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一打陽翟

興漢軍一鼓作氣攻下了穎陽,這對盤踞在新鄭的波才部和屯兵陽城的張寶部都是一個巨大的震動。

波才爲了避免興漢軍與左中郎將府的漢室討逆大軍匯合,命黃邵領精兵屯駐陽翟。

黃邵一眼就相中了學館城那塊風水寶地,於是就把大本營安置在了那裡。

劉正帶着大軍來到了學館城外,看着城頭上飄揚的“黃”字大旗,以及那些川流不息的裹着黃巾的巡城戰士。

郭嘉的臉色很陰沉,劉正還是第一次見他這副模樣,於是就問:“奉孝,故地重遊!你也算得上是衣錦還鄉了,怎麼不高興一點兒呢?”

郭嘉回答說:“校尉大人,堂堂的人文聖地,如今卻成了黃巾軍的賊窟,你讓我怎麼高興得起來呀?”

劉正語結,也不知道該怎麼勸說郭嘉。

學館城是郭嘉的家,如今卻成了黃巾軍盤踞的大本營。

郭嘉的心裡除了難受,就只剩下憤怒了。

劉正還從來都沒有見過郭嘉憤怒的樣子,但是本能的覺得很可怕。

郭嘉出去安排圍攻學館城的佈置了。

陳到回報說:“校尉大人,軍司馬決定火燒學館城,你還是勸一勸他吧!畢竟這座學館城可是穎川人文巔峰的象徵,毀了就太可惜了。”

劉正點了點頭,只得到最前沿去找郭嘉。

劉正拍了拍郭嘉的肩膀,緩緩的問他:“奉孝,真的決定要這麼做嗎?”

郭嘉認認真真仔仔細細一字一句的回答說:“人文精神,不容玷污;賊亂無道,該當抹殺!”

正在這個時候,賈穆前來稟報說:“軍司馬,投石機已經調試完畢,請指示!”

郭嘉說:“傳我命令:各部喊話——興漢軍即將在兩個時辰之後放火燒城,不想死的人迅速的離開。否則大火一起,再想出來可就晚了!”

賈穆得到了劉正的示意之後,忙親自去往各部傳達這份特殊的軍令。

學館城裡的普通人早就逃光了,沒有走的人除了死掉的之外,都加入了黃巾軍。

黃邵站在城主府的大門前,看着近三米高的石碑,以及那上面“學府名苑”四個大字。

他對於郭嘉和興漢軍的威脅嗤之以鼻,這學館城可是穎川人文精神的最高象徵。

他不相信郭嘉有膽量抹殺學館城,再說郭奉孝還是從學館城裡走出去的天下名士,怎麼可能有這樣的狠勁兒。

喊話一直在持續着,可是沒有一個人從裡面走出來。

眼看規定的時間就要到了,學館城還是一副雲淡風輕的樣子。

劉正嘆了一口氣說:“可惜了!”

說完之後,轉身離開了最前沿,不忍心看到學館城被毀的樣子。

郭嘉見劉正沒有阻止,纔算徹徹底底的鬆了一口氣。

攻城計劃如期展開了。

郭嘉命人在大白天裡點燃了火把,緊接着就開始對着學館城投放火球。

第一批次的三十顆火球越過了學館城低矮的城牆,漫無目的的砸在了建築物上。

木質建築羣易燃,學館城很快就冒出了滾滾濃煙。

還有幾顆火球滾入了城主府中,那塊高大的石碑居然被砸出了一個缺口。

黃邵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郭嘉居然冷酷無情到了這樣的程度,連承載着穎川人精神的學館城,都可以毫無顧忌的發起最殘酷的打擊。

黃邵把中軍大帳設立在學館城中,就是想讓興漢軍投鼠忌器。

還以爲郭嘉的喊話只是爲了嚇唬人,根本就不敢下令焚城。

火球還在不斷的飛入,黃邵部已經失去了逃命的最佳時機。

學館城中的大火漸漸的淹沒了全城,到處都是黃巾軍戰士奔走呼號的聲音。

郭嘉望着火光沖天的學館城,指甲深深的陷入了掌心。

劉正不知道什麼時候來到了郭嘉的身邊,輕輕的喊道:“奉孝……”

郭嘉回過頭,眼淚不知道在什麼時候迷糊了他的視線,臉上也可以看得見那似珍珠般晶瑩剔透的淚珠。

郭嘉的手沒有動,任憑熱淚在臉上翻滾,沉默了很久之後,才問劉正:“校尉大人,我這麼做究竟是對還是錯呢?”

劉正望着遠處燃燒的城池,認真的回答說:“這就得看你心裡到底是怎麼想的了?”

郭嘉正色的說:“學府名苑,不容玷污;誰敢冒犯,必死無疑!我不後悔,我就是要用這場大火告訴天下人,誰敢把刀兵帶入學院清幽之地,雖遠必誅!”

劉正理解郭嘉的想法,書院代表着傳承和希望,黃邵的舉動犯了大忌。

劉正想了想,立即擬定了一個命令:凡興漢軍攻城掠地,須遵循三不入原則。

一不入民居,除非民居里的人率先挑釁,纔可以結隊進入。

二不入醫館,不能讓戰爭的痛苦影響醫生治病救人的心情。

三不入書院,書院代表着人類的精神,不可讓刀兵毀了世人求知的勇氣和決心。

劉正這麼做,不完全是爲了郭嘉,而是給天下人制定出戰爭的一些基本規則。

學館城的大火已經無法撲滅了,城主府也成了一片火海。

黃邵站在院子裡,任憑濃煙來襲。

手中的大刀插入了地板之中,穩定着他的身體不會倒下。

學館城的大火燃燒了一天一夜,裡面所有能燒的東西都已經燒燬了,不能燒燬的東西也變成了烏漆麻黑的疙瘩。

等到大火徹底的熄滅之後,丹陽團和兩棲團的人在郭嘉的指令下,帶上口罩開始了清理遺骸。

爲了震懾天下人,郭嘉把城主府舊址挖開,並且把黃邵拄刀而立的遺骸用竹筋固定,再澆上簡易版的混凝土。

又把遇難的黃巾軍戰士埋進了黃邵身後的大坑之中。

在“學府名苑”斷碑的對面,郭嘉叫人用鐵筋混凝土打造了一塊碑。

上面寫着:

敢破壞書院安寧者,雖遠必誅!

這就是:興漢軍一攻陽翟縣,郭奉孝火燒學館城。

這是郭嘉生平的第一次放火,也是唯一的一次用火攻打城池。

水火無情,不宜輕易的使用。郭嘉的心裡很清楚,一旦大火燒起來的時候,被燒的那座城池,民心就會在大火中化爲灰燼。

劉正也不喜歡使用水、火攻城。民心的積蓄很難,然而浪費卻很容易。

郭嘉看着已經變成了一片廢墟的學館城,臉上的表情格外的冰冷。

謀士的蛻變,是在血與火的考驗中磨礪出來的。

陳到來報:“校尉大人,丹陽團和兩棲團的戰士們都吐了!”

劉正揮了揮手,示意陳到退下,不要打擾郭嘉的思路。

陽翟城是整個穎川的核心,拿下這裡,就意味着豫州的黃巾軍在戰略態勢上陷入了被動。

黃巾軍威脅京師洛陽城的可能性已經無限爲零。

劉正站在陽翟的城頭上,吹着即將進入尾聲的夏風,那絲絲涼意,讓他的心思恢復到了即將面臨的戰局之中。

左中郎將府的將士們固守待援,興漢軍是離得最近的一支漢室討逆大軍。

鍾繇在劉正攻取學館城的時候,就告辭離開,打算回到長社城中覆命。

看着破敗不堪的城池,和城中無數苟延殘喘的百姓,劉正的心情就很不好了。

陽翟是輕而易舉的攻下了,可是從百姓們那仇恨的目光可以看得出來,這片土地上的民心,已經被漢室永久性的丟掉了。

郭嘉來到劉正的身邊,緩緩的問道:“校尉大人,在想什麼呢?”

劉正沒有回頭,依舊望着遠方說:“我就是在想啊,土地依舊是這片土地,人卻是不同的人。這片土地的主人到底是誰呀?”

郭嘉找不到答案,無法回答劉正的問題。

究竟是活着的人才有資格擁有土地,還是擁有土地的人才有資格生活在這裡?

興漢軍將士的情緒很低落,似乎還沒有從學館城大火的陰影中走出來。

魏延第一次見識了謀士的威力,使得他的思想發生了巨大的轉變。

原來這個世界上最惹不起的人,不是武功天下第一的武將,而是算無遺策的謀士。

對於超級武將,魏延自忖有勇氣出戰。

然而面對謀士,他根本就沒有任何的底氣相抗衡。

興漢軍沒有進入陽翟城,是爲了避免發生不必要的誤會和傷害。

劉正也僅僅是到陽翟縣的城頭上轉了一圈,告訴穎川郡還活着的人們——這片土地已經重新屬於漢室了。

回到中軍大帳之後,劉正命令各部立即休整補充。

特別是對於正處在風口浪尖上的郭嘉,更是不遺餘力的開導。

戰爭可以激發一個人的鬥志,成爲英雄;也可以摧毀一個人的信念,淪落成爲行屍走肉。

興漢軍的恢復性訓練終於正常的展開了,這樣的短暫安寧倒也給了劉正等人喘息之機。

鍾繇離開興漢軍大營的第三天,又風塵僕僕的從長社縣城趕了過來。

劉正忙出營迎接,雙方分主賓坐下之後,就問鍾繇:“元常先生,長社的情況怎麼樣了?”

鍾繇搖了搖頭,臉上的表情很沉重。

長社城中的糧草即將耗盡了,左中郎將皇甫嵩統帥正在日夜琢磨着破敵的良策。

只是人數實在是太少了,面對着黃巾軍的人海戰術,想要取勝簡直就是拿雞蛋碰石頭。

然而一直等下去也不是辦法。

鍾繇告訴劉正,皇甫嵩已經想出了破敵的辦法。

長社外面是一望無際的良田,糧食已經被黃巾軍搶收了。

然而秸稈卻沒有做任何的處理。

波才爲了方便,居然扎秸稈成籬笆牆,在田地裡安營紮寨,還省下了許多平整地面的功夫。

許攸捱了一頓板子之後,人就老實多了。

爲了戴罪立功,居然讓他想出了火燒波才的奇計來。

皇甫嵩雖然不齒許攸的人品,但是對於許攸的聰明才智卻是格外的信心十足。

皇甫嵩很快就確認了火攻的可行性,也確定了許攸的計策是目前唯一的速勝辦法。

爲了確保火攻的順利實施,皇甫嵩讓鍾繇來通知興漢軍,雙方約定三天後的拂曉準時向盤踞在長社和新鄭之間的波才部發起突襲。

劉正見終於聯繫上了皇甫嵩,也就同意了左中郎將府的作戰計劃。

興漢軍兵分五路,悄悄的運動到戰場附近潛伏起來,等待着皇甫嵩的攻擊信號。

劉正沒有想到的是,他們纔剛離開陽翟,盤踞在陽城的張寶就命令部將高升重新進佔了那裡。

陽翟再次被黃巾軍佔據,整個穎川郡的形勢依然很嚴峻。

第391章 內部整飭第40章 鄧茂來襲第2188章 圍捕成功第682章 廣陵新政第528章 濟水激戰第1608章 喜新戀舊第1263章 奇貨可居第233章 甄豫之死第1180章 阿蘇亂局第166章 聯軍主力第188章 青州大學第705章 課題排序第168章 穆順之死第473章 皖城之戰第139章 盧門沐雨第2088章 蛋糕思想第802章 鄧艾出兵第6章 除惡務盡第123章 陳到遇刺第284章 攻破下盤第714章 荊南亂起第626章 借將關羽第156章 趙雲出擊第1051章 強制八時第862章 文鴛出擊第959章 喚醒百姓第1617章 柳東出現第1586章 包準的路第1058章 活着真好第1388章 宋軍慘敗第218章 水煮曹洪第1010章 愛恨情仇第452章 破投石寨第682章 廣陵新政第1706章 嚴厲處置第1278章 暗棋申蜀第90章 二打陽翟第1470章 拒絕突破第1840章 征服必硬第310章 周倉攻城第1645章 留職查看第200章 雙謀對決第2143章 赤霄出世第744章 荊州改制第1265章 巴氏爆雷第1397章 武威大戰第1150章 競爭失序第499章 圍而不攻第417章 競爭之路第256章 悍勇鮮卑第1167章 颱風來襲第494章 攻克米河第1331章 金剛境界第1803章 版權之爭第813章 兵力調度第290章 陶彈欺馬第155章 袁紹主盟第1564章 賢者之淚第903章 東方之晉第2138章 奇襲趙軍第1389章 打擊走私第419章 尊師重道第897章 蜀主更替第306章 先鋒曹昂第1726章 史富之死第606章 捨得之間第472章 命運抉擇第140章 靈帝之死第370章 劉石之死第1274章 有口難言第1891章 李廣難封第588章 神行之名第722章 角色轉變第1545章 俠客大賽第1563章 屈原悲憤第237章 張燕稱王第636章 猗氏會盟第1713章 快速投放第756章 街亭之敗第689章 袁曹病重第1409章 道元重炮第2212章 竹淚傳說第1692章 青龍戰團第1629章 張林練兵第2137章 離開周城第1691章 裕弟大婚第929章 茶磚談判第1047章 佛系島軍第2035章 商行賣旗第143章 董重之死第1035章 荊州亂局第285章 中盤拉鋸第382章 裡應外合第600章 南華遁走第109章 張角之死第191章 王允密謀第217章 火燒曹仁第442章 待命如皋第481章 徐庶中計第2027章 李丹奇論
第391章 內部整飭第40章 鄧茂來襲第2188章 圍捕成功第682章 廣陵新政第528章 濟水激戰第1608章 喜新戀舊第1263章 奇貨可居第233章 甄豫之死第1180章 阿蘇亂局第166章 聯軍主力第188章 青州大學第705章 課題排序第168章 穆順之死第473章 皖城之戰第139章 盧門沐雨第2088章 蛋糕思想第802章 鄧艾出兵第6章 除惡務盡第123章 陳到遇刺第284章 攻破下盤第714章 荊南亂起第626章 借將關羽第156章 趙雲出擊第1051章 強制八時第862章 文鴛出擊第959章 喚醒百姓第1617章 柳東出現第1586章 包準的路第1058章 活着真好第1388章 宋軍慘敗第218章 水煮曹洪第1010章 愛恨情仇第452章 破投石寨第682章 廣陵新政第1706章 嚴厲處置第1278章 暗棋申蜀第90章 二打陽翟第1470章 拒絕突破第1840章 征服必硬第310章 周倉攻城第1645章 留職查看第200章 雙謀對決第2143章 赤霄出世第744章 荊州改制第1265章 巴氏爆雷第1397章 武威大戰第1150章 競爭失序第499章 圍而不攻第417章 競爭之路第256章 悍勇鮮卑第1167章 颱風來襲第494章 攻克米河第1331章 金剛境界第1803章 版權之爭第813章 兵力調度第290章 陶彈欺馬第155章 袁紹主盟第1564章 賢者之淚第903章 東方之晉第2138章 奇襲趙軍第1389章 打擊走私第419章 尊師重道第897章 蜀主更替第306章 先鋒曹昂第1726章 史富之死第606章 捨得之間第472章 命運抉擇第140章 靈帝之死第370章 劉石之死第1274章 有口難言第1891章 李廣難封第588章 神行之名第722章 角色轉變第1545章 俠客大賽第1563章 屈原悲憤第237章 張燕稱王第636章 猗氏會盟第1713章 快速投放第756章 街亭之敗第689章 袁曹病重第1409章 道元重炮第2212章 竹淚傳說第1692章 青龍戰團第1629章 張林練兵第2137章 離開周城第1691章 裕弟大婚第929章 茶磚談判第1047章 佛系島軍第2035章 商行賣旗第143章 董重之死第1035章 荊州亂局第285章 中盤拉鋸第382章 裡應外合第600章 南華遁走第109章 張角之死第191章 王允密謀第217章 火燒曹仁第442章 待命如皋第481章 徐庶中計第2027章 李丹奇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