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十四 先子

洞門輕開,張問一撩長袍,跨腿走了進去,頓時聞到一股桂花清香。低頭看時,用大理石鋪的小徑周圍全是細小的桂花花瓣,周圍卻並不見桂花樹。牆裡牆外,判若兩境。

“大人,這邊請。”門口一個身作白衣淡紋的少女甜甜一笑,作了一個萬福。她在前邊帶路,張問便一路跟隨少女沿着花草間的幽徑向西而去。他偶然發現身後還有人,便回過頭,發現幾個奴婢跪在地上拿着布在擦地,正將張問沿途留下的泥印擦洗乾淨。

張問這才埋頭看見自己的靴子上沾着泥,這石路太乾淨,輕輕一點泥就弄髒了。那帶路的少女見到張問的眼神,笑道:“不打緊,這些奴婢會打掃乾淨的。”

張問點點頭,疑惑道:“這些花瓣是何處飄來的?”

少女道:“是少東家命人專門種的各種花樹,每日灑的落花。”

張問默不作聲,心道撒的不是花瓣,是銀子。這銀子只是爲了裝扮美麗和憂傷……在張問看來,和扔水裡聽水響沒什麼兩樣。

二人穿過幽徑,就來到一處池塘邊,這時張問聽見遠遠地傳來叮咚的琴聲。順着琴聲望去,塘西有竹樓,那琴聲大概就是從樓中傳來的。

少女帶着張問沿着池塘繞過去。張問看了一眼那棟竹樓,修建得像敞口草堂,四面通風。那竹樓周圍掛着層層幔維,看不見裡面的光景,只能聽見琴聲。

一陣微風吹來,幔維輕揚,屋頂上灑的花瓣應風飄落,紛紛揚揚,如人間仙境。

這時一個身穿玄衣頭戴斗笠面紗的女子向這邊走了過來。玄衣女子冷冷道:“任何人進樓須搜身。”

帶路的白衣少女道:“張大人是少東家的貴客。”

張問愕然:“本官堂堂上虞知縣,代天子牧一方土地,這沈宅也是本官轄地,豈有搜身之理!”

玄衣女子冷冷道:“在下只聽命於壇主,不管是誰,都得守這裡的規矩。”

張問面有怒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只要在上虞縣境內,就是我大明上虞長官管轄的地方,你們要反了不成!”

正在僵持不下之下時,又一個玄衣女子走了過來,對之前的玄衣女子道:“壇主說:請張大人屈尊移駕進樓,下屬不懂朝廷律法,請張大人大人大量,不要與她們計較。”

張問聽聲音有些熟悉,突然想起來,不禁說道:“你是笛姑?”

那傳令的玄衣女子拱手道:“笛姑見過張大人,大人別來無恙。”

張問笑道:“無恙,呵呵,與笛姑在此重逢,緣分,緣分。”

笛姑躬身道:“大人請。”

張問看了一眼邊上那玄衣女子,一拂袍袖,向竹樓走去。笛姑爲張問挑起幔維,低聲道:“大人的事,在下沒有對任何人說半句。”張問笑了笑,走進竹樓。樓裡陳設簡單淡雅,只有兩張木桌及幾根木凳,那些木頭傢什連漆都沒上,彷彿還在泛着木頭的清香。

“咚!”裡邊珠簾後面的琴聲嘎然而止,一個沒有丁點雜音的女子聲音道:“妾身沈碧瑤,見過張大人,男女有別,禮數不周,還望海涵,張大人請坐。”

“沈小姐不必多禮。”張問在一張木桌旁邊坐了。這時一個白衣少女端着茶杯小心翼翼地放在張問旁邊的桌子上,好像生怕弄出一點聲音似的。

叮叮,一聲輕輕的鈴聲響起,幔外又走進來一個玄衣女子,手裡提着兩個木盒,放到張問面前的桌子上,一聲不吭,拱手退了出去。

沈碧瑤說道:“一點薄禮,不成敬意,請大人笑納。”

張問打開木盒,猛地看見一雙大睜的眼睛盯着自己,嚇了一跳。原來木盒裡是個人頭!一股血腥味撲鼻而來,那是來福的人頭。

他又打開另一個木盒,是那個可憐的賣身葬父的姑娘素孃的人頭。

張問不動聲色蓋上盒蓋,沈碧瑤讓他看這兩個人頭,一層意思當然是說把柄已在她手,以後張大人得聽話才行。來福和素娘該死,因爲這件事萬一泄漏,那份供詞就沒有用了。把柄如賭桌上的骰子,只有蓋着時才值錢。

兩人沉默了片刻,沈碧瑤道:“大人對這件薄禮還滿意麼?”

張問道:“本官要多謝沈小姐的禮物纔是。只是不知道,本官能送沈小姐什麼呢?”

風起幔維輕動,吹得裡邊的珠簾也嘩嘩搖曳,珠子在泛着秋日的亮光。沈碧瑤的聲音如珠子在搖曳,清脆雙耳,“張大人的好意,妾身心領了,只是……城廂有幾個東家,望大人關照關照。”

“民富方能國富,上虞境內的鄉紳百姓,只要遵守法紀,本官理應保護關照。”

沈碧瑤道:“要是不慎觸犯了律法呢?”

張問沉住氣,心道她是真的準備要挾利用自己了,她們想做什麼“不慎觸犯律法”的事,張問一時無法得知。

但別人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張問便直接說道:“還請沈小姐明言,是哪幾家?”

沈碧瑤道:“到時候妾身自會知會大人。”

沈碧瑤的聲音很好聽,很有女人味,讓張問心念一動,心道如果能娶了沈碧瑤,那自己的處境是不是能立刻逆轉呢?

張問越想越覺得娶沈碧瑤這條路可行。授人以柄被人利用,自然能打入他們內部,但是這種作爲一粒棋子的身份,同樣無法放開手腳;如果能娶了沈碧瑤聯姻,那就是他們的自己人了,張問的處境就能立刻得到改觀。

這時張問心裡豁然一亮,不過要娶這沈碧瑤可能有點難度,不能操之過急。張問當下就漫不經心地布了一子,說道:“既然是沈小姐的朋友,本官當然會盡力。只是……”張問指着桌子上和盒子,“這兩個都是我的人,沈小姐不打招呼這麼就殺了,他們是下人也就算了。還有一個人還請沈小姐手下留情,對我很重要。”

還有一個人知道內情,自然就是張問的後孃吳氏。張問在這種時候特意提她,就是要表現自己重情,對自己的女人的重視。

張問認爲,對於女子,特別是漂亮的女子,感情和依託對她們通常都很重要,甚至比前程還重要。女子要嫁什麼樣的男人?除了外表才華財富,當然要找一個在乎她的男人。一個重情的男人或許在名利場不得志,但如果手段到位,情場一定不會失意。

情場官場,不也如圍棋麼,對無主之地,要率先布子,搶得先機。琴棋書畫都略通的張問,如何不明白如何下棋?

沈碧瑤道:“妾身只想告訴大人,他們並不是大人的人,對於大人的人,妾身自然不會妄動,請大人放心。”

張問布的先子不作痕跡,從沈碧瑤口氣裡聽出,她並沒有掛在心上,但張問明白已巧妙地在她心中稍稍留下了重情的印象,以後繼續布子,有了這粒子的鋪墊,會讓沈碧瑤少許多懷疑。

張問道:“沈小姐如果沒有別的事,本官就不多叨嘮,告辭。”

“來人,送客。”

張問出得竹樓,還是先前引路那白衣少女帶着他出去。張問故意左右看了看,低聲問那白衣少女:“笛姑呢?”

白衣少女淺淺一笑,“姐姐說,有緣自會再見。”

“哦。”張問心道上次在京杭運河上,被這個女人看出了彌端,看樣子她還真沒有說出去,再說沒有證據,光是感覺,她們的上峰也不見得相信。沈碧瑤這些鏢手,雖然都一副忠心耿耿的樣子,但都是人不是。

出得沈宅大門,幾個跟班忙走過來迎接,張問上了轎子,說道:“回衙門。”

他放下轎簾,暗呼了一口氣,這次自送把柄,看似險招,其實不然。就像自己手無寸鐵,而對手有弓箭可以射殺自己,再送對手一把刀又何妨?險或是夷,取決於對手想不想殺自己而已,怎麼殺不都是一樣的結果麼。

張問閉上眼睛,聽着外面小販的吆喝聲,讓人在感覺生活氣息的時候,心裡充滿了莫名的傷感。沈碧瑤院子裡的落花,是不是也如這小販的吆喝?

他在腦中猜測周圍各人的想法,想着如果這知縣當得太狼狽,恐怕無法得到沈碧瑤的芳心。現在沈家有了自己的把柄,放心了許多,是時候管管下邊這些人了,否則無法辦事。

管主薄這號人,不過就是鼠目寸光的老油條,自以爲有經驗,要是和他玩點新鮮的,他就茫然了。張問正想和管主薄玩點他不知道的東西。

回到縣衙,張問走進簽押房,二話不說,便下了一道公文,罷免了刑房書吏馮貴。沒有任何藉口,也不用什麼理由,知縣有這個權力。

這道公文如一塊石子投進一灘死水,立刻激起了層層漣漪。本來管之安等人都以爲那“大犬”之事過去了,卻不料知縣突然來了這麼一招。

衆人紛紛猜測知縣的用意。連黃仁直也疑惑不解,見旁邊沒有人,便摸着鬍子喃喃道:“大人這出,老夫可是沒有看明白,大人是想……”

段十六 大樹段六 客氏段五四 龍井段二二 祈福段二四 死敵段四五 倒忙段四三 火索段四 琴心段二六 覆滅段六二 錦州段三八 梢間段二十 沏茶段十五 歌聲段十六 報仇段二十 買賣段二 開中段七十 奴性段九 依他段十二 震懾段十六 禁海段四十 安嬪段六 殺人段五九 公平段三 湖畔段七三 暈血段二四 內書段二一 變徵段七八 大劍段三七 開門段二六 效死段八十 小爐段六九 遭罪段三五 流光段二五 入城段五八 飛石段十五 歌聲段十八 玄衣段五一 少女段七二 捷報段二四 官廳段二七 紅丸段二二 枯井段十 裡外段二二 左安段二 家事段十二 逼供請假段七二 權守段五七 腳趾段七 出關段六一 三天段八四 小雪段四一 難過段六二 錦州段五二 志賢段四四 信札段四二 營地段二九 鬼火段七八 力量段八 沙子段三一 破產段三一 罷官段三八 尋找段一 廷杖段九 五味段十六 日記段四三 欺壓段十六 練棍段十六 懷柔段五十 血雨段五 姊妹段三 玉瑕段六六 輕騎段五 青成段十五 夜行段十五 宮變段十五 紅燭段八 應泰段二一 變徵段十一 皇子段五三 東風段十一 扁舟段六 殺人段八五 罪惡段二九 公子段三六 冬雷段七一 降霜段六八 皇宮段五 姊妹段十三 總督段三五 銃聲段四 琴心段二五 緞子段四五 倒忙段三四 長亭段十三 路軌段十六 白杆段二二 聽書段二六 效死
段十六 大樹段六 客氏段五四 龍井段二二 祈福段二四 死敵段四五 倒忙段四三 火索段四 琴心段二六 覆滅段六二 錦州段三八 梢間段二十 沏茶段十五 歌聲段十六 報仇段二十 買賣段二 開中段七十 奴性段九 依他段十二 震懾段十六 禁海段四十 安嬪段六 殺人段五九 公平段三 湖畔段七三 暈血段二四 內書段二一 變徵段七八 大劍段三七 開門段二六 效死段八十 小爐段六九 遭罪段三五 流光段二五 入城段五八 飛石段十五 歌聲段十八 玄衣段五一 少女段七二 捷報段二四 官廳段二七 紅丸段二二 枯井段十 裡外段二二 左安段二 家事段十二 逼供請假段七二 權守段五七 腳趾段七 出關段六一 三天段八四 小雪段四一 難過段六二 錦州段五二 志賢段四四 信札段四二 營地段二九 鬼火段七八 力量段八 沙子段三一 破產段三一 罷官段三八 尋找段一 廷杖段九 五味段十六 日記段四三 欺壓段十六 練棍段十六 懷柔段五十 血雨段五 姊妹段三 玉瑕段六六 輕騎段五 青成段十五 夜行段十五 宮變段十五 紅燭段八 應泰段二一 變徵段十一 皇子段五三 東風段十一 扁舟段六 殺人段八五 罪惡段二九 公子段三六 冬雷段七一 降霜段六八 皇宮段五 姊妹段十三 總督段三五 銃聲段四 琴心段二五 緞子段四五 倒忙段三四 長亭段十三 路軌段十六 白杆段二二 聽書段二六 效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