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節 山城同名

抵達連濤山的前一日,暴雨忽停,‘豔’陽高照,暑氣燻蒸,酷熱難當,季節在頃刻間‘交’替-

正如魏十七所料,極北高空的元氣再次由癸水轉爲離火,古語云:“且夫天地爲爐兮,造化爲工,‘陰’陽爲炭兮,萬物爲銅。”這絕非一句虛言。

如意飛舟從雲間掠過,楚天佑伸手試探着離火之氣,低聲道:“從今以後,天地間恐怕只剩下兩季。”

魏十七心中一動,接口道:“兩季,旱季,雨季。”

他仔細觀察對方的反應,楚天佑只是怔了一下,喃喃重複了一遍“旱季雨季”,嘆道:“很好,很貼切。”

這個世界四季分明,沒有旱季雨季的概念,楚天佑第一次聽到,覺得新奇而貼切。魏十七的試探得到了答案,失望和慶幸糅雜在一起,他確信對方並非與自己來自同一個地方,哪怕他有先見之明,大力推行“魚眼石”充當修士的貨幣,把未來的命脈掌握在自己手中。

在這裡,他是孤獨的,是獨一無二的。

雨過,天晴,如意飛舟的遁速快了數倍,七八個時辰後,連濤山遙遙在望。

連濤山位於中原腹地,距離京城八百里,乃國朝龍脈所在,大江穿山而過,九曲八折,霧氣繚繞,宛若仙境。

卞慈在江邊降下飛舟,魏十七極目望去,只見一座大城依山而建,屋宇鱗次櫛比,高低錯落,山腰之上,郁郁青青,數峰並立如戟,幾座恢弘的大殿隱沒在林泉間,‘露’出飛檐斗拱一角。

卞慈當先引路,魏十七攜着卞雅的小手,楚天佑負手在後,四人沿山路繞城而過,一路看些景緻,登上連濤山。

魏十七初來乍到,卞慈略盡地主之誼,爲他細細解說:“連濤山半山半城,山城同名,城中仙凡‘混’居,多是散修和外來的小宗‘門’,由山澤殿遣修士坐鎮。山腰問心亭以上,乃是我太一宗宗‘門’所在,有五峰七殿之稱,五峰爲鶴唳峰、斧皴峰、嶽渟峰、山魈峰、烏墮峰,七殿爲風雷殿、山澤殿、天風殿、沉魚殿、凌霄殿、鬥牛殿、‘玉’‘露’殿,鶴唳峰乃掌‘門’清修之地,風雷殿、凌霄殿在斧皴峰,山澤殿、‘玉’‘露’殿在嶽渟峰,天風殿、鬥牛殿在山魈峰,沉魚殿獨佔烏墮峰。”

魏十七記起曹近仁所言,問道:“連濤城中可有肆廛和質庫?”

卞慈爲之語塞,她和妹子終年不下鶴唳峰,甚少踏足連濤城,對其中的‘交’易所知有限。楚天佑不知他爲何在意肆廛和質庫,隨口道:“不錯。”

魏十七談興甚濃,又問道:“連濤城中仙凡‘混’居,莫非金銀黃白之物與魚眼石共用?”

卞慈有些尷尬,只得看了看楚師叔,支支吾吾說不下去。

楚天佑道:“凡間之物用金銀,仙家之物用魚眼石,質庫可通兌,其中的章程,由山澤殿監管。百聞不如一見,你若有暇,不妨去城中逛逛,一看便知。若有什麼不解,可尋山澤殿的當值弟子問詢。”

魏十七打蛇隨棍上,笑道:“可惜囊中羞澀,看中了什麼也買不起。”

“遠來是客,讓卞慈陪你去,看中什麼,只管拿走,太一宗掌管肆廛,旁的不敢說,送你些小玩意,還作得了主。”

“多謝前輩厚贈,小子愧領了!”

楚天佑見他答應得如此爽快,顯然早有預謀,不禁笑了起來,道:“你想找什麼?說說看,不必繞彎子!”

魏十七也不瞞他,老老實實道:“想找幾丸駐顏丹。”

卞慈扁扁嘴,心中有些疙疙瘩瘩,駐顏丹顯然不是自用,還“幾丸”,他到底有幾個人要送?

楚天佑不置可否,“駐顏丹稀罕得緊,看你的運氣了。”

四人說說談談,一路逶迤而上,不一刻來到山腰問心亭,亭爲六角,伐鐵木搭建,歷風雨彌新,纖塵不染,顯然有禁制維繫。

魏十七踏入亭中,舉頭望去,只見五峰柱天,左二右三,山路一分爲三。

“鶴唳、烏墮往左,斧皴、嶽渟、山魈往右,居中通往後山。”卞慈彷彿記起了什麼,“那個……連濤山不得輕易飛遁,觸動雷火劫雲,器毀人亡,生死自負,魏師兄乃劍修,慣於御劍飛行,這一節忌諱卻不可不知。”

“雷火劫雲呵……”當年在赤霞谷,滾滾火雲障天,金蛇狂舞,銷盡五金飛劍,這是剋制劍修的大殺器,魏十七至今記憶猶新。

天空湛藍如洗,白雲如絲如縷,卞慈生怕他不信,道:“雷火劫雲桀驁不馴,不定什麼時候就掙脫禁制,橫貫四野,一時半刻收不回來,萬一撞上了,哭都來不及!”

“我知道,你放心。”

卞慈幾句話透‘露’出不少信息,魏十七聽了倒有些擔憂,連濤山的護山大陣雷火劫雲不易掌控,遠遠談不上收放自如,碧梧島妖鳳一飛沖天,摶扶搖而上九萬里,須有雷火劫雲相助,才能將其制服,關鍵時刻不要出什麼岔子,害了所有人的‘性’命。

他希望自己是杞人憂天。

卞慈關照了魏十七幾句,又向楚天佑躬身行禮,道:“師叔,我這就帶魏師兄前往鶴唳峰拜見掌‘門’,師叔是否同行?”

楚天佑沉‘吟’片刻,道:“我另有要事,你們先去吧。”

卞慈目送他折向右行,往斧皴峰而去,似慢實快,身影晃了數晃,消失在林間,這才撫着‘胸’鬆了口氣,神情輕鬆了許多。

“你很怕他?”魏十七有點好奇。

卞慈探頭望了望,低聲道:“師父說,在連濤山,我們誰都不用怕,唯獨在楚師叔跟前,務必要老老實實,有一說一,有二說二,沒有就別吭聲。”

魏十七笑笑,他很難想象,這些話出自太一宗的掌‘門’潘乘年之口。

卞雅覺得無聊,一迭聲催促道:“姐姐姐姐走了走了……”

魏十七彎腰將她抱起,放在自己肩頭,道:“好,這就走!”

卞慈步履輕盈,折向左,一路小跑着奔向鶴唳峰。她和妹子從小在鶴唳峰長大,對她來說,鶴唳峰就是她的家。至於她的生身父母,她一點都不記得了,沒有任何印象。

有的時候她想,爲了斬斷塵緣,生身父母會不會死於非命?自己會不會被法術洗了腦,忘記了一切?

這些念頭只是一閃而過,只是……想想而已。即使知道了真相,又能怎樣?她寧可說服自己相信,生身父母在某個遙遠的地方,平靜地生活,根本不知道自己的一對‘女’兒還活着,在哪裡,在做什麼。

與其絕望,不如抱有希望。

第二百二十五節 強枝弱幹第二節 赤焰玉山第三十節 妖王的老底第二十三節 人力有時窮盡第一百二十九節 命中註定第六十三節 真仙亦非全無敵第七十九節 雄心壯志未消磨第二節 赤焰玉山第一百三十一節 續地脈理地氣第九節 紫陽道人的手段第一百一十九節 寸步不可讓第六十二節 彷彿蒼蠅見了血第二百二十六節 不在沉默中爆發第三十二節 論跡不論心第五十九節 地獄無門你自投第六十一節 殺人如割草第七十節 揠苗助長第四十一節 他化自在天第十七節 無事一身輕鬆第十七節 切勿讓其近身第二十五節 小巫見大巫第三十五節 天賦神通第七十節 揠苗助長第四十二節 滄海一粟第十節 別擋住我的陽光第十九節 打人不打臉第九十節 龍蛇並起第三十八節 二十四具法身第四十三節 騰起一輪豔陽第四十四節 以無厚入有間第三十三節 昨日之日不可留第七十節 關門弟子李一禾第二百二十六節 不在沉默中爆發第四十一節 吃一塹長一智第三節 傀儡煉傀儡第七十六節 始作俑者第七十二節 生死攸關的難題第七十四節 裂谷之底第十七節 大丈夫能屈能伸第十四節 半成血氣動人心第七十四節 過眼雲煙第五十節 不見活物的死地第八十八節 賭上了一切第四十六節 絕戶手段第三十節 數十年如一瞬第十一節 吞江巨蟆第七十一節 五明仙界第十七節 三羊開泰第八十五節 兩大之間難爲小第十四節 不見棺材不落淚第九十六節 一碗水端平第一百二十四節 人心隔肚皮第一百二十節 地脈石髓釘第二百四十一節 還惑界以舊顏色第七節 天狐地藏功第三十節 口舌不敬第二十三節 演了一齣戲第一百零一節 天雷引地脈第一百十七節 李代桃僵第八十二節 如泣如訴如注第一百四十三節 無人能獨善其身第四十三節 烽火連天第八節 陰維定淵針第十八節 伏波洞一行第二十三節 時間停在這一刻第三十七節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一百二十四節 氣焰不可一世第五十八節 未到山窮水盡第三十三節 你可願拜我爲師第六十五節 事有輕重緩急第六十九節 百思無計可解第六十一節 曾經滄海難爲水第四十節 拉大旗作虎皮第一百十九節 當面鑼對面鼓第七十八節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十七節 人算不如天算第三十九節 一聲淒厲的嘶吼第六十二節 異變突起第十節 識途老馬地頭蛇第七節 反其道而行第六十五節 三根救命毫毛第三十四節 去也終須去第二百三十七節留下袖中之物第二十八節 老脾氣臭脾氣第十二節 一道黃泉玄水第二十四節 機緣可以覓第八十六節 孤身匹馬第五十三節 千秋羨淵主第八十七節 慷他人之慨第七十四節 來也終須來第一百三十一節 續地脈理地氣第九十九節 多長個心眼第二十二節 眼裡揉不下沙子第四十六節 絕戶手段第五十九節 昊天麾下第一人第七十九節 只論生死第二十五節 橫亙千萬裡第一百二十二節 習慣成自然第六十二節 叫花子沒蛇耍第四十七節 十惡星軀
第二百二十五節 強枝弱幹第二節 赤焰玉山第三十節 妖王的老底第二十三節 人力有時窮盡第一百二十九節 命中註定第六十三節 真仙亦非全無敵第七十九節 雄心壯志未消磨第二節 赤焰玉山第一百三十一節 續地脈理地氣第九節 紫陽道人的手段第一百一十九節 寸步不可讓第六十二節 彷彿蒼蠅見了血第二百二十六節 不在沉默中爆發第三十二節 論跡不論心第五十九節 地獄無門你自投第六十一節 殺人如割草第七十節 揠苗助長第四十一節 他化自在天第十七節 無事一身輕鬆第十七節 切勿讓其近身第二十五節 小巫見大巫第三十五節 天賦神通第七十節 揠苗助長第四十二節 滄海一粟第十節 別擋住我的陽光第十九節 打人不打臉第九十節 龍蛇並起第三十八節 二十四具法身第四十三節 騰起一輪豔陽第四十四節 以無厚入有間第三十三節 昨日之日不可留第七十節 關門弟子李一禾第二百二十六節 不在沉默中爆發第四十一節 吃一塹長一智第三節 傀儡煉傀儡第七十六節 始作俑者第七十二節 生死攸關的難題第七十四節 裂谷之底第十七節 大丈夫能屈能伸第十四節 半成血氣動人心第七十四節 過眼雲煙第五十節 不見活物的死地第八十八節 賭上了一切第四十六節 絕戶手段第三十節 數十年如一瞬第十一節 吞江巨蟆第七十一節 五明仙界第十七節 三羊開泰第八十五節 兩大之間難爲小第十四節 不見棺材不落淚第九十六節 一碗水端平第一百二十四節 人心隔肚皮第一百二十節 地脈石髓釘第二百四十一節 還惑界以舊顏色第七節 天狐地藏功第三十節 口舌不敬第二十三節 演了一齣戲第一百零一節 天雷引地脈第一百十七節 李代桃僵第八十二節 如泣如訴如注第一百四十三節 無人能獨善其身第四十三節 烽火連天第八節 陰維定淵針第十八節 伏波洞一行第二十三節 時間停在這一刻第三十七節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一百二十四節 氣焰不可一世第五十八節 未到山窮水盡第三十三節 你可願拜我爲師第六十五節 事有輕重緩急第六十九節 百思無計可解第六十一節 曾經滄海難爲水第四十節 拉大旗作虎皮第一百十九節 當面鑼對面鼓第七十八節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十七節 人算不如天算第三十九節 一聲淒厲的嘶吼第六十二節 異變突起第十節 識途老馬地頭蛇第七節 反其道而行第六十五節 三根救命毫毛第三十四節 去也終須去第二百三十七節留下袖中之物第二十八節 老脾氣臭脾氣第十二節 一道黃泉玄水第二十四節 機緣可以覓第八十六節 孤身匹馬第五十三節 千秋羨淵主第八十七節 慷他人之慨第七十四節 來也終須來第一百三十一節 續地脈理地氣第九十九節 多長個心眼第二十二節 眼裡揉不下沙子第四十六節 絕戶手段第五十九節 昊天麾下第一人第七十九節 只論生死第二十五節 橫亙千萬裡第一百二十二節 習慣成自然第六十二節 叫花子沒蛇耍第四十七節 十惡星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