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9章 治政艱辛【謝謝(一人1978)書友的月票】

馬謖帶着心懷鬼胎的各派將領守街亭,人心不齊還得拼命。這樣還能不敗嗎?

諸葛亮本以爲馬謖可以藉着大義名份削弱其他兩派,卻沒有想到弄成了夾生飯。

諸葛亮這才明白了一個道理——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

劉正和周瑜靜靜的聽着諸葛亮講故事。

諸葛亮喝了一口茶水,接着往下說:

街亭之敗不是結束,而是新的開始。派系之爭水火不容。好在元老派曉得厲害,並沒有介入其中,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益州派早就對馬謖心存不滿,抓住了街亭失利的機會窮追猛打。諸葛亮是謀士帶兵!不能衝鋒陷陣的人,約束將士的唯一砝碼就是軍法。

降將派王平堅持站到馬謖的對立面,街亭大戰的結果一出,那就是實實在在的勸諫之功。益州派想要咬死荊州派,於是就小題大做。

諸葛亮沒有辦法,只能先翻手爲雲斬殺馬謖,再覆手爲雨弄垮益州派。用降將派的人搶奪荊州派的勝利果實。

降將派的實力得到充實從後,三派之爭並沒有達到諸葛亮想要的平衡。反而讓荊州派的主力馬良誓死反擊。

當年荊州牧劉表對諸葛亮一家有收留之恩,可是劉琦卻死得不明不白。這在馬良看來就是恩將仇報的典型。

馬謖死了,馬良又無心兵權,荊州派留下的遺產肯定會是諸葛亮獨自繼承。文聘也是荊州人,卻沒有入選,反而讓降將派的王平得了實惠。

荊州派文臣隨着馬良的死徹底的退出了蜀漢,武將方面也只有文聘一個人撐着。

文武失調的嚴重後果就是獨木難支。

益州派的反撲火力都集中到了舅舅不愛,姥姥不疼的文聘身上。

後面的事情就不用說了,渭水河灘的那一仗,讓文聘徹底的看清楚了益州派的嘴臉。

當年成都與漢中之爭,那份血仇至今仍未被人淡忘。蜀帝劉備進入南鄭,裂土分王。

漢中成了蜀漢的龍興之地。可是彈丸之地,比起天府之國來說就顯得微不足道了。

漢中百姓感念蜀帝劉備的恩德才堅持了幾十年的抗魏大業。可是成都百姓成了帝都人,南鄭連陪都的名份都沒有撈到。

再加上益州派的算計,漢中兵肯定就心灰意冷了。

諸葛亮總算是講完了。他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爲了消除蜀漢的派系。

荊州派的出走,益州派的沉默以及元老派的銷聲匿跡。如今的成都政治清明。特別是九品中正制問世之後,益州世家徹底的認可了用拼人才的辦法解決矛盾爭端,儘可能的避免武力對抗。

“有了品級告身就會有爭奪!現在的蜀漢世家派系之間的競爭日趨規範化,倒是減少了益州內部的流血。”諸葛亮說道:“有了九品中正制的存在,蜀漢百姓奮發圖強!”

“孔明,九品中正制界定的是一個家族的地位。我來問你,要是你明明知道你的死會讓諸葛家煙消雲散,你還會選擇犧牲嗎?”劉正大聲的問道。

“我會!”諸葛亮斬釘截鐵的回答說:“爲人臣者,豈可惜身;定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孔明,以你的爲人,我相信你可以做到。可是其他人呢?”周瑜問道:“整個天下可不止你一個臣子,克己奉公者寡,因私枉法者衆!”

“孔明,公瑾!治政之道,首在治人!然而卻人心難測,爲政者必定會如履薄冰!”劉正說道:“治政艱辛,難在治人!”

“劉莊主,我認爲商君之法可以效仿!”諸葛亮說道。

“得了吧!你倒是學了個八九不離十,結果卻是人心散了,隊伍也帶不了了。”周瑜插嘴說道:“法理人情兩不誤,纔是人間正道!興漢國的律師制度就不錯。以道德爲基準,以法律爲準繩。”

“爲什麼不是以事實爲基準呢?商君的書裡就是這麼說的——問政不誅心!”諸葛亮問道。

“要是那事實根本就不符合世人的道德準則呢?”周瑜反問道:“難道你也把扭曲的事實當成判罰的依據嗎?”

在周瑜看來,公道自在人心。倘若法律不能賦予需要的人以公平公正,必定會有人濫用私刑。

商君之法的確不錯,只是世家大族爲了秦國拋頭顱灑熱血,到頭來卻要與平民百姓受到同等的約束和限制。

後來秦國世家對待功勳大臣,有一個詞語叫做卸磨殺驢。商君變法死於法的典故,一直被後世帝王所效仿。

如今諸葛亮又要重舉商君之法的旗幟輔政,估計也只能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了。益州世家肯定不會讓蜀漢重走那樣的老路。

“行了,公瑾!這次興漢山莊召集大家開會,其實就是想把衆多的華夏人傑團結起來。世界那麼大,爲什麼咱們大家要關起門來搞窩裡鬥呢?”劉正問道:“你們都是華夏不可多得的人才,世界地圖已經問世幾十年了,爲什麼不替你們的主公想一想,非得要在華夏內部爭一個高下嗎?”

劉正首先問周瑜——若是把興漢國的兩百萬野戰軍交給他一個人統帥會怎麼樣?

周瑜捫心自問,他戎馬一生,帶過最多的兵力也就三十萬。其中直接指揮的人馬,從來都沒有超過二十萬。

兩百萬大軍,總得分鎮各方。一個人要維持大軍的正常運轉,只怕人力有所不及。

諸葛亮也趁機大倒苦水,六出祁山才二十萬兵馬,他竟然晝夜操勞,從無間隙。如今面對兩百萬大軍,想想都不寒而慄。

劉正再告訴諸葛亮,蜀漢雖然說擁有一國之名,但是卻無一國之實。其地不過是大半個益州,以丞相之職行使別駕權力。

如今興漢國十幾個州,諸葛亮有辦法管好嗎?

諸葛亮自家人知曉自家事,他六出祁山伐魏期間,數年之內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前線。對後方的掌控力度絲毫不減,這份控制力確實達到了爲政者的巔峰水平。

興漢國地域廣大,東西南北之間的距離有數千裡。以現有的通訊條件。諸葛亮想要做到蜀漢那般程度,只怕是癡人說夢。

“其實我只是定下了治理蜀漢的框架,至於具體的執行者是簡雍他們幾個人!”諸葛亮說道:“自從夷陵之戰以後,蜀帝陛下就不怎麼過問政事了。我一直在主持練兵伐魏的相關事宜,哪有什麼時間和精力去管具體的施政?”

諸葛亮的自曝其短,其實是有道理的。蜀漢的方針政策,皆出自於成都。而作爲輔政丞相的他,卻是一直在軍中。

不管是從哪個角度考慮,諸葛亮都沒有親自督政的可能。

“衆人拾柴火焰高!”劉正認真的說道:“華夏範圍之大,需要人傑無數才能治理!”

“道不同不相爲謀!”諸葛亮說道:“政道貴專,我不會改變自己的理想。”

第2025章 鍾會退兵第1250章 十面埋伏第475章 楚國局勢第485章 叢林戰法第2013章 不動如山第1138章 勾踐復活第303章 龐統大婚第1471章 全員重修第1219章 惰性難消第201章 王允捐軀第1722章 深海雷暴第1435章 竹海盛會第928章 青山李部第1918章 鋼鐵森林第1294章 精英力量第1806章 同權繼承第1996章 圈地運動第119章 西園酬功第1209章 五律同輝第1616章 大道無情第642章 渤海之濱第863章 爲君之道第688章 腰埠協定第187章 割須棄袍第79章 魏延首戰第1157章 架橋計劃第720章 將星公約第693章 專項計劃第1987章 寒門三傑第1096章 臨戰突破第784章 劉正赴約第672章 淮陰大戰第384章 各逞心機第633章 花樣作死第1517章 內部分裂第829章 治政艱辛【謝謝(一人1978)書友的月票】第6章 除惡務盡第397章 警鐘長鳴第696章 烏蘭姐妹第1476章 菩提戰隊第75章 小將陳到第177章 滎陽戰事第1315章 削弱聯繫第1646章 羣戰金濤第1229章 僱傭系統第893章 秦嶺功成第1250章 十面埋伏第987章 人梯上山第2106章 殺手來襲第1238章 姐妹決裂第522章 魚與熊掌第504章 裝病託辭第372章 夫妻對話第1666章 商君恆法第1441章 鑽石羽翼第118章 酒侯劉正第1817章 帥不離位第1660章 吳蜀大戰第2068章 救治無忌第1436章 火中取栗第644章 帶軍潰敗第2133章 周皇相邀第230章 李傕之死第1349章 緣慳一世第1986章 給予希望第267章 忠義關羽第930章 青山協定第701章 烏德之名第236章 復仇怒濤第228章 獻帝歸袁第1911章 矯詔勸降第147章 真龍護體第1884章 擒斬平原第1397章 武威大戰第1216章 毀樹種花第686章 呂猛折戟第117章 前往洛陽第1151章 含冤而死第817章 拆除建築第2193章 持續成長第1533章 通元仙槍第880章 嫡庶失序第1963章 整合田府第2115章 方老出面第1597章 棲鳳求龍第611章 死者爲大第132章 鎮北將軍第1235章 城建方案第932章 龍戰於野第1780章 倉管發難第1853章 集齊鑰匙第1619章 屠家報復第2047章 西塞大亂第75章 小將陳到第211章 酈縣之戰第2194章 夫妻互助第1722章 深海雷暴第1957章 爲了孩子第1571章 規則化道第1006章 善須有度
第2025章 鍾會退兵第1250章 十面埋伏第475章 楚國局勢第485章 叢林戰法第2013章 不動如山第1138章 勾踐復活第303章 龐統大婚第1471章 全員重修第1219章 惰性難消第201章 王允捐軀第1722章 深海雷暴第1435章 竹海盛會第928章 青山李部第1918章 鋼鐵森林第1294章 精英力量第1806章 同權繼承第1996章 圈地運動第119章 西園酬功第1209章 五律同輝第1616章 大道無情第642章 渤海之濱第863章 爲君之道第688章 腰埠協定第187章 割須棄袍第79章 魏延首戰第1157章 架橋計劃第720章 將星公約第693章 專項計劃第1987章 寒門三傑第1096章 臨戰突破第784章 劉正赴約第672章 淮陰大戰第384章 各逞心機第633章 花樣作死第1517章 內部分裂第829章 治政艱辛【謝謝(一人1978)書友的月票】第6章 除惡務盡第397章 警鐘長鳴第696章 烏蘭姐妹第1476章 菩提戰隊第75章 小將陳到第177章 滎陽戰事第1315章 削弱聯繫第1646章 羣戰金濤第1229章 僱傭系統第893章 秦嶺功成第1250章 十面埋伏第987章 人梯上山第2106章 殺手來襲第1238章 姐妹決裂第522章 魚與熊掌第504章 裝病託辭第372章 夫妻對話第1666章 商君恆法第1441章 鑽石羽翼第118章 酒侯劉正第1817章 帥不離位第1660章 吳蜀大戰第2068章 救治無忌第1436章 火中取栗第644章 帶軍潰敗第2133章 周皇相邀第230章 李傕之死第1349章 緣慳一世第1986章 給予希望第267章 忠義關羽第930章 青山協定第701章 烏德之名第236章 復仇怒濤第228章 獻帝歸袁第1911章 矯詔勸降第147章 真龍護體第1884章 擒斬平原第1397章 武威大戰第1216章 毀樹種花第686章 呂猛折戟第117章 前往洛陽第1151章 含冤而死第817章 拆除建築第2193章 持續成長第1533章 通元仙槍第880章 嫡庶失序第1963章 整合田府第2115章 方老出面第1597章 棲鳳求龍第611章 死者爲大第132章 鎮北將軍第1235章 城建方案第932章 龍戰於野第1780章 倉管發難第1853章 集齊鑰匙第1619章 屠家報復第2047章 西塞大亂第75章 小將陳到第211章 酈縣之戰第2194章 夫妻互助第1722章 深海雷暴第1957章 爲了孩子第1571章 規則化道第1006章 善須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