧的主意。

代善拿着一份摺子在桌案上拍了拍:“明軍‘重前權輕後守’的蠢事不僅在大局佈置上,在那股錦州援軍調動上也是如此。斥候營剛剛報上來錦州援軍行軍的各營序列,車營在前,步騎在中,後勤輜重在後。咱們解決軍糧問題就從這裡入手,截取明軍輜重,搶奪糧草,以戰養戰!”

代善興奮地說道:“明人準備在錦州一線增兵到十七八萬,這麼多人吃糧肯定會隨軍運送大批糧食;而就在這兩天,錦州援軍正要涉渡女兒河,只待他們前軍渡河,最後的輜重未渡之時,我軍突然發動襲擊,定可拿下一部輜重營。女兒河雖淺,足可延滯前軍增援,此戰定可達到目的!”

等代善說完,嶽託依舊勸說道:“還請皇阿瑪三思,我軍軍糧告罄,只寄希望於女兒河一戰奪得糧草風險太大。”

代善道:“有多大風險?奪得糧草之後我們便直接揮師南下攻城略地,就算未能達到預期目標,立刻退兵渡小淩河也來得及,明軍車營行動緩慢,沒個十天半個月能指望他們到錦州一線?”

wωω¸ тт kдn¸ co

衆親王大臣商議了半天,最後代善還是拍板決定採用進攻的策略。畢竟十幾年來滿人騎兵對付明軍幾乎沒戰敗過,突然丟失了本來已經到手的遼西走廊諸多城堡,認輸退兵實在難以讓人接受……

八月二十四日,錦州援軍序列開始緩緩涉度女兒河,由於人馬車輛太多,足足用了兩天時間才大半度過這條小河,還剩最後一個後勤師準備過河。

就在這時,斥候突然來報清軍騎兵正在接近,這下明軍有些慌神了。諸師將領立刻建議負責節制調兵事宜的兵部官員:一面讓前方各師各營備戰,一面下令最後一個後勤師官兵燒燬輜重,人馬快速渡河。

不料那幾個兵部官員犯傻,居然下令後勤師就地擺開備戰……後勤師主要是運輸物資,整師負責護衛的戰鬥官兵只有兩千多人,其他大部分是民夫騾馬車仗,戰鬥力自然無法和戰車步騎師相比。

諸將聽罷這個命令破口大罵,也不知那幾個文官哪根筋有毛病,嚷嚷着抗命者以軍方論處。

不多時,清軍大股騎兵沿着女兒河南岸直撲輜重師,北岸明軍一時無法保持陣型渡河增援,只得用火炮轟擊,但無法阻擋建虜突進。

女兒河兩岸,“轟隆隆……”的炮聲震天響起來,硝煙瀰漫天空,喊殺聲響徹雲霄,一場大戰立刻爆發。

清兵前鋒以分散縱隊直衝明軍南岸後勤師,護衛軍拿起火器抵抗,但騎兵來勢太快,清兵付出傷亡之後衝近後勤師陣營,雙方短兵相接。

瘋狂的鐵騎左衝右突,殺得明軍步兵四處潰散,後勤師不久便被擊潰。清軍又調兵阻擊北岸明軍,其他人衝到後勤師搶劫物資。

“只搶糧食!”亂兵之中傳來喊聲。

清兵從驢車騾馬上尋找糧食,卻發現全部裝載的是彈藥、衣甲等玩意,八旗軍不善使用火器,也沒幾條火槍,拿彈藥屁用……

沒有幾粒糧食?代善得到稟報之後心裡咯噔一聲,猶如一下子掉進了冰窟,他的腦子裡閃過一個念頭:中計了?

“傳令全軍,立刻撤出戰場!”代善急忙大喊。

旁邊的嶽託急道:“皇阿瑪,可能是南人的奸計,咱們不能猶豫了,趕快北撤!”

河流南岸,輜重彈藥被點燃焚|燒,不時傳來“轟”地一聲火藥爆炸,四面黑煙瀰漫,亂兵驚馬到處亂跑,戰場上一片狼藉。

對岸的戰車在河邊排成一線,不斷炮擊掩護,步騎涉水而來。清兵衝破了後面的一個輜重營,卻沒撈到一點糧食。代善下令離開戰場之後,他們奔走十幾裡地之後,不見明軍追來,這才下令停下來修整。

忽報錦州援兵中的步騎離開了車營大隊,直上小淩河,滿清衆臣頓覺不妙,大都意識到明軍故意將輜重營暴露在騎兵打擊下完全是個誘餌,目的是爲了拖延他們。

糧食沒搶到,很快就面臨殺馬充飢的境地了,衆人紛紛進諫代善退兵。

就在這時,探馬來報:東面秦良玉部主力離開了松山,正向小淩河下游調動。

嶽託忙道:“皇阿瑪,現在我軍戰無糧草,小淩河下游被秦良玉控制,我等應立刻從錦州西面渡河,突出重圍。”

到了現在這樣的境地,代善只得下令北退。

小淩河上中游東西流向,從蒙古哈刺鎮進入遼西走廊之後,經錦州轉向,向南直入大海,現在是橫在清軍主力北退路線上的一道屏障。

河防以錦州爲中心分爲兩段,秦良玉部七八萬人調往小淩河下游地區之後,極大地增加了清軍從此段渡河的難度;相比之下,錦州上游防禦比較空虛,因朱燮元部要重點防守錦州,兵力不足……待從南邊過來的十餘萬大軍到達小淩河之後,方能鞏固上游防衛。

代善遂決定從錦州上游渡河。

正行進時,忽報邊牆一帶的明軍騎兵離開了車營大隊,正在迅速北上;錦州內也有一部騎兵出城向西運動。

很顯然這樣的異動是爲了在錦州上游阻擋清兵。於是代善下令加快行軍,同時調令前鋒騎兵一部趕到小淩河相機而動。

前鋒騎兵迅速趕到小淩河錦州上游時,發現北岸有大量的明軍槍騎兵和一些騎馬的鳥槍手。待清兵靠近河岸時,對岸的鳥槍手便從馬上下來,用火器射擊。

明軍步兵使用的燧發鳥槍,射程一百多步,直接便可以從對岸殺傷清兵;而弓箭的射程無法企及。清兵奈何不得,他們沿河尋到一處水淺的地方,試圖涉水過河。對岸明軍在河岸一直監視清兵的東西,不多時明軍的一支馬隊也出現在面前,那些人從馬上下來,排成火器隊形向南岸的清兵射|擊。

清軍前鋒將領見那股明軍人數不多,便下令冒着鉛彈涉水過河。清兵在水中行進緩慢,成了活靶子,中彈落水者不計其數,他們嘗試了兩次都未能過河,眼看附近更多的明軍陸續趕來,他們只得放棄渡河,從河岸離開。

段二八 隱患段三六 活着段二五 太后段七一 降霜段九 準備段八 八氣段二三 預謀段十六 懷柔段三 憲禁段二三 看茶段十七 歡心段三 反思段二八 忠賢段四八 海棠段六 客氏段八二 香消段十四 納妾段二三 上諭段二三 上諭段二五 借刀段十 變大段五三 平陽段四四 揚州段十三 死地段三三 告老段三二 仗義段五十 血雨段八四 對決段八九 進門段八 花燈段三 憲禁段二三 臘梅段八三 老宅段五五 強迫段五九 杏花段六六 輕騎段一 廷杖段三三 無語段六一 三天段五七 腳趾段五五 十日段三九 成仁段十一 誘敵段十六 日記段十 賣身段十六 白杆段五八 飛石段三四 笑聲段三 折枝段二五 入城段六 籠鳥段二一 變徵段十 廚娘段十八 普世段三八 功亭段二八 隱患段十四 叱詫段四三 竹竿段八一 圍殺段三二 槐花段二十 牽連段四二 巡狩段三十 奶孃段二四 內書段二五 借刀段三一 孤膽段五五 強迫段五八 遼西段八 應泰段二六 流言段四八 整軍段十三 總督段六六 炮響段二 鶯燕段七 風月段二 平衡段十六 報仇段八三 使臣段十九 小計段十二 烽火段六五 人心段六 殺人段十 賣身段五四 老李段六 米價段三十 葉楓段二三 關心段五 桑槐段十二 烽火段十四 偏西段七十 奴性段四三 聖姑段四五 倒忙段二五 緞子段十七 大風段二二 枯井段六 米價段五 書院段二十 牽連
段二八 隱患段三六 活着段二五 太后段七一 降霜段九 準備段八 八氣段二三 預謀段十六 懷柔段三 憲禁段二三 看茶段十七 歡心段三 反思段二八 忠賢段四八 海棠段六 客氏段八二 香消段十四 納妾段二三 上諭段二三 上諭段二五 借刀段十 變大段五三 平陽段四四 揚州段十三 死地段三三 告老段三二 仗義段五十 血雨段八四 對決段八九 進門段八 花燈段三 憲禁段二三 臘梅段八三 老宅段五五 強迫段五九 杏花段六六 輕騎段一 廷杖段三三 無語段六一 三天段五七 腳趾段五五 十日段三九 成仁段十一 誘敵段十六 日記段十 賣身段十六 白杆段五八 飛石段三四 笑聲段三 折枝段二五 入城段六 籠鳥段二一 變徵段十 廚娘段十八 普世段三八 功亭段二八 隱患段十四 叱詫段四三 竹竿段八一 圍殺段三二 槐花段二十 牽連段四二 巡狩段三十 奶孃段二四 內書段二五 借刀段三一 孤膽段五五 強迫段五八 遼西段八 應泰段二六 流言段四八 整軍段十三 總督段六六 炮響段二 鶯燕段七 風月段二 平衡段十六 報仇段八三 使臣段十九 小計段十二 烽火段六五 人心段六 殺人段十 賣身段五四 老李段六 米價段三十 葉楓段二三 關心段五 桑槐段十二 烽火段十四 偏西段七十 奴性段四三 聖姑段四五 倒忙段二五 緞子段十七 大風段二二 枯井段六 米價段五 書院段二十 牽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