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下山

從此以後,關貧賤更加有信心地苦練,他從青城派武功中所參悟的招式,再以招創招。

爲了堅定他的信念,關貧賤時常潛下臭水塘去看那七個字。“看竹何須問主人”。

一直到他直入青城派的第九個年頭,他所苦心修習的不是槍術,不是刀法,也不是劍法,更不是拳腳功夫或暗器,而是順手撿來,不管在當時是一根柔枝、一把泥沙、或是一張凳子、一支毛筆。他都當作非常武器來使,他便是要將任何事物,都能發揮它最大的功用──每一件事物,都成爲了他的劍。

可是他的這一身武藝,卻不能爲師門所容,所以他也沒敢使出來,而本門劍法,又疏於修習,故在第九個年頭的弟子較技大賽中,關貧賤只勝了一場。第二場便遇着了自己的大師兄牛重山,因招法不熟練,交戰之下,終於落敗。

楊滄浪勃然大怒,心覺這渾小子越來越不學好,越練越回頭,但“春秋一劍”邵漢霄終記得關貧賤兩年前的大展神威,於是圈下了他的名字,他便成了“下山”的“俠少”之一。

這其中“吟哦五子”中的三師兄“詩經一劍”祝光明倒很是贊成。他稍通相理:他一直有一種感覺,這貌不驚人、長得不高的小個子,雖然功力未足,便龍行虎步,已隱然有宗師之風。

“下山”是青城派的大事。

如果“十年寒窗苦讀”是爲了“京試”的話,“下山”便是青城派弟子上山十年練武的“赴京應試”。

惟有先“下山”,纔有希望在“武學功術院”中得到題名,惟有在“武學功術院”中獲人讚許,纔有望在“振眉師牆”上露面。如果說得入“武學功術院”是等於是中了“秀才”的話,能上“振眉師牆”,則是人了“御試”,一旦成爲“牆主”,就等於是中了狀元。

這名利雙收,而且威震天下,名動八表的事,哪個學武的人不想,哪個習武的人不望!

青城派之所以遣弟子下山,是要他們自己闖出一些好名聲,以獲得武林前輩的賞識,保薦他們能入“武學功術院”,總之,進入這“武學功術院”的子弟愈多,青城派的基業就越是穩實!

別的門派,何嘗不是這樣。

所以這一陣子,自各門各派出來的“俠少”也真不少,他們紛紛製造令人注目的事件,有時不惜相互火併了起來,引起武林中人或江湖人物的非議與不齒。

他們下山來,要做的事,當然是“行俠仗義。”

“替天行道”──一直是這班少俠要成爲“俠少”的職志。

青城派這次精挑細選,挑出一十三人作爲青城派弟子代表,實在是十分審慎的。

青城一百二十四名弟子中,只選出一十三人,這是何等嚴苛的數字!“吟哦五子”之中,二師父“尚書一劍”魏消閒的弟子,經過選拔甄試後,只有兩名被選中,三師父“詩經一劍”祝光明,門下僅有三人選中,五師父“楚辭一劍”文徵常,則只有他兒子和一名弟子被選入,大師兄“春秋一劍”爲避嫌,也只選中他門下一人,便是徐虛懷。

但這次四師父“禮樂一劍”楊滄浪卻光榮萬分,因他門下弟子中,被選中的居然足足有五人,便是牛重山、蓋勝豪、壽英、騰起義,還有便是關貧賤。

“春秋一劍”邵漢霄曾說了一番義正辭嚴的話,來勉勵這一羣即將闖蕩江湖去的未來“俠少”。

“……你們這番出去,要作的是,不要忘了,‘江湖道義’四個字。所作所爲,好的也罷,壞的也罷,都是替‘青城派’作的,所以千萬不要折辱了‘青城’二字。……記住,不要貪玩,更不要貪功,把這番‘下山’,當作了體驗磨練,而不是求名求利……”

事後,關貧賤等師兄弟五人回到了師父身邊,楊滄浪帶着三分酒氣七分興奮,叮嚀他們直到東方大白。

“……你們不管如何,一定要爲我爭一口氣回來!”

天方破曉,這一十三人,便整裝待發。

每一個人心中都是欣悅的,心情是忐忑的,他們都想下山後有一番“驚天動地”的而且也是“行俠仗義”的行爲,以揚名聲、顯父母、榮師門!

十三個人,分作兩組。一組六個人,一組七個人他們約定在六月六的炎夏,在淮北“振眉師牆”下相見。

──那時候再看誰上了牆,誰只是牆下的看客。

他們都雄心勃勃。分兩組是爲了要使“青城派”的名望,不至侷限於一隅,分兩組人來行事,看哪一組人博得武林人的稱譽!

他們六人組是向北而去,七人組的則是赴東遠行;所謂“不是冤家不聚頭”:楊滄浪的五個徒弟,便是跟二師父魏消閒的兩個徒弟結伴而行。

這後來又有一個改動:徐大善人愛子心切,既聞兩子皆被選入“俠少”行列中,自然大喜過望,但也希望小兒子能跟着大兒子,好有個照應。“吟哦五子”當然答允,所以魏消閒的另一個弟子,便發至“北英組”去,徐虛懷、徐鶴齡兩兄弟便到七人的“東南組”去。

“吟哦五子”,莫不對這兩組“俠少”,寄於殷望,而沒被挑中的弟子,在羨慕之餘,也期望衆位師哥爲“青城派”爭個好名聲回來。

這些少俠的家人,紛紛過來送行,叮嚀小心,贈裘衣、奉金刀,而關貧賤遙望雲山,知道他爹爹殘弱不堪的身形,是再也無法上得山來送行了。

時爲初春,徐氏兄弟是柳州大善人的兒子,自是錦衣貂袍,他們兄弟更眉目如畫,腮含春風。

至於牛重山,不愧爲“吼天獅王”之子,滿綹虯髯,很有武林人的豪態。蓋勝豪卻短小精悍,走起路來,走一步像釘一口釘子,在馬上像一頭豹子,說一句話像發了個誓般大聲有力。壽英論武林家世,不如大師兄二師兄,論有錢官勢,也不及徐氏兄弟,不過他貌似潘安,而且機警聰明,如簧妙舌,加上噱頭多,應變快,一行人中他和滕起義最會耍寶。滕起義相貌平庸,跟着幾位師兄,人說什麼他跟什麼,該讚的時候贊,該罵的時候罵,總之不會拂逆了他師兄們的意思。

關貧賤呢?他相貌平平,雖說不醜,但也好看不到哪裡去,但他一雙眼睛,虎虎有神,像兩顆虎珠嵌在崢嶸的額下,寡言慎思,最特別的是他令人有一種篤定、安全的感覺。

這個特點關貧賤自己當然不知曉。他們下了氓山,過了川中,一路上因初入江湖,對山下種種事物,都覺新奇,這一行七人中大都有花不完的金葉子,當然不愁沒得玩樂。

滕起義也加進去一齊玩樂。反正幾個師兄們高興,他也不愁沒得銀子。關貧賤也不是不想玩,而是覺得這樣玩沒啥意思,便推說身體不舒服,獨個兒修習武功去了。

這半月來的途中,關貧賤覺得他自個兒所揣習的,跟現世的情況很有些出入。譬如說在青城山裡,內戰多有寬敞的場地,外戰則是高山崇嶺,延綿不絕,但在外遇敵,很可能就要在狹隘的室內、或滑不留足的屋檐上、抑或舟中水上作戰。由於環境的變遷,武功可能無法盡情發揮,這些反省都不斷地修正他對自己所習武功的進境。

闖了十多天的江湖,一路上的鏢局、場子、鄉紳,聽得是青城俠少,吃的喝的皆齊備,他們也希望以此使得有一日要請這幹“身懷絕技”的人來撐場面,常言道:“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誰知有一天要不要這羣會幾下子的少爺們來助陣?

牛重山等學武功十年,沒什麼樂子,一旦下山,自然要盡情。但對關貧賤來說,這等於又多練了十幾天新奇的武藝,這比他在山中自修一年還有功效。他見人捧酒出來勸飲,便想到:如果酒中有毒。則如何是好?師兄們都醉了,他要怎麼應付?如此下來,一定要想到豁然而通才可以,十幾天來,這方面進步真是一日千里。

這日他們已過了洞庭,來到了長江與鄱陽湖相接的石鐘山附近的南昌一帶。

石鐘山下臨深淵,微風鼓浪,聲音鐘鳴,而且景色奇勝,登上可望長江與鄱陽湖水天相連,波濤滾滾,直奔三吳,在兵家上,也是險要必爭之地,但在武林中而言,“鄱陽湖”有一霸一君。“平一君”在百花洲,向得善名,而且在“武學功術院”中,是歷年蟬聯監察“洞正”之一,這“洞正”之稱,跟書院主持的一代大儒:洞主、洞正、堂長、山主、山長等份位相近。

平一君能位居“洞正”,可以說是武林耄宿了。而一霸則是石鐘山的“龐一霸”、這人脾氣極劣,不善交際。據說這人高興時自動派出衛隊,掩護江上船隻,直護送至馬鞍山爲止;不高興起來,銅官山利家寨一門之十四口,竟給他一夜間殺個乾乾淨淨!

這就是江西一帶的“花洲平一君,石鍾龐一霸了”了。

他們這一行七人,來到南昌,便到“福財客棧”去住。那壽英一看招牌,即搖頭道:“不行,不行,我們要住這種貨色的客棧,實在太沒意思了,你們瞧……那招牌的名字多俗氣!”

牛重山望望“福財棧”三字,想想也以爲然,便問:“……那麼,我們該往在哪裡?”

壽英點子最多,同伴都稱他作“扭計潘安”,他即嬉笑臉皮道:“唉呀,像我們這等俠少,住在什麼‘福財客棧’、‘悅來客棧’的,多失威啊!……江湖中的俠少,要住就該住在‘天下第一樓’、‘大白樓’、‘黃鶴樓’之類的客棧,試想想……萬一在其中發生武打毆鬥,在“福財棧”中打一場,可多沒臉子呀……要是在‘紫禁之巔’打一場,真是不勝也名動江湖──嘻嘻嘻,我們再選選地方好了──”

衆人都覺得有理,壽英年紀最小,但跟他做生意的父親出來混過,什麼事都較老馬識途。可惜這地方也沒有什麼雅號的住所,走了幾條街,纔有一處,出來的招牌叫:“燕子居”。

牛重山等忙問壽英有何意見。壽英皺了半天眉頭,道:“……昔日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畢竟詩家有云,燕子,乃祥物也。好吧!將就將就,咱們這些俠少、今晚就在此打個尖兒了。”

他們住進去才知道,原來“燕子居”是座妓院。

住進了妓院,對這幾位“俠少”而言,卻是正中下懷的的事。

他們嫖飲了兩天,覺得沒什麼意思。這日他們遣去了煙花女子,幾人在一塊兒愁眉不展。關貧賤覺得很是奇怪,便問:“幹嗎今個兒大家不喝酒尋樂了?”

壽英早看這廝不順眼,劈口罵道:“飲酒作樂又怎樣?你以爲你很正經呀?!每次別人家尋樂去。你自個兒坐在那兒悶悶不樂,盡在那兒掃興!”

關貧賤自知跟他們很不能一致行動,中心很是歉然,便解釋道:“請三師兄釋怒……我,不敢掃大家的興……只是,只是小弟……天生蠢鈍,學不來……”

蓋勝豪也沒好脾氣,在旁加了一句:“那你不是潔身自愛,把我們給比下去了嗎?”他天天酗酒狂嫖,覺得一股志氣,無處宣泄,但這樣作下去,心裡又暗罵自己不識自愛,所以看見五師弟把持得緊,自得其樂,心中很不是味道。

大凡人若不知檢點,見旁人潔身自愛,乃是最無法忍受之事。關貧賤想想,自己確與衆不合,難免爲衆所忌,便道:“小弟確沒有妄自清高的意思……只是小弟覺得這趟下山來,很多該做的事都沒有做好,有虛此行,心裡很不好過……所以纔沒心情……”

徐鶴齡瞪了他一眼,不耐煩地道:“誰好心情了!”以前他曾被關貧賤擊敗過,心中早有不忿,但關貧賤對他謙恭始終如一,徐鶴齡雖是紈絝子弟,但爲人心地還不壞,也就算了。說來說去,還是因爲關貧賤不肯與他們同樂,他才瞧不順眼的。

貧賤聽了,心裡十分難過,牛重山重重一捶桌子,沒好氣地喝道:“算了,算了,別難爲了小賤了。他是古板腦袋瓜子,不是瞧不起咱們!”牛重山爲人厚道,說話也較有分量。徐虛懷是長門大師兄,他心中卻想着另一回事,揪然不樂,便嘆了一聲。

關貧賤期期艾艾道:“……徐大哥,有什麼事,您罵小弟好了,別自個兒唉聲嘆氣……”

徐虛懷拂袖道:“這不關你事。”

壽英卻擠眉弄眼道:“我知道徐大哥想的是什麼事兒。”

蓋勝豪奇道:“哦?”

壽英道:“徐大哥想的是:咱們這次下山來,說什麼行俠仗義,卻大功兒沒立一件,這樣去參加‘武學功術院’,成什麼體統!──這叫大志不得舒展,是不是呀?徐大哥。”

壽英這一番話下來,衆人都靜了下來,臉色甚是難看。

這時鴇母黃婆又帶了兩個女子前來,一面笑得齜牙不見眼地道:“哎呀,諸位少爺,今個兒又來了兩位姑娘……”

忽聽“砰”地一聲,牛重山一拳擊在桌上,震得酒杯齊跳了起來,只聽他喝道:“滾出去!”

第四章 幫派堂院牆第二十三章 紅袍老怪冒大飆第十四章 百花洲第二十二章 藤槍與劍第六章 背叛師門第五章 燕子居風波第十一章 青雲譜第十五章 青黑色的箭第二十一章 好一朵白蓮花第四章 幫派堂院牆第五章 燕子居風波第二十五章 偷天換日懾心功第二十二章 藤槍與劍第四章 幫派堂院牆第二十二章 藤槍與劍第六章 背叛師門第十二章 石鐘山第十七章 小初第八章 藍巾賊第十六章 閣樓中的人第七章 龐一霸第二十章 弒師叛徒第七章 龐一霸第十二章 石鐘山第十章 耿大王第十九章 秋燒鰣魚阿媽酒第十七章 小初第五章 燕子居風波第三章 下山第一章 武林規矩第三章 下山第十二章 石鐘山第十四章 百花洲第十二章 石鐘山第八章 藍巾賊第十三章 鄱陽湖第三章 下山第十六章 閣樓中的人第十章 耿大王第十九章 秋燒鰣魚阿媽酒第十九章 秋燒鰣魚阿媽酒第四章 幫派堂院牆第七章 龐一霸第九章 無命盜第九章 無命盜第六章 背叛師門第四章 幫派堂院牆第十九章 秋燒鰣魚阿媽酒第一章 武林規矩第十章 耿大王第二十一章 好一朵白蓮花第六章 背叛師門第二十二章 藤槍與劍第十一章 青雲譜第七章 龐一霸第二十四章 一刀雙劍一槍第十八章 當年今日天下事第八章 藍巾賊第十一章 青雲譜第十三章 鄱陽湖第十五章 青黑色的箭第七章 龐一霸第二十四章 一刀雙劍一槍第十七章 小初第二十五章 偷天換日懾心功第二十一章 好一朵白蓮花第十二章 石鐘山第十九章 秋燒鰣魚阿媽酒第六章 背叛師門第四章 幫派堂院牆第五章 燕子居風波第四章 幫派堂院牆第六章 背叛師門第一章 武林規矩第二十四章 一刀雙劍一槍第十五章 青黑色的箭第十五章 青黑色的箭第十三章 鄱陽湖第七章 龐一霸第二十三章 紅袍老怪冒大飆第二十三章 紅袍老怪冒大飆第八章 藍巾賊第二章 看竹何須問主人第二十四章 一刀雙劍一槍第五章 燕子居風波第二章 看竹何須問主人第十六章 閣樓中的人第一章 武林規矩第二十一章 好一朵白蓮花第二十四章 一刀雙劍一槍第十九章 秋燒鰣魚阿媽酒第二十二章 藤槍與劍第三章 下山第三章 下山第十七章 小初第二十四章 一刀雙劍一槍第十一章 青雲譜第二十章 弒師叛徒第二章 看竹何須問主人
第四章 幫派堂院牆第二十三章 紅袍老怪冒大飆第十四章 百花洲第二十二章 藤槍與劍第六章 背叛師門第五章 燕子居風波第十一章 青雲譜第十五章 青黑色的箭第二十一章 好一朵白蓮花第四章 幫派堂院牆第五章 燕子居風波第二十五章 偷天換日懾心功第二十二章 藤槍與劍第四章 幫派堂院牆第二十二章 藤槍與劍第六章 背叛師門第十二章 石鐘山第十七章 小初第八章 藍巾賊第十六章 閣樓中的人第七章 龐一霸第二十章 弒師叛徒第七章 龐一霸第十二章 石鐘山第十章 耿大王第十九章 秋燒鰣魚阿媽酒第十七章 小初第五章 燕子居風波第三章 下山第一章 武林規矩第三章 下山第十二章 石鐘山第十四章 百花洲第十二章 石鐘山第八章 藍巾賊第十三章 鄱陽湖第三章 下山第十六章 閣樓中的人第十章 耿大王第十九章 秋燒鰣魚阿媽酒第十九章 秋燒鰣魚阿媽酒第四章 幫派堂院牆第七章 龐一霸第九章 無命盜第九章 無命盜第六章 背叛師門第四章 幫派堂院牆第十九章 秋燒鰣魚阿媽酒第一章 武林規矩第十章 耿大王第二十一章 好一朵白蓮花第六章 背叛師門第二十二章 藤槍與劍第十一章 青雲譜第七章 龐一霸第二十四章 一刀雙劍一槍第十八章 當年今日天下事第八章 藍巾賊第十一章 青雲譜第十三章 鄱陽湖第十五章 青黑色的箭第七章 龐一霸第二十四章 一刀雙劍一槍第十七章 小初第二十五章 偷天換日懾心功第二十一章 好一朵白蓮花第十二章 石鐘山第十九章 秋燒鰣魚阿媽酒第六章 背叛師門第四章 幫派堂院牆第五章 燕子居風波第四章 幫派堂院牆第六章 背叛師門第一章 武林規矩第二十四章 一刀雙劍一槍第十五章 青黑色的箭第十五章 青黑色的箭第十三章 鄱陽湖第七章 龐一霸第二十三章 紅袍老怪冒大飆第二十三章 紅袍老怪冒大飆第八章 藍巾賊第二章 看竹何須問主人第二十四章 一刀雙劍一槍第五章 燕子居風波第二章 看竹何須問主人第十六章 閣樓中的人第一章 武林規矩第二十一章 好一朵白蓮花第二十四章 一刀雙劍一槍第十九章 秋燒鰣魚阿媽酒第二十二章 藤槍與劍第三章 下山第三章 下山第十七章 小初第二十四章 一刀雙劍一槍第十一章 青雲譜第二十章 弒師叛徒第二章 看竹何須問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