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張超復仇

劉正見龐統得到了教訓,於是就不再理會了。

既然做了一任定陶令,就得努力讓百姓認可。

人過留名,雁過留聲!

靠耍個性的歪門邪道獲得升遷,先聽一聽治下百姓怎麼說吧!

龐統說:“侯爺,我錯了!”

劉正看着龐統,緩緩的說:“下不爲例!”

定陶令雖然官小位卑,但是涉及到數十萬百姓的生計。

這就不是小事情了。

你覺得雞毛蒜皮的小事情,卻是整個興漢軍的根基。

要是興漢軍有百十來個你這樣的官員,不用別人來攻打,興漢軍就得自行崩潰了。

當官就得辦實事,有了實實在在的政績,才能挺直了腰板說話。

龐統聽了劉正的話,認真的說:“侯爺,我知道該怎麼做了。”

劉正說:“士元,從哪裡跌倒的,就從哪裡爬起來,你好自爲之吧!”

劉正說完就走了,畢竟定陶軍團的事情很多,他不可能在龐統的身上耽擱了太多的時間。

龐統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努力的做事,替百姓謀福利。

劉正回到指揮部以後,楊修送來了一封情報。

劉正仔細的看過之後,心中總有一種不祥的預感揮之不去。

魏武侯曹操爲了平息糧亂,強殺張邈一家。

然而張邈的弟弟張超,卻是躲過了一劫,從此不知所終。

……

應邵到了徐州彭城,順利的見着了曹嵩,把曹操的書信取了出來。

曹嵩看過書信之後,就對應邵說:“既然吉利他有了基業,曹家就搬到兗州去吧!”

應邵得了曹嵩的手令之後,就去安排佈置了。

曹嵩去找陶謙辭行。

陶謙問:“叔父,我與魏武侯曹操師出同門,情同手足。待您如同親生父親一般,是我招待不週嗎?”

曹嵩說:“阿瞞遇到大麻煩了,想讓我這把老骨頭去幫襯幫襯。”

恭祖你誤會了,曹家在譙郡,一直承蒙你的照顧,我到了陳留郡之後,一定會跟阿瞞說道說道的。

陶謙說:“叔父要走,我也不能強留。”

不如等我安排好徐州的事情,親自送您去陳留。

我們師兄弟好多年沒有見面了,是時候去見上一面了。

曹嵩說:“恭祖是徐州牧,政務繁忙,就不必爲了我而荒廢政事了。”

阿瞞已經派心腹幹員應邵,來彭城幫着搬家,就不必勞煩恭祖了。

陶謙苦苦相勸,堅持送曹嵩到陳留。

曹嵩拿出長者的身份,拒絕了陶謙的好意。

陶謙無奈,只得順從了曹嵩的意志。

陶謙爲了表示誠意,大張旗鼓的擺送別宴。

廣泛邀請徐州名流,一起爲曹嵩餞行。

這件事情很快就傳揚天下了,也被有心人得到了消息。

曹嵩讓曹德協助應邵,一千人的護送隊伍,有車駕兩百餘,綿延數裡。

曹嵩本來打算取道泰山郡,經濟陰郡返回陳留郡。

應邵說:“老太爺,主公與七郎,正在進行暗戰。”

萬一興漢侯以孝道爲名,強留曹府家資,又該怎麼辦呢?

曹嵩只得讓應邵自己拿主意。

應邵這才決定走捷徑,經過碭山返回陳留郡。

張超正帶着三千人在碭山一帶落草。

得到了曹嵩一行人的消息之後,大讚蒼天有眼。

當天夜裡,天空下起了大暴雨。

由於避雨器材的不足,應邵提議:

冒雨趕路,等到雨過天亮之後再擇地安營紮寨,休整隊伍。

畢竟雨中止步,會讓更多的軍士失去體力。

倒不如用運動的辦法,讓隨行軍士不至於病倒。

曹嵩養尊處優多年,冒雨趕路那麼辛苦的事情,當然不願意做。

再加上車隊龐大,雨中趕路的辛苦也令人聞之色變。

曹嵩說:“大雨滂沱,強行趕路,要是糧草有什麼閃失,就沒臉去見吉利了。”

應邵問:“老太爺,雨具不足,咱們應該怎麼辦呢?”

曹嵩認爲,糧車事關重大,必須要優先滿足。

應邵點頭同意了,隨後出去讓衆人先把糧車保護好。

弄好糧車的保護工作之後,只剩下少量的雨具了。

應邵只能先給曹嵩等人搭建避雨的帳篷。

剩下的一千護糧隊,包括應邵,都只能在大雨中瑟瑟發抖。

由於大雨一直不停,暴露在雨中的軍士又有守護糧車的重任,一時之間動彈不得。

其實要是曹嵩與衆軍士同甘共苦,倒也不至於軍心潰散。

然而曹嵩卻絲毫沒有顧及雨中軍士的感受,居然在帳篷之中飲酒作樂。

應邵冒雨巡視的時候,聽到了曹嵩等人行酒令的聲音。

甚至有軍士淋雨太久而暈倒。

曹嵩等人不僅沒有幫忙救治,反而拿那些軍士打起了賭。

應邵對曹嵩等人的行爲十分不滿,再看雨中值勤的軍士,個個面有怒色。

應邵想要進去勸說一番,卻又不知道如何開口。

正在這個時候,糧車的盡頭傳來了喊殺之聲。

應邵忙集合隊伍,前去廝殺。

張超一馬當先,殺入應邵的隊伍。

應邵喝問:“張超,你帶着這麼多人雨夜偷襲,到底想要幹什麼呢?”

張超說:“應邵,咱們也是老相識了。”

我也不瞞你,曹操狗賊殺了我哥,我得報仇雪恨。

陳留張家滿門的那筆血債,我得替他們討回來。

如今蒼天有眼,把曹嵩一家子送到了我的面前。

正是:

天堂有路偏不走,地獄無門闖進來。

張超聚集義士,替家人復仇。

也要殺死曹操狗賊的爹,讓惡賊曹操也嚐嚐失去至親的滋味。

應邵說:“保護曹嵩是我的任務,你這樣做太讓我爲難了。”

張超冷笑着說:“應邵,你別傻了。”

曹嵩當你們是一條狗而已,還真以爲自己能有多大的份量呢?

曹嵩一家我是殺定了的。

識相的取了糧車,該幹嘛幹嘛去。

要是擋住了我殺曹嵩一家的路,管殺不管埋,這碭山就是你們的埋骨之地。

應邵想要血拼一場,左右軍士都不願意。

畢竟曹嵩一家的做法,傷了軍士們的心。

誰也不願意替曹嵩那樣的人賣命。

應邵無奈,只得連夜趕着糧車,去汝南郡投奔袁術軍了。

張超說降了應邵,直接包圍了曹嵩的帳篷。

隨後下令萬箭齊發。

曹德聽見了動靜之後,忙出來查看。

卻被迎面而來的箭雨射成了刺蝟。

曹嵩帶醉逃命,卻是不小心掉入了糞坑之中。

當曹嵩再次爬起來的時候,張超已經殺到了。

張超命人把曹嵩拉出糞坑,沖洗乾淨之後五花大綁。

隨後又在帳篷之中大擺靈堂,請出了張邈等張家人的靈位。

痛哭祭祀了一番之後,張超手持利刃,殺害了曹嵩滿門。

完事之後,一把火燒了帳篷,毀屍滅跡之後,張超重新回到了廣陵郡,乘船出了海。

……

定陶城,定陶軍團指揮部。

劉正看着手中的情報,久久無法言語。

郭嘉說:“侯爺,節哀!”

劉正說:“奉孝,曹叔死了,這仇得報!”

劉正命令:

楊修寫信向袁術報喪,索要應邵的首級。

海軍大將甘寧,親自帶隊去堵張超。

殺人償命,張超必須要死。

賈詡問:“侯爺,魏武侯會有什麼樣的反應呢?”

劉正說:“文和,傳我命令:定陶軍團進入戰備狀態。”

機動軍團在定陶大營集結,隨時準備待命。

郭嘉問:“侯爺,難道曹操會攻打徐州嗎?”

劉正說:“曹操拿下徐州,就可以在中原立足了。”

再說爲父報仇,天經地義。

曹操只能捨命一搏了,他已經沒有退路了。

郭嘉點了點頭,算是認可了劉正的說法。

賈詡問:“侯爺,要是曹操邀興漢軍一起進攻徐州,咱們應該如何自處呢?”

劉正說:“曹操會這樣想,但是他不會這樣做的。”

戲志纔是個聰明的人,要是興漢軍也參與進攻,曹操軍的糧食問題,就沒有辦法解決了。

曹操治下的人口流失了三成,豪強依舊沒有投糧救市。

畢竟流失的是曹操的稅賦人口,豪強是不會心痛的。

曹操失策了,保一個曹洪卻把曹操軍推上了絕路。

如今正是糧荒季節,曹操只得投糧救市,反而給了豪強牟取暴利的機會。

三百萬斛糧食,想要餵飽兗州豪強,曹操這是在做夢呢?

爲了糧食,曹操必須要借題發揮,對着徐州下狠手。

兗州糧戰,已經進入了死循環階段。

曹操軍放糧,豪強收糧,就看雙方誰堅持得更久了。

楊修說:“侯爺,曹操在絕望之下,還會再殺人的。”

劉正說:“德祖,曹操能不能有機會殺人,還不一是的。”

豪強吸乾了曹仁軍的最後一滴血,接下來就該換主子了。

吸乾上家找下家,反正這個天下,冤大頭總是層出不窮的。

關於曹操的定位,劉正覺得他就是豪強推出來的冤大頭而已。

辛苦了這麼久,曹家和夏侯家辛苦攢下的家底,全部被兗州豪強掏空了。

甚至是邊讓的邊家,以及張邈的張家,都通過曹操軍的手,再次迴轉到了豪強們的手中。

惡人曹操軍來做,好處兗州豪強獨享,還能理直氣壯的罵曹操壞了規矩。

劉正心想——就算是雄才大略的曹操,面對貪婪的豪強。

也只能不斷的殺人,然而殺了舊豪強,肥了新豪強。

至於曹操軍,依舊是隻有空架子而已,外力輕輕的一推,就徹徹底底的散架了。

劉正覺得龐統應該調教得差不多了,於是就問賈詡:“文和,士元最近的表現怎麼樣呀?”

賈詡回答說:“侯爺,龐統自從那日之後,痛改前非。已經是一名優秀的定陶令了。”

劉正說:“調士元進參謀部吧!與德祖一起負責即將到來的戰事。”

賈詡忙出去安排了。

劉正繼續與郭嘉和楊修討論分析曹操軍的動向。

一個時辰之後,龐統精神抖擻的跟着賈詡進了指揮部。

龐統說:“拜見侯爺!”

劉正擺了擺手說:“士元不必多禮,坐吧!”

當了幾個月的定陶令,你認爲自己最大的收穫是什麼呢?

龐統想了想,纔回答說:“百姓問題無小事。”

漢室百姓的忍耐力很強,要不是走投無路,或者是忍無可忍,他們是不會麻煩地方官員的。

當百姓選擇報官的時候,證明他們已經壓抑到了一個極限。

要是處理不好,或者是遷延時日,就會導致更爲嚴重的後果。

比如普通的民事糾紛,當官的不作爲,就會升級爲仇殺,直接引發了新的矛盾。

刑事案件的出現,就標誌着百姓對刑部衙門的不信任。

有什麼事情本來可以通過刑部衙門來解決,然而百姓的耐心被消磨殆盡之後,就會採取激進手段對抗。

幾個月前的龐統,十數日不理事,潑婦就敢毫無顧忌的罵街,地痞流氓就敢肆無忌憚的當街調戲良家婦女。

龐統終於明白了——從來都沒有什麼大材小用。

有的只是細微處顯精神,見證能力。

是金子在哪裡都會發光。

龐統解開心結之後,做起定陶令來也是得心應手,政績突出。

這就是大才和庸才的區別,而不是久不任事,突然一鳴驚人。

百姓之間積壓的矛盾,並不會因爲一個大才的出現而消失殆盡,所以恪盡職守纔是爲官之道。

正在這個時候,楊修走了進來,對劉正說:“侯爺,曹操軍有動靜了。”

第67章 黃巾奪城【恭喜書友(秋葉飄零寂落傷)成爲本書的首席大弟子】第129章 平亂西涼第1994章 大戰關羽第682章 廣陵新政第123章 陳到遇刺第888章 與子同袍第902章 文化趨同第639章 陷陣之名第716章 火燒連營第1381章 百萬雄師第2074章 追悔莫及第2124章 五花三傑第1259章 一分之差第557章 如意夫人第743章 荊州局勢第970章 郭穎之殤第1489章 殺氣模擬第2202章 劉正論學第373章 展望和平第1450章 翻雲覆雨第72章 拜見朱雋第264章 天女臨凡第64章 揚武張繡第304章 龐統論勢第372章 夫妻對話第2177章 談判啓動第2118章 方城大戰第1390章 互相傷害第1565章 重寶鐵玉第1863章 元姬女帝第4章 得將子龍第621章 鐵血攻城第1650章 江楓漁火第383章 智鬥左校第1512章 七女聯姻第577章 劉義壽終第1252章 不動如山第960章 仙峰夜校第1033章 鄧艾出戰第1646章 羣戰金濤第1084章 惡狼戰隊第887章 雄鷹突擊第2112章 烈武風雲第1721章 山本夜襲第421章 知恥後勇第1530章 高順攪局第641章 碣石問對第1842章 萬毒蛇皇第967章 東安練兵第1122章 停戰談判第1576章 吃羊升級第632章 田豐上書第945章 利益交換第1654章 威服火種第1054章 天牢之行第72章 拜見朱雋第91章 軍功風波第1718章 以打促談第1463章 萬物皆刀第1722章 深海雷暴第1195章 性格缺陷第1793章 趙光之死第1036章 荊州亂戰第1832章 魏延之死第872章 酣戰陳倉第1091章 謀牛心石第1515章 重器之名第617章 港口激戰第1702章 嘯地篡位第1965章 競拍風雲第1325章 尋求突破第955章 激鬥問山第1763章 樂不思蜀第1593章 內幕交易第952章 認祖歸宗第1594章 百強排名第2153章 項皇退兵第1592章 劉正出場第726章 得償所願第258章 鮮卑困境第925章 過河拆橋第47章 劉焉酬功第1447章 生命平等第1092章 鬥牛大會第578章 辛甜領兵第3章 讀書習武第2198章 夏運轉移第1403章 分糧入戶第1865章 利益重組第700章 大戰烏德第391章 內部整飭第1980章 清河郡王第997章 上官聽雨第1704章 嘯泉伏誅第1672章 涼州恢復第1577章 聞道4班第48章 請命出征第1690章 龍城定計第1952章 陳府抉擇第2024章 生存之道
第67章 黃巾奪城【恭喜書友(秋葉飄零寂落傷)成爲本書的首席大弟子】第129章 平亂西涼第1994章 大戰關羽第682章 廣陵新政第123章 陳到遇刺第888章 與子同袍第902章 文化趨同第639章 陷陣之名第716章 火燒連營第1381章 百萬雄師第2074章 追悔莫及第2124章 五花三傑第1259章 一分之差第557章 如意夫人第743章 荊州局勢第970章 郭穎之殤第1489章 殺氣模擬第2202章 劉正論學第373章 展望和平第1450章 翻雲覆雨第72章 拜見朱雋第264章 天女臨凡第64章 揚武張繡第304章 龐統論勢第372章 夫妻對話第2177章 談判啓動第2118章 方城大戰第1390章 互相傷害第1565章 重寶鐵玉第1863章 元姬女帝第4章 得將子龍第621章 鐵血攻城第1650章 江楓漁火第383章 智鬥左校第1512章 七女聯姻第577章 劉義壽終第1252章 不動如山第960章 仙峰夜校第1033章 鄧艾出戰第1646章 羣戰金濤第1084章 惡狼戰隊第887章 雄鷹突擊第2112章 烈武風雲第1721章 山本夜襲第421章 知恥後勇第1530章 高順攪局第641章 碣石問對第1842章 萬毒蛇皇第967章 東安練兵第1122章 停戰談判第1576章 吃羊升級第632章 田豐上書第945章 利益交換第1654章 威服火種第1054章 天牢之行第72章 拜見朱雋第91章 軍功風波第1718章 以打促談第1463章 萬物皆刀第1722章 深海雷暴第1195章 性格缺陷第1793章 趙光之死第1036章 荊州亂戰第1832章 魏延之死第872章 酣戰陳倉第1091章 謀牛心石第1515章 重器之名第617章 港口激戰第1702章 嘯地篡位第1965章 競拍風雲第1325章 尋求突破第955章 激鬥問山第1763章 樂不思蜀第1593章 內幕交易第952章 認祖歸宗第1594章 百強排名第2153章 項皇退兵第1592章 劉正出場第726章 得償所願第258章 鮮卑困境第925章 過河拆橋第47章 劉焉酬功第1447章 生命平等第1092章 鬥牛大會第578章 辛甜領兵第3章 讀書習武第2198章 夏運轉移第1403章 分糧入戶第1865章 利益重組第700章 大戰烏德第391章 內部整飭第1980章 清河郡王第997章 上官聽雨第1704章 嘯泉伏誅第1672章 涼州恢復第1577章 聞道4班第48章 請命出征第1690章 龍城定計第1952章 陳府抉擇第2024章 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