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自辯

陸七率領兩千騎軍,護着六位異族夫人離開了河西,午後抵達了會州,至府衙見了小蝶,六位異族夫人恭敬的拜見了大夫人,小蝶端莊受禮後,與妹妹們去了後宅。

陸七簡單的冷水浴身,換了一身袍衣,離開府衙去拜見紀王,抵達了紀王的居宅,通報後,紀王迎了出來。

“天風,你怎麼突然回來了?”紀王一見面,親和的笑問道。

“臣拜見紀王殿下。”陸七聽了,先恭敬的行了臣禮。

“好,我們裡面說話。”紀王愉悅迴應,與陸七一起回了居宅。

入廳落座後,紀王看着陸七,微笑道:“本王想去河西看看,卻是不敢有違父皇給予的職責,天風你能夠回來會州,河西應該是穩定了吧?”

陸七點頭,道:“基本穩定了,河西人只要有吃食渡過嚴冬,就不會了輕易造反。”

紀王點頭,道:“本王沒有辦法支援了河西,河西能夠穩定,實是難能。”

“河西能夠穩定,臣也是靠了河湟所得,只要熬過了冬春兩季,河西就能夠自足了。”陸七回答道。

紀王點頭,陸七又誠懇道:“臣應該謝殿下,對臣出兵北庭的支持。”

“那是應該的,河西若是得而復失,會州也未必能夠守住,進而河湟也會失去,天風你穩定了河西,那麼河湟也就能夠了穩定。”紀王說了自己的理智看法。

陸七點頭,對紀王又多了一分的高看,能夠有縱觀大局的眼光,纔是名將或雄主的根本,紀王說的不錯,河西若是大敗,那就是兵敗如山倒的後果,周國怎麼得的河湟,那就得怎麼吐還出去。

“殿下,河湟那裡怎麼樣了?”陸七問道。

“河湟的內患不大,主要是人口流失很多,大周進取後,很少有造反的,不過吐蕃卻是不斷的襲擾河湟。”紀王回答道。

陸七點頭,道:“臣聽河湟的降卒說過,吐蕃襲擾河湟是常事。”

紀王遲疑一下,道:“天風,你能不能出動河西騎兵,去河湟突襲一下吐蕃,打擊一下吐蕃的囂張。”

陸七想了一下,點頭道:“可以的,等再過半月,臣就率軍去突襲,不過不能自大斗拔谷出兵,如今的大斗拔谷南端穀道,已然被吐蕃駐紮了伏兵。”

紀王愉悅點頭,轉言道:“本王知道你成婚的事情,卻是沒有道賀,你莫怪的。”

陸七笑了,道:“臣知道殿下不宜道賀的,殿下是代表了朝廷,而臣迎娶敵國之女,卻是會讓了朝廷非議。”

紀王點頭,道:“本王卻是不解,夏國應該恨你入骨的,怎麼還願意了與你聯姻?”

陸七回答道:“原由很簡單的,因爲臣強行娶過房當氏的女兒做了夫人,拓跋氏擔心臣會勾結房當氏,所以用聯姻牽制房當氏與臣的聯姻關係,而臣也是不願繼續與夏國血戰,河西畢竟多是夏國降卒,若是死亡的多了,軍心就會動搖的不願了繼續戰鬥,夏國耗不起,臣也是耗不起。”

紀王點頭,陸七又道:“另外草原民族與我們不同,他們就算是仇恨,也會爲了利益而化干戈爲玉帛,一個部落征服另一個部落的戰爭常常發生,今日戰的你死我活,明日就會成了一家人的結親喝酒。”

紀王明白的點頭,微笑道:“天色見晚,你若是沒有用飯,那就與本王喝酒說說話。”

陸七笑了,道:“殿下也能夠喝酒了。”

紀王點頭,微笑道:“能夠了,不過酒量有限。”

陸七微笑點頭,道:“臣留下。”

與紀王會晤後,陸七就留在了會州,次日與紀王一起巡視了會州軍政,隔一日,又一起去了蘭州巡視,在蘭州巡視了兩日,又去了河州。

事實上,紀王沒有權力節制西寧都督府,也就是不應該進入了蘭州與河湟之地巡視,不過紀王是大周親王,他說來溜達一下,蘭州與河湟的軍政官員,只能恭敬的當成了巡撫。

去往河州的途中,與陸七並騎而行的紀王,忽問道:“天風,那日你說過,與河州的長史有着淵源?”

陸七點頭,道:“是有淵源,應該說是老鄉親,臣在南方的家鄉是池州石埭縣,而石埭縣的蕭府,是唐國的一個世家。”

“這麼說,你在唐國之時,曾經借力過世家蕭氏。”紀王說道。

陸七搖頭,道:“臣沒有借力過蕭氏,若是能夠借力蕭氏,臣也不會困苦了很多年,不過臣與蕭氏確實有着瓜葛,臣在唐國的郡主夫人,曾經是蕭府的兒媳,只是十四歲就守了寡。”

“哦,你能夠多說嗎?”紀王有了興趣的問道。

陸七一笑,就將小馥的事情說了,又說了與小馥如何的相識,如何的結成了姻緣,以及後來的一些發展,權當旅途解悶了,其實陸七也願意與紀王說話,紀王聰慧,也明事理,是一個很陽光的少年。

紀王聽了唏噓不已,他卻是不會有了陸七的那些情緣經歷,他的姻緣,註定了會由父皇安排,會爲了皇族的利益而結親,不過他已經十五歲了,周皇帝卻是一直沒有給他擇了勳貴的女兒定親。

“天風,你的那位郡主夫人,以後會去了河西嗎?”紀王問道。

陸七一怔,想了一下,搖頭道:“應該不會的,她生長於江南,不適合居住在了河西。”

紀王點頭,又問道:“天風,那你什麼時候,會接了江南的親人團聚?”

“殿下,什麼時候與親人團聚,臣是不知道的,臣的心裡,不願親人再淪爲了人質。”陸七直白回答。

紀王點頭,道:“那你也不能,長久的與那位郡主夫人不見。”

“臣也不想的,但臣只能是等候,等候了真正的安定。”陸七回答道。

“可是你擁兵了河西,只怕很難有了真正的安定。”紀王溫和道。

“殿下,臣若是不擁兵河西,就無法掌握了自己的命運,臣問一句,殿下可知道大周存在的危機。”陸七平和說道。

紀王一怔,道:“你說的危機,是指燕國和晉國嗎?”

陸七搖頭,道:“燕國和晉國是大周的外患,大周真正的危機是內患,內患就是,大周的功臣太多了。”

紀王一怔,想了一下,道:“你是說,功臣造反的隱患?”

陸七點頭,道:“殿下,臣的擁兵,是明面上的功臣之患,而大周的老將功臣,對大周軍力的影響巨大,那些功臣隨時都能夠起兵造反,若是大周的某一功臣造反了,臣若是不歸附,必然會被殺害,臣既然有了機遇擁兵河西,那就不想成爲別人的魚肉。”

紀王皺眉默然,過了一會兒才道:“天風,難道你不會造反嗎?”

陸七平和道:“殿下,臣若是能夠造反,皇帝陛下會容了臣擁兵河西嗎?就憑了河西之地,頂多是半個夏國而已,論實力根本威脅不了大周。”

“可是我覺得,你是善戰的名將,你若造反,很少有人能夠與你對抗。”紀王正容道。

陸七笑了,道:“殿下,若論善戰,無人能出諸葛亮,可是諸葛亮爲什麼無法攻滅了曹操,原因很簡單,實力不如曹操,如果殿下仔細想想臣發生過的戰事,就會知道謀略是需要條件的,實力相當時,善謀者易勝,若是實力差的太多,而弱者又無地利可用,那對善戰的名將而言,只能是走爲上策。”

紀王聽了想了一下,點點頭,陸七又道:“殿下還要明白一件事,就是大周的功臣,都是身經百戰的人物,臣曾經用過的誘陷策略,對付党項人還行,若是對付周國的老將,是很難見功的。”

第44章 販藥第37章 突圍第13章 清風酒樓第58章 惜緣第89章 言出必行第108章 回家第26章 老虎第33章 灰鷹第101章 他鄉故知第22章 生意第35章 緣分第92章 利害第165章 戰後第113章 誤導第96章 驚心第209章 溝通第23章 小馥的使命第111章 琴心往事第113章 求升第108章 承諾第94章 大通河第112章 傳功第24章 約第29章 試武第34章 夏軍第31章 見佳人第207章 大奸第77章 得軍第150章 虞字之解第101章 意外之敵第10章 夜奪西山第31章 行軍第14章 回鄉第145章 兄妹第95章 押解第41章 國使第21章 君忌亦非禍第82章 善待第25章 見解第110章 女謀第89章 言出必行第3章 賜婚第96章 驚心第16章 是家嗎?第14章 求武第103章 攏心第216章 帝術第94章 常州兵變第82章 引見第139章 接人第6章 太子的關護第11章 任用第162章 國治第171章 酒話第92章 應邀第18章 折惟忠第207章 大奸第9章 刺第69章 權監第172章 掀開一角第7章 見面第101章 意外之敵第106章 合修第56章 句容縣之戰第189章 據太原第39章 求詢第51章 軍議第103章 攏心第167章 巴蜀之戰第29章 試武第68章 流求島(二)第56章 陸天明第5章 策略第48章 後臺第28章 遊說第102章 據荊州第84章 伴行第127章 意外第31章 訓軍第29章 臨川縣第35章 控城第71章 朝議第87章 朱令贇第203章 報捷第62章 贛州第49章 理念第1章 互訴第13章 吳城之封第103章 往情第81章 化解第44章 販藥第2章 官親第144章 容忍第141章 ‘坦言’第105章 權謀第67章 拒親第109章 承諾(二)第45章 誰是月老第161章 論國第43章 殺虎
第44章 販藥第37章 突圍第13章 清風酒樓第58章 惜緣第89章 言出必行第108章 回家第26章 老虎第33章 灰鷹第101章 他鄉故知第22章 生意第35章 緣分第92章 利害第165章 戰後第113章 誤導第96章 驚心第209章 溝通第23章 小馥的使命第111章 琴心往事第113章 求升第108章 承諾第94章 大通河第112章 傳功第24章 約第29章 試武第34章 夏軍第31章 見佳人第207章 大奸第77章 得軍第150章 虞字之解第101章 意外之敵第10章 夜奪西山第31章 行軍第14章 回鄉第145章 兄妹第95章 押解第41章 國使第21章 君忌亦非禍第82章 善待第25章 見解第110章 女謀第89章 言出必行第3章 賜婚第96章 驚心第16章 是家嗎?第14章 求武第103章 攏心第216章 帝術第94章 常州兵變第82章 引見第139章 接人第6章 太子的關護第11章 任用第162章 國治第171章 酒話第92章 應邀第18章 折惟忠第207章 大奸第9章 刺第69章 權監第172章 掀開一角第7章 見面第101章 意外之敵第106章 合修第56章 句容縣之戰第189章 據太原第39章 求詢第51章 軍議第103章 攏心第167章 巴蜀之戰第29章 試武第68章 流求島(二)第56章 陸天明第5章 策略第48章 後臺第28章 遊說第102章 據荊州第84章 伴行第127章 意外第31章 訓軍第29章 臨川縣第35章 控城第71章 朝議第87章 朱令贇第203章 報捷第62章 贛州第49章 理念第1章 互訴第13章 吳城之封第103章 往情第81章 化解第44章 販藥第2章 官親第144章 容忍第141章 ‘坦言’第105章 權謀第67章 拒親第109章 承諾(二)第45章 誰是月老第161章 論國第43章 殺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