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面君

第二天,陸七去皇宮謝恩,他昨日得了周國四個官職,駙馬都尉的意義是皇親,加恩兵部侍郎是一種名義官職,可不是有權力去管理了兵部,但其意義也是重大,一是獲得了朝臣的資格,二是在地位上,可能不受了地方的壓制。

而職任石州刺史和離石軍節度使,卻是賦予了他邊州節帥的權力,他沒有想到周皇帝會外放他去了西北部邊境,而云錦東成爲了離石軍都虞侯,事實上卻是周皇帝的先一步安排,周皇帝用人,確實有大魄力,在防禦夏國的前沿,首先考慮的是將帥同心,而不是故意的在一個地方軍裡形成牽制。

陸七已然換成了四品官服,在垂拱殿外報進,班直進去稟報,出來後客氣的請陸七進入,陸七進入了垂拱殿,進去後卻是一愣,敢情殿內竟然有七位朝官的存在,他默然立去了左側班末,周皇帝只是看了一眼,其他大臣也是淡然看一眼,都平靜的沒有什麼異常反應。

“陛下,青州那裡的災荒形勢,雖然是得到了緩解,但還得需要十萬石糧食的救濟過冬。”

“陛下,臣認爲,府州折氏要求的三千弓箭,不應該答應,如今北方和西方的防禦,也是需要很多弓箭的。”

“陛下,登州的船塢建造,還算順利,只是後期缺少木料,臣建議儘早的伐木運備。”

陸七立有一時,默默聽着周國朝廷的治政,一時後,朝議散了,只留下了他在垂拱殿,周皇帝在龍椅上輕輕伸下腰,之後起身走到案前,擺手讓陸七跟着,陸七又隨了周皇帝去了散步。

“天風,聽了政事之後,有什麼感受?”出垂拱殿走出三十米時,周皇帝開口溫和問道。

“臣聽了之後,想說的話,不敢說了。”陸七邊走邊恭敬回答。

周皇帝一怔,繼而微笑道:“你不會也是想要了什麼吧?”

“臣是想求了弓箭的,但適才聽了後,才知道大周需要添補之用的方面很多。”陸七回答道。

周皇帝點頭,平和道:“民生和軍用,想要平衡很難,朕不想民生困苦,可是軍備也是不容了削減,今年北部鬧了災荒,朕只能加重了對江淮的徵稅。”

陸七點頭,他雖然沒有過多的參與治理晉國,但卻是知道治國非常的爲難,基本上就是取捨之道,工部和兵部是耗錢之最,涉及各種建設和製造,而戶部是管財,既要顧及民生,也要給予方方面面的用度。

“天風,你想要弓箭,莫非是有心擴軍?”周皇帝問道。

“回陛下,臣職任了石州刺史,所以特意向人瞭解過石州,石州是與夏國對峙的邊地,其後方就是太原府,臣覺得,若是夏國犯邊,而太原府不願支援的情形下,石州就危機了,所以臣想應該利用了石州本地的鄉軍。”陸七回答道。

“你用鄉軍可以,但朕給不了你軍用,石州那裡很複雜,番漢混居,會有很多的夏國探子,你用人要謹慎。”周皇帝明確了能夠給予的支持,可以讓陸七募軍,但沒有軍用可以支持。

“臣謝陛下信任。”陸七恭敬迴應。

“朕加恩了兵部侍郎,就是給予了你對兵事的權變,但邊地敵我態勢複雜,朕不希望你急功的大肆募兵,很容易遭了反噬。”周皇帝指教道。

“是,臣不會亂來的,當以穩定爲先。”陸七恭敬回答。

“應該是雲錦東對你說過晉國公的事情。”周皇帝說道。

“是的,臣與叔父在一起吃酒,叔父曾經警告過臣,不要與晉國公扯上了關係,叔父說晉國公可能十年沒有來朝了。”陸七回答道。

“嗯,是有十年了,當年朕受了傷,曾經想交待了後事,結果晉國公拒絕來了開封府議事,他事後說怕有人假傳聖旨,朕姑且就信他了,也一直的寬容着他。”周皇帝淡然說道。

陸七點頭,周皇帝又道:“你自覺,與晉國公的境遇很象嗎?”

“臣不覺得很像。”陸七回答道。

“哦,如果是你,你會不朝嗎?”周皇帝問道。

“如果是臣,臣不會抗旨,但會使出信得過的人先行來開封府見陛下,確定是陛下的旨意後,立刻來京城叩見陛下。”陸七恭敬回答道。

周皇帝點頭,道:“你若心中無鬼,自然會那麼做,晉國公卻是早有不臣之心,這十年來,他在太原府一直的在積聚勢力。”

“陛下既然知道晉國公不臣,怎麼沒有早些的拿下。”陸七恭敬問道。

“難哪,晉國公是大周的開國重臣,在軍中威望很高,他只是不來朝見,而朕也是傷勢頗重,拖了一年才見好,若是冒然的興兵內戰,大周就會陷入了內亂外患的危機境地。”周皇帝說道。

陸七點頭,周皇帝又道:“如今朕該動他了,朕先奪了他勢力之下的石州,也會以進攻巴蜀爲理由,向京兆府(長安)發兵備軍。”

陸七點頭,道:“陛下,不知道晉國公有多少可用軍力?”

“可能有十五萬軍力。”周皇帝回答。

陸七臉色微變,道:“十五萬軍力。”

“你不用擔心,如果晉國公進襲了你,你可以率軍退離石州,朕不會究你罪過,朕讓你去石州,主要是投石問路,朕不能先了興兵伐他。”周皇帝說道。

“是,臣明白了。”陸七恭敬迴應。

“回去候着,朕會讓雲錦東去見你,之後帶上兩千將士去石州,到了石州,要機變行事,不宜莽撞。”周皇帝溫和囑咐。

“是,臣會謹慎行事,也會盡心爲之。”陸七恭敬迴應。

周皇帝點頭,兩人說着話走入了後苑,周皇帝溫和道:“聽吳王世子言,你的樂律造詣極高,今日朕卻是想見識了。”

陸七一怔,道:“陛下也喜樂律?”

“朕只是喜歡聽,卻是不擅了樂律。”周皇帝溫和回答。

“臣的簫樂,也是以前解煩才喜歡的。”陸七回應道。

說着話,已是走近了暖亭,陸七一眼看去爲之一怔,暖亭那裡好多的人,男男女女的十幾個,他一眼就看見了太子和紀王,紀王就是那位十五歲的皇子,這應該是有備而候。

走到了暖亭,在暖亭的人早就在外立候,恭敬的拜見了周皇帝,之後陸七主動拜見了太子和紀王,太子溫文點頭,紀王卻是愉悅的還禮,陸七卻是沒有看見那位有了姻緣的周國公主,不過有一個二十出頭的清麗美人,身穿淡藍襦裙,立在紀王身左,地位明顯與紀王是持平的。

“陸將軍,這是我姐姐雨薇。”陸七隻是看了一眼,紀王卻是直爽的做了介紹。

陸七一怔,起禮恭敬道:“臣拜見公主殿下。”

清麗美人淡雅點頭,紀王笑道:“陸將軍,父皇令我們來聽你吹簫,雨薇姐姐喜歡撫琴,我就扯了來給你做個知音。”

“不要胡言。”雨薇公主嗔斥道。

陸七微笑默然,周皇帝平和道:“熙謹,還不奉上玉簫。”

紀王應聲轉後,在一個宦官手裡取得一根翠綠玉簫,迴轉後雙手捧給了陸七,陸七恭敬的雙手接過。

“天風,朕想聽你一醉靈成的大江東去。”周皇帝溫和道。

陸七一怔,但明白是唐國太子泄露的,他恭敬道:“陛下,臣那日是酒醉之中感觸了千古,今日未必能夠有了那日的曲心。”

“無妨,你吹來就是,朕想聽。”周皇帝溫和道。

陸七點頭,忽見四個青衣官員走到了左側,成一排的看着他,他一怔,忽紀王道:“陸將軍,他們是宮中樂師,你吹吧。”

陸七微笑的向了紀王點頭,然後低眉舉簫,一縷簫音嗚咽而現,但卻沉渾的有如軍號傳蕩,簫音漸漸嗚嗚婉轉,恍如訴說着歲月的無盡滄桑,時而又高昂如同龍吟,有如一條巨龍在滾滾江水裡翻騰起洶涌駭浪,時而音域激昂,恍如了金戈鐵馬,傾訴着深沉悲壯的生命戰歌,.........。

第57章 攻第157章 需要第102章 威脅第46章 備歸第105章 識骨第37章 蝶舞第4章 知信第55章 謀事在人第6章 太子的關護第83章 尾聲第115章 捧一下第110章 守成第89章 異人第13章 清風酒樓第54章 尊往昔第90章 周府第40章 鼓舞第19章 憫心第53章 暗棋第178章 三道聖旨第192章 折衷第134章 佔歙州第40章 抱得美人歸第136章 兄弟第69章 追第41章 孤弱寡聞第106章 主動權第55章 謀事在人第63章 南大營第125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第61章 土皇帝第199章 襲幽州第124章 軍師楊鯤第20章 團圓第35章 控城第41章 官爺第118章 今昔之別第123章 代問第119章 責任第113章 求升第70章 澎湖水軍第124章 老虎第14章 求武第86章 上賊船第58章 宅語第11章 任用第103章 坦言第87章 所獲第147章 憶往昔第104章 ‘知己’第106章 蘇常治第119章 長安第43章 石忠飛第106章 戰沙第84章 伴行第105章 徵北庭第107章 反叛第21章 說皇第54章 備戰第99章 顧忌第118章 權宦的野望第38章 求援第59章 畫餅第148章 拜祭第16章 是家嗎?第50章 戰起第59章 豔女綠娥第82章 南昌府第31章 行軍第114章 聽宣第34章 惜音第41章 國使第78章 雅蘭夫人第96章 都護府第87章 偷歡第72章 賢妻第45章 問本心第32章 人生第83章 林仁肇第114章 聽宣第13章 東主第116章 母子言第6章 家第65章 青芙第4章 國窮第93章 君心第44章 冶鐵第44章 唐皇第171章 北方戰略第85章 姐姐第3章 好逑之心第14章 刺案第115章 楊家第111章 見上官第4章 東禪寺第175章 巡遊第172章 掀開一角第97章 奇襲蘇州(三)第93章 偷天換日第39章 訓軍
第57章 攻第157章 需要第102章 威脅第46章 備歸第105章 識骨第37章 蝶舞第4章 知信第55章 謀事在人第6章 太子的關護第83章 尾聲第115章 捧一下第110章 守成第89章 異人第13章 清風酒樓第54章 尊往昔第90章 周府第40章 鼓舞第19章 憫心第53章 暗棋第178章 三道聖旨第192章 折衷第134章 佔歙州第40章 抱得美人歸第136章 兄弟第69章 追第41章 孤弱寡聞第106章 主動權第55章 謀事在人第63章 南大營第125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第61章 土皇帝第199章 襲幽州第124章 軍師楊鯤第20章 團圓第35章 控城第41章 官爺第118章 今昔之別第123章 代問第119章 責任第113章 求升第70章 澎湖水軍第124章 老虎第14章 求武第86章 上賊船第58章 宅語第11章 任用第103章 坦言第87章 所獲第147章 憶往昔第104章 ‘知己’第106章 蘇常治第119章 長安第43章 石忠飛第106章 戰沙第84章 伴行第105章 徵北庭第107章 反叛第21章 說皇第54章 備戰第99章 顧忌第118章 權宦的野望第38章 求援第59章 畫餅第148章 拜祭第16章 是家嗎?第50章 戰起第59章 豔女綠娥第82章 南昌府第31章 行軍第114章 聽宣第34章 惜音第41章 國使第78章 雅蘭夫人第96章 都護府第87章 偷歡第72章 賢妻第45章 問本心第32章 人生第83章 林仁肇第114章 聽宣第13章 東主第116章 母子言第6章 家第65章 青芙第4章 國窮第93章 君心第44章 冶鐵第44章 唐皇第171章 北方戰略第85章 姐姐第3章 好逑之心第14章 刺案第115章 楊家第111章 見上官第4章 東禪寺第175章 巡遊第172章 掀開一角第97章 奇襲蘇州(三)第93章 偷天換日第39章 訓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