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董重之死

董卓駐軍潼關,徘徊不前。

大將軍何進也嚇得不輕。

爲了不讓董卓,名正言順的,進入京師洛陽城。

何進與陳羣,商議之後,決定調動袁紹的,中軍校尉部,圍攻董重的驃騎軍駐地。

五千驃騎軍,可是對外版的羽林郎。

不僅傳承了冠軍侯,開疆拓土的理想。

更把他的忠勇之心,刻入了骨髓之中。

中軍校尉部,深得大將軍何進的器重。

裝備器械,都是洛陽城府庫中,最精良的好東西。

一方是老牌的精銳之師。

另一方是新銳的後起之秀。

捨我其誰的氣概,在兩支隊伍之間,爆發出了,最大的戰鬥熱情。

顏良大喝一聲:“槍盾兵們,主公就在身後看着呢?”

三千槍盾兵,沒有多餘的話,起盾,架槍,一齊上前三步走。

前鋒壓向了驃騎軍的拒馬。

文丑也說:“強弩兵的傻小子們,功勞就在眼前,能不能夠拿到手,就看你們自己的了。我也是武將封侯,殺敵成名。”

徵北將軍劉正,大家都聽說過,也見識過了吧!

想當初,在幽州討伐黃巾軍之前,他不過是一個鄉兵統領。

兩戰成名之後,也不過是幽州軍編外的一個校尉。

論身份,與中軍校尉部的大家相比,那也差了好遠。

然而南陽數戰之後,興漢軍立下汗馬功勞,前線主帥滿意,朝中大臣敬重。

漢帝親封,加官進爵。

興漢軍萬衆一心,連番血戰,在將軍盧植的統一指揮下,在平鄉縣城之中,救大家於危難之間。

廣宗城頭之上,與大家並肩戰鬥。

西園酬功之時,漢帝戲謔,中官捉弄。

以酒侯虛爵,讓天下人不齒。

興漢軍上下,並沒有自暴自棄,反而嚴格要求,勤加訓練。

是以西園八校尉之中,終有興漢軍的一席之地。

平賊校尉部,力鬥河東衛家。

終於在京師洛陽城,站穩了腳跟。

西園演武之後,酒侯實至名歸,興漢侯的大名,第一次讓天下人側目。

涼州平亂,隴縣一戰而定。

更是拒絕了,雍州牧皇甫嵩大人的亂命。

保全了大家的性命。

典軍校尉曹操,不聽勸告,三千典軍校尉部,客死他鄉。

河東討賊,由中郎將而晉安北將軍,第一次實現了,由將而帥的轉變。

幽州平亂,由雜號將軍巔峰的鎮北將軍,變成了常設將軍——徵北將軍。

大軍主帥劉正,更是成了,食邑一萬二千戶的興漢侯。

這可是實至名歸的萬戶侯。

少帝承統,追加食邑八千戶,興漢侯由縣侯,變成了郡侯。

第一次超越了,主公袁紹,成了盧門第三人。

封侯拜將的機會,就在眼前,努力向前拼殺,大家都有機會,成爲劉徵北。

文丑的話很多,中軍校尉部的強弩兵們,也沒有掉鏈子。

整齊劃一的,擡臂張弩,跟在盾槍兵身後,亦步亦趨。

輪到董重,做戰前總動員了。

董重拿着,驃騎軍的制式長刀,橫刀立馬,大聲說:“驃騎軍的弟兄們,咱們生活在這裡……”

數百年了,驃騎軍的大營,就是所有人的家。

如今中軍校尉部,想要強佔去,大家都說一說,應該怎麼辦呀?

五千驃騎軍,刀出鞘,箭搭弦。

齊聲高喝:“殺!”

袁紹怒罵說:“董重匹夫,還不下馬受降!”

董重反罵說:“袁門上下,世受國恩!”

你不思報效皇家恩德,反倒做了,大將軍何進的家奴。

還有什麼臉面,與我這個,先帝親封的驃騎將軍,陣前對話呢?

袁紹被董重,一番言語羞辱。

一向傲嬌的他,當然是火冒三丈。

普通人都受不了的屈辱,更何況他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任縣侯。

袁紹不再勸降,拔出了金絲翠玉刀。

烈日曜曜,刀上金光閃閃。

袁紹命令:

中軍校尉部,全體都有,殺!

顏良奮勇,盾槍齊進。

盾砸亂拒馬,槍捅驃騎軍。

文丑狂暴,強弩逞雄。

箭矢如雨,遮天蔽日!

天空昏暗,紅日隱蹤。

既像是在爲,即將到來的血腥拼殺默哀;又像是在給戰鬥的雙方,一絲清涼的福利。

盾槍軍勇悍,驃騎軍無雙。

第一次嶄露頭角的驃騎軍,用他們的戰鬥力,告訴世人——薑還是老的辣。

然而他們的血氣之勇,並沒有改變天下大勢的能力。

何苗帶着,五萬北軍主力,趕來增援袁紹了。

這令驃騎軍徹底的狂暴了,大勢已去,唯死而已。

董重覺悟了,他不求斬將,只爲殺人。

孤身突入盾槍陣中,以傷換命。

到最後,以命換命。

顏良追不上董重,只得將滿腔的怒火,都發泄到了,驃騎軍戰士的身上。

文丑怕誤傷自己人,也不敢下令,讓弩矢覆蓋董重的戰鬥區域。

何苗可不是善茬,直接命令北軍將士,進行無差別的覆蓋射擊。

董重萬箭穿心,盾槍兵死傷數百。

五千驃騎軍,被何苗下令,割了腦袋,裝車送到河東董家,想要震懾天下人——這就是與何家作對的下場。

顏良大怒,提刀就要與何苗拼命。

袁紹拉住了他,幽幽的說:“阿良,跟一個將死之人,何必計較那麼多呢?”

顏良雖然聽不懂,但是他還是服從了命令,收起了大刀。

董重尚未斷氣,見到何苗的暴行之後,竟然被活活的氣死了。

何苗揮刀,收了人頭,似有深意的,看了袁紹等人一眼,轉身就離開了。

五萬北軍主力,邁着整齊的步伐,漸漸的遠去。

那腳步聲,不停的錘打着,袁紹的心房。

血戰終於結束了。

三千盾槍兵,倖存者不足千人。

兩千強弩兵,在最後的混戰中,被何苗誤殺了三百,也只有千餘。

攻擊驃騎軍一戰,中軍校尉部損兵三千。

然而經過這一番鍛打之後,袁軍終於成了一支,令異族聞風喪膽的鐵軍。

敢與騎兵打對攻的步兵,而且是以衝鋒對衝鋒。

這樣的一支隊伍,他們那必勝的信心,就是屠滅驃騎軍之後,才逐漸培養出來的。

袁紹當衆承諾,開啓府庫,補充人才,袁家鐵軍,擴編兩萬。

第一次以“袁軍”的身份,面對世人。

何進最終,還是認可了,袁紹的功勞。

洛陽府庫中的好東西,也讓袁紹帶走了一半。

董重死後,大將軍何進命令百官,相互揭發董重餘黨。

三日之後,收三百人,在洛陽城中的南市官坊,與董重一家兩百人一起,腰斬棄世。

這是何進第二次,大規模的殺人。

這也是規模最大的一次。

劉正收到,南市殺人的消息之後,爲了保全漢室的元氣。

傳檄盧門中人,並且通告天下各路豪雄:

禍不及家人,刑不上婦孺。

若是有人違背此檄文,妄開刑殺惡舉,天上地下,興漢軍必定,追究到底。

曹操接到檄文之後,嘆了一口氣。

回信:七郎重性命,盧門應奉行。

袁紹接到檄文之後,苦笑着說:“七郎的婦人之仁,更是變本加厲了。”

許攸問:“主公,如何回覆呢?”

袁紹搖了搖頭,又點了點頭。

最後才認命了——傳令袁軍上下:禍不及家人,刑不上婦孺。

都得給自己等人,留一條後路,七郎的手段,反正袁紹是不想領教的。

陶謙接到檄文之後,傳令徐州全境,奉行!

袁術接到檄文之後,默默的把抓來的人放了,還一個勁的賠禮道歉。

劉正收到回信之後,讓人在刑部院判衙門的大門口,立了一塊九尺九寸的石碑。

上面刻着兩行大字——禍不及家人,刑不上婦孺。

一時之間,導致了興漢軍管轄範圍之內,女子犯罪率直線上升。

刑部主事閻柔,束手無策,只得向劉正請求支援。

劉正大筆一揮,令閻柔開啓教坊,作爲女子勞動改造的專用場所。

同時讓巾幗都尉黃舞蝶,配合郭嘉的夫人張寧,訓練一支女子警察隊伍。

讓女人管理女人,女人的事情,她們自己解決,男人不參與其中,避免悲劇發生。

用劉正的話說——不知道自重的女人,就讓她們見不到男人。

孤單的懲罰,就是對犯罪者最嚴厲的處罰。

張寧食髓知味,她問劉正:“頑石哥哥,這個處罰,是不是太重了呢?”

劉正嘆了一口氣,對張寧說:“女人想要幸福,就得自重。”

這個世界,原本就是不公平的——男人犯了錯,還有浪子回頭金不換,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然而對於女人來說,一旦犯了錯,連後悔的機會都沒有了。

劉正告訴了張寧,一個美麗的故事——杜十娘怒沉百寶箱。

張寧聽完之後,對劉正說:“頑石哥哥,那李甲也太不是東西了吧?”

劉正嘆了一口氣,緩緩的說:“對於女人來說,一失足成千古恨!”

當女人拿身體,換取利益之後,她的那顆心,就已經綠了。

沒有哪個男人,願意接受一顆綠化了的女人心。

其實李甲,真正放棄杜十孃的原因,並不是同行之人,所出價的那一千金。

而是杜十娘,想要成爲李甲的正室夫人,更想讓李甲與家人決裂。

李甲的前程,全在李家,一旦私奔,憑他那手無縛雞之力的身體,如何生存呢?

杜十孃的悲劇,在於她沒有想清楚——一個沒有前程的男人,還是她心中的那個男人嗎?

同樣的道理,一個不爲男人着想的女人,還是男人想要的,那個女人嗎?

李甲是男人,而且是一個有野心的男人,他怎麼可能忍受,私奔之後,帶來的災難性後果。

女人想要幸福,不僅需要擦亮眼睛,更需要智慧。

她要明白男人的需求,再給自己準確的定位,否則就是一個悲劇。

夫妻同心,白頭偕老!

夫字在前面,就表示着,女人必須要,跟上丈夫的步伐。

一旦落後,就再也不可能,獲得幸福了。

除非委屈求全,把自己當成花瓶。

然而紅顏易老,花瓶易碎。

還是努力的,跟上男人的步伐吧!

永遠都不要指望着男人,會停留在原地,等待着誰。

女人當自強。

女人只有強大了,纔有資格選擇,心中想要的男人。

張寧終於明白了,她能跟郭嘉走到一起,與她的自身強大和聖女身份,是分不開的。

試想一下,如果她不潔身自好,郭嘉會那麼寶貝她嗎?

倘若她沒有聖女的身份,一個沒有自保能力的女人,郭嘉敢那麼寶貝她嗎?

林小妖的悲劇,就在於她沒有自保能力。

關於這一點,劉正也無能爲力。

好在林小妖知道進退。

倘若她也像那杜十娘,讓劉正放棄興漢軍,她的未來,只怕會有更多的痛苦。

一個爲了女人,放棄事業的男人,終究會失去那個女人。

到頭來,事業沒有了,女人也保不住。

由董重之死引起的變故,居然上升到了保護婦孺的層面,更是昇華到了,女人自強的這個話題上。

這讓劉正,有些措手不及。

然而歷史的車輪,並沒有因爲劉正的感慨,所以停止了前進。

郭嘉來到了梅園,他帶來了一個消息——董老太后,在河間驛庭,病逝了。

第1228章 降溫誘惑第1336章 新秀大會第1487章 整頓九團第1615章 拜讀歷史第668章 忠貞呂霸第1693章 演武思索第1179章 爲愛癡狂第1424章 曲阿風雲第1408章 活間之威第1344章 情是何物第2050章 西明軍鬥第455章 解煩揚威第1623章 強加造化第233章 甄豫之死第87章 一打陽翟第1532章 李智盜劍第1610章 修道手冊第706章 實習成績第2213章 越女阿竹第867章 利字當先第572章 美女顧蕊第1447章 生命平等第1554章 必須合作第267章 忠義關羽第1043章 沙漠之夜第1335章 九類力仙第2107章 逐出門牆第1202章 蜀營三傑第2164章 漢軍北伐第1310章 國力比拼第245章 烏桓內亂第2140章 弄巧成拙第1441章 鑽石羽翼第1069章 力量疏導第796章 劍走偏鋒第1030章 餓鬼亂華第1747章 麗莎歸龍第1435章 竹海盛會第1577章 聞道4班第1209章 五律同輝第1843章 客串礦工第1597章 棲鳳求龍第106章 平鄉血戰第679章 陳應之死第707章 論文答辯第1915章 興兵討魔第1134章 專屬特權第1132章 大戰韓誠第1890章 四象神威第1363章 新秀狀元第150章 捨生取義第113章 曹軍無功第387章 冀州辛毗第2188章 圍捕成功第966章 夜校經驗第301章 歡喜冤家第1863章 元姬女帝第1855章 觀念衝擊第1159章 合作談判第2044章 張九歸趙第155章 袁紹主盟第503章 推波助瀾第371章 文欽被俘第2091章 西村阻擊第2005章 質量平衡第1824章 發現目標第1766章 競技博弈第258章 鮮卑困境第2171章 書院之爭第522章 魚與熊掌第1772章 趙雲屠龍第589章 堡壘苦戰第1173章 忠心難全第1268章 據理力爭第2199章 鑰匙驪山第1228章 降溫誘惑第1736章 興漢系統第1019章 夫唱婦隨第1555章 伐國有道第1655章 陣斬火焰第772章 九品定官第2089章 吳情投誠第229章 劉正開元第746章 荊州民心第1025章 十殿閻羅第253章 理念之爭第2104章 昌武之變第1160章 吳越合流第670章 淮陰韓家第213章 張超復仇第628章 顏良之死第2161章 劉正出兵第1562章 登臺拜將第308章 徐庶歸曹第1054章 天牢之行第1376章 征戰吐國第807章 啥是無爲第2134章 齊銳周翎第1667章 萬象歸宗第689章 袁曹病重
第1228章 降溫誘惑第1336章 新秀大會第1487章 整頓九團第1615章 拜讀歷史第668章 忠貞呂霸第1693章 演武思索第1179章 爲愛癡狂第1424章 曲阿風雲第1408章 活間之威第1344章 情是何物第2050章 西明軍鬥第455章 解煩揚威第1623章 強加造化第233章 甄豫之死第87章 一打陽翟第1532章 李智盜劍第1610章 修道手冊第706章 實習成績第2213章 越女阿竹第867章 利字當先第572章 美女顧蕊第1447章 生命平等第1554章 必須合作第267章 忠義關羽第1043章 沙漠之夜第1335章 九類力仙第2107章 逐出門牆第1202章 蜀營三傑第2164章 漢軍北伐第1310章 國力比拼第245章 烏桓內亂第2140章 弄巧成拙第1441章 鑽石羽翼第1069章 力量疏導第796章 劍走偏鋒第1030章 餓鬼亂華第1747章 麗莎歸龍第1435章 竹海盛會第1577章 聞道4班第1209章 五律同輝第1843章 客串礦工第1597章 棲鳳求龍第106章 平鄉血戰第679章 陳應之死第707章 論文答辯第1915章 興兵討魔第1134章 專屬特權第1132章 大戰韓誠第1890章 四象神威第1363章 新秀狀元第150章 捨生取義第113章 曹軍無功第387章 冀州辛毗第2188章 圍捕成功第966章 夜校經驗第301章 歡喜冤家第1863章 元姬女帝第1855章 觀念衝擊第1159章 合作談判第2044章 張九歸趙第155章 袁紹主盟第503章 推波助瀾第371章 文欽被俘第2091章 西村阻擊第2005章 質量平衡第1824章 發現目標第1766章 競技博弈第258章 鮮卑困境第2171章 書院之爭第522章 魚與熊掌第1772章 趙雲屠龍第589章 堡壘苦戰第1173章 忠心難全第1268章 據理力爭第2199章 鑰匙驪山第1228章 降溫誘惑第1736章 興漢系統第1019章 夫唱婦隨第1555章 伐國有道第1655章 陣斬火焰第772章 九品定官第2089章 吳情投誠第229章 劉正開元第746章 荊州民心第1025章 十殿閻羅第253章 理念之爭第2104章 昌武之變第1160章 吳越合流第670章 淮陰韓家第213章 張超復仇第628章 顏良之死第2161章 劉正出兵第1562章 登臺拜將第308章 徐庶歸曹第1054章 天牢之行第1376章 征戰吐國第807章 啥是無爲第2134章 齊銳周翎第1667章 萬象歸宗第689章 袁曹病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