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3章 東方之晉

劉淵見劉正胸有成竹的樣子,決定接受劃雁門自治的方案。

建國籌備會議召開之前的小插曲,就此告了一個段落。

送劉淵離開之後,郭嘉回到了會議室。

“莊主,爲什麼梅園選擇的合作對象劉淵,而不是與咱們更親近的劉泉?”郭嘉問道。

“奉孝,劉泉的實力太弱!”劉正說道:“有一句老話——上趕着的不是買賣。南匈奴人的事情,也是同樣的道理。”

劉泉太軟,撐不起整個幷州的南匈奴人。

倘若興漢軍選擇劉泉,很有可能給幷州的漢人百姓,造成一種錯覺——興漢軍無所不能。漢人的勤勞值得稱道,與生俱來的惰性也讓人防不勝防。

要是幷州百姓的主體喪失了警惕之心,幷州就會成爲南匈奴人的囊中之物。

劉正之所以會選擇劉淵,是因爲幷州的穩定大局,需要百姓保持警惕之心。

劉淵代表着南匈奴人的主流態度,也是讓幷州人保持清醒的刺激力量。

郭嘉得到了劉正的答覆之後,就開始全身心的投入到了,建國會議的籌備工作之中。

三天之後,大會在定軍山別院隆重的召開了。

魯肅代表着梅園政事堂發言,力陳晉平天下的概念和帝國國號的選擇。

呂布代表軍方認可了晉平天下的概念,同時建議在晉陽祭天。

孫策代表特殊合作者,也認爲晉平天下是當前的主流思想,也是潮流。

司馬敏對於梅園主動接過晉平天下大旗,心中充滿了矛盾。只是司馬家已經全面撤離華夏,再多的不捨也是枉然。

劉瑤在熱鬧非凡的會議室中閉目養神,根本就沒有發言的打算。

會議的第一項,進行得非常順利。與會者一致認定,晉平天下概念,是當前社會思潮的主流。

大會進行第二項,國號選擇!

魯肅說:“莊主,興漢軍起於幽州,秉持漢統而得天下。當繼漢之名揚威於四海,方不負華夏萬千人傑。”

“莊主,魯子敬之言有失偏頗。吾等揭竿而起,代漢興漢。若是以漢爲名,何來名正言順?”呂布大聲的說道:“曹丕代漢,以魏爲名;司馬紹統,晉旗爲號。即便是那劉備,漢之上仍有一個蜀字。當年咱們拒服獻帝,堅持問罪不肖。今日再以漢爲尊,實難服衆。”

“莊主,除舊佈新,當有新號。既然以晉平天下爲念,何不奉晉爲道?”郭嘉問道。

“既然大家都覺得應該改名號,那就用晉爲號!”劉正說道。

興漢國的帝國大號,就在這樣吵吵鬧鬧之中正式的確立了。

緊接着,大會進行第三項,帝都的確立。

呂布是陸上飛將,覺得長安作爲國都,進可以支應四方,退可以鎮關自保。他力主新都立於關中大地,重啓老秦人的血性。替接下來的進入西域做準備。

甘寧是水上英雄,再加上興漢軍鐵甲艦技術的成熟,配以蒸汽機動力,使得海軍的運載能力有了歷史性的突破。

海權思想的出現,意味着新都的確立不能離海太遠。讓皇城子民感受到大海的魅力,從而主動接受海權思想。

也有人認爲興漢軍平定天下之後,百姓就會永享太平。洛陽城人傑地靈,又有荊,豫,兗,冀四大糧倉。躺在糧倉之中過日子,那才叫幸福。

張遼第一個被甘寧說服了。

長江之上的水戰經歷,讓張遼明白了海權時代的臨近。

呂布見張遼的態度有所轉變,也就不再堅持定都長安。

關於都城的名號,劉正決定圈五大山城爲都,爲了表達對海權的支持,新帝都城的名號之中,必須要有一個“津”字。

郭嘉情不自禁的想起了聖女張寧,於是就說道:“莊主,不如讓新都定名爲聖津!”

“郭大人,聖津之名好是好,只不過教派氣息太重了,又顯得不夠大氣。”甘寧說道:“不如干脆叫做太津,取太平盛世之意!”

與會者各抒己見,有人覺得聖津好,有種高大上的感覺;有人覺得太津不錯,至少一聽就想到了太平盛世。

雙方形成了兩大陣營,開始爭奪新都名號的定名權。

劉正聽了哭笑不得。自古以來的人名地名,都不宜太大,否則就會折福。聖津之名,估計也是華夏不能承受之重。

至於太津之後,容易讓人誤會爲半途而廢。慎始卻不能善終,君子不取。

劉正力排衆議,把新都定名爲天津。既展現了帝國氣象,又落實了海權思想,算是兩全其美了。

衆人一致認定,新都定名爲天津城。

由於天津城位於晉國東部,爲了與司馬家的晉國區分,新成立的晉帝國又稱東方之晉,簡稱東晉。

劉安是東晉的第一位皇帝,政事堂負責政事,晉軍總參謀部負責軍事,刑部負責法律。

梅園財政獨立於國家財政體系之外,享受晉國財政預算補貼。

晉國的基本政策:農維穩,工活人;商致富,法有序;海存知,軍安邦。

由於建國會議在定軍山召開,又稱定軍山會議。

定軍山會議結束之後,郭獵帶着決議案回到了天津城。

三個月之後,劉安帶着一衆文武在晉陽祭天,宣告晉國成立及新制。

五京將軍府的名號過於複雜,晉國總參謀部決定棄而不用。

劉正恰到好處的引入了新型軍制,再度進行改革。

由於是冷兵器爲主,傳統的什伍制度是最基本的戰鬥單位。

劉正決定對晉軍主力進行重新編制。

兩個戰鬥單位爲一個班,三個班爲一個排,加上非戰鬥人員,排的編制爲四十人。

排之上爲連,擁有三個主力戰鬥排,一個連部直屬班,一個醫護班,一個後勤保障班,編制一百五十人。

四個連爲一個戰鬥營,再加上警衛排,小型獨立醫院,專屬後勤保障,戰鬥營編制爲八百人。

劉正對八字情有獨鍾。

十個戰鬥營爲一個督,軍事主官爲督將。

督將府擁有相對完善的保障編制,除了八千人的戰鬥營,再有兩千人的配屬戰鬥單位。包括中型駐地醫院,軍械流動生產,軍糧流動生產。

督之上爲鎮,三督人馬爲鎮,鎮的軍事主官爲鎮帥。

鎮編制有大型醫院,專屬培養人才的學校,負責鎮守一方。編制三萬六千人。

鎮之上就是將軍府,按照東南西北之個方位進行命名。

劉正提名,梅園聯合政事堂和總參謀部宣佈人事任命:徵東將軍呂蒙,徵南將軍太史亨;徵西將軍鄧艾,徵北將軍霍峻。

晉國新立,再加上雁門改制,直接導致了南匈奴人的內部矛盾激化。

劉淵無法說服劉豹接受晉國的政策,直接以雁門部族建立新制度和秩序。

劉豹爲了奪取南匈奴人的最高權力,起兵十萬攻打劉淵。

南匈奴的內亂就此拉開了父子反目的帷幕。

劉泉在河東吃盡了苦頭,又受到雁門劉淵的排擠,只得重新投靠父親劉豹,由河東引兵北上,夾擊雁門。

幷州刺史張虎分身乏術,無力制止劉豹父子三人之間的戰爭。

第94章 張寶之死第131章 張舉造反第2152章 趙皇殞落第831章 堅持到底第182章 斷盟宣言第290章 陶彈欺馬第442章 待命如皋第1577章 聞道4班第761章 因果之說第954章 仙峰前線第1429章 衆生棋局第281章 隱族使命第1802章 盜版手冊第2000章 奔襲壺關第1212章 傳統無價第84章 彭脫之死第814章 戰鼓聲隆第1389章 打擊走私第1331章 金剛境界第93章 計鬥符兵第530章 屯長洪平第2186章 哭着揍人第1974章 升級軍備第966章 夜校經驗第629章 猛虎出籠第2200章 陽明學府第996章 信任夥伴第1568章 悲壯荊軻第1662章 吳盟掙扎第1745章 狼軍慘敗第1378章 大將對決第1952章 陳府抉擇第2178章 宋皇尊者第195章 岐山之戰第1740章 康麗坦白第930章 青山協定第225章 劉袁大戰第1712章 苟元論兵第1772章 趙雲屠龍第727章 寒門士子第1148章 間諜之戰第1958章 袁府支柱第1236章 勾踐抵達第1174章 天降雙榜第362章 軍中二代第1815章 統帥標籤第1282章 盧江之家第1416章 雞飛狗跳第135章 馬超斬將第1288章 十大戰隊第1872章 人造身體第1611章 七大地丹第566章 棋子無言第957章 碧雲寺外第2195章 情傷別離第1413章 折府歸漢第1882章 賈充甩鍋第1133章 貪狼上榜第1830章 上庸會戰第2225章 後記:感言(1)第2086章 替父報仇第811章 水土不服第756章 街亭之敗第1829章 誅殺張舉第781章 議案難成第1655章 陣斬火焰第123章 陳到遇刺第305章 曹操奉漢第1734章 山下之死第308章 徐庶歸曹第1987章 寒門三傑第1492章 問仙路斷第1229章 僱傭系統第18章 慈父黃忠第5章 九原逐胡第789章 魔女纖陌第1694章 西宛軍議第861章 難得糊塗第511章 黃悅之心第1461章 艱難一戰第1812章 空中會戰第920章 見利忘義第799章 程武撤兵第269章 衣錦還鄉第2006章 文人相輕第2023章 空餉內幕第1639章 造化戰車第1213章 勇者大會第1680章 羊村會戰第394章 張萍的情第334章 奇商衛藍第2054章 寅虎令牌第1996章 圈地運動第176章 烈士樊稠第1125章 三傑四將第1026章 龍腹之危第983章 三敗俱傷第1882章 賈充甩鍋第445章 廬江首戰第212章 鳳雛龐統
第94章 張寶之死第131章 張舉造反第2152章 趙皇殞落第831章 堅持到底第182章 斷盟宣言第290章 陶彈欺馬第442章 待命如皋第1577章 聞道4班第761章 因果之說第954章 仙峰前線第1429章 衆生棋局第281章 隱族使命第1802章 盜版手冊第2000章 奔襲壺關第1212章 傳統無價第84章 彭脫之死第814章 戰鼓聲隆第1389章 打擊走私第1331章 金剛境界第93章 計鬥符兵第530章 屯長洪平第2186章 哭着揍人第1974章 升級軍備第966章 夜校經驗第629章 猛虎出籠第2200章 陽明學府第996章 信任夥伴第1568章 悲壯荊軻第1662章 吳盟掙扎第1745章 狼軍慘敗第1378章 大將對決第1952章 陳府抉擇第2178章 宋皇尊者第195章 岐山之戰第1740章 康麗坦白第930章 青山協定第225章 劉袁大戰第1712章 苟元論兵第1772章 趙雲屠龍第727章 寒門士子第1148章 間諜之戰第1958章 袁府支柱第1236章 勾踐抵達第1174章 天降雙榜第362章 軍中二代第1815章 統帥標籤第1282章 盧江之家第1416章 雞飛狗跳第135章 馬超斬將第1288章 十大戰隊第1872章 人造身體第1611章 七大地丹第566章 棋子無言第957章 碧雲寺外第2195章 情傷別離第1413章 折府歸漢第1882章 賈充甩鍋第1133章 貪狼上榜第1830章 上庸會戰第2225章 後記:感言(1)第2086章 替父報仇第811章 水土不服第756章 街亭之敗第1829章 誅殺張舉第781章 議案難成第1655章 陣斬火焰第123章 陳到遇刺第305章 曹操奉漢第1734章 山下之死第308章 徐庶歸曹第1987章 寒門三傑第1492章 問仙路斷第1229章 僱傭系統第18章 慈父黃忠第5章 九原逐胡第789章 魔女纖陌第1694章 西宛軍議第861章 難得糊塗第511章 黃悅之心第1461章 艱難一戰第1812章 空中會戰第920章 見利忘義第799章 程武撤兵第269章 衣錦還鄉第2006章 文人相輕第2023章 空餉內幕第1639章 造化戰車第1213章 勇者大會第1680章 羊村會戰第394章 張萍的情第334章 奇商衛藍第2054章 寅虎令牌第1996章 圈地運動第176章 烈士樊稠第1125章 三傑四將第1026章 龍腹之危第983章 三敗俱傷第1882章 賈充甩鍋第445章 廬江首戰第212章 鳳雛龐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