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補充

上千石米糧、上萬斤肉食,被困兩個月的渦口諸寨來說,無疑是異常的珍貴,但還不構成對江東左軍的後勤壓力。

這是海路運輸對後勤支撐的最大優勢。

東陽號載量千石,在冬季北方河道冰封后,海船從南往北行,與騾馬大車運貨走驛道的速度相當,但是一車伕兩匹騾馬拖拉的大車才能載貨十石,也說意味着最少只需要十六名船工的東陽號走海路運送一千石糧食,走陸路就需要一百輛大車、兩百匹馬、一百名車伕。

要跟一艘五桅大船的裝載量相比,更是需要五百輛大車、一千頭騾馬、五百名車伕。這麼龐大騾馬車隊走陸路,會直接將驛道堵得嚴嚴實實,前後拉開來的隊伍差不多有十一二里長,隨便哪個環節出了問題,整個車隊都要停頓下來。

兩者之間的運輸成本可以說是天差地別。

滄南大捷以及小泊頭寨大捷敵我雙方都有大量的馬匹受重傷或死亡,加上小泊頭寨大火只是窒息而死的馬匹,加起來有兩千多匹,僅馬肉一項進帳就高達五六十萬斤。

燕南差不多要一直到兩月中下旬河流纔會開始解冰,這時候還是冰天雪地的酷寒季節,馬肉的保存不成問題。但是江東左軍自身是無論如何都無法消化這麼大量的馬肉,要在天氣轉暖之前將這麼大量的馬肉處理掉,直接拿到登州低價傾銷無疑不是最聰明的做法。

林縛使林夢得從工輜營挑選人派到登州等地找商人洽談以物易物之事,以三斤米換一斤馬肉,甚至可以答應登州商行賒欠,賒欠則算四斤米換一斤馬肉。只要有兵在手,林縛倒也不擔心山東商人會欠賬不還,大不了到期限後派人帶兵去討債就是。

在山東馬肉還是新鮮玩藝,牛馬禁屠,即使是病死的牛馬也要比豬羊肉要貴一倍,以三斤米換一斤肉,當真是異常的廉價。但是城市消費水平有限,登州大城也只有兩萬餘丁口,馬肉再廉價,也頂多消化幾萬斤而己,還是要商人們將馬肉運往登州以南的沿海府縣銷售。

此外,兩千多張皮貨也不是小數字。

林縛不會將手裡僅有的幾條大海船浪費在海運上,要登州等地的商人自行組織海船運輸,不過他這邊承諾在這次海路運輸所有受損或被襲的船隻,只要是江東左軍派人上船監管的,不管是船還是貨物,都照價賠償。

有江東左軍額外的保證,特別是登州有大量從河間府逃難去的商人、船東,江東左軍在滄南取得大捷後,他們中也是有些人有勇氣出海返回河間府來。

一方面是做生意,一方面也是支援江東左軍。

這幾日來,在津海外海的海島上,從登州等地聚集來的海船有四十多艘。

雖然他們中千石以上的大船極少,多爲兩百到五百石載量之間的單桅或雙桅帆船,但是勝在裝載總量大,差不多近萬石左右,這次也隨船直接給江東左軍運來三四千石米麪及其他重要物資。

江東左軍隨船隻保存十萬斤屠宰好的馬肉作爲軍用,其他的連同皮貨等都運往登州,由登州等地來的海船運走。

做馬肉生意還是其次,只要海路不給切斷,林縛就能通過他們源源不斷的從山東東北部府縣獲得強有力的後勤支撐,這也是林縛向渦口等寨進行大規模物資資助的後勤支撐。

這一切都是以江東左軍在滄南兩次取得大捷所贏來的聲望做支撐,不然的話,所謂的額外保證連狗屁不值。

************

除渦口外,長蘆、青齊等寨更缺物資,但是長蘆、青齊離海堤更遠,那赫雄祁部四千餘騎兵就嚴密監視着渦口、長蘆、青齊等寨,相距十幾裡的路程,騎馬快速繞道通過還充滿危險,還不要說運送物資。

“我們可以先將物資運進渦口寨來,你們可以派騎兵來運送物資,一人兩馬或三馬,空馬駝運百十斤的重物是不會有什麼大問題,先將最難捱的日子緩過去再說……”林縛說道。

林縛與林夢得、孫尚望進渦口寨,與晉中兵殘部將領見面,楊一航、吳天、魏中龍、馬一功諸將以昭武校尉馬一功武職最高。

林縛沒有提聯兵的事情,解決諸寨缺糧問題纔是最緊迫的,聯兵也要大家先吃飽飯、恢復體力才能出寨子作戰。

馬一功也只有三十五六歲,他率部突出重圍時,還有近三百人,進駐長蘆寨,收攏潰兵,部下近八百衆。他聽林縛建議用騎兵運糧,摸着鼻子說道:“長蘆寨就剩下我們騎過來的六匹馬了,要是再籌不到糧,這六匹馬都保不住了;周同他們還是用腳走過來的……”

“馬匹不成問題,”林縛說道,“渦口、長蘆、青齊,每個寨子,我借給你們五十匹口外駿馬、一百匹普通騾馬,其他各個寨子,只要派人來渦口寨,我都借給二十匹口外駿馬、四十匹普通騾馬。你們先回去,就讓你們帶些騾馬回去,先宰殺了騾馬填一填肚子,不過再艱難,口外駿馬可要留到最後再吃……”

馬一功等人不好意思的笑了起來,口外馬在任何地方都是最緊缺的物資,價格是普通馬的七八倍都不止。林縛話裡的意思是將普通馬直接送給他們,不過他們也不好意思將口外馬佔下來。

只要等吃飽肚子有力氣,他們還是想跟虜兵打戰的。

“這樣吧,你們各自回去先將運糧的人手都集中到渦口寨來,讓他們吃一頓飽飯過來,不要走半道上沒有力氣了。準備齊當後,我派三營甲卒穿插到渦口、長蘆、青齊三寨之間,將那赫雄祁部的騎兵都驅趕出去,運糧的人手再從渦口寨出動,”林縛說道,“爲保證安全,各寨只需派兵在寨子一里範圍內活動,使那赫雄祁部無力全力圍攻我甲卒即可……你們看這樣的安排行不行?”

林縛沒有提聯兵的事情,但是這麼安排,已經實際上形成聯兵。

長蘆的馬一功、青齊的周同自然不會有意見,楊一航、吳天、魏中龍也沒有什麼意見,畢竟是江東左軍衝進來當主力,也解決他們晉中兵殘部的補給問題,事實上他們也不想這麼窩囊只在寨子周圍一里方圓活動。

高陽慘敗,使晉中諸將心裡窩着恨、窩着火、窩着沖天的怨氣,他們中雖然還有些人排斥江東左軍,但是絕對不排斥填飽肚子跟東虜作戰。

普通將卒對晉中兵殘部的出路問題關心不多,但是這個問題楊一航、馬一功、周同等人不得不考慮,他們這些中級將領甚至有可能給追究高陽慘敗的責任,唯有積戰功才能贏得主動。

對林縛與江東左軍牴觸情緒最深的魏中龍悶聲了半天,才漲紅臉,結結巴巴的問道:“江東左軍有沒有多餘的軍械?”

楊一航他們本來就是從重圍中突出來的殘部,收攏的又是潰兵,有作戰經驗的老卒,但是兵甲弓弩卻缺得厲害,勉強守寨,出寨作戰能力卻弱。

“鎧甲不多,其他能湊出一些來,你們需要哪些?”林縛問道。

“只要能有就成,”楊一航老實說道,“晉中兵六百七十二人,算上鄉兵共一千人,將菜刀算上,尚有四分之一的人沒有兵器……”

“……”林縛沒有想到會窘迫成這樣子,他們進寨來,楊一航帶來迎接的將卒還是兵甲俱全,也是不想在他們面前失了面子,他與林夢得商議了片刻,給楊一航答覆,說道,“這樣好了,除了先前的馬匹外,甲、弩還有陌刀等我們也不多,我給你們兩百張步弓,箭支再給你們補充一萬羽,其他的槍矛刀盾都給你們補全,你們看如何?”

“……”楊一航等人愣怔了半天,才問道,“這是真的……”

“沒什麼真的假的,”林縛笑道,“入夜後,我直接派人給你們送來……”

不要說楊一航、魏中龍、吳天了,馬一功、周同等長蘆、青齊等寨的將領代表對林縛的慷慨大方也甚爲吃驚,他們知道林縛在滄南大捷能繳獲大量的戰馬,但是林縛拿出四五百匹馬支援他們,不奇怪,但是他們不知道林縛在濟南用五萬兩銀子差不多收購了價值三四十萬兩銀子的軍資,加上兩戰都是全殲性質的大勝,軍資補充甚足,特別是槍矛刀盾等輕兵器,儲備量很大。

射殺距在一百到一百二十步以上的步弓,對射手的要求很高,江東左軍能用步弓的士卒不多,在這個射殺距上,林縛多配備臂張弩來加強。晉中兵殘部中能用步弓的老卒卻充足,林縛自然拿來加強楊一航部。

馬一功與周同商議了一會兒,直接問道:“長蘆、青齊兩寨能不能派些人到渦口來列裝?江東左軍進入渦口西側,他們可以直接留在渦口支援江東左軍的側翼……”

“行!”林縛毫不猶豫的答應道,他就怕楊一航、馬一功、周同他們畏戰,不怕他們要軍械。

*****************

PS:第二更來了。

現在有事要出去,第三更可能會比較晚!

第三十三章 提牢廳主事第61章 黨同伐異第35章 抉擇第46章 國相第22章 暨陽堅壁第39章 虛實相機第七十四章 東市無賴第一百章 四月芳菲(一)第35章 螳臂之言第59章 收心第124章 冷月如眉說骨肉第111章 陳園心機第122章 勸降第三十三章 提牢廳主事第123章 左右逢源第37章 造湖第五章 林氏家主(二)第63章 有肥先管自家田第一百四十一章 林庭訓之死(一)第131章 歸路第58章 廟堂第145章 壽州第83章 兵臨城下第17章 以偏師打偏師第20章 巡政之口戶第58章 北燕有新學第六章 殺威風第85章 津海之利第14章 鶴灘第二十七章 立竿見影第27章 結營第88章 對峙第29章 不殺第九十六章 妝容驚豔第19章 聲東擊西第十二章 江寧商號第55章 閱事第162章 漢水登高(二)第74章 淮東軍制第100章 江寧霜寒第20章 散兵遊勇第一百二十三章 下堂書第八十九章 步步進逼第12章 寧則臣第55章 閱事第一百二十六章 水寨湖盜第136章 大私第100章 浙南戰場第10章 虎將有謀第81章 渡河第29章 飛來一城第十八章 寒秋水上的風情第33章 有無野心第86章 戰爭陰雲第99章 大勢第122章 英雄遲暮第一百四十四章 林庭訓之死(四)第28章 庵堂經聲第30章 沒有良機第30章 以緩待急第35章 顧氏第39章 用鹽破冰第123章 曉喻盟友第4章 江寧風潮(四)第51章 驅虎吞狼第27章 結營第9章 三沙灣第84章 牽鼻子第109章 新的戰場第106章 頑固不化第24章 高麗戰略第112章 謠言第48章 雪天圍獵第124章 北線第54章 尚有餘計第65章 雪中送炭第五十章 特權第129章 灘頭說美人第二章 江寧途中(二)第18章 弱國邦交第118章 金蟬脫殼第58章 北燕有新學第146章 賊船第137章 屈人之兵第四十二章 唯恐天下不亂第14章 驚疑第22章 海東勢力第74章 雁過拔毛第139章 借刀第61章 密投第3章 投石問路第一百一十七章 茶盜第一百零八章 女刺客(四)第126章 逃第53章 君子不器第三十三章 提牢廳主事第146章 奔喪議事(二)第六十六章 傳奇匠戶第28章 話別離第26章 回江寧
第三十三章 提牢廳主事第61章 黨同伐異第35章 抉擇第46章 國相第22章 暨陽堅壁第39章 虛實相機第七十四章 東市無賴第一百章 四月芳菲(一)第35章 螳臂之言第59章 收心第124章 冷月如眉說骨肉第111章 陳園心機第122章 勸降第三十三章 提牢廳主事第123章 左右逢源第37章 造湖第五章 林氏家主(二)第63章 有肥先管自家田第一百四十一章 林庭訓之死(一)第131章 歸路第58章 廟堂第145章 壽州第83章 兵臨城下第17章 以偏師打偏師第20章 巡政之口戶第58章 北燕有新學第六章 殺威風第85章 津海之利第14章 鶴灘第二十七章 立竿見影第27章 結營第88章 對峙第29章 不殺第九十六章 妝容驚豔第19章 聲東擊西第十二章 江寧商號第55章 閱事第162章 漢水登高(二)第74章 淮東軍制第100章 江寧霜寒第20章 散兵遊勇第一百二十三章 下堂書第八十九章 步步進逼第12章 寧則臣第55章 閱事第一百二十六章 水寨湖盜第136章 大私第100章 浙南戰場第10章 虎將有謀第81章 渡河第29章 飛來一城第十八章 寒秋水上的風情第33章 有無野心第86章 戰爭陰雲第99章 大勢第122章 英雄遲暮第一百四十四章 林庭訓之死(四)第28章 庵堂經聲第30章 沒有良機第30章 以緩待急第35章 顧氏第39章 用鹽破冰第123章 曉喻盟友第4章 江寧風潮(四)第51章 驅虎吞狼第27章 結營第9章 三沙灣第84章 牽鼻子第109章 新的戰場第106章 頑固不化第24章 高麗戰略第112章 謠言第48章 雪天圍獵第124章 北線第54章 尚有餘計第65章 雪中送炭第五十章 特權第129章 灘頭說美人第二章 江寧途中(二)第18章 弱國邦交第118章 金蟬脫殼第58章 北燕有新學第146章 賊船第137章 屈人之兵第四十二章 唯恐天下不亂第14章 驚疑第22章 海東勢力第74章 雁過拔毛第139章 借刀第61章 密投第3章 投石問路第一百一十七章 茶盜第一百零八章 女刺客(四)第126章 逃第53章 君子不器第三十三章 提牢廳主事第146章 奔喪議事(二)第六十六章 傳奇匠戶第28章 話別離第26章 回江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