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6章 呂猛折戟

麒麟鎮帥軍縱橫徐州,吳國新秀很不服氣。主動挑釁梅園,拿下和縣屯兵大戰。

吳軍三戰三勝,跟麒麟鎮帥軍打出了一比一的傷亡比例。統帥諸葛恪終於揚眉吐氣了。

巢縣,麒麟鎮帥軍指揮部。費詩看着厚重的傷亡名冊,忍不住的對趙統說:“鎮帥,再這樣拼下去,麒麟鎮帥軍的威名就蕩然無存了。”

趙統說:“參謀長,和縣戰場,與以前的戰場不一樣。咱們沒有必要爲了一個虛名,就以己之短,擊敵之長!”

趙統接着解釋,讓名不見經傳的諸葛恪跟麒麟鎮帥軍打出了一比一的傷亡比例,聽起來是有些吃虧。然而戰爭從來都不是單獨存在的,這可是綜合國力的較量。

興漢國人口過億,吳國人口不過一千兩百萬而已。麒麟鎮帥軍後備役充足,損失的兵員可以從淮南地區補充。吳軍防線綿長,爲了抵禦興漢國海軍,需要耗費大量的兵力鞏固海岸線。從柴桑到瓊崖,百萬兵力都不夠用。再加上內部的豫章防線,可用兵力就更少了。

據趙統估計,吳軍投入和縣作戰的兵力極限爲二十萬。要是不能就地補充,就無法繼續作戰了。拼消耗,諸葛恪必敗。

後人或許會說麒麟鎮帥軍鎮帥趙統不如吳將諸葛恪。可是吳軍勝了幾次之後,殺敵八百自損一千,來回消耗之後,即便是取勝了,也沒有多餘的力量擴大地盤。

諸葛恪勝利的次數越多,對吳國的消耗越大。麒麟鎮帥軍坐等吳軍上門,和縣就是香噴噴的誘餌。

趙統的拼消耗策略符合麒麟鎮帥軍的實際情況。只不過那樣的戰術指揮其實是在玩火。搞不好就會引火燒身,損兵折將就無法避免了。

和縣東南毗鄰長江,受水汽的影響雨季綿長。呂猛的騎兵督前鋒屯駐烏江,與含山的王雙倚爲臂助。

七月,吳軍統帥諸葛恪揮師西進,想要打通進入淮南糧區的道路作爲大軍的就食之地。

五萬吳軍圍攻含山,王雙兵力不足,連失數鎮。麒麟鎮帥軍主力駐守淮南各地,一時之間難以集結,只能就近請援。

恰逢呂猛視察烏江,得知含山危急,忙調集六千騎兵督將士沿官道馳援。

諸葛恪以刺候掘土堵路,恰逢夜雨綿綿。戰馬蹄陷泥漿,加劇了馬掌的磨損。北方騎兵進入南方作戰,很容易受到氣候的影響。官道泥濘難行,呂猛行軍的速度飽受影響。

大軍走到腰埠,攜帶的乾糧就已經耗盡了。由於吳軍刺候騷擾的規模不斷擴大,配給的作戰物資消耗嚴重。再加上雨水的侵蝕,剩餘的物資根本就不足以維持一場戰鬥。

要是換在和平時期,呂猛完全可以就地補充物資。然而和縣對峙展開以後,腰埠一帶的百姓已經撤到含山之西。當地已經化爲了巨大的戰場。

想要依靠戰場繳獲維持戰鬥,且不說雨天作戰的體力耗損。單憑吳軍武器的質量差勁,在對砍的過程中幾乎全部損毀。

諸葛恪得知呂猛中計,令張承領兵一萬拖住王雙,隨後就親率四萬大軍圍攻腰埠。再有吳將全琮領兵一萬佯攻烏江,吳將周胤領兵兩萬搶佔西埠,堵住了騎兵督撤回烏江的道路。

呂猛遭遇諸葛恪重點進攻,騎兵督將士的戰馬又在雨季受到了嚴重的影響,戰鬥力十不存一。三分之二的將士只能下馬步戰。

沒有速度的騎兵進入湖澤遍佈的地域作戰,簡直就是把脖子送到了諸葛恪的大刀前面。

雖然從整體戰略來說麒麟鎮帥軍穩佔上風,可是諸葛恪統帥的吳將都不是省油的燈。呂猛的後路被斷,前方又有諸葛恪的重兵。

狹路相逢勇者勝,呂猛所部距離含山近在咫尺,只要突破諸葛恪的重兵防線,就可以全身而退。騎兵都棄馬步戰,殺到霍橋的時候,卻被一條小水溝擋住了去路。

諸葛恪親自趕到楊莊,指揮親衛破壞呂猛的架橋行動。水溝的寬度倒是沒有超過戰馬的跳躍能力。然而失去戰馬的騎兵督將士,卻沒有辦法憑藉彈跳力躍過。

再加上吳軍重兵屯駐楊莊,失去了衝擊力的騎兵督,即便是偶而有人躍過水溝,也會在瘋狂的箭雨中殞落。

身後的吳軍正在迫近,呂猛只得命令將士推屋爲器,冒着吳軍的箭雨強行架橋。騎兵督一直靠速度取勝,爲了減輕載重,盔甲的材質比較輕便。吳軍的鐵箭射中盔甲,雖然說無法穿透,可是隔着盔甲透入的衝擊力,讓騎兵督將士苦不堪言。

正常的騎兵作戰,倒黴的人或許會捱上三五支箭。這對於訓練有度的騎兵督將士來說都是家常便飯,大家都可以承受。

然而棄馬改步之後,又要掩護工兵隊架橋。騎兵督將士拿血肉之軀硬扛吳軍射出的鐵箭。平均計算下來,沿溝列陣的將士基本上都會承受超過三十支鐵箭的衝擊。

無法正常移動的騎兵督將士,不可避免的成了活靶子。這樣被動挨打的局面,讓呂猛咳出了血。

負責掩護架橋的屯長向呂猛哭訴換道,試圖找一個相對薄弱的地方突圍。

呂猛以爲士氣可鼓不可泄,不管付出多大的代價,橋必須要架,突破楊莊勢在必行!

雙方在水溝位置僵持了三個時辰,身後的吳軍主力逐漸的合攏。都尉趙貞找到呂猛,建議讓有馬的騎兵督將士躍溝突圍。騎兵督可以承受重大的損失,卻無法接受全軍覆沒的命運。

腰埠大敗已成定局,反敗爲勝的可能性幾乎爲零。盡力避免全軍覆沒的命運,就是騎兵督將士的當務之急。

呂猛對趙貞說:“陷兄弟於絕境,我怎麼有臉獨自偷生。騎兵督不能全軍覆沒,你帶着有馬的兄弟突圍。”

呂猛決定留在霍橋吸引諸葛恪的火力,給趙貞的突圍創造條件。

趙貞帶着一個屯的將士努力突圍,躍馬過溝揚長而去。

呂猛命令將士把多餘的輜重車輛推進溝中,居然截流成功了。水漫楊莊外圍低窪之處。

這無意間的舉動改變了溝水流向,迫使諸葛恪收縮兵力,形成了一處二十丈的兵力空檔。

呂猛拆屋爲筏,順流而走。諸葛恪命人放箭。人在筏上隨水而動就成了活靶子。倒下的騎兵督將士讓溝中的水變了顏色。

諸葛恪指揮吳軍將士在高處放箭,量變引起質變。呂猛腳下的木筏不堪重負,無力承載太多的重量。

呂猛命人推馬下水,數十名騎兵督將士主動躍入水中,捨身救馬的行爲,只是爲了確保後續階段的戰鬥力。

呂猛繞過楊莊,帶着倖存的將士朝着含山運動。腰埠大敗,意味着騎兵難以適應長江以南的戰場環境。

麒麟鎮帥軍初嘗敗績,需要及時的調整戰鬥風格,改變兵員配備以適應新的戰鬥需要。

呂猛趕到含山的時候,身邊的將士不足一個屯。六千將士出烏江,活着走進含山的不足千人。腰埠之戰的慘烈,震驚了麒麟鎮帥軍上下。

趙統親自趕到含山,聽取了呂猛彙報的戰鬥經過。費詩以爲九江大戰並沒有結束,不宜議論功過。關於腰埠大戰的評估暫緩,檔案封存,只不過計點傷亡,按照標準進行撫卹的流程不宜推遲。

麒麟鎮帥軍集結含山,準備反攻吳軍佔領區。

第738章 害民自保第1135章 吳宮國恥第2004章 重複建設第758章 刑殺馬謖第1章 族譜事件第696章 烏蘭姐妹第390章 興漢提案第982章 半坡之戰第1388章 宋軍慘敗第1893章 洛陽之亂第803章 私心初顯第1833章 寒門新論第1046章 奇石破陣第1120章 天龍說戰第1478章 叢林戰場第568章 特戰雄風第375章 思想衝擊第718章 禹村會議第1828章 一路向西第2008章 文武之道第1493章 帝辛離開第1575章 入道因果第463章 巧克巢縣第1339章 討回公道第77章 再戰宛城第400章 大婚提案第85章 襄城何曼第1688章 節奏作死第169章 白馬悲歌第792章 新的對抗第2154章 楚北烽火第590章 偷雞不成第183章 陳到鬥陣第1347章 玉泉市場第1396章 文交武戰第1132章 大戰韓誠第42章 典韋揚名第1731章 空談誤事第806章 欺君罔上第1447章 生命平等第2199章 鑰匙驪山第189章 華陰楊門第1060章 入城風波第1403章 分糧入戶第1040章 沙匪來襲第95章 狼女小妖第1599章 恩怨糾纏第1966章 攔路討債第1062章 黑牛領主第155章 袁紹主盟第1045章 開天之路第335章 弩車之威第1718章 以打促談第1759章 解封石猴第1167章 颱風來襲第51章 鄒全之死第2138章 奇襲趙軍第1730章 登陸之殤第1162章 廣德悲歌第2226章 後記:感言(2)第238章 劉備請賢第1423章 攻佔城頭第974章 成都事件第65章 打壓豪強第2075章 戰鬥突破第1557章 白起揚威第1279章 瓦蘭投誠第860章 謀士何曾第1938章 袁術出山第879章 分家之利第1672章 涼州恢復第1813章 五坊爭鼎第171章 陷陣之威第1398章 周瑜兵敗第501章 曹洪論兵第560章 志才病逝第1225章 平陽之殤第1527章 黑暗帝劍第978章 維護規矩第860章 謀士何曾第1080章 第九太子第1235章 城建方案第51章 鄒全之死第1749章 奪嫡終了第2002章 建設兵團第1175章 人各有志第1135章 吳宮國恥第1599章 恩怨糾纏第1424章 曲阿風雲第1108章 情比紙薄第1259章 一分之差第494章 攻克米河第977章 綿竹暗流第104章 美人芳心第1838章 奇鼠認慫第683章 強制觀戰第384章 各逞心機第2229章 番外篇:戰海守關人(3)第2065章 圖窮匕見第2042章 時過境遷
第738章 害民自保第1135章 吳宮國恥第2004章 重複建設第758章 刑殺馬謖第1章 族譜事件第696章 烏蘭姐妹第390章 興漢提案第982章 半坡之戰第1388章 宋軍慘敗第1893章 洛陽之亂第803章 私心初顯第1833章 寒門新論第1046章 奇石破陣第1120章 天龍說戰第1478章 叢林戰場第568章 特戰雄風第375章 思想衝擊第718章 禹村會議第1828章 一路向西第2008章 文武之道第1493章 帝辛離開第1575章 入道因果第463章 巧克巢縣第1339章 討回公道第77章 再戰宛城第400章 大婚提案第85章 襄城何曼第1688章 節奏作死第169章 白馬悲歌第792章 新的對抗第2154章 楚北烽火第590章 偷雞不成第183章 陳到鬥陣第1347章 玉泉市場第1396章 文交武戰第1132章 大戰韓誠第42章 典韋揚名第1731章 空談誤事第806章 欺君罔上第1447章 生命平等第2199章 鑰匙驪山第189章 華陰楊門第1060章 入城風波第1403章 分糧入戶第1040章 沙匪來襲第95章 狼女小妖第1599章 恩怨糾纏第1966章 攔路討債第1062章 黑牛領主第155章 袁紹主盟第1045章 開天之路第335章 弩車之威第1718章 以打促談第1759章 解封石猴第1167章 颱風來襲第51章 鄒全之死第2138章 奇襲趙軍第1730章 登陸之殤第1162章 廣德悲歌第2226章 後記:感言(2)第238章 劉備請賢第1423章 攻佔城頭第974章 成都事件第65章 打壓豪強第2075章 戰鬥突破第1557章 白起揚威第1279章 瓦蘭投誠第860章 謀士何曾第1938章 袁術出山第879章 分家之利第1672章 涼州恢復第1813章 五坊爭鼎第171章 陷陣之威第1398章 周瑜兵敗第501章 曹洪論兵第560章 志才病逝第1225章 平陽之殤第1527章 黑暗帝劍第978章 維護規矩第860章 謀士何曾第1080章 第九太子第1235章 城建方案第51章 鄒全之死第1749章 奪嫡終了第2002章 建設兵團第1175章 人各有志第1135章 吳宮國恥第1599章 恩怨糾纏第1424章 曲阿風雲第1108章 情比紙薄第1259章 一分之差第494章 攻克米河第977章 綿竹暗流第104章 美人芳心第1838章 奇鼠認慫第683章 強制觀戰第384章 各逞心機第2229章 番外篇:戰海守關人(3)第2065章 圖窮匕見第2042章 時過境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