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當年今日天下事

衆弟子都吃了一驚,徐氏兄弟更心裡暗忖:這次闖的禍子大了,原來龐一霸是師父師伯師叔的戰友!二人暗中計算好,到時責問起來,便推說是劫飛劫唆使的,關貧賤下的手,跟自己可無干系。兄弟兩人所想的居然是一般的心意。

劫飛劫,饒月半二人也有打算:今日兩人留下來這場慶功宴,看來是貼錯門神了,萬一追究下來,對方人多勢衆,可吃盡了眼前虧,到時候,認個提議之罪,好漢不吃眼前虧,手刃龐一霸的事,就在關貧賤身上栽。

各人心意都計算好拿關貧賤來做替死鬼。

卻聽魏消閒忿忿地道:“龐一霸功夫不錯,也跟咱們歷過生死,共過患難、但他一意孤行,剛愎自用,背叛朝廷,陰謀造反,卻是不該!”

衆人聽他如此說,心頭都爲之一寬,但又詫異於龐一霸居然有那麼多罪名──比他們自撰加諸到龐一霸頭上來的還要大,還要多!

只聽楊滄浪也恚道:“當今天下,莫不歸順於元,所謂‘順天則昌,逆天則亡,龐一霸執意不肯聽我們勸告,纔有今日,也算死有餘辜了。”

文徵常“唉”了一聲,道:“人也死了,再罵就不好了。”

楊滄浪又重重哼了一聲道:“當年他若肯聽咱們的話,也不致有今日了。”

魏消閒大表同意:“上朝早已亡國幾十年了,還參加什麼白蓮教的,復什麼宋,稱什麼漢?宋朝有什麼好?難道再要他們回來降敵求和,苛徵暴政嗎?與其給自己人辱殺,不如給韃子殺……”

邵漢霄喝道:“二師弟!”

魏消閒即刻住口,邵漢霄圓潤的額上黃光一現,又斂收了下去,道:“當今是元朝的天下,咱們不要胡言妄語。”

魏消閒素來敬服他掌門大師兄,也覺自己口沒遮攔,便恭聲應道:“是。”

平一君岔開話題說:“龐一霸跟我們,也十多年沒見了,沒想到他竟喪命在五位高足手下。”

祝光明點點頭道:“差不多有二十年了,我們在‘武學功術院’密件中得知他串通白蓮教,裡應外合,要殲滅‘武學功術院’,也大爲錯愕──龐一霸富甲一方,財雄勢大,武功過人,卻因一念之差,竟如此下場……”

平一君眯着眼睛道:“卻教諸位少俠手刃當堂,也算天意。想十六年前咱們七人聯手的那一役……”他的頭身微仰着,酒杯沾在脣邊,卻不喝下去,似在追想往事。

“那是咱們七人的最後一次聯手了。”邵漢霄也在回憶,“那時候是對紅袍老怪的一役……”

關貧賤聽得“紅袍老怪”四個字,心中一震,暗忖:莫非是今晨遇到的所謂“紅袍活佛”巴楞喇嘛?

只聽平一君笑道:“什麼最後一次?咱們寶刀未老,說不定,很快還有再聯手的機會哩!”

邵漢霄笑道:“你不同,老當益壯,勝似當年,我老了,老態龍鍾,還差一根柺杖,就等四塊板了,不中用啦!”

平一君呵呵笑道:“邵兄,你的話瞞得過我,但額上的黃光瞞不過我,這黃光閃現,便是‘春秋乾坤’內家心法練成的徵兆,邵兄若說老了,那我早該釘蓋羅!”

兩人相視,哈哈大笑。

徐鶴齡心中跟關貧賤一樣,也想知道紅袍老怪的事,忍不住問:“師父,紅袍老怪是不是現在的巴楞喇嘛呀?”

徐虛懷心裡也想知曉,卻故意表示懂事,斥責弟弟道:“二弟,師父正在開心暢懷,沒來由你打什麼岔!”

邵漢霄笑道:“也沒那麼多規矩!”

笑向文徵常道:“五師弟,你能言善道,由你說與小輩們聽吧。”

文徵常道:“從前的紅袍老怪確是現在巴楞喇嘛,但他以前也不叫巴楞,叫冒大飆。江湖人稱‘紅袍飛屍’,那時他臭名昭彰,吸血盜嬰,剖腹取心要練一種‘偷天換日功’,即是將別人來襲的功力反彈回去傷人,一旦練成,能敵之就寥寥可數了。這種功力,類似武林中失傳之秘‘移花接木功’,或慕容氏之‘以彼之道,還彼之身’的武功……”他本來想說得明白些,讓後輩們能瞭解這種精深的功力,但在座中徐鶴齡等數人俱毛骨悚然起來,文徵常見他們神色不對,便問:“什麼事?”

壽英道:“這種功力,我們見過了。”

文徵常等反是一愣。壽英便把路上所見的事說了,說到蒙古人如何要漢人跪在田陌畔受罰,巴楞喇嘛如何紋風不動連殺二刺客、又說出衆人如伺阻止關貧賤魯莽行徑,繪影圖聲,描敘得天花亂墜,也真有說故事天才。

楊滄浪聽得關貧賤莽撞,又用鼻子哼了一聲。

文徵常聽了,向壽英嘉許道:“不讓小關去招惹巴楞,是替他撿回一條命,作得很好。”

這句讚語,卻令劫飛劫,徐鶴齡聽了很是後悔:早知就不要攔阻,來個借東風殺曹更好!

平一君和邵漢霄聽了之後,一個喃喃道:“練成了,他已練成了……”

一個自語道:“好厲害,確是厲害……”

文徵常道:“那我還是說下去。聽壽英所言,那巴楞的‘偷天換日功’,已經是練成了。這功力一旦練成,武林中能製得住他的人,就太少了。你們萬萬不能去惹他,何況他是朝廷紅人,招惹不得的。我們當初在江西一帶找他算帳的時候,他的‘偷天換日功’還沒練成,這是一門極傷神魄體力,又極損陰德,加之極難修習的魔功……”文徵常搖了搖頭,再發出了一聲嘆息:“沒想到還是給他練成了。”

劫飛劫忽問:“十六年前,六位前輩與巴楞活佛一戰,未知結局如何?”衆人都忙不迭點頭,心裡也正想問這句話。

文徵常說:“那時我們以七敵一,勉強算是勝了他。他負傷逃去,我們也殺他不了,第二次他帶了三名蒙古高手來尋釁,恰好遇上白衣方振眉,給打跑了,發誓永不再履中原……沒想到他這次重回,還把武功練成了。”

祝光明道:“這次少了龐兄,我們六人,恐非其敵。”

楊滄浪大不同意,“三師兄平日多愁善感,今日卻簡直杞人憂天了。他武功大進,難道這十六年來,咱們退步了不成!”

平一君道:“說的也是,紅袍老怪雖然挾藝而來,咱們也未必就怕了他。”

邵漢霄額上又黃光一現,欲言又止。

魏消閒卻道:“不過,巴楞活佛現在是元朝國師,是咱們上司,不可以冒犯,忍讓着點就是了。”

文徵常也以爲然:“咱們跟這種人爲敵,被人誤爲反賊,當藍巾盜、白蓮教來辦,那纔不值哩!”

平一君忽整整衣襟趨前正色問道:“文兄提起藍巾盜,白蓮教,使我倒想起了一件事,正要請教五位。”

邵漢霄笑道:“平兄客氣起來作什麼?”

平一君微微一笑道:“聽說五位已掌握了叛賊謀反的消息傳遞方法和暗語,不知有沒有這回事?”

五人臉色俱變了變。邵漢霄恢復得最快:“平兄何處得悉此事?”

平一君眯着眼睛,放鬆了腰,背靠了椅,雙手平放桌上,微微笑道:“諸位忘了,我在‘武學功術院’中,是幹什麼的?”

五人靜了一下,魏消閒首先大笑道:“是了,是了,無怪乎如此機密大事,平兄也瞭如指掌,嘿嘿,‘武學功術院’等於是唐宋的武科京試,閣下是‘武術院’的督導,自然是御史大人的親信了──這些小事,自然逃不過你的法眼。”

平一君笑道:“你們這次刺探情報有功,我也知道了,都會一一上稟,到時五位定居大功,而且,青城派也必在武林各門各派中脫穎而出,那時……可就不是在兄弟這兒喝酒了。”

楊滄浪哈哈笑道,“該我們青城派請酒,該我們青城請平兄大駕光臨,共謀一醉。哈哈,哈哈。”

邵漢霄卻道,“平兄助我們青城聲威。多美言幾句,自是最好不過,我們青城一派,自曾太師祖‘千手劍猿’以來,不怕難聽說句實話,也沒出過什麼人物來,六七十年下來,青城派從十九大門派中排行第五,掉到十一大門派之未,老夫實在……唉,這一挑擔子,重逾千鈞,真是重逾千鈞……”

魏消閒安慰道:“大師兄萬勿氣沮,這次有平兄鼎力相助,多加美言,不怕青城派不發揚光大……”魏消閒脾氣不好,但善於處理事務,青城一派大多數的財經庶務、行政部署,全由他一人掌理,也特別善於把握時機。

平一君道:“光大青城,有朝廷撐腰,指日可期,有關白蓮教暗號事……”

邵漢霄、魏消閒均望向文徵常,文徵常當即會意,道:“這次知道暗號的事,也是我們趕赴黃石聚議的目的,我們本打算在那時公佈出來,讓朝廷先有了準備,再派大軍去鎮壓……”

平一君訝然道:“需出動到大軍麼?他們糾衆反了?”

文徵常緩緩地點了點頭,“這次的事,說起來是‘北英組’的弟子發現的。”

這一句話說下來,衆弟子都大感震訝,“東豪組”徐虛懷等以爲自己等人立了大功,卻不知“北英”也立了如此大功。

“北英組”的人自己也同樣莫名其妙。

文徵常道:“事情是這樣的,‘北英組’六個不成材的東西,去攻打‘連雲寨’,結果連寨影兒都沒看見,就給人衝散了一個,餘下五人都逃了。”

說到這裡,青城人人俱感臉上無光,文徵常嘆道:“後來,我那個不成材的犬子,囑人將被殺的弟子臺洋南屍首擡回來,我們把他殮葬時,偶然發現他手裡扣着包東西。”文徵常說看從衣袋裡掏挖出一件事物來,衆人知道此物必是重要關鍵,都留神望去。

只見那東西圓形,碗口兒大,呈褐色,有花紋,那個平家千金,一直端坐在那兒,目不斜視的,現下卻叫了一聲:“月餅?”

文徵常笑笑,加了一句:“是蓮蓉五仁火腿燒肉,加雙蛋黃的。”

衆人見是一塊月餅,更加不明所以。

只有平一君默不作聲,若有所思,侍在他身側的平守碩一隻惺鬆的眼,忽然亮了一下。

他眼光猛地一亮,關貧賤的心,卻突地一跳,這時只聽文徵常說道:“他手裡抓的是這塊月餅。我已經撕開來看過了,現在我再剝一次。”

他說着輕輕用兩隻手指一拗,由於這月餅久經露風之故。“卜”地一聲裂開爲二,裡面真的有蓮蓉、杏仁、火腿還有蛋黃之類的東西,餡裡卻還有一卷小紙,文徵常用兩指將紙卷拎在手裡,然後雙手奉上給平一君,顯得小心翼翼。

平一君慢慢將紙卷打開,裡面只有幾個字:“八月十五殺韃子”,他依然微微笑着,如一尊詭奇的慈祥婦人相。”

文徵常道:“於是我們五人推斷:一、多年前‘連雲寨’自支持過‘絕滅王’楚相玉謀叛起,一直是叛軍強助,而且據悉也是‘白蓮教’的附逆;二,在‘連雲寨’所發現的這張條子,也等於是‘白蓮教’的命令:三,因爲這塊月餅,我們一路北上,到處留神,發現這種‘月餅’還真不少,大城小鎮,都曾發現,想必是‘白蓮教’起事而無法通知各地響應,只好借八月十五‘月餅’之名爲大汗祈福,甲主才告批准的,也就是說,這塊月餅,等於告訴了我們:白蓮教大舉叛亂、起事日期及傳遞方式。”

衆人聽得聚精會神,關貧賤卻覺背脊一陣寒冷:這件事若泄露出去,不知又有多少中國人死在蒙古人手裡了。

只聽平一君道:“諸位發現這等大事,端的是萬世之功。”長嘆一口氣,又說:“可喜,可賀!”

他前面幾句話,說得似平靜無波的湖水一般平靜,一直到末段,才頓了一頓,再說時又恢復了微波不興的寧靜。這一方面可見出此事委實太令人震驚,是足以改朝換帝一等大事,另一面也可以見出平一君的沉着靜定,修爲到家。

楊滄浪、魏消閒等,以及徐鶴齡、壽英等人都爲日後錦繡前程而喜形於色。

邵漢霄卻道:“平兄如此爲青城派出力,我們自是銘感五中;更難的是平兄定力,委實過人。……至於發現月餅秘密,主要首功,其實還是三師弟的門徒臺洋南,他獨闖連雲寨,能有那麼大的收穫,也不容易。可惜的是他無法說出來,卻仍能用這種方式告訴我們……也真難爲他。至於我們,五師弟先發現臺洋南手裡的秘密,大家斟酌研究之後,算是五個臭皮囊齊推想出來的結果罷了,其實哪有什麼功可言。”

邵漢霄這麼一說,平一君便點頭道:“便是了。邵兄不愧爲青城掌門,連一個微末弟子的功績,就算他已夭逝也不稍忘,這點兄弟很是佩服。”

邵漢霄淡淡地道:“平兄取笑了。”

平一君接着道:“這次我先見着魏二兄,與他攀談,知你們趕赴黃石,似有事宣佈,我便建議先說予我知……其實黃石聚會中,也難保沒有‘白蓮教’的人摻了進來呢!”

當時元朝內政腐靡,民不聊生,故民變不可遏止。方國珍在臺州,劉福通在潁州,芝麻李二、徐壽輝、郭子興、張土誠等,紛紛在徐州、蘄水、濠州、高郵等地起義,其中劉福通乃白蓮教士,勢力甚衆。又得民衆歸心,朝廷對之極爲頭痛。

白蓮教原爲佛教支派,因爲反暴抗虐爲旨,故流於神秘詭異,爲韓山童所創,有口偈雲:“白蓮花開,彌勒佛降世。”

時遍地戰亂,赤地千里,黃河氾濫,以致民飢互相烹食,而元人又強徵十七萬民夫堵塞銅瓦廂決口,使黃河更北流,入渤海。這些人受盡折磨,又離鄉背井,心懷怨恨。完工後更任其自生自滅四處流散。他們在黃河故道黃陵崗附近掘得一獨眼石人,上刻:“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等字,人心震動,劉福通趁機組成紅巾軍,成爲抗元暴力的中心和主力。

“白蓮教”當時,也可謂無孔不入,所以平一君一番話也說得各人多了幾分憂慮。

文徵常道:“本來巴楞活佛就在附近,以他那麼有實力的人,求助於他,最好不過,只是……”

祝光明的頭立刻搖得像撥浪鼓一般,道:“此人公報私仇,也不一定。”

平一君忽然擲杯,“乓”地一聲,呵呵笑道:“今日我等相見,乃一等盛事:諸位能光臨敝莊,更是敝莊之幸!另外,在諸位而言,能立奇功一件,定大有前程,青城大振聲威;在我而言,諸位弟子救了小女,更是衷心感謝──我們還愁眉苦臉作甚!應該好好慶祝一番纔是!”

衆人都開懷大笑,平一君又笑說:“你道我擲杯做什麼?這等劣酒,也敢來待客,實在該打!”

祝光明可十分嗜酒,道:“這是上等陳年女兒紅,怎能說是劣酒!”

平一君呵呵笑:“平家莊若只有幾罐百年女兒紅,就來款待諸位,也未免太小看平家莊的四間儲酒窟了。”

各人聽得酒蟲大作,魏消閒吞吞口水道:“可惜我前幾年給龐一霸打了一掌,內傷時發,喝不得多。”說着又“哇”地吐了一口痰。

平一君道:“喝少點,嘗一點,不打緊。”便揚聲叫道:“進來。”

只見一個扎紅辮根、潔玉可愛的女子閃了進米,悄無聲息,平一君道:“這是下人的女兒,名叫小初,寄居這兒,也學得幾手輕功作逃命時用。”

平一君這隨意一說,衆人見她跳進來時的輕功十分高明、心中暗忖:一個丫鬟尚如此了得,看來這平一君真有過人之能。

回見那平婉兒,倒是安嫺守禮,叫了一聲“月餅”後,自知女兒家如此失禮,便臉紅紅的,眼皮子盡往下垂,也不擡起來瞟人了。

平一君笑道,“這丫頭片子也多虧了關少俠相救……平家莊的一流好酒,都是她封藏的,各位算有酒緣,哈哈!”

關貧賤見小初進來、想到她剛纔溫言軟語,彷彿還聞到那一股月下的淡香,不禁癡然看着小初。小初對他燦然一笑,關貧賤沒想到她在衆目睽睽下如此大方,一時臉都漲紅了,纔回笑了一下。

楊滄浪看在眼裡,可氣脹破了肚子,沒來由的火上加油起來,心裡罵道:“這傻小子,聽說明明是他第一個衝入琴心館,卻爲了個丫頭,放棄了平大小姐,讓師兄的門人獨佔了鰲頭,真是笨頭笨腦到心裡去了,簡直是癩蛤螟想吃天鵝肉──是天鵝倒好,只惜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小丫頭──懶老婆上雞窗,笨蛋一個!又想起自己今選“下山”去的徒弟雖不少、就沒有一個爭氣的,枉費自己一番苦心教導,想到就喪氣!

楊滄浪的鼻子,忍不住又重重地哼一聲,只見關貧賤還紅着個傻臉,不時用眼去瞧那丫鬢,心裡更火,要不是衆人都在,真忍不住要痛罵厲責這愣小子一頓。

魏消閒聽他哼哼卿卿的,便說:“我有內傷,你有鼻病,看來這酒你還是免喝吧?”

江湖人幾十年打熬下來,還不死不殘廢的,確十中無一了。”吟哦五子”中,倒有一半以上是身有殘傷的。魏消閒這句話是好意,武林中人身懷內傷是最忌酒色的,但卻說錯了時地。

楊滄浪冷哼道:“大家都喝,我沒理由不喝!我的傷小事也,又不像二師哥你那麼嚴重!”

魏消閒被這一番頂撞,也沉下了臉,道:“隨你。”

邵漢霄聽楊滄浪脾氣不好,便說:“二師弟也是一番好意,四師弟平常也是少沾酒的,今兒我和三師弟陪,五師弟平兄痛飲就是,四師弟還是自珍自重,少喝一些。”

邵漢霄是一派掌門,素得人望,“吟哦五子”都比較服他,楊滄浪便說:“我陪喝幾口就是了。”

平一君呵呵笑道:“也沒那麼難的事兒,待會兒我將這百年難逢的好酒端出來的時候,只怕你們酒癮大發,搶喝還嫌不夠哩!”

祝光明微笑問:“什麼酒?說得那麼寶貝兒?”

平一君微笑道:“這種酒,只有一罈,今個兒高興,端出來痛飲一番,喝完就沒了!”

文徵常“吐嚕”一聲吞了口水,瞠目道:“倒要開開眼界。”

平一君道:“那我跟這丫頭拿去,你們就拭目以待吧!”說罷與小初走了出去。

第十八章 當年今日天下事第二十四章 一刀雙劍一槍第四章 幫派堂院牆第四章 幫派堂院牆第二十二章 藤槍與劍第六章 背叛師門第八章 藍巾賊第二章 看竹何須問主人第十九章 秋燒鰣魚阿媽酒第十四章 百花洲第十九章 秋燒鰣魚阿媽酒第二十三章 紅袍老怪冒大飆第十六章 閣樓中的人第十二章 石鐘山第二十二章 藤槍與劍第十七章 小初第一章 武林規矩第二章 看竹何須問主人第一章 武林規矩第六章 背叛師門第十八章 當年今日天下事第三章 下山第十九章 秋燒鰣魚阿媽酒第二十一章 好一朵白蓮花第十五章 青黑色的箭第十一章 青雲譜第二十二章 藤槍與劍第二十四章 一刀雙劍一槍第九章 無命盜第四章 幫派堂院牆第十一章 青雲譜第五章 燕子居風波第十六章 閣樓中的人第十一章 青雲譜第二十二章 藤槍與劍第二章 看竹何須問主人第十三章 鄱陽湖第十九章 秋燒鰣魚阿媽酒第十章 耿大王第十一章 青雲譜第九章 無命盜第二章 看竹何須問主人第二十一章 好一朵白蓮花第十九章 秋燒鰣魚阿媽酒第十章 耿大王第四章 幫派堂院牆第三章 下山第五章 燕子居風波第二章 看竹何須問主人第十三章 鄱陽湖第一章 武林規矩第三章 下山第八章 藍巾賊第二十章 弒師叛徒第十章 耿大王第十八章 當年今日天下事第十章 耿大王第九章 無命盜第二十三章 紅袍老怪冒大飆第十九章 秋燒鰣魚阿媽酒第十九章 秋燒鰣魚阿媽酒第五章 燕子居風波第二十一章 好一朵白蓮花第四章 幫派堂院牆第二十二章 藤槍與劍第二十一章 好一朵白蓮花第八章 藍巾賊第五章 燕子居風波第十二章 石鐘山第二章 看竹何須問主人第九章 無命盜第六章 背叛師門第一章 武林規矩第二十三章 紅袍老怪冒大飆第二十一章 好一朵白蓮花第二十四章 一刀雙劍一槍第四章 幫派堂院牆第四章 幫派堂院牆第十四章 百花洲第十二章 石鐘山第六章 背叛師門第十三章 鄱陽湖第二十五章 偷天換日懾心功第二十四章 一刀雙劍一槍第二章 看竹何須問主人第十六章 閣樓中的人第二十三章 紅袍老怪冒大飆第十七章 小初第二十五章 偷天換日懾心功第十一章 青雲譜第三章 下山第二十三章 紅袍老怪冒大飆第十四章 百花洲第二十章 弒師叛徒第二十四章 一刀雙劍一槍第十六章 閣樓中的人
第十八章 當年今日天下事第二十四章 一刀雙劍一槍第四章 幫派堂院牆第四章 幫派堂院牆第二十二章 藤槍與劍第六章 背叛師門第八章 藍巾賊第二章 看竹何須問主人第十九章 秋燒鰣魚阿媽酒第十四章 百花洲第十九章 秋燒鰣魚阿媽酒第二十三章 紅袍老怪冒大飆第十六章 閣樓中的人第十二章 石鐘山第二十二章 藤槍與劍第十七章 小初第一章 武林規矩第二章 看竹何須問主人第一章 武林規矩第六章 背叛師門第十八章 當年今日天下事第三章 下山第十九章 秋燒鰣魚阿媽酒第二十一章 好一朵白蓮花第十五章 青黑色的箭第十一章 青雲譜第二十二章 藤槍與劍第二十四章 一刀雙劍一槍第九章 無命盜第四章 幫派堂院牆第十一章 青雲譜第五章 燕子居風波第十六章 閣樓中的人第十一章 青雲譜第二十二章 藤槍與劍第二章 看竹何須問主人第十三章 鄱陽湖第十九章 秋燒鰣魚阿媽酒第十章 耿大王第十一章 青雲譜第九章 無命盜第二章 看竹何須問主人第二十一章 好一朵白蓮花第十九章 秋燒鰣魚阿媽酒第十章 耿大王第四章 幫派堂院牆第三章 下山第五章 燕子居風波第二章 看竹何須問主人第十三章 鄱陽湖第一章 武林規矩第三章 下山第八章 藍巾賊第二十章 弒師叛徒第十章 耿大王第十八章 當年今日天下事第十章 耿大王第九章 無命盜第二十三章 紅袍老怪冒大飆第十九章 秋燒鰣魚阿媽酒第十九章 秋燒鰣魚阿媽酒第五章 燕子居風波第二十一章 好一朵白蓮花第四章 幫派堂院牆第二十二章 藤槍與劍第二十一章 好一朵白蓮花第八章 藍巾賊第五章 燕子居風波第十二章 石鐘山第二章 看竹何須問主人第九章 無命盜第六章 背叛師門第一章 武林規矩第二十三章 紅袍老怪冒大飆第二十一章 好一朵白蓮花第二十四章 一刀雙劍一槍第四章 幫派堂院牆第四章 幫派堂院牆第十四章 百花洲第十二章 石鐘山第六章 背叛師門第十三章 鄱陽湖第二十五章 偷天換日懾心功第二十四章 一刀雙劍一槍第二章 看竹何須問主人第十六章 閣樓中的人第二十三章 紅袍老怪冒大飆第十七章 小初第二十五章 偷天換日懾心功第十一章 青雲譜第三章 下山第二十三章 紅袍老怪冒大飆第十四章 百花洲第二十章 弒師叛徒第二十四章 一刀雙劍一槍第十六章 閣樓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