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3章 東方之晉

劉淵見劉正胸有成竹的樣子,決定接受劃雁門自治的方案。

建國籌備會議召開之前的小插曲,就此告了一個段落。

送劉淵離開之後,郭嘉回到了會議室。

“莊主,爲什麼梅園選擇的合作對象劉淵,而不是與咱們更親近的劉泉?”郭嘉問道。

“奉孝,劉泉的實力太弱!”劉正說道:“有一句老話——上趕着的不是買賣。南匈奴人的事情,也是同樣的道理。”

劉泉太軟,撐不起整個幷州的南匈奴人。

倘若興漢軍選擇劉泉,很有可能給幷州的漢人百姓,造成一種錯覺——興漢軍無所不能。漢人的勤勞值得稱道,與生俱來的惰性也讓人防不勝防。

要是幷州百姓的主體喪失了警惕之心,幷州就會成爲南匈奴人的囊中之物。

劉正之所以會選擇劉淵,是因爲幷州的穩定大局,需要百姓保持警惕之心。

劉淵代表着南匈奴人的主流態度,也是讓幷州人保持清醒的刺激力量。

郭嘉得到了劉正的答覆之後,就開始全身心的投入到了,建國會議的籌備工作之中。

三天之後,大會在定軍山別院隆重的召開了。

魯肅代表着梅園政事堂發言,力陳晉平天下的概念和帝國國號的選擇。

呂布代表軍方認可了晉平天下的概念,同時建議在晉陽祭天。

孫策代表特殊合作者,也認爲晉平天下是當前的主流思想,也是潮流。

司馬敏對於梅園主動接過晉平天下大旗,心中充滿了矛盾。只是司馬家已經全面撤離華夏,再多的不捨也是枉然。

劉瑤在熱鬧非凡的會議室中閉目養神,根本就沒有發言的打算。

會議的第一項,進行得非常順利。與會者一致認定,晉平天下概念,是當前社會思潮的主流。

大會進行第二項,國號選擇!

魯肅說:“莊主,興漢軍起於幽州,秉持漢統而得天下。當繼漢之名揚威於四海,方不負華夏萬千人傑。”

“莊主,魯子敬之言有失偏頗。吾等揭竿而起,代漢興漢。若是以漢爲名,何來名正言順?”呂布大聲的說道:“曹丕代漢,以魏爲名;司馬紹統,晉旗爲號。即便是那劉備,漢之上仍有一個蜀字。當年咱們拒服獻帝,堅持問罪不肖。今日再以漢爲尊,實難服衆。”

“莊主,除舊佈新,當有新號。既然以晉平天下爲念,何不奉晉爲道?”郭嘉問道。

“既然大家都覺得應該改名號,那就用晉爲號!”劉正說道。

興漢國的帝國大號,就在這樣吵吵鬧鬧之中正式的確立了。

緊接着,大會進行第三項,帝都的確立。

呂布是陸上飛將,覺得長安作爲國都,進可以支應四方,退可以鎮關自保。他力主新都立於關中大地,重啓老秦人的血性。替接下來的進入西域做準備。

甘寧是水上英雄,再加上興漢軍鐵甲艦技術的成熟,配以蒸汽機動力,使得海軍的運載能力有了歷史性的突破。

海權思想的出現,意味着新都的確立不能離海太遠。讓皇城子民感受到大海的魅力,從而主動接受海權思想。

也有人認爲興漢軍平定天下之後,百姓就會永享太平。洛陽城人傑地靈,又有荊,豫,兗,冀四大糧倉。躺在糧倉之中過日子,那才叫幸福。

張遼第一個被甘寧說服了。

長江之上的水戰經歷,讓張遼明白了海權時代的臨近。

呂布見張遼的態度有所轉變,也就不再堅持定都長安。

關於都城的名號,劉正決定圈五大山城爲都,爲了表達對海權的支持,新帝都城的名號之中,必須要有一個“津”字。

郭嘉情不自禁的想起了聖女張寧,於是就說道:“莊主,不如讓新都定名爲聖津!”

“郭大人,聖津之名好是好,只不過教派氣息太重了,又顯得不夠大氣。”甘寧說道:“不如干脆叫做太津,取太平盛世之意!”

與會者各抒己見,有人覺得聖津好,有種高大上的感覺;有人覺得太津不錯,至少一聽就想到了太平盛世。

雙方形成了兩大陣營,開始爭奪新都名號的定名權。

劉正聽了哭笑不得。自古以來的人名地名,都不宜太大,否則就會折福。聖津之名,估計也是華夏不能承受之重。

至於太津之後,容易讓人誤會爲半途而廢。慎始卻不能善終,君子不取。

劉正力排衆議,把新都定名爲天津。既展現了帝國氣象,又落實了海權思想,算是兩全其美了。

衆人一致認定,新都定名爲天津城。

由於天津城位於晉國東部,爲了與司馬家的晉國區分,新成立的晉帝國又稱東方之晉,簡稱東晉。

劉安是東晉的第一位皇帝,政事堂負責政事,晉軍總參謀部負責軍事,刑部負責法律。

梅園財政獨立於國家財政體系之外,享受晉國財政預算補貼。

晉國的基本政策:農維穩,工活人;商致富,法有序;海存知,軍安邦。

由於建國會議在定軍山召開,又稱定軍山會議。

定軍山會議結束之後,郭獵帶着決議案回到了天津城。

三個月之後,劉安帶着一衆文武在晉陽祭天,宣告晉國成立及新制。

五京將軍府的名號過於複雜,晉國總參謀部決定棄而不用。

劉正恰到好處的引入了新型軍制,再度進行改革。

由於是冷兵器爲主,傳統的什伍制度是最基本的戰鬥單位。

劉正決定對晉軍主力進行重新編制。

兩個戰鬥單位爲一個班,三個班爲一個排,加上非戰鬥人員,排的編制爲四十人。

排之上爲連,擁有三個主力戰鬥排,一個連部直屬班,一個醫護班,一個後勤保障班,編制一百五十人。

四個連爲一個戰鬥營,再加上警衛排,小型獨立醫院,專屬後勤保障,戰鬥營編制爲八百人。

劉正對八字情有獨鍾。

十個戰鬥營爲一個督,軍事主官爲督將。

督將府擁有相對完善的保障編制,除了八千人的戰鬥營,再有兩千人的配屬戰鬥單位。包括中型駐地醫院,軍械流動生產,軍糧流動生產。

督之上爲鎮,三督人馬爲鎮,鎮的軍事主官爲鎮帥。

鎮編制有大型醫院,專屬培養人才的學校,負責鎮守一方。編制三萬六千人。

鎮之上就是將軍府,按照東南西北之個方位進行命名。

劉正提名,梅園聯合政事堂和總參謀部宣佈人事任命:徵東將軍呂蒙,徵南將軍太史亨;徵西將軍鄧艾,徵北將軍霍峻。

晉國新立,再加上雁門改制,直接導致了南匈奴人的內部矛盾激化。

劉淵無法說服劉豹接受晉國的政策,直接以雁門部族建立新制度和秩序。

劉豹爲了奪取南匈奴人的最高權力,起兵十萬攻打劉淵。

南匈奴的內亂就此拉開了父子反目的帷幕。

劉泉在河東吃盡了苦頭,又受到雁門劉淵的排擠,只得重新投靠父親劉豹,由河東引兵北上,夾擊雁門。

幷州刺史張虎分身乏術,無力制止劉豹父子三人之間的戰爭。

第1302章 戰鬥升級第1533章 通元仙槍第30章 對抗演練第2083章 地刺五號第948章 邀民觀陣第1369章 附屬宗派第2193章 持續成長第904章 朔方之役第1452章 兵進崑崙第1937章 大戰序幕第1725章 副職當家第1142章 破越嶺關第2199章 鑰匙驪山第1118章 恃寵而驕第400章 大婚提案第1134章 專屬特權第394章 張萍的情第1277章 比文招親第1252章 不動如山第1917章 朱雀突破第809章 屠曹弒君第1099章 得牛心石第37章 張角佈局第1105章 戰爭博弈第293章 公孫一龍第242章 賓河洪災第1722章 深海雷暴第1877章 春申折節第94章 張寶之死第1927章 壽春易主第2098章 風起玉門第1626章 院長趙雲第70章 力斬趙慈第624章 黃六拼命第1876章 關南亂戰第1448章 七營混戰第525章 曹操論戰第202章 潼關軍議第757章 空城之計第2150章 歧山歸漢第1650章 江楓漁火第1842章 萬毒蛇皇第790章 奇葩之戀第1410章 三路襲營第1039章 七彩蝴蝶第2014章 李丹拼爹第1368章 佛門金剛第1701章 壯士悲歌第1285章 黑客大賽第1806章 同權繼承第540章 軍魂刑天第2004章 重複建設第1531章 小兵舒田第782章 家大即國第69章 虎賁徐盛第1825章 騎步爭鋒第2017章 十大英傑第44章 擒程遠志第1799章 各顯神通第1077章 激流衝浪第2210章 刺激秦山第1268章 據理力爭第1135章 吳宮國恥第872章 酣戰陳倉第2202章 劉正論學第402章 興漢婚慶第1010章 愛恨情仇第271章 技術轉讓第678章 高郵大亂第1695章 嘯月出兵第1012章 興漢學宮第2172章 宋國來使第1023章 開悟傳說第201章 王允捐軀第1339章 討回公道第1112章 星球初成第1198章 專款專用第1545章 俠客大賽第1162章 廣德悲歌第781章 議案難成第116章 劉備捱打第1325章 尋求突破第352章 袁紹之憂第768章 曹爽之死第888章 與子同袍第934章 虛御學說第1904章 軒轅三殺第2075章 戰鬥突破第2092章 自作多情第816章 工事成本第1762章 團隊內訌第880章 嫡庶失序第1593章 內幕交易第256章 悍勇鮮卑第924章 沙漠迷路第1404章 楊六失蹤第2047章 陳八出山第313章 濮陽戰事第568章 特戰雄風第1185章 戰隊內鬥
第1302章 戰鬥升級第1533章 通元仙槍第30章 對抗演練第2083章 地刺五號第948章 邀民觀陣第1369章 附屬宗派第2193章 持續成長第904章 朔方之役第1452章 兵進崑崙第1937章 大戰序幕第1725章 副職當家第1142章 破越嶺關第2199章 鑰匙驪山第1118章 恃寵而驕第400章 大婚提案第1134章 專屬特權第394章 張萍的情第1277章 比文招親第1252章 不動如山第1917章 朱雀突破第809章 屠曹弒君第1099章 得牛心石第37章 張角佈局第1105章 戰爭博弈第293章 公孫一龍第242章 賓河洪災第1722章 深海雷暴第1877章 春申折節第94章 張寶之死第1927章 壽春易主第2098章 風起玉門第1626章 院長趙雲第70章 力斬趙慈第624章 黃六拼命第1876章 關南亂戰第1448章 七營混戰第525章 曹操論戰第202章 潼關軍議第757章 空城之計第2150章 歧山歸漢第1650章 江楓漁火第1842章 萬毒蛇皇第790章 奇葩之戀第1410章 三路襲營第1039章 七彩蝴蝶第2014章 李丹拼爹第1368章 佛門金剛第1701章 壯士悲歌第1285章 黑客大賽第1806章 同權繼承第540章 軍魂刑天第2004章 重複建設第1531章 小兵舒田第782章 家大即國第69章 虎賁徐盛第1825章 騎步爭鋒第2017章 十大英傑第44章 擒程遠志第1799章 各顯神通第1077章 激流衝浪第2210章 刺激秦山第1268章 據理力爭第1135章 吳宮國恥第872章 酣戰陳倉第2202章 劉正論學第402章 興漢婚慶第1010章 愛恨情仇第271章 技術轉讓第678章 高郵大亂第1695章 嘯月出兵第1012章 興漢學宮第2172章 宋國來使第1023章 開悟傳說第201章 王允捐軀第1339章 討回公道第1112章 星球初成第1198章 專款專用第1545章 俠客大賽第1162章 廣德悲歌第781章 議案難成第116章 劉備捱打第1325章 尋求突破第352章 袁紹之憂第768章 曹爽之死第888章 與子同袍第934章 虛御學說第1904章 軒轅三殺第2075章 戰鬥突破第2092章 自作多情第816章 工事成本第1762章 團隊內訌第880章 嫡庶失序第1593章 內幕交易第256章 悍勇鮮卑第924章 沙漠迷路第1404章 楊六失蹤第2047章 陳八出山第313章 濮陽戰事第568章 特戰雄風第1185章 戰隊內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