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劉忠獻璽

再說張讓等十常侍,見挾持何太后不成,忙舍了她。

慌忙劫擁着,少帝和陳留王,從後宮秘道逃出了皇宮。

三更時分,逃到北邙山下,猛聽得後面一片喊殺聲,火光中一隊人馬殺到。

張讓等十常侍,自知事敗,紛紛垂死掙扎。

張讓已經窮途末路了。

他不由自主的,想起了興漢侯劉正,最後一次與漢帝的對話。

於是他就大吼一聲:“先帝啊!老奴無能,保全不了少帝,老奴這就來陪您!”

張讓說完,便投河自殺了。

曹節聽了張讓的話,又想起了死於非命的八位同伴,於是就明白了——天命難違!

福至心靈的他,也有樣學樣,以死脫身。

於是就大吼大叫:“先帝啊!老也奴來了!”

曹節也投河自盡了。

文丑問:“阿文,十常侍最大的壞蛋跳河了,咱們追嗎?”

顏良說:“任縣侯的將令,是要我們尋回少帝和陳留王。”

畢竟救駕纔是大功一件,至於張讓和曹節,當衆投河自盡,這是在衆目睽睽之下,發生的事情。

從今以後,天下再無十常侍。

天下太平,指日可待。

張讓終於浮出了水面,習慣性的摸了摸,背後的青綠色古石匣子。

曹節跟着浮出了水面,看方向,已經遠離洛陽城了。

張讓問:“劉勇,你跟着我幹什麼呢?”

曹節這纔想起,作爲十常侍的曹節,已經死了。

現在的自己,是先帝賜名的劉勇。

於是他就說:“劉忠,先帝賜下的十個字,如今就只剩下兩個了。”

劉忠也感慨說:“是啊!忠勇世無雙,靖克誠驕傲。”

當初領字的十個人,如今只剩下兩個了。

劉勇問:“忠哥,漢室天下雖然很大,但是我們,又該去哪裡呢?”

劉忠感受着,背上石匣子的份量,於是就說:“這些年來,能夠公正對待十常侍的人,除了興漢侯,再也沒有別人了。”

更何況,這是先帝的意思。

先帝對我們,已經仁至義盡了。

劉勇說:“忠哥,我怕!”

劉勇與劉正接觸不多,如今孤身投奔,心中沒底。

劉忠說:“怕什麼,反正十常侍,已經在洛陽城的宮亂之中,全部死於非命了。”

劉忠的態度很明確,既然興漢侯向先帝,獻了此策,肯定不會自食其言,害兩個局外人。

更何況,幽州在千里之外,劉忠和劉勇,兩人是怎麼到達梅園的,解釋起來,也是一個大麻煩。

正在這個時候,一個黑衣人飄了出來。

黑衣人說:“兩位願意投奔興漢侯,還真是一個明智的選擇哪?”

劉勇問:“你是什麼人呀?”

劉忠說:“興漢侯手下,有一個代號刺的秘衛,應該就是你吧!”

刺說:“果然不愧是劉忠,僅憑蛛絲馬跡,就猜到了我的身份。”

劉忠說:“我們的命,你要想拿走,只怕不是那麼容易的。”

劉忠總算是,鬆了一口氣,他和劉勇,沒有性命之憂了。

只不過這幽州,是非去不可了。

有了刺安排,去幽州的路,想必會暢通無阻吧?

……

建安元年九月初三,劉正在梅園之中,正左擁右抱的,左腿上坐着甄宓,右腿上坐着郭穎。

他的兩隻耳朵,正被兩個小魔女揉捏着,不停的變換着,各種各樣的形狀。

突然,郭嘉推開門,走了進來,看見兩女的樣子,不由自主的,皺了皺眉頭。

劉正擡起頭,看見了郭嘉的表情,無可奈何的笑了笑,於是就問他:“奉孝,有什麼大事情嗎?”

郭嘉回答說:“侯爺,有兩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八月十三日夜,京師洛陽城,發生了大事件——權傾朝野的大將軍何進,被十常侍設計誅殺。

袁紹和曹操,趁機發動宮變,大軍殺入皇宮,十常侍僅剩三人,挾持少帝和陳留王,逃出了皇宮。

危急時刻,張讓和曹節投河自盡,臨死之際,高呼先帝,算是全了臣節。

第二件事情,刺回來了,他帶來了兩個人,黑衣覆面,卻不許任何的人查驗,我見過刺的令牌,確實擁有權限,這才送入了秘密基地。

劉正對着門後,喊了一聲:“小妖!”

林小妖忙應聲走了出來,先向郭嘉行禮之後,才問劉正:“哥哥,有什麼事情嗎?”

劉正放下甄宓和郭穎,對林小妖說:“我有事情出去一趟,她們倆個,就交給你來看管。要是不聽話,就打屁股!”

甄宓說:“老公,我抗議……”

郭穎點了點頭,也說:“同上……”

甄宓怒火中燒,又與郭穎對掐了起來。

劉正搖了搖頭,轉身跟着郭嘉走了。

密室中,劉正讓郭嘉安排刺和劉勇,只留下了劉忠。

劉正問:“想明白了嗎?”

劉忠回答說:“似懂非懂!”

一路之上看見的,確實讓劉忠認識到了——罪孽深重,已經不足以形容,他對漢室百姓犯下的罪。

劉正說:“你沒有撒謊!”

雖然賣官鬻爵不是十常侍的錯,但是根源,卻在十常侍的身上。

關於這個論斷,青史之上,自會給十常侍,一個公道。

劉忠忙解下,從不離身的青綠色古石匣子,呈給了劉正。

劉正感覺到,傳國玉璽上傳來的動靜之後,不動聲色的,收起了這個古石匣子。

劉忠嘆了一口氣,對劉正說:“侯爺,劉忠願意以死謝罪!”

劉正說:“犯了罪,就得改。一死了之,想得太簡單了。”

劉忠問:“怎麼改呀?”

劉正想了想,既然劉忠,善於斂財,就讓他二人,組建一支船隊,開海經商。

劉忠也想挑戰一下自我,於是就同意了。

只是苦於沒有本錢,劉正大筆一揮,簽下了一張五千萬貫的銀票。

這是興漢錢莊試行的票據,可以在興漢軍控制下的,錢莊之間流通。

至於仿冒,破壞行規的人,終究會受到懲罰。

再說以劉正的防僞手段,別人想要造假,也得有那個技術才行。

劉正說:“興漢軍有意開海,商隊是先鋒,目標是賺錢,賺大錢!”

這些錢,作爲忠勇海商貿易集團的啓動資金,讓劉忠和劉勇的新事業,開始起步。

劉忠問:“侯爺,你就不怕我們,只拿錢揮霍,不辦一點實事嗎?”

劉正回答說:“這些錢,是你應得的,至於怎麼花,我都沒有意見。”

劉正的言外之意——人總得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

要真是爛泥扶不上牆,也沒有必要留着了。

劉忠問:“忠勇海商貿易集團,賺的錢怎麼分配呀?”

劉正回答說:“按照興漢軍的法律,照章納稅就可以了。”

至於其他的錢,劉正沒有越俎代庖,只是提出了一個建議——擁軍愛民。

劉忠的前半生,禍害百姓,無惡不作。

對漢室百姓,欠下了累累血債,就一個地方一個地方的彌補吧!

跟隨着興漢軍的腳步,一路向前,用忠勇海商貿易集團賺來的錢,替新納入興漢軍,控制範圍之內的百姓,重建家園。

劉忠已經犯下的罪行,是永遠都無法抹殺的。

然而作爲忠勇海商貿易集團的掌舵人,劉忠可以辦實事,辦好事,不圖留個好名聲,只求能夠贖罪。

讓漢室的百姓,少一點哭聲。

這是劉忠等人,唯一的出路。

劉正心想,劉忠是罪大惡極之人,然而他賺錢的本領,勿庸置疑。

不如發揮他的特長,用賺來的錢,幫助漢室百姓,脫離苦難。

劉忠帶着劉勇,離開了梅園。

據說他們,拿着劉正的手令,去了泉州城。

兩人先到了南山大學,泉州分校,系統學習了半年。

隨後,他們又加入了,糜氏海商貿易集團,以掌櫃之身,跑海商船隊兩年。

五年之後,忠勇海商貿易集團,掛牌成立了。

專業推廣漢室美食,向海外輸送,漢室的飲食文化。

讓化外之民,講漢語,進漢食,行漢禮。

當他們習慣了,這樣的生活方式之後,就會從心理上,認可漢室的文化。

忠勇海商貿易集團,第一步是推廣美食,第二步是推廣啓蒙教育。

誰想要與劉忠的集團做生意,就得講漢語。

翻譯是不可能存在的職業,畢竟國與國之間的商業貿易,若是中間存在着翻譯,出了什麼問題,把責任往翻譯身上一推,又會是無休無止的扯皮。

劉忠定下了一個霸王條款——凡是想要,與忠勇海商貿易集團,做生意的集體或者是個人,都得講漢語。

用劉忠的話來說——大家都當面鑼,對面鼓的進行交易,沒有中間環節。

食品安全大於天,若是不懂漢語,造成了溝通上的障礙,最後出了什麼問題的話,難道還要怪忠勇海商貿易集團,只用了漢語進行推廣的嗎?

爲了彼此的身心健康,講漢語是合作的前提,否則就免談。

劉忠很霸氣,讓忠勇海商貿易集團的起步,特別的艱難,差一點兒就破產了。

這還是劉正得知消息之後,立即注資一億貫,又制定了興漢軍對外食品貿易安全新標準。

讓忠勇海商貿易集團,旗下的速食生產公司,嚴格按照新標準,進行生產和包裝。

劉正更是大開方便之門,用興漢軍軍用食品生產標準,向劉忠提供技術支持。

最後,提供了價值兩億貫的軍需訂單,這才挽救了忠勇海商貿易集團。

劉正只有一個理由——劉忠的漢語政策,值得興漢軍大力扶持與投資。

烏桓樓班,是第一個與劉忠合作的人,迫於無奈,只能讓烏桓人講漢語。

至於漢語的具體選擇,劉忠選擇的是——興漢軍普通話。

也就是按照劉正的講話習慣,進行歸納整理,正式定名:漢語拼音,並且制定了相關的音調標準。

以調定字義,以音取詞義。

劉忠這麼做,不是爲了拍馬屁,而是讓那些,接受了漢語拼音的人們——他們講出來的話,要讓每一個興漢軍戰士,都能聽得懂。

無障礙溝通,才能減少誤會。

畢竟生命只有一次,一旦發生什麼語言上的誤會,那是要流血犧牲的。

後來,忠勇海商貿易集團的霸王條款,被興漢商會的張世平會長,確立爲:

興漢軍普通話,作爲興漢商會貿易談判與交流的,唯一指定語言。

一切形式的法律條文,以興漢軍普通話的行文標準,進行制度化。

當然了,既然是行業新標準,又是霸王條款。

一開始很多人是堅決抵制的,然而美食的誘惑,總會有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接下來的狀況,就是滾雪球了。

這就形成了,一種奇怪的現象——興漢軍戰士,拼命的講方言。

然而當地的百姓呢?

義無反顧的講起了,興漢軍普通話。

這讓各地的漢室百姓,接受起興漢軍的各項政策的時候,根本就不存在,溝通上的障礙。

文化上的統一,纔是真正意義上的一統。

……

劉正送走了劉忠之後,就不再過問十常侍的事情了。

興漢軍關於十常侍的情報,一律進行了封檔處理。

然而關於忠勇海商貿易集團的檔案,卻是橫空出世了。

坐在秘密基地的個人空間裡,劉正開始了——探索傳國玉璽的奧秘。

第1263章 奇貨可居第1466章 情關兇險第1358章 玉清敗績第1544章 碰丁上位第374章 上艾酬功第332章 班師途中第1384章 張勁出擊第939章 徐開之悟第965章 學習榮耀第1770章 抵達蘭桂第979章 黑風突襲第1539章 俠路委屈第211章 酈縣之戰第993章 貪狼臨世第751章 抑制世家第1871章 汜水殘陽第1392章 關城血戰第37章 張角佈局第406章 培養兒媳第2161章 劉正出兵第2086章 替父報仇第391章 內部整飭第1161章 步氏之亂第1588章 與狼共舞第148章 曹操投董第1151章 含冤而死第1744章 再戰扶桑第2144章 瘋狂競拍第1250章 十面埋伏第324章 大青山城第1051章 強制八時第1329章 一鳴驚人第2101章 陣凝符線第1342章 於氏道脈第2054章 寅虎令牌第152章 興漢雄師第227章 長安之亂第676章 精準保障第523章 適訓體系第2094章 朱雀精英第184章 李肅毀袁第1637章 對手默契第1561章 天命難違第1869章 嘯天噬主第2152章 趙皇殞落第2068章 救治無忌第1512章 七女聯姻第20章 至孝魯肅第289章 鄧艾揚名第1466章 情關兇險第1207章 緊急調查第1898章 田氏代齊第2127章 孔方泣血第1682章 西山抗命第909章 臨戰決斷第540章 軍魂刑天第960章 仙峰夜校第411章 界橋之戰第1472章 修煉之名第1068章 責任於心第1964章 經濟閉環第1578章 衆人解牛第47章 劉焉酬功第1002章 水潤天下第1668章 劉正斬情第1252章 不動如山第2217章 岳陽詩會第1081章 水牛王城第2218章 文章鎮世第978章 維護規矩第1688章 節奏作死第532章 同門相見第1755章 康麗打虎第1033章 鄧艾出戰第1089章 至尊廂車第435章 解煩五豪第1440章 兵主羽翼第2114章 陳海倒戈第835章 治商之法第193章 董卓之死第1500章 剝殼新生第515章 司馬無策第775章 百家之爭第2119章 靖武揚威第2157章 私通消息第1529章 養豬理論第132章 鎮北將軍第1343章 百口莫辯第1913章 公主來投第234章 韓猛出征第561章 九州神鼎第1792章 真假婚書第1848章 沙剛之殤第1966章 攔路討債第481章 徐庶中計第16章 神醫華佗第1527章 黑暗帝劍第1142章 破越嶺關第978章 維護規矩第1936章 鄭遠之死
第1263章 奇貨可居第1466章 情關兇險第1358章 玉清敗績第1544章 碰丁上位第374章 上艾酬功第332章 班師途中第1384章 張勁出擊第939章 徐開之悟第965章 學習榮耀第1770章 抵達蘭桂第979章 黑風突襲第1539章 俠路委屈第211章 酈縣之戰第993章 貪狼臨世第751章 抑制世家第1871章 汜水殘陽第1392章 關城血戰第37章 張角佈局第406章 培養兒媳第2161章 劉正出兵第2086章 替父報仇第391章 內部整飭第1161章 步氏之亂第1588章 與狼共舞第148章 曹操投董第1151章 含冤而死第1744章 再戰扶桑第2144章 瘋狂競拍第1250章 十面埋伏第324章 大青山城第1051章 強制八時第1329章 一鳴驚人第2101章 陣凝符線第1342章 於氏道脈第2054章 寅虎令牌第152章 興漢雄師第227章 長安之亂第676章 精準保障第523章 適訓體系第2094章 朱雀精英第184章 李肅毀袁第1637章 對手默契第1561章 天命難違第1869章 嘯天噬主第2152章 趙皇殞落第2068章 救治無忌第1512章 七女聯姻第20章 至孝魯肅第289章 鄧艾揚名第1466章 情關兇險第1207章 緊急調查第1898章 田氏代齊第2127章 孔方泣血第1682章 西山抗命第909章 臨戰決斷第540章 軍魂刑天第960章 仙峰夜校第411章 界橋之戰第1472章 修煉之名第1068章 責任於心第1964章 經濟閉環第1578章 衆人解牛第47章 劉焉酬功第1002章 水潤天下第1668章 劉正斬情第1252章 不動如山第2217章 岳陽詩會第1081章 水牛王城第2218章 文章鎮世第978章 維護規矩第1688章 節奏作死第532章 同門相見第1755章 康麗打虎第1033章 鄧艾出戰第1089章 至尊廂車第435章 解煩五豪第1440章 兵主羽翼第2114章 陳海倒戈第835章 治商之法第193章 董卓之死第1500章 剝殼新生第515章 司馬無策第775章 百家之爭第2119章 靖武揚威第2157章 私通消息第1529章 養豬理論第132章 鎮北將軍第1343章 百口莫辯第1913章 公主來投第234章 韓猛出征第561章 九州神鼎第1792章 真假婚書第1848章 沙剛之殤第1966章 攔路討債第481章 徐庶中計第16章 神醫華佗第1527章 黑暗帝劍第1142章 破越嶺關第978章 維護規矩第1936章 鄭遠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