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釵鈿墮處遺香澤(二)

武全子不停地求饒,李威不聽,喝道:“替我拿筆墨來。”

一個內侍拿來了紙墨筆硯,碧兒替李威研好墨汁,鄭家小娘子很好奇地略略伸出頭,看李威寫字。

對這個皇帝她聽說過許多的故事,家裡面有家裡面的說法,外面有外面的說法,就是家裡麪人比較理智的說法,有許多故事都具有傳奇色彩。其中有一條,便是字。

但她從來沒有看到過這個皇帝的字跡。

二八少女,正是懷春的時候,對人好奇,對字也好奇。

刷刷!

一行行大字寫在白紙上。

字跡仍然不能達到顏真卿的高度,不過這幾年環境的影響,每日書寫必須用毛筆書寫,不象前世練習一下,只是爲了好玩的,長進也不小。與顏真卿的書體因爲生活環境不同,也略略發生一些改變,同樣的大氣肥腴有力,少了老遒薑辣,多了一份嫵媚的貴氣。達不上顏真卿原字的高度,但這個字寫得也算是很好的了。

特別是那種貴氣兒,更是這時代百姓的最愛。

不由地又看了一眼李威,不一定俊秀,家族裡面有許多青年人比這位皇帝長得秀氣,可是那種不怒自威,又帶着一種儒雅大氣、充滿信心的氣度,卻不是家族中子弟所能擁有的。失了一下神,直到李威寫完,無意地向她看了一眼,才知失態了,秀頸又是一紅,粉臉兒再次低了下去。

鄭連叔看到女兒的表情,又是擔心又是歡喜。女兒是十成地喜歡這個皇帝陛下,一旦聯姻成功,能得女兒歡喜。可這個皇帝說話模糊不清,又把握不了他的態度。

“送到東都。”喊了一個侍衛,讓他連夜送向洛陽。

“陛下啊,”武全子還在嚎。

“轟出去!”

“喏!”侍衛走上來連拽帶拖,將武全子拉走。

就當此事沒有發生一樣,李威轉向鄭連叔道:“鄭卿,天色已晚,不知何處安息?”

“陛下,從懷州南渡大河,就可以直奔滎陽,能不能讓臣陪行……?”

“行。”

努了努嘴,一個內侍帶他們父女三人下去擠出帳蓬休息。

還有樑金柱,到現在沒有說話,鄭連叔知道有事,很自覺地立即起身告辭。懷州的官員也主動起身辭別。又讓所有侍衛內侍下去,只留下幾名妻妾,李義琰與劉仁軌二人,與不肯離開的小妹,這才向樑金柱問道:“樑卿,這幾年辛苦你了。”

“臣那敢當,得到陛下的賞識,是臣不知幾輩子修來的福氣。”

“勿用客氣,昔日孟嘗君用雞鳴狗盜,揚名青史,但他們只是小道,你們卻是替我揚大道……客氣話我不多說了,那個倭國使者有沒有見到?”

“臣見到了,也按陛下的吩咐,將他們送上海船,經琉求島,送向倭國,另外也將武器放在船上,大約三兩個月後就能抵達他們國家。”

不僅是搭成協議,另外李威還秘密抽出少量的武器,比如強弩與勁弓,攻城的一些器械,以及一些少量的火藥。以倭國現在的技術,就是得到了也沒有辦法仿製。不過不出來便罷,因爲自己,東西方開始提前大交流,世界幾乎所有先進的文明,都在這個大交流圈子裡。這也讓李威感到緊迫感。

交流對唐朝來說,利大於弊,不交流,有朝一日,讓人追趕上來,國人還懵然不知。但交流的後果,技術也在流通。對國人的智慧,以及在人口上的優勢,李威是相信的。可千古年以來,被扭曲的儒家理論,思想變得越來越保守。孔夫子本來就有侷限性,魯國弱小,春秋戰亂,因此他希望出現一個仁愛尊卑有序安寧,以周王室爲軸心的和諧社會。再不停地扭曲,演變成現在這種士農工商的貴賤社會體制,還不算危害,朱熹同志一出,對國家的危害更大。

這種儒家獨尊的思想,永遠不能使科學家,或者現在百姓嘴中的工匠尊貴,有能力的人也放棄對它的研究,在這種環境下,沒有文明能追趕上來,只要追趕上來,無論國人怎麼聰明,就能很快被人丟下。

前世記得一個人說過的一句話,大炮射程的距離,就是國家的距離!

火藥不出現便罷,一出現,要不了二百年,無論怎麼保密,必然被他國研究出來火藥的配方。

危機便在此。

這個扭轉國人的觀念,不比找到吞併的對策更容易。

但在這之前,首先要利用它爲國家做出貢獻。

送過去的武器不多,但都是唐朝最先進無法仿製的武器,包括投石機,撞車。是讓倭國那個天皇看了心動的,也必然會心動,這個國家拘於島國,對大陸十分渴望,甚至李威懷疑,得到河邊獸生的消息,會有沒有大臣進諫,先佔據新羅半島,然後伺機等候中原象隋唐那樣的大亂,進一步染指更多的地盤。

李威要的就是他們這樣想,那麼大戲上演了。

問道:“那個倭國使者是什麼樣的反應?”

“陛下,他看到這些武器,並且聽說陛下承諾會向倭國出售,十分驚喜,連呼什麼大神的,臣沒有聽懂。”

李威伸出手,劉仁軌也會意,象個老頑童似的,兩人擊了一下掌。

“陛下,但臣有兩個疑問。”

“說一說什麼疑問。”

“一旦倭國交易,我們手中錢帛不夠,只能抽出十幾萬緡錢,可交易涉及到款項必然很大……”

“這個都無妨,他們過來交易,你要記好一件事,不帶現金真銀過來,你不要答應。這個國家很無恥,如果欠賬,一定不會歸還的。過一段時間,我會派人送一張價格表給你。不過你也要準備一些錢帛,特別是船舶,從現在起,對泉州各個大船塢要提前通知,加快交易速度。國家還等着這一批款項救急。”

“喏。臣還有一個疑問,若是大量金銀涌進,金銀價格必然下降。”

對唐朝的金銀價格不研究,一般人難以準確知道它們的定位。唐朝的貨幣系統是以銅幣爲主,輔以布帛,黃金與白銀不是流通貨幣,多作器皿與首飾,但十分貴重。可能在櫃坊裡兌換,黃金比白銀硬通。

模糊地說,一兩白銀相當於一緡錢,一兩黃金相當於八兩白銀。可這個價格不等的,大多數一兩黃金不到八兩白銀,一兩白銀要超過一緡錢,有時候稀缺的時候,能接近兩千個銅板。

多價位必然下跌,交易是以金銀實現,就等於虧本交易。不過簡單的經濟理論李威還是懂的,如何定位,朝廷也可以調控,自從航海開始,金銀流向唐朝漸漸多了起來,再得到大量的倭國白銀,那麼朝廷可以用一批錢帛將金銀兌換回來,再作爲薪水,發放給各個官員。自上而下的流通,不但是作了器皿,又作官方的貨幣,用量增加,金銀的本位依然不會下跌。這樣還不用強行推廣,興師動衆,造成一些弊端。

這個潤物細無聲的改革,對唐朝也有好處的,唐朝的錢少,不得不用布帛交易,一年造成了解多少的浪費?都沒有辦法統計了。

道:“這個你不用管,但到時候你可以將難處說出來。另外我給你的價格表上,會用此壓倭人的銀價。”

“陛下英明,臣遠不及。”

“你不用拍我的馬屁,這幾年你很是辛苦,”李威話音一轉,突然說道:“我聽說你有一子還沒有訂親。”

“是,他還小,不急。”

“五姓七家的女子,想不想娶?”

“陛下,想啊……”立即答道,答完後,卻呆住了。自己一個小商人,再想,人家也不會答應。

劉仁軌一抹汗,道:“陛下,不能那樣做。”

若大的薛元超,自小就十分尊貴,他娶了公主爲妻,還嘆惜一聲,我一生以不娶五姓七家女子爲憾。若是李威強行鄭家將女子下嫁給商人,引起的爭議會成什麼樣子?

“是啊,陛下,不可以啊。”

“樑卿,我試一試,不會用強烈的手段,說不定會給你一個驚喜,會給唐朝將來一個驚喜。”唐朝這種畸形的儒家爲尊,門閥爲大的觀念不改變,對唐朝將來發展很不利的。當然,成功的機會很小,又道:“不管成與不成,正好跟隨我一道去滎陽。你一路風塵樸樸而來,也下去早點休息吧。”

這也是一種試金石,樑金柱仁商之名,如今名滿天下,又跟隨自己同行,在這種情況下,滎陽鄭家還排斥,不讓他進入鄭家,那麼也沒有交談的餘地了。

“喏,”樑金柱感謝零涕地退下。

“陛下,切不可,”李義琰也苦勸。

“李卿,這一路前來,你也看到了,士農工商,士,有多少官員是稱職的?農,有多少地主是仁愛的?昔日西漢排擠商人,正是他們輕義逐利的行爲。但我很不明白,何爲義,何爲利。做官者想上位,做了縣令,想做刺史,做了刺史,想做侍郎,做了侍郎想做宰相,做了宰相想做權臣(指裴炎),這是不是利?做地主的,手中一百頃地,想要一千頃,一千頃想要一萬頃。結果多少百姓因爲地主的種種手段吞併,淪爲部曲佃農,舉家貧窘?他們有沒有想過將來,想過國家?我不喜!我愛人用人,以德以才,門閥階級我不喜!李卿,試問德行,天下間有幾個士農能及樑金柱?”

“但陛下……”

“李卿,我知道分寸,能不能成,看我的手段……”

滎陽鄭家主動找上門來,也是迫於無奈,離洛陽近,若是皇帝動手,滎陽鄭家必是第一個。於是主動送到槍口上。

第12章 一去無跡(三)第264章 曲江第476章 便當日親見霓裳(三)第152章 大案落幕 蕙好小母第133章 絕色童姝毒餅皇后(上)第383章 羣小掌臉第326章 江山回首(二)第440章 清淚如水(二)第69章 公主大婚 上官婉兒(上)第175章 試藥侍婢 舊燕不識(上)第167章 朱威小辨 成人事儀第63章 和親(下)第20章 馴馬三策 聖聽遠達(上)第466章 又說向燈前擁髻(一)第155章 封賞玩味 高梁始重(下)第210章 仁,是吹笛子第183章 卜者和山 父之福畤(下)第187章 對症下藥 君子以諷第74章 興唐於野 潤物無聲(上)第47章 我的國第129章 春雷(一)第46章 輕重第261章 大婚(下)第71章 狄公大義 洛陽品鑑第175章 試藥侍婢 舊燕不識(上)第178章 合(六)第252章 決心第158章 狄公要錢 大雩草草第212章 渡(中)第136章 聖意難違 洋曲舒情第168章 送美髮簪 再度監國第33章 任重道遠 虛鸞真鳳第21章 釵鈿墮處遺香澤(一)第464章 到春時欲睡(二)第25章 公主進學 板磚無敵(下)第78章 拒監國 吃豆腐第156章 李治無語 洛水敘情第28章 輕翻柳陌(一)第205章 黑齒驚豔 兩個小豬第242章 高度第42章 成嘆息(一)第201章 蘿莉不捨 孌童變色第119章 太子出行 左擁右抱(上)第452章 肯把菱花撲碎(三)第38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一)第14章 上屋抽梯 人小力大第273章 十二言(下)第190章 君子欺方 兒母交心(下)第159章 太子加冠 花落誰家(上)第169章 探(七)第159章 太子加冠 花落誰家(上)第435章 父老猶記宣和事(三)第34章 時叩窗隔(二)第157章 啓航(三)第129章 春雷(一)第28章 曲轅犁出 國老心折第172章 探(十)第370章 龍出海(三)第31章 東宮大宴 太子約胡第340章 蕃胡菸灰(四)第195章 劉公妙計 太子領兵(上)第110章 二聖屈服 掩耳盜鈴第408章 望不盡(二)第40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三)第446章 散紅光成綺(二)第204章 忠孝難全 紅黃練軍第115章 誓做崔武 不歡而散第59章 封禪的笑話(下)第148章 少師自殺 雪藕新市第277章 十萬貫第257章 論菊第425章 未怕金吾呵醉(三)第45章 天平第四四百一十章 望不盡四第第62章 小人膽戰 豐收瑞兆(上)第218章 姚州之戰(三)第161章 蘿莉進宮 韋月乖巧第105章 兵臨城下第442章 沙河多麗第68章 三國鼎立 何去何從第458章 空見說(三)第30章 多情更誰追惜第224章 羣臣諫第173章 合(一)第168章 探(六)第148章 少師自殺 雪藕新市第164章 再冊東宮 欲定未定(下)第1章 正單衣試酒(一)第33章 任重道遠 虛鸞真鳳第140章 定(二)第107章 明儼可怕 婉兒胡話(二)第26章 東宮調教 《上邪》求憐第127章 東都黃昏(六)第405章 竿旗過市(四)第73章 兩小初會 太子病癒第363章 射日墜(五)第132章 太子高梁 皇宮大宴第432章 聽得念奴歌聲(三)第366章 長槍縵纓萬里(三)第52章 當學子桓 妙計重擊(下)
第12章 一去無跡(三)第264章 曲江第476章 便當日親見霓裳(三)第152章 大案落幕 蕙好小母第133章 絕色童姝毒餅皇后(上)第383章 羣小掌臉第326章 江山回首(二)第440章 清淚如水(二)第69章 公主大婚 上官婉兒(上)第175章 試藥侍婢 舊燕不識(上)第167章 朱威小辨 成人事儀第63章 和親(下)第20章 馴馬三策 聖聽遠達(上)第466章 又說向燈前擁髻(一)第155章 封賞玩味 高梁始重(下)第210章 仁,是吹笛子第183章 卜者和山 父之福畤(下)第187章 對症下藥 君子以諷第74章 興唐於野 潤物無聲(上)第47章 我的國第129章 春雷(一)第46章 輕重第261章 大婚(下)第71章 狄公大義 洛陽品鑑第175章 試藥侍婢 舊燕不識(上)第178章 合(六)第252章 決心第158章 狄公要錢 大雩草草第212章 渡(中)第136章 聖意難違 洋曲舒情第168章 送美髮簪 再度監國第33章 任重道遠 虛鸞真鳳第21章 釵鈿墮處遺香澤(一)第464章 到春時欲睡(二)第25章 公主進學 板磚無敵(下)第78章 拒監國 吃豆腐第156章 李治無語 洛水敘情第28章 輕翻柳陌(一)第205章 黑齒驚豔 兩個小豬第242章 高度第42章 成嘆息(一)第201章 蘿莉不捨 孌童變色第119章 太子出行 左擁右抱(上)第452章 肯把菱花撲碎(三)第38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一)第14章 上屋抽梯 人小力大第273章 十二言(下)第190章 君子欺方 兒母交心(下)第159章 太子加冠 花落誰家(上)第169章 探(七)第159章 太子加冠 花落誰家(上)第435章 父老猶記宣和事(三)第34章 時叩窗隔(二)第157章 啓航(三)第129章 春雷(一)第28章 曲轅犁出 國老心折第172章 探(十)第370章 龍出海(三)第31章 東宮大宴 太子約胡第340章 蕃胡菸灰(四)第195章 劉公妙計 太子領兵(上)第110章 二聖屈服 掩耳盜鈴第408章 望不盡(二)第40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三)第446章 散紅光成綺(二)第204章 忠孝難全 紅黃練軍第115章 誓做崔武 不歡而散第59章 封禪的笑話(下)第148章 少師自殺 雪藕新市第277章 十萬貫第257章 論菊第425章 未怕金吾呵醉(三)第45章 天平第四四百一十章 望不盡四第第62章 小人膽戰 豐收瑞兆(上)第218章 姚州之戰(三)第161章 蘿莉進宮 韋月乖巧第105章 兵臨城下第442章 沙河多麗第68章 三國鼎立 何去何從第458章 空見說(三)第30章 多情更誰追惜第224章 羣臣諫第173章 合(一)第168章 探(六)第148章 少師自殺 雪藕新市第164章 再冊東宮 欲定未定(下)第1章 正單衣試酒(一)第33章 任重道遠 虛鸞真鳳第140章 定(二)第107章 明儼可怕 婉兒胡話(二)第26章 東宮調教 《上邪》求憐第127章 東都黃昏(六)第405章 竿旗過市(四)第73章 兩小初會 太子病癒第363章 射日墜(五)第132章 太子高梁 皇宮大宴第432章 聽得念奴歌聲(三)第366章 長槍縵纓萬里(三)第52章 當學子桓 妙計重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