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張寶之死

就在張寶與興漢軍,雨中激戰的時候,嚴政帶着大軍,放棄了側擊平賊校尉部的後營,悄悄的撤回了陽城。

當兩萬二千黃巾軍敗兵,逃回到陽城之後,立即被嚴政以臨陣脫逃的罪名,把領兵大將給砍了腦袋。

嚴政隨後以唯一的統兵大將的身份,對敗軍進行了整頓收編。

陽城落入嚴政的掌控之中以後,嚴政的部衆達到了五萬。

張寶得符兵死力,逃出了包圍圈,回到了陽城之中,才發現自己,居然成了孤家寡人。

嚴政藉口安撫軍心,派一員小將貼身照顧張寶。

他招來心腹密議。

左右都說黃巾軍大勢已去,再說大渠帥彭脫的前車之鑑就在眼前,張寶寡恩令人寒心。

倘若繼續跟着張寶走,很有可能沙場枉死,也有可能被奪了兵權之後,死無葬身之地。

嚴政問:“蠻子大俠彭脫,是大傢伙都敬重的人,大家都想一想,應該怎麼辦吧?”

左右一致同意反了,至於向哪支隊伍投誠,一切都由嚴政做主。

嚴政覺得興漢軍名聲在外,就號召大家一起投奔興漢軍。

左右覺得應該準備一份見面禮,畢竟攜功投誠,比單獨的投誠要划算。

嚴政同意了左右的想法,決定殺了地公將軍張寶,拿着太平道二號人物的腦袋,向興漢軍投誠,一定會得到劉正的重視。

然而張寶妖術厲害,肯定會拼死反抗,着實不好殺呀?

衆人一致認爲,不好殺也得殺。

張寶是唯一拿得出手的誠意,投誠也得有付出才行。

嚴政命人引燃了張寶的住所的時候,恰逢他白天大敗,心中的怨氣難以發泄,於是就關起門來飲酒。

大火燒起的時候,張寶已經爛醉如泥了。

本能的求生慾望,令他衝出了單獨的小院。

嚴政見張寶衝出了門,躲在暗中不肯相見,只是命令部衆圍攻他。

張寶一邊與嚴政的部下廝殺,一邊大罵。

張寶的個人武力冠絕整個黃巾軍,就算是喝醉了酒,依舊是一頭擇人而噬的猛虎。

嚴政的口號是:要想好,殺張寶!

衆人受到張寶的虐待很久了,如今既然有了機會,當然是有仇報仇,有怨報怨。

張寶手中的長劍很鋒利,嚴政的部下爲了投奔興漢軍,到幽州過好日子。

他們都豁出去了,反正張寶就一個人,他們有數千人,拿人命堆也能成就這份功業。

嚴政看着包圍圈中的張寶,下達了擊殺的命令。

亂箭齊發,張寶身中數十箭,依舊與昔日的部衆拼命。

兩個時辰之後,張寶不知道自己斬殺了多少人,只是自己已經很累了。

長劍也不堪重負的斷成了兩截,張寶很想休息。

雖然他心裡很清楚,閉上眼睛之後,就再也沒有機會醒過來,但是氣力耗盡的張寶,已經顧不得那麼多了。

張寶的血流乾了,整個人直挺挺的倒在了地上。

直到半個時辰之後,嚴政才試探性的靠近張寶。

張寶毫無生息的躺在地上,這位野心勃勃的太平道二號人物。機關算盡之後,居然走在了大賢良師張角的前面。

嚴政圍着張寶,左三圈,右三圈。

一邊來回走動,口中還唸唸有詞!

很久之後,嚴政才手起刀落,割下了張寶的頭。

嚴政仰天長嘯說:“彭脫大哥一路走好,我替你報仇了!”

嚴政殺了張寶之後,又命令心腹整頓隊伍,把其中不願意投奔興漢軍的人,都秘密解決了。

當陽城只剩下一個聲音之後,嚴政親自帶着張寶的人頭,渡過穎水河,向劉正和興漢軍投誠。

劉正接受了嚴政的投誠,並且親自到陽城接收張寶的遺產。

穎川郡豪強世家明面上的積蓄,全部都集中在了陽城。

再加上張寶從廣宗帶來的財物,加起來也有兩千萬貫。

有了這批物資的補充,興漢軍的戰鬥損失總算是得到了彌補。

接收完張寶遺留下來的物資之後,劉正找來嚴政,談起了他的去向問題。

嚴政說:“以臣克主。雖然有大義傍身,但是不義之名已經落下了。再事新主,不應該是英雄的所爲。”

嚴政請求劉正代爲安置部衆,至於他本人,不想再在軍中效力,而是想仗劍江湖,繼續彭脫沒有完成的夢想和事業。

蠻子大俠的故事,還得有人來繼續的發揚光大。

嚴政走了,一人一馬一長劍,一衣一飯一江湖。

從此之後,黃巾軍中少了一個悍將嚴政,穎川江湖道上多了一個蠻子大俠。

劉正有些難以理解,到底是什麼樣的情義,才讓嚴政居然心甘情願的做別人的影子呢?

歷史的車輪並沒有因爲嚴政的離開,所以停止了運轉。

反而加快了前進的步伐,陽城這座落入張寶魔掌三個多月的城池,終於回到了漢室的掌控之中。

劉正找來郭嘉,談起了黃巾軍投誠部隊的安置辦法。

郭嘉獻策說:“校尉大人,黃巾軍有理想,信念也比較堅定。如今只有送到北山的勞動改造營中,再教育一番以後,才能正常的使用。”

劉正聽了郭嘉的話之後,也很贊同他的提議。於是就說:“奉孝,如今黃巾軍主力,就只剩下東郡和冀州了,咱們興漢軍實力太強了,恐怕會引起別人的算計。不如分一部分力量回轉幽州。”

郭嘉也覺得,近萬名興漢軍將士的存在,對於漢室的各方討逆大軍來說,都是一種巨大的壓力。

爲了緩解袁紹和曹操的敏感神經,劉正派遣太史慈帶着兩棲團,配合情報部轉運物資。

隨後又派徐盛帶着宛城營繞道青州,把陽城黃巾軍帶到北山勞動改造營。

幽州興漢軍,平賊校尉部再次縮編,共計五千人,下轄一團兩營。

丹陽團,團長周泰;獨立營,營長魏延;劍兵營,營長陳到;平賊校尉部司馬郭嘉;隨軍醫院的院長依舊是董奉。

這是劉正多了一個心眼,想要用這樣的辦法告訴皇甫嵩,興漢軍已經損失慘重了,不要再急着算計了。

劉正心想,漢室三大名將:

右中郎將朱公偉大人嗜殺,但是他不貪圖別人的功勞,也不會算計麾下的實力。

左中郎將皇甫義真大人貪功,爲了功勞不惜謀算興漢軍,只是可惜他的陰謀沒有得逞。

北中郎將盧師眼睛裡容不得沙子,這纔是劉正恐懼的根源。

興漢軍表現得太好了,這肯定會引起別人的警惕。

皇甫嵩迫不及待的想要進駐陽城。

劉正見物資和俘虜已經轉運完成,就讓興漢軍換上殘破的戰甲,列隊在陽城北門,迎接左中郎將府的大軍。

劉正一見到皇甫嵩,立即滾下馬痛哭:“大人,興漢軍慘哪?平賊校尉部冤哪?”

皇甫嵩無奈,只好當衆處斬傳令兵,給興漢軍上下一個交代。

緊接着又承諾,從左中郎將府的軍械庫中,調撥五千軍械精甲,給興漢軍上下換裝。

進入陽城之後,劉正主動獻上張寶的首級。

皇甫嵩心中大喜,卻又假惺惺的提議說,代爲表奏平賊校尉部的功勞。

對於皇甫嵩這樣的說法,劉正是嗤之以鼻的。

如今平賊校尉部是根正苗紅的漢帝親軍。皇甫嵩若是真心想成全劉正的功勞,應該聯名錶奏,而不是提出什麼代爲表奏的話來。

他這話一出,貪功的意圖已經昭然若揭了。

劉正會意,義正辭嚴的拒絕了皇甫嵩的提議。

還說左中郎將府移師密縣,不知道的人還以爲皇甫嵩屢遭敗績,恐怕會惹來朝中大臣們的非議。

只有張寶的人頭,才能讓左中郎將府的移駐站穩腳跟,不會授人以柄。

只有張寶的人頭,才能讓左中郎將府的部隊都揚眉吐氣。

只有張寶的人頭,才能化解皇甫嵩遭遇的詰難。

劉正的這番慷慨陳詞,哄得皇甫嵩心花怒放。

本來想理直氣壯的奪走功勞的皇甫嵩,竟然有些不好意思了。

好在劉正堅持,皇甫嵩只能勉爲其難的收下了平賊校尉部的好意。

皇甫嵩是一個知恩圖報的人,得了劉正的大禮,立即調撥價值近兩百萬貫的物資,犒勞平賊校尉部。

左中郎將府的大人們,見了皇甫嵩大人,親筆寫下的戰報以後,對於劉正所部獲得的優待,就不再眼紅了。

劉正拿着張寶的人頭,換得了價值近兩百萬貫的勞軍物資。

這倒不是劉正不想要大功,而是他自忖,暫時是沒有辦法晉階了,於是就與皇甫嵩各取所需。

皇甫嵩需要張寶的人頭,來化解漢帝的怒火,劉正則是單純的想要錢。

雙方一拍即合,交易就這樣達成了。

回到駐地之後,郭嘉問劉正:“校尉大人,若是這份功勞由咱們自己上報漢帝會怎麼樣呢?”

劉正嘆了口氣說:“那咱們就是在爲難漢帝。明知道加官晉爵是不可能的,然而平賊校尉部的功勞太大。不封官就得賞賜大量的財物,你以爲漢帝的錢是那麼好拿的嗎?”

郭嘉一聽就明白了,那漢帝故意找三位領兵大將的麻煩。其實就是爲了,從他們手上索要贖罪銅錢。

朱雋克復南陽,漢帝一拳打在了棉花上。

如今這皇甫嵩先敗,眼看就要被漢帝打土豪了。忽然轉敗爲勝,漢帝的謀算又落空了。

這最後一隻待宰的羔羊,就只有盧師了。

劉正想到這裡,就問郭嘉:“奉孝,盧師有麻煩了,作爲弟子,我應該怎麼做呢?”

郭嘉說:“如今只能替盧師花錢免災了。”

劉正心想,盧師眼裡容不得沙子,這件事情必須要做得滴水不漏。

於是就讓郭嘉傳訊洛陽城,調查天使出巡的具體情況。

幾天之後,關於天使左豐的情報就到達了劉正的手中。

郭嘉問劉正:“校尉大人,這左豐看起來像是正人君子,應該不會爲難盧師吧?”

劉正冷冷的一笑,纔開口說:“凡是貪財的人,都會把自己僞裝成正人君子;凡是五肢不全的男人,都不能把他們,當成正常人來對待,否則是要吃大虧的。”

劉正讓郭嘉派人秘密接觸左豐,打算替盧師把天子想要的財物奉上。

劉正心想,盧師安全了,這貪功的皇甫嵩,想要從漢帝的口袋裡掏錢,只怕會有麻煩了。

出於人道,劉正派人提醒皇甫嵩,把新鄭繳獲的物資敬獻漢帝。

皇甫嵩要是聽了劉正的意見,就會失去左中郎將府各部的支持。

他要是不聽劉正的話,漢帝的板子就只能落在他頭上了。

劉正已經仁至義盡了,至於爲什麼要,等皇甫嵩把物資調撥給平賊校尉部之後,纔出言提醒呢?

用劉正的話來說:屬於興漢軍的錢,一個銅板都不能少。至於漢帝,還是去割別人的肉吧!

第928章 青山李部第943章 嚴家擴張第2章 初晤劉備第290章 陶彈欺馬第1826章 易京會戰第1304章 全軍覆沒第1624章 犧牲之說第957章 碧雲寺外第1551章 丁香花淚第1844章 時空摺疊第1851章 巾幗若蘭第749章 棄子無歸第1900章 學生遇刺第1362章 一吻之禍第1964章 經濟閉環第237章 張燕稱王第64章 揚武張繡第115章 程昱盜首第1318章 天地有情第957章 碧雲寺外第1930章 刺殺孫策第2083章 地刺五號第217章 火燒曹仁第1325章 尋求突破第230章 李傕之死第481章 徐庶中計第931章 堅昆之行第837章 商人世家第1442章 兵主面具第305章 曹操奉漢第588章 神行之名第1777章 體驗生活第875章 見死不救第416章 童子海軍第813章 兵力調度第215章 奪青釭劍第1451章 雙雄對決第1624章 犧牲之說第830章 打着倒退第1757章 長安豪宴第1799章 各顯神通第1350章 王李暗鬥第61章 宛城失守第1722章 深海雷暴第769章 城外楊村第653章 經驗教訓第1936章 鄭遠之死第1948章 陳氏兇猛第1481章 梟雄無情第904章 朔方之役第1768章 海盜莎倫第522章 魚與熊掌第539章 許褚救駕第599章 飛龍在天第1339章 討回公道第1778章 倉庫之亂第707章 論文答辯第709章 全新理念第1018章 算無遺策第1236章 勾踐抵達第1247章 族籍之爭第530章 屯長洪平第551章 夜長夢多第1396章 文交武戰第2078章 王者戰道第616章 荀攸出海第903章 東方之晉第466章 周瑜中箭第2145章 真假赤霄第2210章 刺激秦山第1209章 五律同輝第462章 孫權出兵第273章 槍騎之威第836章 周瑜三問第984章 紅纓戰魂第244章 義縣之戰第1453章 南沼會戰第1620章 可造之材第1270章 劉正上學第678章 高郵大亂第1214章 勇者李瓜第126章 西園演武第1002章 水潤天下第487章 山林大戰第954章 仙峰前線第603章 溝通交流第519章 米河賈才第269章 衣錦還鄉第35章 簡雍獻策第1243章 巴清裁員第1976章 利用老馮第427章 拙劣表現第1323章 核心弟子第616章 荀攸出海第2136章 武松歸隱第478章 火璽問世第2035章 商行賣旗第13章 說服賈詡第1086章 泡製毒蛇第1038章 逆流而上
第928章 青山李部第943章 嚴家擴張第2章 初晤劉備第290章 陶彈欺馬第1826章 易京會戰第1304章 全軍覆沒第1624章 犧牲之說第957章 碧雲寺外第1551章 丁香花淚第1844章 時空摺疊第1851章 巾幗若蘭第749章 棄子無歸第1900章 學生遇刺第1362章 一吻之禍第1964章 經濟閉環第237章 張燕稱王第64章 揚武張繡第115章 程昱盜首第1318章 天地有情第957章 碧雲寺外第1930章 刺殺孫策第2083章 地刺五號第217章 火燒曹仁第1325章 尋求突破第230章 李傕之死第481章 徐庶中計第931章 堅昆之行第837章 商人世家第1442章 兵主面具第305章 曹操奉漢第588章 神行之名第1777章 體驗生活第875章 見死不救第416章 童子海軍第813章 兵力調度第215章 奪青釭劍第1451章 雙雄對決第1624章 犧牲之說第830章 打着倒退第1757章 長安豪宴第1799章 各顯神通第1350章 王李暗鬥第61章 宛城失守第1722章 深海雷暴第769章 城外楊村第653章 經驗教訓第1936章 鄭遠之死第1948章 陳氏兇猛第1481章 梟雄無情第904章 朔方之役第1768章 海盜莎倫第522章 魚與熊掌第539章 許褚救駕第599章 飛龍在天第1339章 討回公道第1778章 倉庫之亂第707章 論文答辯第709章 全新理念第1018章 算無遺策第1236章 勾踐抵達第1247章 族籍之爭第530章 屯長洪平第551章 夜長夢多第1396章 文交武戰第2078章 王者戰道第616章 荀攸出海第903章 東方之晉第466章 周瑜中箭第2145章 真假赤霄第2210章 刺激秦山第1209章 五律同輝第462章 孫權出兵第273章 槍騎之威第836章 周瑜三問第984章 紅纓戰魂第244章 義縣之戰第1453章 南沼會戰第1620章 可造之材第1270章 劉正上學第678章 高郵大亂第1214章 勇者李瓜第126章 西園演武第1002章 水潤天下第487章 山林大戰第954章 仙峰前線第603章 溝通交流第519章 米河賈才第269章 衣錦還鄉第35章 簡雍獻策第1243章 巴清裁員第1976章 利用老馮第427章 拙劣表現第1323章 核心弟子第616章 荀攸出海第2136章 武松歸隱第478章 火璽問世第2035章 商行賣旗第13章 說服賈詡第1086章 泡製毒蛇第1038章 逆流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