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九 南城

隨着天氣越來越冷,黃仁直和沈敬這兩個老頭子更願意縮在屋子裡烤火、喝酒,特別是沈敬,好像這個世上最美好的事莫過於烤着火喝酒了。而那些烤火用的木柴多半來源於城中專門以砍柴出售爲生的百姓。

出城砍柴有一定的危險,張問就從一個老兵口中,聽說了一個摔斷了腿的樵夫,在家裡半死不活的,還有個十來歲的女兒,生活十分艱苦。張問和那些文盲軍士交談了解實戰兵事,效率不是很高,因爲那些軍士常常都是滿口廢話,時不時就扯到什麼樵夫上去了,張問只能從大量的廢話中提取有用的信息。

最近張問常常去拜訪的老兵,是東邊永寧門守城的一個老軍士,名字叫王貴,五十多歲了,周圍的人喜歡叫他王老銃,聽說十六歲從軍,經歷大小戰事不下百次,經驗豐富,他最大的愛好就是脫掉上衣向年輕人們炫耀他身上的傷疤,不過這會天氣有點冷了,王老銃也不太受得了凍,一般是在家裡脫了上衣炫耀。

張問一有空就帶着張盈和玄月去東邊找那王老銃說話,一般是在城上的譙樓上,把總軍官在一旁端茶倒水陪同,張問和王老銃說話。對於張問的這樣的大官,王老銃能與之坐在一起,每次都是臉上泛紅光,興奮不已,平常守門的時候又多一件吹噓的事兒了。

張問聽說北方夷族的騎兵厲害,便問王老銃各部落的騎兵是如何作戰的,王老銃只能說一些看見的情形,旁邊的陪同的把總也很有經驗,又從戰術佈局上敘述了部落作戰的特點。張問便叫裝扮成書童的張盈一一詳細記錄。

王老銃聽着把總說着一些他不甚理解的戰術,吧嗒着嘴,不甘冷落地說道:“想當年卑職年輕的時候,做過哨騎,可是很遇到過蠻族哨騎,特別是蒙古人,騎射當真了得,而且狡猾多詐,一般是故意敗走,等你追上去,他再射順風箭。”

張問道:“什麼是順風箭?”

王老銃道:“就是騎在馬上跑,一邊跑一邊回頭射箭,勁道相同的話,前面逃的人向後射的箭要遠,就是順風箭。”

張問提着筆,在紙上畫了兩個圖,想着爲什麼前面的人射的箭遠。王老銃自然不知道原因,他只是憑經驗。

交談了一陣,譙樓上敲鐘,守備該換崗了,張問也不願影響他們的工作,便起身告辭。把總和王老銃相隨左右下樓,走到城門,張問見城門外面有隊騎兵在練習射箭,雖然天上下着小雨,但這些軍士還在訓練,張問便饒有興致地走出去觀看。

看了一陣,張問回頭對左右笑道:“是了,我知道爲何順風箭射得遠了。兩個騎馬奔跑的人,相互看應該是靜止的,所以按理射的箭應該一樣的效果纔對,但是箭也要受風吹的影響。地上本沒有風,奔跑起來,就會有反向的風了,相比地面的奔跑速度越快,反風就越大。騎馬跑在後面的人,向前射出箭,其箭羽的速度,不僅是箭本身的速度,還有馬的速度,所以相比地面,速度就更快,受反向風的阻擋就更大,故追擊的箭羽疲弱也。”

周圍的人聽罷張問的論道,在腦子裡壓根轉不過彎來,沒聽明白說的什麼鳥道理,只聽明白是說追擊的箭羽疲弱,但是大夥都爭相附和道:“大人高見。”

卻不料這時一個女子的聲音哼了一聲道:“沙場之上,又不是考經綸,您說這些有啥子用?”

張問聽罷心下有些不快,回頭看時,見是那日將自己撞翻在地吃了一嘴泥的秦玉蓮。張問見她見了上官還騎在馬上,毫無禮儀,不由得在心裡罵沒有教養,當下忍住火氣,反駁道:“武夫之見!我大明帶甲之兵,車馬步炮協同作戰,豈是隻知道喊打喊殺的人就可以調動協調的?不讀書不明理之人,談何佈局?遼東前後巡撫經略,熊大人、袁大人,誰不是科甲進士出身?”

秦玉蓮見張問動氣反駁,不怒反笑道:“大人漏了一人,李成樑可不是進士。”

張問:“……”他想了想,隨即又強辯道:“李成樑也不是不識字不明理,只不過不是進士罷了。”

張問不想和這秦玉蓮有什麼關係,覺得這女人很是麻煩,說罷也不理她,轉身就和衆人一起進城。

這時天上的雨停了,聽得那王老銃嘆了一句道:“今晚怕是有大霧。”

張問回頭好奇道:“老爺子還知天氣?”

王老銃笑道:“卑職可說不出什麼理兒來,只是一大把年紀了,見得多,常常是這樣,好長一段時間不下雨,突然下了陣雨,下完都會有大霧。”

張問點點頭,以爲然,經驗有時候確實還是很有用的,又問:“大霧天氣,對火器可有影響?”

“喲,這個可是影響大。大夥兒叫卑職老銃,卑職用過的火器可不少,別說現在常用的鳥銃、三眼銃、五連銃、軒轅銃,就是很老的碗口銃卑職也用過……哦,大人說大霧呀,得用火烤着火藥,不然太溼了打不燃,而且看不見人,只能亂打,火器在大霧的時候用可不好用。”

張問哦了一聲,默記在心頭,說到了火器,說的興起,張問又想問問關於火器的其他經驗,像炸膛、維護等事。這時卻到了岔路口,王老銃拱手拜道:“卑職要從南邊走,王樵夫家的父女倆還在家裡餓着揭不開鍋,卑職答應今天領了餉借些給他們。”

張問意猶未盡,低頭看了一眼自己身上穿的便裝長衣,便說道:“本官和你一起去,樵夫如此悲慘,本官也多少接濟些,聊表心意。到時候你也別說我的身份,省得麻煩。”

王老銃聽罷面上一喜,急忙贊張問宅心仁厚,要知道這樣的大官出手可不是拿銅錢,隨便摸出來就是黃的白的。其實張問只是想趁着想起火器的時候,多瞭解些信息而已,他又不願表現得太急切,留下王老銃如此身份和層次的人徹夜長談。於是張問想着左右也是說話,過去順便做做好事還是可以的。

這時張問又聽見了秦玉蓮的聲音道:“敢情張大人還挺關心百姓疾苦嘛,您做父母官肯定好,可您幹嘛要摻和兵事呢?”

張問聽罷心裡又是一陣不爽,這個女人怎麼說話不能好聽點呢?他回頭說道:“你跟着我幹甚?”

秦玉蓮道:“大路朝天,各走一邊。”

因爲秦玉蓮是千總,張問左右的軍士都沒她大,所以就都聽着就聽着,而這時張問的老婆張盈終於忍不住了,冷冷道:“秦將軍,你不懂什麼是上下尊卑?”

秦玉蓮這才注意到張盈,打量了一番,噗哧笑道:“我說妹妹,你知道上下尊卑,可你裝成書童,就要注意書童的身份吧?”

張盈臉上一紅,帶着怒氣道:“大人是朝廷御史,正四品命官,你敢在大人的面前騎着馬,不怕軍法王法嗎?”

秦玉蓮道:“張大人有轎子不坐,偏要走路,末將有甚辦法?”

張問想和王老銃說話,坐嬌坐車的話,總不能讓一個低級軍士同轎吧?禮賢下士可以,但還是需要注意身份。

這時張問不耐煩道:“得了,本官懶得和你計較,大路朝天,各走一邊,你走你的,我走我的,別在旁邊嘰嘰喳喳,老子聽得煩。”秦玉蓮又駁了一句,好像覺得和張問鬥嘴很有意思似的,張問不再理她,而轉過頭和那王老銃說話,藉機瞭解火器的運用。張問不必自己會用火器,但需要知道它們是怎麼使用的。

一行人轉過幾條小街道,來到南城一處房屋破敗的街面,街口站着一堆衣衫襤褸的人,見着張問等人,都涌上來,嘰嘰喳喳地說道:“老爺要力夫麼?”“家丁護院,收賬打雜擔水,什麼都能做。”“擡轎、侍候馬料……”

張盈和玄月見人裡不僅有漢人,還有蒙古裝扮的人,都十分緊張地護住張問,玄月見人衝過來,嘩地拔出腰間的彎刀,喝道:“站住,我們不需要人,站遠點!”

衆人通過街口,張問才嘆了一句:“怎麼還有蒙古人和百姓混在一起了?”又走了一段路,到了一處破院子門口,王老銃指着門道:“王樵夫家就在這裡……咦,院門怎麼虛掩着?”

王老銃急忙跑進院子,張問也跟了上去,剛進院子,張問便看見院子堆着的雜物散亂一地,覺得不太對勁,見王老銃徑直往裡跑,張問忙喊道:“老爺子小心,不太對勁……”話音剛落,突然嗖地一聲,剛跑到屋門口的王老銃“啊”地慘叫一聲,肩膀上插上了一支箭,急忙用手把住,一股鮮血頓時從他粗黑的手指縫裡浸了出來。這下王老銃又多了一道可以炫耀的箭傷。

“相公小心!”張盈第一個擋在張問的身前,隨從的把總軍士也刷刷拔出腰刀,頂住屋門。張盈抓住張問的手,說道:“相公快出院門。”

這時裡面哇哇亂叫了幾聲,三五個蒙古跳了出來,拉弓便射,頓時一個軍士中箭倒地。把總大怒,吼道:“殺!”幾個軍士提刀就衝上去,叮噹打將起來。張問急忙退出院門,把總給了軍士印信,叫他去城門叫援軍。

援軍還沒來,院內的軍士已經走了出來,單膝跪道:“稟大人,殺了三個蒙古亂賊,捉了兩個。兄弟們正在搜索其他地方。”

院子很小,既然幾個蒙古人已經被拿下,張問不覺得再有什麼危險,便帶人走了進去,見中箭受傷的王老銃正蹲在牆角里呻吟,便叫人過去救治。只聽得屋子裡哇地一聲哭喊,張問遂和大夥尋着聲音,推開漏風的破口,走到屋子裡查看。

屋子裡和外面一樣冰冷,這個曾經打柴爲生的樵夫,自己卻燒不起柴。張問等進屋一看,只見一個瘦弱面黃的小女孩正撲在牀上大哭,臉頰上全是鮮血,是牀上的屍體給她染上去的。牀上鮮血淋漓,躺着一具屍體,大概就是那個王樵夫,不幸被人殺在牀上。

張問見那小女孩沒穿褲子,衣衫被撕得破爛不堪,胸口的乳房只微微凸起一點,還沒怎麼發育,那光腿之間卻有血跡,估計先前被那幾個蒙古人給強暴了。張問頓覺是人間杯具,便脫下批在自己身上的大衣,給那小女孩搭在身上。他不知道說什麼,又退出了房間,旁邊的秦玉蓮等人紛紛解囊,留下了一些金銀財物,方出門來,聽得秦玉蓮說道:“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大人那件大衣,得值幾百裡銀子吧?”

張問也不理她,又從腰袋裡摸出一錠金子,走到牆邊,王老銃正在那裡讓人給他包紮傷口。張問把金子塞到王老銃的手裡,說道:“王樵夫被殺了,給他弄口棺材下葬,剩下的錢,幫忙照顧他小女。”王老銃看着手裡的大錠金子,忙謝了張問。

過了不一會,突然外面響起了砰砰的火銃聲,衆人吃了一驚,張問鎮定道:“只有大明的軍隊才常使用火銃,不要慌張,定是援軍來了。”

張問又有些納悶,增援的軍士怎麼在外面就放起槍來。這時一隊軍士走進院子,當前一個身披盔甲的將領向張問拜道:“稟大人,杜將軍已經帶兵馬合圍了南城,差末將護衛大人離開險地。”

“杜將軍,杜鬆?他怎麼來了?”張問詫異道。

將領道:“杜將軍巡檢城防,聽得有蒙古亂民禍害百姓,百姓苦之,遂帶兵平亂,嚴懲兇手。”

張問心道兇手已經死的死,俘的俘了,還大動干戈幹甚。這時張問突然明白過來,杜鬆想趁此事將蒙古隱患從瀋陽清理出去。但是如此動靜,巡撫袁應泰怎會不知,恐怕又要起爭執。張問想罷急忙和衆軍一起離開院子,趕去見杜鬆。

大街小巷上全是帶甲軍士,拿着火器長兵,踩得地面咵咵巨響,盔甲刀兵碰撞的金屬聲聽起來感覺很是厚重。

張問等人到了杜鬆中軍前面,南城的大街小巷已經戒嚴,大街上源源不斷地押出了蒙古人,被繩子栓着,形成一串,押出街巷。張問見到杜鬆,告禮之後問道:“杜將軍是在幹什麼?”

杜鬆那張粗糙的黑臉露出憤怒的神色,“爲百姓除害!這些蒙古人,每日由官府發給糧食,朝廷待之寬厚,他們卻不知恩,姦淫掠殺無惡不作,殘害百姓。我大明將士,不站在大明百姓一邊,幫着蒙古人作甚?”

過了一會,一些軍士將那被害的王樵夫擡到了大街正中,杜鬆面對圍觀的百姓慷慨陳詞譴責蒙古人的暴行,然後叫荷槍實彈的步軍端着火銃對着被抓住的一羣羣蒙古人,還有騎兵按刀以待,準備當衆屠殺蒙古人。

看來這些蒙古人確實是野蠻慣了,百姓多受其害,紛紛叫好。

正在這時,突然從北邊過來一隊騎兵,一騎飛奔而來,大喊道:“刀下留人!”杜鬆忙喊道:“給我殺!”

那騎士吼道:“誰敢開槍?軍門就在後面,你們敢違抗軍門的命令!”

衆軍不知道該怎麼辦,面面相覷。張問見罷眼前發生的事,十分無語,大敵當前,還主副統軍這樣扯皮,算個什麼事?

杜鬆十分憤怒,奪過一個軍士手裡的火炬,親自點燃了一門大將軍車炮,只聽得“轟”地一聲巨響,那炮內裝着百餘枚鐵丸石子,抵着蒙古人羣轟去,頓時死了一片,一炮就乾死了幾百人。百姓被震得一陣騷亂。

這時袁應泰已經帶着騎兵趕了過來,見到面前的狀況,怒吼道:“違抗軍令,按律當斬,來人,給我把杜鬆拿下!”

袁應泰身邊的騎兵衝將過來,拿着繩子就要去綁杜鬆,杜鬆身邊的心腹竟然將火銃對準那些執法的軍士,嚷嚷道:“給老子站住,想死就過來!”袁應泰見狀臉色變得煞白,萬一釀成兵變,杜鬆手下幾萬大軍,情況實在不敢想象。

張問也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情急之下,請出尚方寶劍,舉了起來,大聲喊道:“皇上欽賜的尚方寶劍在此,誰敢亂來,先斬後奏。”

衆人的注意力頓時被吸引了過來,杜鬆手下也沒預謀着要造反,這時不敢妄動。張問對杜鬆身邊那羣拿着火銃的軍士怒道:“把手裡的玩意放下,用兵器對着尚方寶劍,你們是想謀反麼?”

軍士們看着對面拿繩子要捉杜鬆的人,猶豫不決,偏偏這時杜鬆正值火氣上,竟然沒有下令部下不能反抗。張問心道先避免發生兵變纔是大事,便對對面那些拿着繩子的軍士喝道:“還不退下!是你們軍門大,還是皇上大?”

袁應泰自然也不願意看到兵變發生,正好張問拿出尚方寶劍,有了臺階可下,袁應泰便忙下令道:“退下。”

張問對杜鬆說道:“杜將軍,不可意氣用事,誤了朝廷大事。”

杜鬆吸了一口氣,說道:“蒙古人在城中爲害百姓,有目共睹,軍門是出於何心,要護着這些蒙古蠻夷?老子不服!”

段十三 敲詐段十九 規劃段二十 特產段八四 小雪段四十 中興段三四 遼東段八 密報段五七 進退段一 公侯段六二 錦州段二三 預謀段三三 告老段四八 大蝦段三二 槐花段二二 祈福段七 風月段五一 話別段五十 血雨段三四 長亭段四七 悠揚段六八 皇宮段八十 小爐段六 客氏段三一 破產段七 目的段三一 妖書段二九 需要段十四 納妾段三五 流光段五三 平陽段三二 槐花段五一 話別段二六 阻攔段二二 笑顏段二二 笑顏段十八 後宮段十 辭呈段二四 血戰段四八 整軍段五 閣臣段七 出關段五九 公平段三一 溫州段九 依他段六九 遭罪段十四 殘兵段三十 葉楓段五二 督府段八五 罪惡段六六 炮響段七九 血案段七 布子段十三 死地段五九 公平段二四 奸案段二 平衡段四九 山地段十九 規劃段十五 滅口段六 大犬段二五 入城段六 白衫段十六 報仇段三二 龜殼段十六 練棍段十一 扁舟段五 燈會段五三 東風段二九 憐憫段三二 小心段八九 進門段二九 憐憫段二三 督戰段三二 龜殼段三九 喪鐘段四一 難過段三十 葉楓段二一 入侵段四七 密謀段三三 告老段七一 降霜段五 佯醉段七九 大車段三九 難耐段六 米價段八六 閨秀段八一 關心段四五 倒忙段十四 先子段五七 腳趾段三四 進攻段五九 杏花段九 雨聲段二一 千金段二三 督戰段十三 敲詐段八一 圍殺段十八 後宮段三八 尋找段九十 黃曆
段十三 敲詐段十九 規劃段二十 特產段八四 小雪段四十 中興段三四 遼東段八 密報段五七 進退段一 公侯段六二 錦州段二三 預謀段三三 告老段四八 大蝦段三二 槐花段二二 祈福段七 風月段五一 話別段五十 血雨段三四 長亭段四七 悠揚段六八 皇宮段八十 小爐段六 客氏段三一 破產段七 目的段三一 妖書段二九 需要段十四 納妾段三五 流光段五三 平陽段三二 槐花段五一 話別段二六 阻攔段二二 笑顏段二二 笑顏段十八 後宮段十 辭呈段二四 血戰段四八 整軍段五 閣臣段七 出關段五九 公平段三一 溫州段九 依他段六九 遭罪段十四 殘兵段三十 葉楓段五二 督府段八五 罪惡段六六 炮響段七九 血案段七 布子段十三 死地段五九 公平段二四 奸案段二 平衡段四九 山地段十九 規劃段十五 滅口段六 大犬段二五 入城段六 白衫段十六 報仇段三二 龜殼段十六 練棍段十一 扁舟段五 燈會段五三 東風段二九 憐憫段三二 小心段八九 進門段二九 憐憫段二三 督戰段三二 龜殼段三九 喪鐘段四一 難過段三十 葉楓段二一 入侵段四七 密謀段三三 告老段七一 降霜段五 佯醉段七九 大車段三九 難耐段六 米價段八六 閨秀段八一 關心段四五 倒忙段十四 先子段五七 腳趾段三四 進攻段五九 杏花段九 雨聲段二一 千金段二三 督戰段十三 敲詐段八一 圍殺段十八 後宮段三八 尋找段九十 黃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