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尚有餘計

當世沒有無線電報等通訊設施,而戰事所面臨的複雜性往往是事前難以控制跟預料的。

也是在確知浙閩軍在上饒的水軍主力覆於大水之後,淮東軍纔算是正式打穿浙閩軍在上饒的防線——林縛、傅青河、高宗庭對之後江西戰局的變化推演,都基於這個基礎之上。

林縛簽發、命令諸鎮應對江西局勢變化的最新公函,也是在這之後由快騎發往各地。密函抵達樅陽縣境內時,已經是二十三日夜間。

在此之前,樞密院對江西北線的軍事部署,主要是令池州軍、荊湖軍從東西兩側進擊江州,以牽制住奢家在江州的數萬兵馬。

池州軍從東翼進逼江州,主要分爲兩路,一路是從揚子江南岸,從秋浦往東,進逼江州府東面的彭澤、湖口等縣;一路是從楊子江南岸,從宜城、樅陽進逼江州對岸的黃龍嶺以及佔得黃梅殘城的陳韓三所部。

嶽冷秋用兵素以穩健見長,他守池州後,早期用兵側重於北岸,是爲爭淮山南麓之地。

不過,陳韓三守黃梅、經營鄂東之志甚堅,而奢家在黃梅城南黃龍嶺也駐有數千精銳,叫嶽冷秋難下決定猛攻其中一部。故而嶽冷秋在樅陽以西的小蒼山築連營,實際有意先消化小蒼山以東、宜城以西、淮山南麓的宜城、樅陽、潛山三縣。

但隨着胡喬中潛入贛東,虞文澄、虞文備、潘聞叔諸部在贛東地區搞得風聲水起,使明眼人都曉得奢家在江西的局勢岌岌可危,嶽冷秋起了分贛東之地的貪心。

見北岸難以猝勝,從三月中旬,嶽冷秋又將一部兵力從北岸調往南岸,屯於秋浦以西,欲在伺機奪取此時由叛將田常所守的彭澤、湖口。

差不多到三月下旬,五萬池州兵力,呈南三北二分佈。

嶽冷秋的如意算盤也打得極精,他無意拿下整個江州,知道林縛也定不會容池州軍佔下整個鄱陽湖北部平原的江州府。嶽冷秋有意將以鄱陽湖口爲界,將江州府以西數縣讓給胡文穆,他取湖口以東的贛東部平原。到時候即使林縛雷霆大怒,池州亦可與荊湖兩家一起抵制江西全境落入淮東之手。

打穿上饒防線之後,林縛不擔心奢文莊會率江州兵援上饒,更擔心奢文莊率殘部渡江、學窮寇北逃。

故而,林縛在給嶽冷秋的密函裡,是要他立即調重兵集於北岸,從水陸兩個方向對江州在北岸的灘頭陣地黃龍嶺保持軍事壓力,使奢家在水面威脅未解除之前,不敢大規模的渡江北逃。

只要嶽冷秋支撐三五日,待葛存信率水營從弋江逆流而上,與池州水軍匯合,就能在揚子江上形成兵力優勢,徹底封鎖揚子江,斬斷奢家北逃之路。

*************

嶽冷秋有他的考慮,他懷疑林縛在密函裡故意將形勢說得過於樂觀,以誘池州軍攔截於北岸。

一旦奢家在江西的形勢還可以勉強維持,奢文莊必然是優先出援上饒,而非孤注一擲渡江北竄。在這種情況下,嶽冷秋自然是更應該集結兵馬於南岸,趁浙閩軍南援而江州兵力空虛之際取彭澤、湖口等。

地盤之事,從來都是誰取誰得。

池州府給淮東分割掉之後就剩下兩縣,淮山南麓的三縣,多湖蕩沼澤,也非紮根立基之地;唯贛東北彭澤、湖口等縣,地廣人衆,富產豐茂,得之能滋養生息,更能分淮東獨佔江西之勢。

種種權衡之下,除了將早前調往池州休整的一部水軍立即移來雁歸湖水寨之外,嶽冷秋暫決定觀望三五天才說。

不過,嶽冷秋的內心也是煎熬。

要是形勢真如林縛在密函判斷的那樣,奢家殘部渡江北逃,而池州軍攔截不力,該怎麼辦?

到時候奢家與陳韓三、羅獻成糾結在一起,對西面荊湖構成的壓力極大。

在這種情形下,荊湖斷不可能冒着得罪淮東的危險去佔江州,那池州軍就不可能單獨去對抗剛獲得江西大捷的淮東!

嶽冷秋心裡糾結得很,也擔憂江州確實在北渡的可能,故而他本人決定留在北岸,只叫鄧愈秘密潛往南岸去助其侄嶽峙領兵。嶽冷秋留在北岸,也是怕真延誤了戰機,將來也好有個說辭。

二十四日凌晨又派出多股斥候,潛往黃梅、彭澤以及江州腹地,希望能得到更準確的消息。不過二十四日整天,贛東地區的形勢都沒有明顯的變化,也沒有直接的消息越過贛東傳到池州。

不過,江州水軍到二十四日入夜之前,都沒有往鄱陽湖內線收縮,叫嶽冷秋意識到一些異常,但也不排除奢文莊在江州故佈疑陣。

奢文莊即使要援上饒,必然也會想方設法拖延荊湖、池州兵馬從東西兩翼進圍的腳步。

二十四日,葛存信率靖海第三水營主力從弋江集結出發。曹子昂在廬州也派使者到樅陽,再次催促嶽冷秋將兵馬集結於北岸,以備江州軍渡江北逃。

二十四日夜裡,嶽冷秋整夜枯坐在地圖前。即使曉得派出去的斥候沒有那麼快傳回消息,還是不斷的催問。一直到凌晨,嶽冷秋熬不過神思疲竭,才和衣躺下歇息。

嶽冷秋在睡夢中給急促的腳步聲驚醒,看到其子篤明以及鄧愈的次子鄧文昌倉促進帳來。嶽冷秋撐起身子,驚問道:“江州兵南下了!”

“啪”,嶽篤明發狠的用拍打桌子,說道,“又叫林縛說中了,凌晨後黃龍嶺南面的江段,千舟遮江,奢家確實是要棄江州北逃!”

“果真如此!”嶽冷秋驚坐起來,又問道,“可探知江州軍昨夜有多少兵馬渡江?”

“昨夜渡江多爲眷屬、兵卒甚少,約兩萬餘人。”嶽篤明說道。

是啊,奢家要北逃,普通兵卒也就罷了,但要還想最後再將兵馬掌握在手裡,將領以及宗族子弟的眷屬不能丟下。

“嶽督,當如何處之?”鄧文昌問道。

嶽冷秋摸着頷下的鬍鬚,陳韓三得羅獻成、奢家在背後支持,於去年冬率殘部南下鄂東,佔了蘄春、黃梅等鄂東諸縣,十分特殊的在荊湖、池州、隨州以及江西的縫隙裡存在下來。

陳韓三在黃梅有四千餘兵力;而在黃梅殘城南側,與江州城隔江相望的黃龍嶺,奢家長期駐有三千精銳。正因爲陳韓三駐黃梅所部與黃龍嶺犄角相依,叫嶽冷秋一時間無法啃下任何一部。

如今奢家要渡江北逃,必然也是要利用黃龍嶺這個灘頭陣地,源源不斷的將江州城內的人與物資撤出來。

“孩兒率軍從陸路進逼黃龍嶺,爹爹可督水軍西進,使江州軍不能大舉北渡!”嶽篤明說道,他躍躍欲試,欲爭軍戰。在此之前,嶽冷秋主要用心培養侄子嶽峙的,嶽篤明僅在軍中參謀。

奢家在江州還有水陸兵馬近七萬衆,嶽冷秋可不敢將奢家的七萬江州兵都放到北岸來。

唯今之計,也只能將池州水軍都壓上去,迫使江州軍不敢大規模渡江。

至於陸上,也應立即切斷黃梅城與黃龍嶺之間的聯絡,限制黃龍嶺之敵往東延伸。

不像其他江段有大片開闊的灘地,黃龍嶺附近的揚子江,嶺山之勢直入江中,江面狹窄而湍險。一旦叫江州軍沿岸黃龍嶺南脊展開,步卒若有拋石弩等戰械,也能很好的支撐水面作戰,這將擴大江州水軍佔據上游的優勢。

每當要與江州水軍在揚子江上作戰時,池州軍總是水陸並進,其步營從小蒼山出擊,進逼黃龍嶺,將奢家在黃龍嶺的駐兵纏住,使其不能助水軍。

黃龍嶺、小蒼山,也就相隔三十里而已。

嶽冷秋一方面爲林縛說中奢家北逃事而震驚,一方面爲其子能如此迅速拿定軍策而欣慰,點了點頭,同意如此安排,又緊急派人去南岸聯絡鄧禹,着其率兵馬從南岸進逼彭澤。

不管如何,有機會取贛東北諸縣,嶽冷秋當然不會放過。

***************

黃龍嶺東脊飛來峰是一方巨石。

石白如玉,周七丈許,懸立嶺頭之上,彷彿天外飛來。

飛來峰如今成爲黃龍嶺駐兵東翼最重要的一處望哨。

奢文莊面容悲切,望着江南蒼茫,對從東面蜂擁而來的池州兵馬,視如無物。

奢文莊身邊的老將、大都督府長史胡宗國看池州兵勢西進如此之急,似乎看中這邊沒有反擊之力,心間輕蔑,又有給輕視後的氣憤,說道:“虎落平陽被犬欺,池州這羣惡犬,當真是不知死活啊!嶽冷秋也老了,文莊公,你看他三路出兵,看上去滴水不漏,實際也是心昏眼黑,過於迫切使處處敗漏。是不是就叫奢淵出戰啊?”

謀勝先算敗,浙閩軍退到江西境內,奢文莊就擔心江西的局勢難以維持,防線有可能從上饒最先崩潰的危險。

陳韓三率殘部南下,明面上,江州將鄂東之地全部交給陳韓三去經營,以緩衝荊湖、池池對江州的軍事壓力,奢家在北岸僅佔黃龍嶺一角,駐兵也減到三千餘衆。

林縛從去年秋就謀劃合圍江西之勢,池州、荊湖、潭州都是林縛軍事部署裡的棋子,與淮東軍本部精銳配合,一起對退守江西的浙閩軍形成合圍之勢。

黃龍嶺看上去小,實際上卻是奢家逃出淮東包圍圈的最後退路,奢文莊焉能不用心經營?

奢文莊使用減旗添丁之小計,半年來使黃龍嶺駐兵明面上維持五營編制,但一營兵額足有千餘人,黃龍嶺的兵力從未少過六千人。加上昨夜先行渡江的兵卒,奢家在黃龍嶺有戰卒一萬。

這種小計本不該瞞過嶽冷秋,即使嶽冷秋不能準確探知黃龍嶺駐兵人數,但也不該放鬆警惕。

看到小蒼山方向,嶽冷秋之子嶽篤明率一萬兵馬進逼黃龍嶺,胡宗國也感慨嶽冷秋老了。

奢文莊臉笑如哭,滿目蒼涼,說道:“即使打潰池州軍又如何?半年佈局,就等此一敗,說起來真是倉惶如狗啊!等陳韓三從黃梅出擊,以分敵兵,便讓奢淵出擊吧!去考慮奢淵,不能一舉拿下小蒼山,奢家就沒有退路了!”

除了擊潰池州軍從北岸進逼黃龍嶺的兵馬,還要一直攻破池州軍在小蒼山的營寨。這樣才能使其水軍在小蒼山東麓、雁歸湖西岸的水寨暴露出來,才能迫使池州水軍倉惶敗逃,才能在靖海水營趕來之前,爲接下來的江州人馬大規模渡江,贏得至關重要的兩三天時間。

第55章 閱事第88章 夢圓江寧第74章 顧慮第一章 秋水夕陽琴音渺第4章 分歧第17章 使臣第57章 竹堂家事國事第七十一章 江中取銀(三)第14章 鶴灘第13章 蒸汽機(二)、(三)第9章 問政殺心第108章 奪島之戰第36章 歪理邪言第二十五章 紙上談兵(一)第99章 江寧形勢第68章 各懷心思第48章 信傳浙南第85章 津海之利第25章 割土權謀第一百二十四章 婚宴第116章 叛逃第99章 大勢第98章 鄂東防線第109章 老將第90章 勸進(二)第23章 會審第106章 驚疑第2章 故人往事第103章 定策第63章 有肥先管自家田第45章 典錢鋪第56章 太行山奇兵第139章 以退爲進第11章 行軍第67章 取刀之謀第88章 夢圓江寧第22章 君王天下事第60章 梟心難測第117章 進退兩難第33章 危局第四章 朝天湖第156章 絕望第151章 騷亂第46章 搶灘第79章 火中慄第90章 易幟第31章 風向變了第42章 政務第63章 炮擊第70章 意外相逢第四章 夜寇爲佳人第31章 求援第62章 林族利益第九十四章 草堂微風第98章 意在鶴城第47章 攻城第33章 將計就計第7章 城門觀戰第99章 大勢第44章 哀兵第41章 請君先渡淮第18章 巡政(一)第88章 不堪一擊第二十三章 冬日遲遲驚春夢第9章 郊迎(二)第82章 大敗第32章 水煮田雞第165章 滴水不漏第46章 控田第六十九章 江中取銀(一)第41章 守陽信第121章 雨夜春意無邊第54章 河西第67章 洪澤舊事第148章 春夜苦短第18章 激將第52章 棄第85章 信心第63章 盲點第25章 陸七零三鎮師第28章 孫杆子孫壯第28間 應子第77章 孤臣忠烈第5章 兵甲第20章 調虎離山第97章 聯兵拒寇第118章 待援第一百零五章 女刺客(一)第8章 私糧之利第68章 天下未雨第4章 分歧第50章 血戰第44章 齊頭並進第108章 奪島之戰第78章 回崇州第21章 敵戰奇謀第28章 雙面第十二章 江寧商號第147章 如夫人(一)第24章 淮東制置使
第55章 閱事第88章 夢圓江寧第74章 顧慮第一章 秋水夕陽琴音渺第4章 分歧第17章 使臣第57章 竹堂家事國事第七十一章 江中取銀(三)第14章 鶴灘第13章 蒸汽機(二)、(三)第9章 問政殺心第108章 奪島之戰第36章 歪理邪言第二十五章 紙上談兵(一)第99章 江寧形勢第68章 各懷心思第48章 信傳浙南第85章 津海之利第25章 割土權謀第一百二十四章 婚宴第116章 叛逃第99章 大勢第98章 鄂東防線第109章 老將第90章 勸進(二)第23章 會審第106章 驚疑第2章 故人往事第103章 定策第63章 有肥先管自家田第45章 典錢鋪第56章 太行山奇兵第139章 以退爲進第11章 行軍第67章 取刀之謀第88章 夢圓江寧第22章 君王天下事第60章 梟心難測第117章 進退兩難第33章 危局第四章 朝天湖第156章 絕望第151章 騷亂第46章 搶灘第79章 火中慄第90章 易幟第31章 風向變了第42章 政務第63章 炮擊第70章 意外相逢第四章 夜寇爲佳人第31章 求援第62章 林族利益第九十四章 草堂微風第98章 意在鶴城第47章 攻城第33章 將計就計第7章 城門觀戰第99章 大勢第44章 哀兵第41章 請君先渡淮第18章 巡政(一)第88章 不堪一擊第二十三章 冬日遲遲驚春夢第9章 郊迎(二)第82章 大敗第32章 水煮田雞第165章 滴水不漏第46章 控田第六十九章 江中取銀(一)第41章 守陽信第121章 雨夜春意無邊第54章 河西第67章 洪澤舊事第148章 春夜苦短第18章 激將第52章 棄第85章 信心第63章 盲點第25章 陸七零三鎮師第28章 孫杆子孫壯第28間 應子第77章 孤臣忠烈第5章 兵甲第20章 調虎離山第97章 聯兵拒寇第118章 待援第一百零五章 女刺客(一)第8章 私糧之利第68章 天下未雨第4章 分歧第50章 血戰第44章 齊頭並進第108章 奪島之戰第78章 回崇州第21章 敵戰奇謀第28章 雙面第十二章 江寧商號第147章 如夫人(一)第24章 淮東制置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