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8章 世家問題

三天之後,在大學城西的比武場上,武科生的論文答辯如期展開了。

主持武科生論文答辯的三位導師分別是呂布,甘寧和軒轅無雙。

其中呂布主持陸戰,甘寧職司水戰,軒轅無雙負責筆試問答。水陸分考,標誌着興漢學院對於武科生全面發展的重視。

司馬師第一個走進考場,軒轅無雙提出了兩個比較抽象的問題:家爲大?國爲大?

司馬師愣住了,這似乎有自古忠孝難兩全的意思。站在兩個雞蛋上跳舞,一旦無法保持平衡,估計都得被踩破。硬撐着不選更不行,拖太久了會更難做。

司馬師知道,這是困擾了華夏千年的問題。自從武王伐紂成功,分封八百諸侯以來,春秋無義戰,唯利可堪圖。百家思想的萌芽與成長,直接讓家文化成長爲華夏的主流文明。

父死子繼的傳承製度,讓百家思想以血緣關係進行延續。再加上門徒與賜姓的存在,一個姓氏代表着一種理念。時代發展至今,隱族九姓已經基本掌控了華夏的延續。

wωω ●T Tκan ●¢O

軒轅家的包容,讓華夏人走出去的理想得到了發揚光大。

西門家族的“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向來主張武力開拓西陲,用外力促成中原百姓的進步。讓華夏的榮光照耀更多的土地。

南宮家的和氣生財。江南草長鶯飛,氣候宜人。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優越的環境直接造就了樂善好施的存在。由於物產豐富,百姓有能力,也有意願接納逃荒的人。

據司馬師所知,江南一直以來都是華夏的根本,是東山再起的唯一本錢。同時也是華夏文明的大本營。

江南可以屹立不倒,和氣生財的理念功不可沒。這就是所謂的“倉廩實而知禮儀,衣食足而知榮辱”。

江南百姓不會餓飯,自然就不會爲了一口吃食而放棄傳承的理念與規矩。北方人的反抗是爲了填飽肚子,南方人的抗爭多數是爲了恢復祖宗的榮耀。

東方家的中庸之道,集百家之所長成爲華夏的屏障。它代表着華夏科技的巔峰水平,也承載着時代進步的使命。

這是集華夏氣運之大成的四大家。司馬師家學淵源,當然明白家文化引導國文化健康成長是時代發展的主流。家大了就變成了國,這樣誰也無法逆轉的潮流。

司馬師心裡很清楚,世家就像是華夏的造血幹細胞,爲巨人一般的華夏提供新鮮的血液。這是一種主動輸血的關係。

然而世家不是永動機,當它的輸血能力不足的時候,華夏就會自主進行新陳代謝。用新的世家代替舊的世家進行輸血。

改朝換代其實就是處於新陳代謝階段的華夏重新選擇供血對象。這是一種大無畏的自我犧牲,也是世家基於華夏的根本價值導向。

當年姬姓封神建德,供養華夏八百年。祖龍橫掃八荒,再鎮九州四百年。袁家四世三公,劉家開枝散葉,曹家自強不息,孫家以德服人。

梅園幽州建國,興漢軍征討四方,纔有了今時今日的繁榮景象。更是以超絕的智慧完成華夏的新陳代謝,替未來的發展輸血。

司馬師面對軒轅無雙的問題,緩緩的回答說:“世家是華夏的基礎單位;華夏是世家的根本保障!”

軒轅無雙愣住了,司馬師的見識很是不凡。這句話已經完美的回答了她的問題。

沒有世家的華夏,文明傳承就是無根的飄萍;沒有華夏的世家,傳承理念就難以源遠流長。這是一種相互依賴的關係。一個有根的家族才能永葆傳承。

一個人締造一個世家;比如李家源於老子,劉家源於高祖皇帝。祖宗的榮耀代表着世家的凝聚力;無數志同道合的世家理念就構成了華夏的主流文化。

那些願意給華夏輸血的世家,得到的回報只有兩樣:一是青史留名,二是傳承不絕。

就拿固本五姓來說,守護華夏就是永恆不變的使命。華山李家可供考證的先祖是秦國的戍邊大將,重守輕攻。飛將軍李廣的存在,更是給李家打上了守護之族的烙印。這是一種被動的防守。

李傕的悲劇讓李家老祖痛定思痛,決定對家族傳承進行草新。李家百騎進駐晉陽之北,其實就是要把被動防守改爲以攻代守。

司馬師在學習固本五姓變遷的歷史的時候,纔算是徹底的搞明白了“窮則變,變則通,通則達”的因果關係。同時也理解了父親司馬懿的選擇。

諸侯爭霸,逐鹿天下!爲什麼應運而生者衆,功成名就者寡?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結果,是因爲梟雄們心中的想法不切實際。

很多人把華夏當成肥鹿,打算分而食之。這樣的理念從一開始就錯誤了,又怎麼可能持久呢?那些真正高瞻遠矚的人都知道——亂世的華夏就是病鹿。

奄奄一息的華夏之鹿,需要底蘊雄厚的世家主動作爲造血幹細胞爲其提供新鮮的血液。很多人都會把這當成一種投資,期待着有一天會大賺特賺,再不濟也要收回成本才行。其實這種想法從一開始就錯誤了。

諸侯崛起的過程就是新陳代謝的關鍵階段。當造血幹細胞完成了造血的使命之後,就會被新陳代謝所淘汰。倘若造血幹細胞不想成爲雜質排出體外,就會成爲人們身上的病源體。

一旦病源體擴散,就會讓某個部位病變。這樣一來,就不得不人爲的手術割除。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那些把供血當成投資的人,一旦完成了輸血工作,就會被斬斷與受供對象的聯繫。運氣好的元氣大傷,運氣不好灰飛煙滅。

華夏的歷史會記住那些無私奉獻的人。至於那些貪得無厭的世家大族,毫無例外的都會被時代所拋棄。

司馬師拿出了洛神王二火的小說作爲佐證。那個投資昭烈皇帝的糜家,到最後竹籃打水一場空。這足以證明凡是把供血華夏當成投資並試圖獲得收益的人,命中註定會萬劫不復。

賣官鬻爵的故事,人們在痛恨十常侍的同時,也對那些想要收回買官成本的人深惡痛絕。當年黃巾軍大起義,八州百姓揭竿而起,殺戮地方官員如屠豬狗。這就是最有力的證據。

當軒轅無雙把司馬師的論文答辯交給劉正的時候,發現他居然對司馬師的答辯內容讚賞有加。世家之於華夏,就是供血的存在。一旦完成使命,就得主動離開。倘若賴着不走,於國有害,於家有災。

軒轅無雙問:“莊主,難道這就是固本五姓無法超越四方大姓的真正原因嗎?”

劉正回答說:“無雙,這就好比僱人種地。四方大姓收成之後就會把糧食賣掉,到外面買更多的地;固本五姓則是守着固有的田畝,一代接着一代的吃老本。”

歷朝歷代開國之初,人口基數受戰亂的影響十不存一。分得的田地養活所有的人完全不是問題。可是承平日久,新增人口會出現爆發式增長。一個兩百人的裡,三十年的時間就會變成兩千人。

用養活兩百人的土地養活兩千人,除非生產力水平有突破性的提升才行。至於那些應命而起的梟雄想要名正言順的造反,就得讓朝廷揹人地矛盾的鍋。

劉正所能想到的唯一辦法,就是讓更多的人選擇走出華夏。像袁家離開幷州的情況,同時也帶走了近百萬的人口。這在某種程度上緩解了華夏的人口壓力。

世家替華夏供血的同時會得到華夏氣運的反饋,這樣的受補會形成良性循環。只不過一旦完成供血使命之後,就必須要主動離開,以免成爲病源體,到最後不得不手術清除。

第1376章 征戰吐國第1665章 待遇恆定第477章 民心所向第1860章 人工魔性第1318章 天地有情第961章 獎懲制度第359章 連過三關第1029章 臥底楚飛第1762章 團隊內訌第1592章 劉正出場第1880章 堡壘誘敵第232章 半斤八兩第660章 周瑜興兵第1646章 羣戰金濤第1782章 逃兵之死第1288章 十大戰隊第201章 王允捐軀第1418章 大戰序幕第1737章 花隱慘案第709章 全新理念第2071章 熱血兒郎第1377章 烈火鐵騎第1448章 七營混戰第12章 贈槍馬超第1261章 十全學生第1190章 體系之爭第2227章 番外篇:戰海守關人(1)第47章 劉焉酬功第118章 酒侯劉正第318章 人貴自知第1907章 扒皮抽筋第2108章 碼頭故事第712章 情冷心寂第2005章 質量平衡第502章 司馬奇謀第696章 烏蘭姐妹第853章 思想問題第747章 是非對錯第94章 張寶之死第2129章 董宣之死第1690章 龍城定計第2166章 帝威初顯第1753章 預賽選拔第1776章 評詩風波第423章 試航籌備第1269章 協助配合第1305章 請君入甕第156章 趙雲出擊第1623章 強加造化第2167章 拒不納降第29章 神農黃忠第622章 輕敵冒進第1906章 鹽焗大蝦第919章 呂布說陣第1507章 激活軍功第1683章 裕弟歸龍第1597章 棲鳳求龍第1431章 執念害人第760章 三出祁山第1093章 大戰鐵牛第1890章 四象神威第281章 隱族使命第259章 陷陣當關第285章 中盤拉鋸第1245章 巴谷之義第128章 陳到穿幫第1321章 肉仙鍛魂第2058章 唐八退兵第1549章 幸運俠客第1842章 萬毒蛇皇第332章 班師途中第1894章 重建洛陽第1793章 趙光之死第1395章 榮譽鐵軍第1062章 黑牛領主第665章 徐州大亂第450章 志才之憂第1821章 司馬說事第545章 老兵之殤第1126章 克秦皇城第302章 深入交流第132章 鎮北將軍第2120章 百姓監斬第1395章 榮譽鐵軍第145章 何進之死第1869章 嘯天噬主第635章 曹彰戰死第683章 強制觀戰第459章 女將威武第690章 同階競爭第1276章 傳承世家第1495章 地涌金蓮第524章 進軍烏巢第1665章 待遇恆定第1626章 院長趙雲第1957章 爲了孩子第1486章 積極練兵第384章 各逞心機第615章 圍點打援第943章 嚴家擴張
第1376章 征戰吐國第1665章 待遇恆定第477章 民心所向第1860章 人工魔性第1318章 天地有情第961章 獎懲制度第359章 連過三關第1029章 臥底楚飛第1762章 團隊內訌第1592章 劉正出場第1880章 堡壘誘敵第232章 半斤八兩第660章 周瑜興兵第1646章 羣戰金濤第1782章 逃兵之死第1288章 十大戰隊第201章 王允捐軀第1418章 大戰序幕第1737章 花隱慘案第709章 全新理念第2071章 熱血兒郎第1377章 烈火鐵騎第1448章 七營混戰第12章 贈槍馬超第1261章 十全學生第1190章 體系之爭第2227章 番外篇:戰海守關人(1)第47章 劉焉酬功第118章 酒侯劉正第318章 人貴自知第1907章 扒皮抽筋第2108章 碼頭故事第712章 情冷心寂第2005章 質量平衡第502章 司馬奇謀第696章 烏蘭姐妹第853章 思想問題第747章 是非對錯第94章 張寶之死第2129章 董宣之死第1690章 龍城定計第2166章 帝威初顯第1753章 預賽選拔第1776章 評詩風波第423章 試航籌備第1269章 協助配合第1305章 請君入甕第156章 趙雲出擊第1623章 強加造化第2167章 拒不納降第29章 神農黃忠第622章 輕敵冒進第1906章 鹽焗大蝦第919章 呂布說陣第1507章 激活軍功第1683章 裕弟歸龍第1597章 棲鳳求龍第1431章 執念害人第760章 三出祁山第1093章 大戰鐵牛第1890章 四象神威第281章 隱族使命第259章 陷陣當關第285章 中盤拉鋸第1245章 巴谷之義第128章 陳到穿幫第1321章 肉仙鍛魂第2058章 唐八退兵第1549章 幸運俠客第1842章 萬毒蛇皇第332章 班師途中第1894章 重建洛陽第1793章 趙光之死第1395章 榮譽鐵軍第1062章 黑牛領主第665章 徐州大亂第450章 志才之憂第1821章 司馬說事第545章 老兵之殤第1126章 克秦皇城第302章 深入交流第132章 鎮北將軍第2120章 百姓監斬第1395章 榮譽鐵軍第145章 何進之死第1869章 嘯天噬主第635章 曹彰戰死第683章 強制觀戰第459章 女將威武第690章 同階競爭第1276章 傳承世家第1495章 地涌金蓮第524章 進軍烏巢第1665章 待遇恆定第1626章 院長趙雲第1957章 爲了孩子第1486章 積極練兵第384章 各逞心機第615章 圍點打援第943章 嚴家擴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