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3-1-11 10:24:44 本章字數:14708
西北風大也冷得早,這八月中旬的天氣,在南方看來,已經是寒冬天氣。見到趙赦回來的真姐兒難免嬌嬌依戀,把自己的手伸進趙赦手中,仰起臉來看他星目俊眉的面龐:“人家在等你。再說這裡表哥修整得好,比咱們在船上要暖和得多。”
城外是一個天氣,一入夜就北風嗖嗖。城裡是一個天氣,因爲趙赦封王后,爲防風讓多種高大的楊樹在城牆外。有了防風林,進入城裡的風就少好多。
而王府裡和王府外面,又是一個天氣。爲尊嚴也好,爲威嚴也好,大門外面種的大多還是防風的樹。二門裡面,就別有洞天。
紅葉、紫槿等都有,江南移來不少花樹,活的有一小半。到季節時,換上時令花樹。人在其中,還可以過一過秋天。
真姐兒再腳踩着溫暖的廊下:“這下面,也籠了火?”在外面的長廊下也籠火,這就費得多了。趙赦帶真姐兒進去,看着她腳下還是柔軟的繡明珠的繡花鞋子:“要是不籠火,你要穿皮靴才能抗得住。”
“這得多少錢?”真姐兒眼睫閃一下,已經是爲趙赦打算的口吻:“該省的,要省纔是。這樣天氣,我在家裡還不覺得冷。”
趙赦微微笑,把真姐兒安置在榻上,再轉身命人:“送晚飯來。”仍然還是站着,對真姐兒道:“明天起,你要管家了,我的小丫頭,再不能當你是個小丫頭來待了。”
大步一面走一面解衣服,奔着熏籠上烤的家常衣服而去。丫頭們送上來,真姐兒笑嘻嘻重新下榻:“看我忘了,我要給表哥取衣服纔是。”
“不用你,”趙赦才說過不能再把真姐兒當個小丫頭看,自己順手又在真姐兒頭上拍一拍,那姿勢看上去,還像似在愛撫一個孩子。自己接過衣服,趙赦道:“表哥自己來。”
真姐兒看丫頭們,也是垂手退下。好奇的真姐兒還是伸手去接趙赦的衣服,殷勤道:“表哥,我服侍你換衣。”
“不用了,我從來是自己來。”趙赦已經習慣自己着衣自己做事情。在軍中打起仗來,肯定是自己穿,不能還等着小廝們來寬衣。
見真姐兒還是伸出她兩隻手來,在房中燭光映照下,手上薄有紅暈,透明好似白玉。趙赦自己穿上衣服,讓真姐兒幫自己繫上衣帶,這次再帶着她回到榻上去,是兩個人一起坐下來。
丫頭們送上擺好晚飯的小飯桌子,趙赦取箸習慣性的遞給真姐兒,真姐兒取箸遞給趙赦。兩個人一笑,互相接過來,真姐兒好奇地又問:“給我管什麼?”
趙赦笑了幾聲,伸手擰一擰真姐兒的小鼻子尖:“慢慢來吧,表哥不急。”真是一個聰明孩子,想當然不會全壓給她。
“表哥,要我管家,以我說,這每頓飲食,光是我的,就太奢侈了些。”晚上桌子上有新鮮河蝦,不知道是如何保存到這裡。還有新鮮青筍,萵苣,都不是這樣天氣還有的菜。這些菜,是快馬從南方運來。唯有快馬,才能運到這裡還保持鮮嫩。
而這些菜,真姐兒全愛吃。她一面吃得香甜,一面對趙赦說她管家的第一個建議。
成親前隨着趙赦去過一次軍中,趙赦在軍中吃什麼,真姐兒是親眼看到。一年到頭都飲食奢侈的,只有真姐兒。
剛從京裡回來過,京裡趙老大人和趙老夫人,也沒有這麼奢侈。真姐兒是誠心誠意:“以後我自己,不必一頓這麼多菜。”
“以後你自己?”趙赦停下手中象牙鑲銀筷子反問一句,立即明白過來。自己去軍中,家裡就只有真姐兒自己。對着真姐兒這個建議,趙赦只簡短的說了兩個字:“不必。”
真姐兒再次吃了一筷子新鮮菜,又小小堅持一下:“可是我每頓飯,從來沒有吃完過。”不僅吃不完,就是拿菜當飯吃,也吃不完。餘下的,賞給丫頭們,再就是給真姐兒的幾隻貓。
“霍山王府和靈丘王府,都不比我們使用少。”趙赦說過繼續吃飯,他下面有一句話沒有說。霍山王府和靈丘王府,並不如安平王府有錢。
霍山王府是幾代人,有積蓄,人也多。因爲人多,又姬妾成羣,所以花費上只比趙赦多,不會比趙赦少。趙赦再在心裡算一算,娶江陽郡主,霍山王又出一筆不少的嫁妝。
再來說靈丘王,他的封地上有一部分靠海,產鹽也產魚等海鮮,也有珍珠和珊瑚。不過靈丘王府裡也是人多,而且去年海嘯,整半年漁人不能出海打漁,靈丘王去年算是損失不少。
新封王的趙赦按理來說不能同這兩位年長的王爺比,不過他接收西北的時候,呂家等諸家狠是藏匿了一部分財政上的錢。
查抄呂家前,還查抄過別人。所以西北的錢,大多沒有跑出趙赦的手心。再加上他善能打仗,從來不少掙錢。
此時聽到真姐兒說花費,趙赦只笑一笑。手下屯兵三十萬,一個人只賞十兩銀子,手中沒幾百萬兩,一次賞賜都過不去。
要是沒有錢,還養得起這些兵。再對着對面的真姐兒白玉無暇似的小臉兒看着笑一笑,養真姐兒,倒是比養兵便宜。
真姐兒提了一個合理化的建議,沒有得到趙赦的認同,她也不認爲自己應該氣餒。不過是一直心裡有這心思,今天就便說了出來。趙赦不同意,在真姐兒看來,是毫不奇怪的。
第二天起來夫妻用過早飯,身着輕紅色雨絲錦繡水鳥錦襖的真姐兒在房中坐着,不時往外面看,再往丫頭們面上看。
見她們和平時一樣,陪坐在地上的小杌子上,並沒有人請她去管事,也沒有家人來請她去坐什麼管家務的小廳。
真姐兒也沒有問,倒不是想偷懶。而是這麼大的王府這樣的日用,肯定是一大筆錢給自己管。急着去管,倒像是不相信趙赦。
她輕鬆悠閒地坐着,手中拿着的,是自己在京裡就做的,還沒有做完的一個劍袋,這是趙赦的。
不是趕活的人,悠閒的隨手做幾針,和丫頭們說笑幾句。吃上兩口香茶,含上一枚橄欖,再拿起來針指做幾針,是極暇意的。
正在暇意中,房外丫頭們回話:“管家們來了。”
家裡大小上十個男女管家一起到來,手中各抱着帳本兒到真姐兒面前行禮:“王爺說,這是舊例,請王妃先看着,再慢慢地管起來。”
真姐兒露出笑容,並沒有覺得這十幾本厚厚的帳本兒有難色。上午半天,先粗粗的聽着管家們說了一回。到中午時,趙如進來回話:“王爺和大人們一起用飯,請王妃自己用飯。”真姐兒對於這一條,已經習以爲常。
沒有成親的時候因爲早早在王府裡住着,對於趙赦不時要和轄下官員們用飯,真姐兒是早就知道。
她答應着,等趙如出去,忍不住輕笑一下。看來成親前住進來有所瞭解,也是有好處的。讓管家們回去,自己用過午飯睡了一會兒,起來坐在明窗前去看帳本兒。
先拿起一本,上面寫着日用。真姐兒翻開,一行一行瀏覽起來。家裡幾百口子人,一天的水菜,肉食,雞鴨,牛肉……。都是不少。還有一條,真姐兒看得眉頭一挑,這一條是,乾果子,買一次要上千兩。
乾果子,可以擺盤做看盤,也可以吃用。真姐兒細看過幹棗子等物時,是覺得沒有必要。這就喊過管這些的管家來問她:“一年的乾果子費用,要多少?”管家來以前,心中就是小心和惴惴不安的。管事的當然都有油水在,聽說王妃新管家,都怕她把這上任的三把火,燒到自己頭上來。
當下小心回答道:“乾果子,除了王爺王妃用的,餘下的,是姨娘和家人們。廚房上做點心,也要用乾果子,過年過節擺看盤,也要用乾果子……”
真姐兒“撲哧”一笑,對紅箋道:“取小杌子來給她坐下說。”再命回話的管家:“你不用急,我就是隨便問問。”
紅箋取過小杌子來,管家謝過座,心多少安定一些,陪笑道:“是,是,我回得太細了。”真姐兒又命人取一杯熱茶給她,溫和地道:“你慢慢的說吧,我要聽仔細的。”
管家細細的說了足有半個時辰,把乾果子從哪幾處採買,是哪些人採買,又用在哪些地方說過,真姐兒讓她歇了一會兒,自己也喝過兩口茶,撫着手上手爐慢慢出神想着道:“昨天和表哥在金玉閣上家宴,見到那後面有一處果林子,不知道是結什麼果子的?”
“王妃說得是,家裡有幾處園子都能結果子。這王府修建也才三年,俗語說,桃三年、杏三年、核桃倒要十五年。王爺走以前,我也說過移來的果樹結了果子,這乾果和鮮果的使用,可以少好些。”
真姐兒見她對答如流,菀爾後誇獎道:“你說得很清楚。”喊紅箋來:“取一個賞封兒給這媽媽。”
紅箋取過來,對着管家媽媽取笑道:“媽媽今天得的,可是王妃的頭彩兒。”管家喜出望外,雙手接過給真姐兒叩頭:“多謝王妃賞賜。”真姐兒笑吟吟:“這一欄我清楚,你去吧。勞你駕,到底外面冷,我的丫頭們在房裡呆着陪我,媽媽是反正要出去的,去喊管針線的人來,我有話要問她。”
管幹果子的管事連聲答應着,又說了一句奉迎的話:“王妃房中親侍的姑娘們,哪裡經得起外面風寒。就是王妃,這樣天氣還是房中坐着暖和的好。有事兒當然是我們跑,不然還要我們作什麼。”
丫頭們輕笑聲中,管事媽媽樂顛顛揣着賞封兒出去,去傳管針錢的人來。管事的都富得流油,哪裡在乎這一個賞封兒。如紅箋所說,她在乎的,是這一個頭彩兒。
房中綠管正在對真姐兒進言:“家裡有頭臉的管事的,個個都是小財主。”真姐兒是素來聽說過這句話,此時興趣盎然:“哦?”
“王爺從封王后,就喊來不少行商的人問話。咱們家裡,有三隻商隊往大食這樣的地方去呢。管商隊的人兩、三年才一回,都說辛苦,可是隻有管事的家人才能去。”綠管這樣解釋着:“回來一次不僅王爺賞賜多,聽說他們自己帶的也有貨,王爺也是不怪的。”
真姐兒又明白一些,嘴角邊多了一絲笑容。不想自己嫁的這個丈夫,儼然是個生意經。
主僕正說着,外面丫頭們回話:“管針線的媽媽來了。”葉媽媽和羅媽媽,現在也在房中坐着。她們兩個人自跟了真姐兒,只管真姐兒一個人和這房裡丫頭們的衣服,別的並不管。
進來的這兩個管家,是統管着家裡上上下下幾百口子人的衣服鞋帽。
真姐兒也讓她們坐下說,是徐徐問道:“過年的衣服,是時候備辦了?”這一條上真姐兒不是不明白,而是有話要交待。兩個管事媽媽一起回話,她們先問過管幹果子的媽媽,也是細細地回着話:“八月裡過年衣服就要開始做,冬天的衣服是七月裡就賞下去,已經賞了人。王妃一年四季的衣服,今年是計四百六十套,由各色錦、絹製成,有些是下面納稅收上來的,有些是專人手織,去採買的。像去江南,主要採買就是這些。還有一些,是商隊帶回來的。”
坐在榻上的沈王妃,着實的吃了一驚,自己一年的衣服,就有這麼多套?
葉媽媽和羅媽媽見真姐兒神色變了,忙也回道:“就這,還只是王爺吩咐備下來在家裡穿和見人穿的。禮儀慶典上的衣服,是另外的。”
禮儀慶典上的衣服,是要專人來做,有一些,是要宮中賞下來才成。
撫着額角的真姐兒算一算,果然是衣服不少。平時冬天和春秋天,近乎一天一件。夏天出汗多的時候,是一天兩、三件。她苦笑着,這真是不少。要抓靡費的人,第一個就是真姐兒自己。
管事的再回趙赦的,雖然沒有真姐兒多,也是不少。姨娘們一年多少是有定例,四時有衣服。家下人也是一樣,也是四時有衣服。
“我沒有別的話說,就是問問韋姨娘和陳姨娘的衣服有沒有?”真姐兒款款說着,坐在那裡容顏上笑容不改,是親切和氣地道:“韋姨娘的要有,陳姨娘說一直病着不能進來,也要有才是。”
管事的在心裡鬆一口氣,原來王妃喊來,是爲着這些話。忙先把連篇的恭維話說出來:“王妃最是一個和氣的人,這些按例的衣服,素來是有她們的。”
真姐兒笑盈盈:“這就好。”雖然姨娘扎眼睛,不過這些面子上的功夫,真姐兒是不得不做。
管事的出來,和管幹果子的媽媽一樣,先往王爺面前回話:“王妃問的,是這些話。”趙赦也很滿意,韋姨娘因爲是自己敲打韋大人的原因才收納又攆走,是不能進來也不能冷落的。按例的東西,是向來要有她的,以示安平王還養着她。
陳姨娘是小陳大人代呈過恭賀,說她病得還是不能起來。趙赦和真姐兒回來那天,就知道的。
讓管事的出去,趙赦心中滿意。把真姐兒這孩子辛苦帶了一場,現在看來,並不讓表哥失望,雖然這是一個小小醋罈子。
想想真姐兒在第一天回來,見到姨娘們在時,對着自己幽怨地看過。見到自己晚上回去,面容上又格外有神采。趙赦微微一笑,真是一個嬌孩子。
這嬌孩子是自己帶的,所以沒處怪別人。
看看天色昏黑,趙赦起身來往房中去。趙吉跟在身後,見王爺進了二門,就不再跟隨。趙赦獨自回來,一進院門,見真姐兒從門簾內伸個小腦袋出來,對着自己笑得鮮花燦爛。
昨天得過趙赦的話,太冷不要出來。真姐兒就只在門簾處把腦袋伸出來,笑嘻嘻看着趙赦走過來。
“進去吧,”趙赦伸手在那一頭釵環的小腦袋上拍拍,這習慣他實在太順心,以身高來說,拍起來又實在趁手。
真姐兒扯住趙赦的大手,摸一摸比自己這呆在房裡不出去的人還要溫暖,嬌聲道:“表哥進來,和你說話。”
“你又有什麼心思了,”趙赦取笑真姐兒:“我不是娶了一個幕僚吧。”真姐兒笑眯眯:“是,怎麼不是呢,以後表哥喊我真姐兒幕僚吧。”
趙赦故作驚訝:“現在又不是真姐兒將軍了?”真姐兒做狀的拉一拉麪龐:“等我會射箭了,再當將軍。”
回身喊丫頭們:“取表哥的衣服來。”趙赦笑着伸手解衣,真姐兒從丫頭們手中接過衣服遞給趙赦,對着他說今天自己做了什麼:“咱們自己有園子,有好些果樹,一些使用,可以節儉下來。”
趙赦下午聽到管幹果子的媽媽回話,當然就是一笑。現在聽到真姐兒說出來更是欣然:“這個好。能節省的,當然要節省。”
丫頭們擺上晚飯,和昨天一樣,是白玉碟子瑪瑙碗,一樣不少。這些在趙赦眼中,是屬於不必節儉的。
今天更奢侈,紅木飯桌子上,安放一個陶砂火鍋,鴨子膏湯下麪是無煙有清香的銀霜炭,水開得滾滾的。熱氣白煙騰騰,由開着的窗戶上散出去。
因爲房中溫暖,所以窗戶倒是還開着在換空氣,也可以聞窗外寒梅香。
火鍋四周,是一整套的攢盤,放着碼好的鹿脊、羊項、雞舌、鮮蝦仁、香菇、口蘑、銀耳並清醬、麻醬、胡椒、青蔥絲、蒜黃韭黃絲一應調料。
因爲桌子太小放不下,榻前又擺下一個小桌子,放着雞脯、駝峰片、魚肚片、海蔘片等。還有真姐兒的每天分例菜,是依然還在。
“我的菜倒有,表哥的哪裡去了?”瞅不見趙赦分例菜的真姐兒問出來。趙赦已經坐下來舉筷,他一下午會人,是餓了。見真姐兒問,趙赦在火鍋中挾了一片浮在湯上的鮮筍在嘴上吹吹,送入真姐兒口中,道:“你說節儉,表哥想,就省我的吧。”
真姐兒嚼着鮮筍笑嘻嘻,知道趙赦是同自己玩笑:“那爲什麼有我的呢?”趙赦繼續逗真姐兒:“怕你哭。”
下午見天更寒冷,趙赦讓人備下鮮湯涮鍋子。廚房上的人來問:“王爺的份例菜還要不要?”趙赦就說:“不要。”再問王妃的呢,趙赦隨口就來一句:“要。”
他就是要節儉,也節儉不到真姐兒這幾個菜上去。此時信口把昨天真姐兒的話掂起來,是前有典故,極其自然。
開過這玩笑,兩個人用飯。房中美酒飄香,是上好的美酒。王爺雖然是今天撤下自己的分例菜,他用這一頓飯和酒,是一點兒也不節儉的人。
真姐兒吃到開心處,正把自己的想法和趙赦在請教:“城外荒山多,表哥,明春讓人多種果樹,這裡總是有自己的特色果子的。”
“大棗和霜柿,是這裡的特產,經過霜凍的,更好吃。”趙赦聽着真姐兒說,也附合她。真姐兒得到鼓勵,當然是喜歡的,話就滔滔不絕往下去:“果子比種糧食價格高,種的人得利有了興趣,就會多種,也會引着別人來種。”
趙赦不動聲色的提點着:“商稅比農稅要高。”古代對商人是歧視的,有些朝代甚至規定如絹或什麼的絲織品,農人能穿的,商人不能穿。還有朝代,規定商人兩隻腳上着鞋不一樣,走在街上,一看就知道是商人。
粗聽起來,好似犯人臉上有金印,一看就能區分一樣。
真姐兒笑逐顏開,嗓音更似玉珠濺盤一樣清脆動聽,話也一直不斷,說着說着自己靈感來了,突然停頓一下,被涮鍋子熱氣和吃熱菜薰得嫣紅的面頰上更紅染了一層,覷着趙赦的面色慢慢喊了一聲:“表哥。”
那面上帶着壓抑着的笑容,看得趙赦只是微笑:“你說,我在聽。”真姐兒轉一下眼珠子,說話以前又細細地想一遍才道:“呂大人說開墾五千畝荒地等人來,來的人允許伐木、允許自己燒土爲磚、允許自己蓋房屋,這是表哥的仁政。”
說到這裡,真姐兒停了一停,眉梢上染的全是笑意對着趙赦看過來。趙赦又自斟一杯酒,漫不經心地道:“快說來。”
“我爲表哥抱屈,所以,稅是按呂大人說的照免吧,不過讓來的人按人頭計,人人手植一株樹,”真姐兒說得小有興奮:“不管是柳還是桃李杏棗柿,能活的就行。不能活的,讓他們重新再種來,一直到活。”
趙赦依然是聽得很隨意,手中執着他的玉爵。真姐兒又說出來:“當然這樹要是結果子,就歸種的人。”
這話說過,趙赦並沒有太喜歡的神色表露出來,只是道:“天冷要下雪,我已經命人出城查看各處蓋得不牢的民居,城裡也讓人在看。要是雪壓榻了房屋,百姓們沒有修的錢的人,我們修繕起來,又是一筆錢。又讓人去照看,少凍死餓死幾個人纔好。再小的荒年,都有這樣的事情。真是奇怪!”
是照看不力呢?還是這人油手好閒。
“常在家中坐着也出去走走,讓人套好車,車裡設暖和些,你也去看看。”趙赦說過,真姐兒又是一重之喜:“好。”在家裡總坐着,不如外面走走見識的好。
這一夜夫妻纏綿悱惻,真姐兒緊緊摟着趙赦的脖項不鬆手。爲名譽?趙赦晚上不回房,自己會難過?當然會。爲覺得他和自己能溝通有一定的共同語言?這共同語言其實在成親前,就已經由三位先生和趙赦,給真姐兒設定好了。
琴棋書畫,左傳詩經,既有玩的,也有治世經國的大道理。先生們說的雖然不多,不過學生領悟得好,又與先生們關係不多了。
趙赦輕輕拍撫着真姐兒滑不留手的後背,聽她發出細細均勻的呼吸聲,自己也漸要入睡。
“王爺,”朦朧中,丫頭們輕輕請起,低聲道:“趙吉在外面回話。”趙赦輕輕先把真姐兒放到一旁,給她蓋好綾被,披衣出來見趙吉。
趙吉深夜而來,是報趙赦想要知道的軍情。房中燭光映照着趙吉緊緊繃着的面龐,低聲回話:“前面有軍情回報,十天以前,格木頓調集精兵,不知道哪裡去了。”
“盯着他!”趙赦只說過這三個字,就轉身取過火燭,走到側間的大地圖前舉火燭仔細看着。身後趙吉跟過來,趙赦手放在地圖上,低聲說了幾句話,再對趙吉道:“去吧,快馬傳信回去。”
趙赦自己回來繼續抱着真姐兒睡覺,剛纔的消息讓他一時睡不着。狗頭金?有最好,沒有也要打格木頓。
這個霍山王把女兒嫁給他的人打下來,就等於打下來的是霍山王。
趙赦慢慢想着,很快進入夢鄉。
沒過幾天,雪花盤旋而下,薄薄而大的雪花漫然似飛天,從空中徐徐飄落下來。紅葉上,結冰的水池上,籠着地火的長廊琉璃瓦上,沒有半天功夫,就是一層積雪。
紅箋站在廊上催小丫頭:“都偷懶去了,快送熱水來。”趙如和趙意拎着細長銅梢的馬鞭子過來,見紅箋紅衣站在那裡,越發的像一株嫣紅的紅葉,兩個人對着擠着眼睛笑着,被紅箋看到。
“你們也偷懶去了,早起就讓備車,備到現在纔來!”紅箋看到趙如和趙意在偷笑,不明白他們又在想什麼促狹主意,板着臉把這兩個人也一通好訓。
趙如壞笑着過來,麻溜的行了一個禮,故意裝着欠身子逼手回話的姿勢道:“姑娘好,姑娘早起就吩咐備車,小的們不敢耽誤。去回王爺,王爺說才吃過熱飯,王妃在房中多坐一時再出門的好。姑娘您不知道,是我們回晚了。”
“你!”紅箋聽過,就雙手開始叉腰罵:“兩個小毛猴子,分明是王爺說過後,你們不即時來回,現在倒成有理的了。王爺就是說過這話,你們也應該早早來回,讓王妃在房中久候,你們可知罪?”
趙意也上來一步,用手中的馬鞭子梢頭在趙如手臂上輕敲一下:“兄弟,你又不好好回姑娘們的話,看看,把我這個大好人,也牽扯進去了。”
“你是好人!那街上的叫花子,是什麼人!”綠管也出來,白眼趙意道:“你也不好!”罵得兩個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互相正做着壞笑,一個大大的紫皮彈花的包袱送過來,伴着的是紅箋的斥責聲:“王妃出門兒要添換的衣飾在這裡,拿好了,少一件只找你們描賠!”
把包袱強塞過去,紅箋和綠管手攜手轉身而去,丟下一句罵聲:“不好好當差的小毛崽子!”趙如和趙意在雪地裡嘻嘻互相笑謔。
趙如問趙意:“你屬猴?”趙意搖搖頭,從包袱後面伸出頭:“我屬雞。”把自己的頭到處亂點:“會叼米的雞。”
“依我看,你肯定是叼着她了,不然,爲什麼罵你,把我也繞進去。”趙如拉着趙意走,不負責任的把原因怪在趙意身上。
趙意不答應:“她是先罵你的,因爲你打趣她。”兩個人在雪地的身影一起走到院門外,還在爲誰把誰連累了說個不停。
二門外停着真姐兒的翠雲鑲寶四匹馬車,還有一輛青帷油車,是跟去的小丫頭坐的。趙如和趙意把包袱放到青帷油車上,又檢查過馬車,回身見雪地真姐兒服採鮮明而來,忙和馬伕一起垂手退到兩旁候着。
見真姐兒快到了,趙如躬身打開車門,趙意取下踏腳的小板凳,紅箋和綠管一邊一個扶真姐兒上車,自己也上車去,關車門前,不忘白了兩個小廝一眼。
這兩個壞小子,就會取笑人!
趙如嘿嘿笑,趙意笑嘿嘿,兩個人再看着小丫頭上後面的青帷油車上去,跟着馬車出來。大門外,另有幾個隨行而去的家人候着。見馬車出來,送上趙如和趙意的馬繮,大家一起上路,前後圍隨着往街上來。
真姐兒在馬車裡隔着車窗往外面看,見風雪越發的急。大片大片的雪花打着旋兒下來,行人在雪中行走,都是抱着頭急行。
“這天氣,人真是難過。”在王府裡過着平靜賞花的真姐兒來到街上,才更體會到日子過得不富庶人的諸般苦。
紅箋和綠管也是道:“可憐,王妃你看那裡,這樣天氣,還出來行乞。”街口縮着一個身穿破棉襖的乞丐,年紀倒是不老不小,只在中年。紅箋和綠管睜着圓眼睛看着真姐兒,王妃向來心和善,該同情纔是了。
真姐兒吩咐:“停車。”趙如和趙意立即到馬車前來問候:“有什麼吩咐?”真姐兒指着那乞丐道:“這人是什麼家境?要是雪埋了房子,送他去修繕司,表哥說過,雪壓了房子的人給住處,也給事情做。要是好吃懶做油手好閒的人,讓人開導開導他。又不是老,也不是小,那邊酒樓上小二隻得十幾歲人家也能自己尋生活,怎麼他這年紀手腳健全,倒不怕風雪在這裡行乞呢?”
“奴才去問問。”趙如和趙意齊聲答應,下馬去了一個問過回來:“他是從霍山王的封地上纔過來的,說是秋天收成不好所以流落到此。在這裡無親無戚也不識字,沒有中人的一條大漢,別人不敢收留他做活,又不知道王爺仁政,所以只能行乞。”
真姐兒妙目盼睞過,點頭道:“那送他去收容司,讓人給他保暖的衣服,再問他。他願意留下來,讓人給他上戶牒,尋件事情做吧。”
趙意答應着去了,真姐兒讓馬車繼續行走。紅箋和綠管慢慢告訴真姐兒:“江洋大盜們要偷人家裡,也會找一個人裝着無依無靠找活計做。正規商鋪裡,一般不願意收留沒有中人的人做事。”
這古代打工,因爲沒有聯網身份證這一說,所以別人不得不謹慎小心。
真姐兒聽過點頭,看着馬車往城外去,她今天主要去看的,也是城外。城裡再大的風雪,至少房子有城牆保護。今天雪起,就是行乞的人也不用擔心,幾處街口已經搭起粥棚來。有是趙赦命人搭的,也有是有錢的商鋪子自己搭的作善事。
要擔心的,主要是在城外。
出城十里,見到楊樹林片片叢叢而生。這附近的村子看上去,是整齊而且大多是磚瓦房。又行過二十里,是一個小小集鎮。真姐兒誇獎道:“不錯,離城近的地方有個集鎮,起路的人走到這裡,可以打尖也可以歇息。”
“這裡原來全是茺地,”因真姐兒隨時要問話,趙如一直就在車旁。聽到裡面說話聲傳來,隔着車廂他耳朵也尖得很,回話道:“王爺來這裡時,吩咐城外十里建長亭,二十里三十里必有一個小集鎮。這樣,纔有了人居住。”
真姐兒往左右看:“有軍營嗎?”在城外沒有軍營看着,總是不安全。
“王妃請看,那邊十里外有旗子,那旗子下面,就是軍營。”趙如手指着東南那一處,真姐兒和丫頭們睜大眼睛,也只看到潔白的風雪和灰濛濛的天空。
趙如笑嘻嘻吩咐趕車的人:“去那裡。”馬車轉了一個方向,轉頭往東南而去。只行一刻鐘,果然是看到小小的一個旗子尖。紅箋和綠管在馬車裡又罵趙如:“他剛纔也看不到,是他知道地方,知道這裡有旗子尖。”
真姐兒抿着嘴兒笑,手捧着腮繼續看着。見旗子尖下漸露出軍營的帳篷頂,慢慢的,也露出旁邊黑乎乎的一片人來。
“那裡是什麼?”真姐兒好奇的問趙如。趙如不用看就回了話:“是做苦役的人。”聽真姐兒在車裡吩咐道:“去看看。”
莫明的,真姐兒忽然想起來權夫人。她和權大人一起,也是發配到這裡做苦役。
馬車更近前,軍中已經有人迎出來。守這裡的將軍馬車前迎接:“倪觀參見王妃。”守這裡的人,居然是倪觀。
聽馬車裡有笑語聲傳來:“倪將軍,你夫人可好?”倪觀先在心裡轉了一下才回話:“謝王妃垂問,她好。”
王妃爲什麼要問自己夫人?倪觀大惑不解,他到現在也不是太明白車裡的沈王妃和自己的夫人是有過談話。
想到那個敢到京外軍營門口罵的倪夫人,真姐兒就忍俊不禁。忽然想起來交待道:“這裡離表哥近,夫人她以後還是少來的好。”
趙赦不是個好性子,真姐兒多話的交待了一句。
倪觀紅透了面龐,他也想起來自己的家務事。衣甲聲響中,忙道:“是。”
車裡又有吩咐:“我要下去看看可好,是表哥讓我出來看看的。”雪地裡本來是一片潔白,這裡做苦役的地方,卻是人人漆黑,一片漆黑。真姐兒怕有人攔阻,忙先把趙赦拋出來。
車旁趙如和趙意對着倪觀點頭,證實真姐兒此行,是王爺的意思。倪觀放下心,忙道:“是。”回身命一個士兵:“過來侍候王妃下車。”
趙如打開門,真姐兒伸出穿着小牛皮靴子的腳來,就此停在車門處。這地上踏腳的,不是板凳,而是一個伏地的士兵。
活生生踩着人上馬,真姐兒還沒有過。她猶豫着停在那裡,見倪觀、士兵們、家人們和丫頭都看着自己,這才把腳踏上去。
這脊背再硬再是男人的背,踩在腳下還是軟綿綿的。下車後,真姐兒有一會兒覺得腳下雖然踩上凍得硬實的雪地,可是那脊背的感覺,還在腳下。
走上好幾步,這感覺才消逝。倪觀小心伴在身前數步,指着這一處說給真姐兒聽,那嗓音聽起來,也是拿捏了幾分:“這是一處炭窯,是罪行輕的人在這裡。王妃請看,這裡女人多,燒炭除了擡木頭是重的,炭燒出來要清許多。”
一簍一簍的木炭,看上去份量就不輕。真姐兒看着這一羣面目漆黑認不出來面龐的人們,心中憐惜之心油然而生。
果然有權夫人在,她面上也被炭塗得烏黑,不過真姐兒還是把她認出來。兩個人四目相碰,權夫人眼神兒還是倔強的。那意思是,她不覺得自己有錯。
真姐兒輕輕嘆了一口氣,漢人學術中最精通的,應該有明哲保身這一條。就是權大人再不對,也不應該把自己也牽扯進來。
想來權夫人是愛權大人,纔會恨得這麼深。當然也或許她是爲着面子,當着親戚熟人怕人說權大人外面風流,所以就下此狠手。
有人把這些事情,還是看得比命重要。不過真姐兒真心實意的覺得,權夫人不必這樣做。難道她不明白古代律法?應該比真姐兒更精通才是。
“你,吃不吃得飽,穿不穿得暖?”真姐兒柔和嗓音問出來這一句。人其實最重要的,先就是吃飽穿暖,先能生存,才能談尊嚴談別的一切。
權夫人是一件舊棉襖在身上,下身是露出棉花來的布棉裙子。對着真姐兒的大紅錦衣,手中抱着繪山水的鎏金手爐,她身子顫抖起來,嘶啞着嗓子堅持的說了一句:“我,沒有那麼下賤,我決不貼着他!”
她還是這樣想,真姐兒只能嘆息,再說下去,又要有人跳出來說自己愛慕虛榮。事情是怎麼樣的,這樣說話的人,應該好好想一想。
一個把自己原本生活都丟了的人,這樣子,不能說她是聰明的。如果確定以後會更好,丟下原本生活的人,纔有意義。
“你好生吧,不要太勞累了。”真姐兒回身交待倪觀,是王妃的派兒:“她是個柔弱人,要多憐惜纔是。”
倪觀摸不着頭腦,多憐惜?這些人來到這裡,做的就是苦役!苦役二字,要苦才行。他正不知道如何答應,見趙如和趙意一起對自己使眼色。
倪觀明白過來,這和王爺有時候的吩咐一樣,是答應着就成。當下應一聲:“是。”
紅箋和綠管這時候來勸了:“這裡冷,王妃請上車。”她們不說這裡髒,只說這裡冷。
權夫人看着真姐兒大紅色鑲珍珠披風的背影離去,身子在雪中不時的哆嗦着。自己的手上全是炭灰,而且天冷有了凍瘡。
而真姐兒那抱着手爐還要戴着織錦手套的手,一直在扎着權夫人的眼睛。
“幹活了!”管這裡的士兵們見馬車遠去,大喊了一聲。見權夫人還愣着不動,一鞭子抽在她背上,抽得這身子抖了一下,才怒罵道:“快乾活!”
管你們以前是什麼官夫人,到了這裡,談不上刑不上大夫。
趙赦在書房中看公文,見天色是半下午,不時往外面問一聲:“王妃還沒有回來?”雪花可見是重重的落下,因爲大風又急,在草原上常年行軍的趙赦是深知這急風中飛雪打在臉上的滋味兒。
再問一聲:“讓人去催催,可以回來了。”真姐兒這孩子,在外面呆了足有半天。想想雪花打在真姐兒嬌嫩的面容上,趙赦就覺得心疼。
取過書案上茶盞喝了半盞,才聽到外面有回話聲:“王妃回來了。”趙赦往外面道:“讓她快進來。”
長廊是木頭的,真姐兒爲出城,腳上是穿的小牛皮靴子,“蹬蹬”響聲中踏上廊下,聽裡面趙赦在催:“快進來。”
門簾打起來,雪衣上猶有雪花的真姐兒進來,綻開笑容先問道:“表哥,我中午吃的羊肉熱湯麪,是表哥指的那一家,好吃。”
丫頭們跟進來,給真姐兒解去雪衣再退下去。真姐兒走過來問道:“表哥你,是經常去的吧。”趙赦用自己的茶碗倒熱茶給真姐兒,看看她神采奕奕的面龐。因正在看公文,面上是肅然無笑容的道:“我也愛吃,以前揹着你,去過幾次。”
“爲什麼揹着我去?”真姐兒笑靨如花。趙赦道:“好東西,是慢慢給你的。”真姐兒抿着嘴兒一笑,露出不計較的神氣來:“那我等着。”
手捧着熱茶,真姐兒眼珠子剛一轉,趙赦看到道:“你又有話要說了。”真姐兒笑逐顏開:“是的。才從城外看回來,我在想……”
“說吧。”趙赦眼睛還在公文上。真姐兒好聽的嗓音響起來:“罪行輕的人,是不是可以用別的抵罪。我才讓人問過罪行分幾等,有些其實,定罪服苦役,是重了的。”
趙赦停下手頭的事情,往後面椅背上舒服的靠一靠道:“關上三、五天的,我的獄裡還關不過來呢。我初到這裡的時候,打架的,小偷小摸的數不勝數,我不關他們。罰不起的人,讓他們服苦役去,服完了好生回來,還是良民。”
這些人服的苦役,全是白給安平王掙錢。燒炭的人不過管一頓飯,炭賣出去,收入全是趙赦的。
真姐兒笑盈盈:“打架情節惡劣的,理當服苦役磨一磨性子。有一些,實在是小罪行。表哥,城外還是有不少荒地,依我說,就是咱們那天說的種樹的話,我再改一改。罪行實在輕,又是誤犯的人,讓他們按罪行來植樹吧,而且要常照管,看着活才行。當然,是在他們拿得出來的情況下。”
趙赦慢慢有了笑容,乾脆地說一聲:“好!”招手命真姐兒近前來,抱着她坐在膝上,笑容滿面地看着真姐兒如花似玉的小臉蛋兒。
是誰說真姐兒不會當王妃來着?安平王此時心裡太喜歡,開始浮想聯翩。是霍山王還是靈丘王……。像是說的人不少。
一個小商人之女嫁入王府做王妃?知道進退嗎?知道周旋嗎?知道談吐嗎?這些,都不是生來就會的。
年青的現代人懂的是什麼?自己回想一下,最清楚。
安平王自己親自上陣教導,又親自指派自己最得力的三個幕僚,就是他既然打算成親,就不會讓別人笑話真姐兒。因爲妻以夫貴,笑話真姐兒,就等於笑話的是王爺自己。
初封王時,也是有人背後譏笑趙赦只會打仗,是治理不好一方土地的。打仗和治理,是兩件事情。打下江山坐不好江山的人,歷史上是大有人在。
百戰百勝的安平王能常打勝仗,是一個好勝的人。他不會讓人說自己的小妻子是個不知道進退的人,也有把握自己不會教出來一個不知道進退的人。
此時他欣慰了,抱着真姐兒親了一親,知道變動,表哥真是喜歡了。
“這樣,過幾天是十五,真姐兒你上殿來,當着百官,把這話說一遍。”趙赦柔聲說過,真姐兒笑眯眯推辭一下:“在這裡和表哥說,也是一樣。”
趙赦親了她一下,再柔聲道:“不一樣。”真姐兒也知道不一樣,不過推辭一下,也是應當。
書房裡,趙赦抱着真姐兒正在交待她如何說,聽外面有人回話:“醫生來了。”真姐兒一聽,就苦了一下小臉兒,把面龐埋在趙赦懷中。
今天是看醫生的日子,出去了一天醫生沒有找到,聽說王妃回來,就找到這裡。
趙赦哄着真姐兒:“爲你身子柔弱,以前不是也按日子常看,好孩子,這裡冷,調養的藥,你還是要用。”
真姐兒仰起面龐來,眼睛裡也有擔心地“嗯”了一聲。趙赦看得要笑,再哄一聲:“表哥不急,真姐兒也不要急。”往外面喊:“進來吧。”
從趙赦懷中起來的真姐兒心中悶悶,要是不急,就不會說這句話了。
醫生進來叩過頭,跪到榻前去給真姐兒診脈。在京裡看了好幾次,回來也看過一次。真姐兒無意識地伸出手,趙赦是站在身邊站着。
“恭喜王爺,賀喜王爺,”醫生小心的診了好幾回,才露出確定不疑的笑容來:“王妃有了。”
------題外話------
有孕了,有孕了,求票票了,收票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