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鄱陽湖

關貧賤這時正徘徊在出手既不是、不出手也不是之間,他急得直想大叫出聲。他平時自我鍛鍊極勤,卻沒想到真正遇到了這驚心動魄的事,自己卻這般舉棋不下,如此脆弱無能。他恨透了自己!

這時龐一霸卻一翻身,掠了出去,掠到牛重山和那青年的戰團處,十指第一節指骨迸屈,疾鑿而出,牛重山忙回劍反斬,這一招應變極快,是青城劍法中的“玉扣還風”,但龐一霸卻忽然縮手,一出腳。勾倒了牛重山!

牛重山一倒,龐一霸掩護那青年往後退去,順便一足踩了下去,關貧賤關心大師哥安危,飛掠而上,“刷”地一劍,急刺龐一霸左足踝上三寸的“懸鐘穴”!

這一劍可謂快到絕頂,龐一霸一縮腳,另一足已踹了出去,急蹴關貧賤的“丹田穴”!

關貧賤情急自保,已渾忘了青城劍法,回劍急刺,刺戳龐一霸右足足踝上七寸的“中都穴”!

這下變招奇快,關貧賤自習的正是不要劍術的劍術:快、準、狠,招隨心生,劍隨意出,龐一霸“咦”了一聲,遽然收腳,身形突地一轉,已轉到關貧賤背後,右手成豹拳,直取其第五椎節下的“神道穴”!

這一招原是龐一霸得意的招式,配合了極利害的身法,方能運用。敵人眼前一花之際,背後己遭重擊,叫做“拆骨四式”,這是第一式。

但這一招使出來,關貧賤忽不見敵人,以他平日自我的鍛鍊,立知敵人已繞至背後,所以劍尖自旁後挑,竟準確無訛地刺向龐一霸右腕“會宗穴”!

龐一霸可謂驚愕無已,實想不透這小子是什麼來路,他大喝一聲:“好!”

身形又是一轉,已到了關貧賤面前。這時關貧賤的劍已到了背後,龐一霸的“拆骨四式”之第二式,以第一式關節之四指內屈緊貼,“豹捶”敲擊關貧賤的牙腮!

關貧賤再要回劍挑穴,已來不及,他的“捨身劍法”,正是無招創招,忽一劍刺去,反刺龐一霸的“言抗穴”!

關貧賤這一招,已非拆招,而是圖救命,來個同歸於盡!

龐一霸卻怎肯讓自己和這渾小子玉石俱焚?當下只得撤招一轉,又轉到了關貧賤背後,惡念陡生,出手已至十成十功力:“拆骨四式”中第三式,急戳關貧賤背門“鳳尾穴”!

龐一霸開始和關貧賤交手之際,正是劫飛劫等錯愕當堂,心知不敵,要撤離之際,他們初以爲這小賤種必萬難闖過,不料他竟能跟龐一霸翻翻滾滾地惡鬥,這下差愕得瞠口結舌,實比六人聯乎尚不敵於龐一霸一人還要詫異!

故衆人在無望中,又生了指望。

這時關貧賤和龐一霸,已拆到“拆骨四式”中的第四式!

關貧賤心裡卻左右爲難,不禁大呼道:“前輩,手下留情!”

龐一霸心裡對這年輕人也十分激賞,但他此時,已罹重創,而且心有顧礙,強敵環視,自知絕不能心軟,所以哼道:“容情什麼?空憑一身好武功,卻作些暗箭傷人的醜事!”

當下,“拆骨”第四式左右捶打關貧賤的“掛膀”,“膏盲”二穴!

這一招原是“拆骨四式”中,最陰毒的一式,龐一霸見關貧賤呼嚷之聲,極其真切,以爲他自知接不下,卻不知關貧賤是不想再鬥!

這下若被擊實,關貧賤自是非死不可,他的長劍也不及連救二處,就在這時,關貧賤急中生智,“神手拍蚊”,“啪”地颳了龐一霸一巴掌。

龐一霸一愕,感覺到對方──一個少年人──已擊中自己了,而且是臉部,在這一剎那,他可謂鬥志全消,心喪欲死,他出道以未,不怕拼死,但甚少遇到挫敗。要知道臉門是人身最重要的部分,對方擊中了他,又收了手,自己哪裡還可以死賴着臉皮纏鬥下去。

龐一霸雖“霸”出了名,卻是勝就是勝、敗就是敗的人,他在這片刻間,可謂心如槁灰,竟分辨不出關貧賤的掌力,是徒具聲勢,夠快不夠力的!

他見對方拍中了自己一掌,而又未下重手,覺得自己已經算是敗了,哪好意思再打下去,那兩記“拆骨手”,也未施展下去。

──這無疑是等於在閻王關口,讓關貧賤活了回來。

關貧賤長吸了一口氣。冷汗涔涔而下。龐一霸嘆了一聲,見對方不取自己性命,可能無甚惡意,便慘笑道:“青城派幾時出了這般人材,佩服,佩服……”語言甚是沉澀。

關貧賤一念好勝,居然憑險擊敗了一方宗師龐一霸,心中悔恨交加,正想說些什麼時,劫飛劫已掩至,一劍斬了下來!

劫飛劫是在龐一霸背後出劍的,而龐一霸此刻見關貧賤無加害之意,便散鬆了戒備,又因受挫敗,心中抑鬱,一時疏失,劫飛劫一劍斬下來,陡聞風聲,向前翻跌出去!

但這下已遲,劫飛劫一劍,已斬下他一條胳臂,龐一霸這時翻了出去,正面對關貧賤,龐一霸急怒攻心,恨忖:你們這般折辱我,縱不敵也拼個你死我亡!僅剩下一隻左手,一個飛擊,疾戳關貧賤“開空穴”!

關貧賤此刻正痛自引過,見龐一霸傷重,便想過去扶持,心無鬥志,哪避得過龐一霸拼命全力一擊?

牛重山因爲小師弟所救,而今見關貧賤目定口呆,不閃不躲,眼看要糟,他大喝一聲,雙手一抱,將龐一霸攬抱個結實,想阻他一時的攻擊,讓關貧賤緩過手來。

但龐一霸的武功,端的是厲害非凡,他身上數處重創,又斷一臂,被牛重山一抱之下,痛人心脾,他情急變招,豹拳反鑿牛重山“脊樑穴”!

這下敲個正中,牛重山狂吼一聲,噴出一口鮮血,猛一發力,將龐一霸箍得全身骨骼,“喀喀”發響。劫飛劫因懼龐一霸之威,不敢上前。

這時大殿後側,人聲沸騰,似知有格鬥發生,趕過來援助。衆人知再不殺龐一霸,後患無窮,徐鶴齡心生一計,一手抓住一個驚惶中的妾侍,喝道:“龐一霸,快投降,否則殺了你的愛妾!”

龐一霸這時鼓氣發力,吐氣揚聲,“砰”地將牛重山偌大力氣的屍身,震飛出去,大聲慘笑道:“殺吧,我龐某人活着的一天,定要跟你們這班狗徒算清這筆血債……”

說着運目瞪去。徐鶴齡給他瞪得心中一慌,手中一震,已將那妾侍對穿而過,那妾恃哀呼一聲而歿。徐鶴齡怕龐一霸追來,又抓住另一妾恃,慌道:‘你敢來……再來……,我連她也殺了!”

龐一霸渾身浴血,目睜裂眶,步步逼來,徐鶴齡兀自顫聲道:“再來……我……殺了……殺了……”

這時關貧賤正彎下身來,攙扶起牛重山,牛重山雖生得碩壯,卻已斷了氣。關貧賤這時悲悔之情,真不知怨誰是好!

龐一霸仍然一步又一步地行去,已是恨得咬牙切齒,徐鶴齡愈是害怕,愈是惡向膽邊生,又一劍殺了那女子,龐一霸狂嚎一聲,向他疾撲而來!

而在這時,饒月半已險象環生,秦焉橫挽着大刀,兩人合戰王憾陽,情勢登時較爲好轉。

那少年見龐一霸全身披血,雙目幾要裂眶而出,嘶聲叫:“爹──!”

龐一霸撲過去的身子爲之一塞,劫飛劫、徐虛懷、壽英三人何等機伶,閃電般搶到那少年身前、身側、身後去!

那少年見龐一霸斷臂負傷,神危力竭,心中大慟,竟不知三人襲來!

龐一霸這時乍回身,發出一聲嘶心裂肺的大吼:“小心!!”

隨着一聲大吼,飛撲而來!

可惜他已受重傷,將掠向徐鶴齡之勢硬生生收回,轉撲向劫飛劫等,便慢了一慢。這緩得一緩,劫飛劫已打落了那少年手上的峨嵋鋼錐,壽英一劍剁下了那少年一條腿,徐虛懷卻一劍抵住那少年的咽喉。

這時龐一霸已擁至,關若瘋虎,壽英等驚心動魄,徐虛懷喝道:“站住!”

大影一閃而落,龐一霸居然不動了,但他的雙眼,流的竟不是淚,而是血!

徐虛懷知道果然捏着了一味霸悍的龐一霸的弱點,喜得互覷一眼,徐虛懷道:“你……再過來,我就將他一劍殺了!”

那少年雖斷一腿,血流得一地,痛得臉都青了,但卻不哼一聲,那龐一霸須鬢怒張,又痛又急,卻無法可施。

劫飛劫知道他們抓的不是一個人而已,而是龐一霸的死門.當下冷笑道:“龐一霸,事發了,你作惡多端,快自作了斷吧,你不自殺,我就殺了他!”

那少年正是龐鵬。他因仗着父親威名,武功便十分荒疏,但十分有骨氣,被傷到如此,卻不求饒。龐一霸這時卻沒了主意,手足無措,情急關心,嘶聲喊:“你們……天殺的!”

劫飛劫目中兇光大現,回劍一戳龐鵬斷腿處,龐鵬痛得一咬牙,幾乎昏了過去,龐一霸怪叫了一聲,跳了起來,一面跳,一面叫:“別、別、別動手……我死了,我死了就是,別殺我孩子!”

他一面說着,一面揚起手掌,眼中淌着血淚,看着他的孩子,戾氣都化成了慈祥。關貧賤一直呆在大師兄之歿的傷悲裡,乍聽如此,才擡頭看清了情勢。

這時龐一霸已一掌拍在他自己的“太陽穴”上,關貧賤嘶吼了一聲:“老前輩,你不能死!”

全力撲去,扶起他時,龐一霸已油盡燈枯,氣息奄奄,傷不可救,喃喃說了一聲:“別殺我兒……”頭一撇,便嚥了氣。關貧賤見他斷臂浴血,額頭稀爛,血肉模糊,宛似身處噩夢,全身感到一陣刺骨的寒冷。

便在這時,聽得劫飛劫道:“留着沒用,殺了!”關貧賤猛然一醒,正待喝上,壽英已一劍刺人那少年的背心之中去了。

關貧賤只覺內心如刀剜一般,木立不動;這時王憾陽已敵不過秦焉橫、滕起義兩人聯手,趁着莊丁擁進來之際,倏地竄出,轉眼逃是得影跡全無。

莊丁雖然不斷擁進來,但龐一霸既死,徐虛懷等還應付得了,劫飛劫在大家打得好不燦爛時,躍上桌面,高舉割下的龐一霸首級,大叫道:“放下兵器,龐一霸已爲我們所殺,我們乃奉‘功術院’和‘平一君’來之命平此賊寇,過住不咎,降者無罪,如有逆者,格殺毋論!”

這連番喊話,可說大大挫滅了龐一霸子弟兵的鬥志,打了一陣,攻不下來,大部分都溜之大吉,部分也停止了格鬥,小部分頑抗到底的,則很容易的便被秦焉橫等消滅了。

關貧賤,卻仍是呆立當堂。劫飛劫見大勢已定,便走過來,含笑一拍關貧賤肩膊道:“小兄弟,這次你居功不小哩。”

關貧賤腦海裡一團亂,也不知答些什麼是好。壽英、徐鶴齡、饒月半三人見關貧賤居然能以一人之力,擊敗龐一霸,紛紛都走過來阿諛恭維。

劫飛劫在旁瞧了,滿心不是味道:龐一霸雖敗在關貧賤之手,但實死於自己的部署下。他剛纔誇那一句,以爲關貧賤會謙遜幾句,“這都是劫老大帶領之功。”“還不是跟劫老大學的。”誰知這小子一言不發。

劫飛劫心裡有氣,卻滿臉堆歡,道:“過兩天赴平一君處領功,我會大大誇你一番,你等着受賞好了。”

關貧賤仍是不答。劫飛劫心裡暗罵一聲:家狗上鍋臺──不識擡舉!青筋在額上一現即逝。

壽英瞥了一眼,默默退開,去勸降龐家堡的人:“……你們跟着咱們,銀子大家花,樂子耍不完,不跟咱們的,凍死餓死給人打死,誰人來保障你們?還是乖乖跟咱們吧!”

一時間,倒有不少人真的留下來。他們都是遊手好閒的武林人,舊主人死了,再換一個,也沒什麼不同,反正忠心的部下都已戰死,知機的都開溜了,他們跟誰,只要有飯吃,還不是一樣!

滕起義問了一聲:“這些屍首怎麼辦?”

那劫飛劫正在怒火上頭,大聲道:“拋下鄱陽湖不就一了百了!”他一面說着,霍地轉身,紅衫掠起一陣飆風,徐虛懷在旁邊站着,也覺心頭一寒。

劫飛劫和青城派的人佔領了龐家堡,其結果是金銀珠寶花不盡,名聲鵲起,實力大增,果爾不到兩天,連銅官山的流寇都來“拜山”了。

他們來的時候,看見鄱陽湖上的浮屍,都掩住了鼻子,使得當那湖水擊拍石洞的聲音,越來越大聲時,他們騰不出雙手來掩塞耳朵。

第十七章 小初第二章 看竹何須問主人第二十一章 好一朵白蓮花第五章 燕子居風波第十四章 百花洲第七章 龐一霸第十章 耿大王第十三章 鄱陽湖第六章 背叛師門第六章 背叛師門第二十五章 偷天換日懾心功第十九章 秋燒鰣魚阿媽酒第二十三章 紅袍老怪冒大飆第二十一章 好一朵白蓮花第八章 藍巾賊第十七章 小初第二十三章 紅袍老怪冒大飆第十四章 百花洲第十八章 當年今日天下事第二十一章 好一朵白蓮花第八章 藍巾賊第四章 幫派堂院牆第十一章 青雲譜第二十二章 藤槍與劍第十四章 百花洲第四章 幫派堂院牆第十三章 鄱陽湖第十七章 小初第十七章 小初第二十章 弒師叛徒第二章 看竹何須問主人第十一章 青雲譜第十四章 百花洲第十九章 秋燒鰣魚阿媽酒第九章 無命盜第十八章 當年今日天下事第八章 藍巾賊第二十二章 藤槍與劍第七章 龐一霸第一章 武林規矩第二十五章 偷天換日懾心功第六章 背叛師門第十九章 秋燒鰣魚阿媽酒第十二章 石鐘山第四章 幫派堂院牆第七章 龐一霸第二章 看竹何須問主人第二十章 弒師叛徒第一章 武林規矩第二十一章 好一朵白蓮花第二十五章 偷天換日懾心功第十四章 百花洲第二十四章 一刀雙劍一槍第一章 武林規矩第十一章 青雲譜第四章 幫派堂院牆第六章 背叛師門第三章 下山第一章 武林規矩第十一章 青雲譜第七章 龐一霸第十四章 百花洲第四章 幫派堂院牆第八章 藍巾賊第四章 幫派堂院牆第十四章 百花洲第十五章 青黑色的箭第九章 無命盜第四章 幫派堂院牆第十五章 青黑色的箭第十二章 石鐘山第十五章 青黑色的箭第五章 燕子居風波第四章 幫派堂院牆第二章 看竹何須問主人第十二章 石鐘山第十七章 小初第十二章 石鐘山第十七章 小初第二十三章 紅袍老怪冒大飆第二十五章 偷天換日懾心功第六章 背叛師門第一章 武林規矩第十二章 石鐘山第十五章 青黑色的箭第一章 武林規矩第十六章 閣樓中的人第十七章 小初第十二章 石鐘山第十七章 小初第二十二章 藤槍與劍第八章 藍巾賊第十八章 當年今日天下事第十章 耿大王第八章 藍巾賊第十一章 青雲譜第十六章 閣樓中的人第九章 無命盜第十八章 當年今日天下事
第十七章 小初第二章 看竹何須問主人第二十一章 好一朵白蓮花第五章 燕子居風波第十四章 百花洲第七章 龐一霸第十章 耿大王第十三章 鄱陽湖第六章 背叛師門第六章 背叛師門第二十五章 偷天換日懾心功第十九章 秋燒鰣魚阿媽酒第二十三章 紅袍老怪冒大飆第二十一章 好一朵白蓮花第八章 藍巾賊第十七章 小初第二十三章 紅袍老怪冒大飆第十四章 百花洲第十八章 當年今日天下事第二十一章 好一朵白蓮花第八章 藍巾賊第四章 幫派堂院牆第十一章 青雲譜第二十二章 藤槍與劍第十四章 百花洲第四章 幫派堂院牆第十三章 鄱陽湖第十七章 小初第十七章 小初第二十章 弒師叛徒第二章 看竹何須問主人第十一章 青雲譜第十四章 百花洲第十九章 秋燒鰣魚阿媽酒第九章 無命盜第十八章 當年今日天下事第八章 藍巾賊第二十二章 藤槍與劍第七章 龐一霸第一章 武林規矩第二十五章 偷天換日懾心功第六章 背叛師門第十九章 秋燒鰣魚阿媽酒第十二章 石鐘山第四章 幫派堂院牆第七章 龐一霸第二章 看竹何須問主人第二十章 弒師叛徒第一章 武林規矩第二十一章 好一朵白蓮花第二十五章 偷天換日懾心功第十四章 百花洲第二十四章 一刀雙劍一槍第一章 武林規矩第十一章 青雲譜第四章 幫派堂院牆第六章 背叛師門第三章 下山第一章 武林規矩第十一章 青雲譜第七章 龐一霸第十四章 百花洲第四章 幫派堂院牆第八章 藍巾賊第四章 幫派堂院牆第十四章 百花洲第十五章 青黑色的箭第九章 無命盜第四章 幫派堂院牆第十五章 青黑色的箭第十二章 石鐘山第十五章 青黑色的箭第五章 燕子居風波第四章 幫派堂院牆第二章 看竹何須問主人第十二章 石鐘山第十七章 小初第十二章 石鐘山第十七章 小初第二十三章 紅袍老怪冒大飆第二十五章 偷天換日懾心功第六章 背叛師門第一章 武林規矩第十二章 石鐘山第十五章 青黑色的箭第一章 武林規矩第十六章 閣樓中的人第十七章 小初第十二章 石鐘山第十七章 小初第二十二章 藤槍與劍第八章 藍巾賊第十八章 當年今日天下事第十章 耿大王第八章 藍巾賊第十一章 青雲譜第十六章 閣樓中的人第九章 無命盜第十八章 當年今日天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