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江山回首(二)

“殿下,那不行哪,段銘真被素和貴視爲掌上明珠,臣民若是開口,必然將臣民拖出去斬殺。”胡勝不顧傷勢,一下了爬起來,急切地說道。

“非這樣,單是苦肉計,素和貴不信。也許別人認爲是一個美姬,可作爲素和貴本人,因爲寵愛,反而更加能理解你的苦衷,也更相信你的話。他爲了榮華富貴,連故國也能背叛,又豈在乎一個寵妾。不過爲了防止萬一,你可以向他討要官職、封地以及奴隸,表示功成後,逼得留在吐谷渾。他更會相信。而且你留在吐谷渾,他想念段銘真,也會隨時能得到。這樣,你就能確保無險。”

”殿下,這倒行。”胡勝長鬆了一口氣道。

”孤說過,你父親至今生死不明,孤很愧疚,不僅是給你立功的機會,也要保證你不能再出現任何意外。”

“殿下……”

“勿要感謝,你也是在爲朝廷立功。”

“那麼臣民去見到他後,說什麼好?”

“要人要地要奴隸要賞賜,他答應後,你才告訴他,唐朝大軍到來,皆是不適水土,孤不得不將他們留在大夏、龍支整編。可孤又不懂軍事,爲了備戰,將大量物資帶到都城,謹水北道防守鬆懈,都城中士兵不足六千人。你可以借押運牲畜之名,帶着他幾百人手下作爲下人,混入都城,然後讓他率領大軍人馬,從湟水北道殺來,裡應外合。不但能得到大量物資,還有可能將孤抓獲。”興唐326第三百二十六章江山回首(二)

這纔是李威設想的計劃亞。

事實上因爲高原反應,以及各地人馬紛至沓來,不得不放在後方整編,否則這樣一下子推到前線去,亂蓬蓬的一團,吐蕃人一個進攻,有可能立即潰不成軍。

於是放在內腹之地,一是整編,二是簡單的操練,三是有一個高原反應的適應期。第四個就是開始修城屯田,這個必須從內腹開始,向外面延展。另外還擇出了許多嚴重高原反應的傷兵,數量驚人的,達到了一萬五千多人。放在地注處屯田築城,就這樣,一些士兵依然反應強烈。這是在所難免的,連李威鍛鍊了數年之久,身體素質也算是中上等,前來時吃過紅景天的藥湯,但還有些不舒服。

這幾千名重患者讓李威頭痛了,上奏遣返回去,是最佳策略,但害怕其他士兵佼仿。只好找了一個藉口,讓他們一步步地從高原下去,修路架橋,向渭州撤離。

還有一個能成功的理由,李威西南一役,百姓不知,有心人還是知道的,此戰主要功勞是裴行儉與薛仁貴,李威實際上是一個桂名主帥。至少論贊婆、素和貴那樣的人物,能知道一些。

但萬萬沒有想到,李威學了李靖的兵法,這就能讓他們輕視。藉助論欽陵不在的機會,看能不能偷一次機。不過當時也不知道能不能成,成更好,不成比如讓胡勝爲朝廷換大批戰馬回來。卻沒有想到他釣到了和素貴這條大魚。興唐326第三百二十六章江山回首(二)

“用重金見到素和貴,將這些話說出來。他不信你就失望離開,信更好,你將他的人帶到都城,孤自會派人悄悄與你聯繫。然後你再依計而行。到了決戰之時,孤會再次派人保護你的安全。”

”喏。”

李威離開,許多商人登門安慰,然後詢問,胡勝只是含糊地說了一些,太子答應再補償兩萬特錢,道歉了一下,云云。

這算得到很好補償了,大家一起安慰,包括吐谷渾的商人。吐谷渾地處南絲綢之路的要道上,商業氣息很濃厚的。而且吐谷渾就有不少昭武九姓的人,與胡應父子皆有來往。

可是胡勝不服,咬牙切齒地不作聲。

痛打了一頓,又有損失,合乎情理,可怎麼辦?難道讓太子將李謹行暴打一頓。又是一頓安慰,散去。

兩天後,胡勝傷勢好了,又去了吐谷渾。

李威接到了消息,卻望着遙遠的西方。【葉子】【悠悠】

不一定非要胡勝的,想找這個人選比較好找,胡勝年青了一些,勝任反而吃力。這是給胡應的補償,只要不笨,立功容易,還不是小功,升一個官爵,不會太難。

但李威不知道,胡應的信就要到了。

胡應比他想像的去得遠得多。

主要是李威低估了西方人的見識。對西方人中國不在意的,小番小邦,化外之民。可是這時候中國的文明一直在世界領跑,包括亞歷山大等人,皆對中國表現了嚮往。興唐326第三百二十六章江山回首(二)

具體的知道不清楚,可上流貴族知道遙遠的東方,有一個強大富裕的國度。他冒充了使者,越往西去,越受到勢烈的歡迎。沒有了危險,於是深入得有些遠。在法蘭克王國逗留了一下,又折向了南方,到達西哥特王國,又從拜占庭控制的培提卡渡過直布羅陀海峽,達到非洲的拍拍爾人居住的地方,也是拜占庭人控制的勢力範圍。但到了這時,纔想起來離家時間太長了,寫了兩村信,一封信是給家人報平安的,一封信是給李威的。

但到了拍相爾人居住的地方,才知道,因爲大食擴張,此時大食正在與拍拍爾人交戰。因此,看了看,找了一此植物種子,又再度邁回培提卡,聽說他要返回,許多歐洲貴族,以及一些國家派出使者,要求跟隨他一道前往大唐。

胡應又不知如何拒絕,只好帶着,當返回到法半克王國時,隨行的成員已經變成浩浩蕩蕩的數百人。這讓他又喜又愁,成功地完成了太子交待的任務,不僅是植物的種子,還有少量工匠,以及大量書籍。

可是這回去後,怎麼交待?

在法蘭克衆多貴族夾道相送下,出了已黎城。但沒有想到,這時候出現了一個小小的變故。

巴黎城中,一個美妙的少女正伏在地上,說道:“父王,救救孩兒吧。”興唐326第三百二十六章江山回首(二)

“我的黛兒,發生了什麼事?”

,b赫里斯塔爾想褻瀆女兒。”

赫里斯塔爾就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子平二世,他的繼位者是矮子不平,再下來就是查理大帝。這是一段很亂的歷史,法半克國家自克洛維佔領西哥特的高盧後皈依了羅馬天主教,有可能是日爾曼蠻族人放棄異教的第一人。又將自己領地分給了四個兒子,法蘭克王國分成了巴黎國、斯瓦松國、奧爾良國、朗斯國。

這一分造成了法蘭克國家的分裂,到了羅泰爾一世名義上統一了法蘭克王國,但他死後,又將國家分成奧斯特拉西亞,紐斯特里亞,勃艮第三個國家給三個兒子。這數次的分裂,爲了強大不得不拉攏貴族,給了貴族更多的權利。實際上每一個小公國內部,各地分據的貴族纔是最有實權者,比東周列國時還要混亂不堪二

奧斯特拉西亞國王西格伯特三世征戰林根失敗,百姓不認可,政權轉到宮相手中。其實從這時候起,法蘭克已經正式進入懶王時代。西格伯特三世死後宮相格里莫爾德將其子達格伯特二世剪了頭髮,渡過英吉利海峽,藏到愛爾蘭的修道院中,宣佈自己兒子奇爾德伯特爲國王。但父子倆人立即被紐斯特里亞國王克洛維二世抓住殺掉,其國也讓克洛維二世合併。克洛維死後其子奇爾德里克二世繼續王位。正好紐斯特里亞的羅泰爾三世去世,按照王位的順位,奇爾德里克繼承了紐斯特利亞與勃艮第再度名義上統一了法蘭克王國。奇爾德里剋死後,作爲墨洛溫王朝第一王位繼承人,去年在愛爾蘭被找出來,即位爲整個法蘭克的國王。興唐326第三百二十六章江山回首(二)

但不是一件開心的事。

連年征戰,國家凋零民不聊生,地方上各處貴族等於是無冕之王,諸候並立。首都裡,大權全部由宮相掌握而國王僅有一塊可供遮風蔽雨的小宮殿,以及一小塊養家餬口的土地。實際上還不如唐朝一個富裕的地主。

現在整個國家最有實權的就是晝平二世,因爲其人很胖,所以歷史上又叫他胖不平。

社會風氣法蘭克也十分糜爛許多貴婦人因爲通姦,替別人生下了私生子。在王位繼承人中私生子也是合法的繼承人之一。不過天主教嚴禁這些事發生的,西格伯特三世唯一的女兒西格伯特香黛自小在修道院長大,鍍依了天主教,生活作風嚴謹,再說,還沒有結婚,與別人私通,上流社會也會議論的。

西格伯特只是用手在胸口刮過十字:(,丟啊,請你饒恕我吧。”

喃喃地做着祈禱,還能做什麼呢?就是想拼命,都沒有一個士兵聽從他的命令。

”父王,難道主就眼睜睜地看着這罪惡發生嗎?這是什麼樣的世界,爲什麼東方那個國家不信主,百姓富裕,國家強大。”

西格伯特眼睛一亮,說道:“香黛,不要怨恨主,主已讓我替你想出了一個辦法。”

“什麼辦法?”興唐326第三百二十六章江山回首(二)

“到東方去,跟着唐朝的使者,去東方。”

”那父親怎麼辦?”

“你還沒有看着不平的野心嗎?他不是褻淡你,是想通過你,爲他生車一個私生子,篡奪這個國家。去吧,只要你過得好,父親就開心了。”

香黛猶豫不決,可一想到不平那個醜陋的胖臉,就是死子,也不想讓此人褻瀆,於是站起來說道:“那麼女兒這就動身。”

“不行,最少等唐朝的使者渡過萊茵河,那麼你帶着僕女追過去,不平得知,也追之莫急。”

”是。”

然後香黛每天計算着胡應的行程,十天後,與西格伯特垂淚而別,帶着一個小僕女,騎着馬,帶着一些行李,悄悄向東逃去。

數天,到達萊茵河畔,遠處胡應一行正在渡河,香黛扭頭看了一眼西方,心裡說道:“別了,法蘭克,別了,父親。”

一拍馬,追了下去。

PS:鄭重聲明,不是充字數。若是有讀者對歐洲史熟悉,就知道老午這樣寫的用意。這是重要的一個坑。胡應至京,會交待一部分。實際上可以多寫寫的,怕大家反感,簡單帶過。(。)

第206章 積壽請罪 少女助醫第177章 風輕雲淡 花好月圓第465章 到春時欲睡(三)第86章 老婦漁家 欲上嵩山(下)第442章 沙河多麗第444章 簾影動第16章 尾巴生成 觸目驚心第1章 正單衣試酒(一)第162章 啓航(八)第102章 旱魅勝火 竹紙喜人(二)第59章 封禪的笑話(下)第217章 姚州之戰(二)第137章 春雷(九)第160章 啓航(六)第310章 江流如此(一)第431章 聽得念奴歌聲(二)第187章 將相失和 雪糖赴京第129章 朱魏來投 拭鏡神秀第70章 公主大婚 上官婉兒(下)第22章 小孩子打架 鬼市裡傳聞(上)第130章 春雷(二)第122章 母子交談 明府施法(上)第89章 迴文對句 活捉美女(上)第388章 以和爲貴(一)第181章 吐蕃傲貢 楊敏觀燕第291章 人約黃昏後第412章 樓臺歌舞(一)第290章 月上柳梢頭第28章 曲轅犁出 國老心折第130章 春雷(二)第45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八)第28章 曲轅犁出 國老心折第221章 姚州之戰(六)第87章 前夕(五)第209章 揚威西南的第一戰(下)第231章 奉儀破例 蠻人入京第430章 聽得念奴歌聲(一)第136章 聖意難違 洋曲舒情第121章 誰是鷹兔第416章 習習香塵蓮步底(三)第417章 習習香塵蓮步底(四)第124章 東都黃昏(四)第124章 東都黃昏(三)第21章 釵鈿墮處遺香澤(一)第316章 方來還有英傑(四)第225章 人心所向 遼東紅玉第436章 抱銅仙(一)第10章 一去無跡(一)第47章 我的國第233章 活字周頌 九天吉期第92章 和尚吃肉 狄公歸來第119章 問琴(下)第89章 迴文對句 活捉美女(上)第86章 前夕(三)第189章 君子欺方 兒母交心(上)第39章 漸蒙籠暗碧第411章 望不盡(五)第62章 和親(中)第111章 太子檔箭 曬鹽大害第91章 迴文對句 活捉美女(下)第109章 高梁冷落 楊敏自救第265章 兒戲第274章 無人聽第183章 卜者和山 父之福畤(下)第67章 殺殺殺!流流流!第20章 馴馬三策 聖聽遠達(上)第192章 人爲財死 鳥爲食亡第61章 和親(上)第144章 入甕之君 暴刑長安第409章 望不盡(三)第103章 母親的懷抱(一)第181章 吐蕃傲貢 楊敏觀燕第85章 前夕(二)第175章 合(三)第248章 親事(下)第416章 習習香塵蓮步底(三)第339章 蕃胡菸灰(三)第255章 殖民第81章 王八之氣(下)第290章 月上柳梢頭第406章 竿旗過市(五)第147章 兩聖震怒 對鸝迴歸第167章 探(五)第187章 將相失和 雪糖赴京第115章 誓做崔武 不歡而散第339章 蕃胡菸灰(三)第160章 太子加冠 花落誰家(下)第152章 大案落幕 蕙好小母第123章 母子交談 明府施法(下)第65章 進退失據 禍福難料第14章 爲問花何在(二)第153章 問鼎(五)第124章 羣臣上奏 朝殿對答第52章 黑山之戰(中)第71章 沒得救了第260章 大婚(中)第9章 她是誰?第277章 十萬貫第179章 南征問策 聖意難解第164章 再冊東宮 欲定未定(下)
第206章 積壽請罪 少女助醫第177章 風輕雲淡 花好月圓第465章 到春時欲睡(三)第86章 老婦漁家 欲上嵩山(下)第442章 沙河多麗第444章 簾影動第16章 尾巴生成 觸目驚心第1章 正單衣試酒(一)第162章 啓航(八)第102章 旱魅勝火 竹紙喜人(二)第59章 封禪的笑話(下)第217章 姚州之戰(二)第137章 春雷(九)第160章 啓航(六)第310章 江流如此(一)第431章 聽得念奴歌聲(二)第187章 將相失和 雪糖赴京第129章 朱魏來投 拭鏡神秀第70章 公主大婚 上官婉兒(下)第22章 小孩子打架 鬼市裡傳聞(上)第130章 春雷(二)第122章 母子交談 明府施法(上)第89章 迴文對句 活捉美女(上)第388章 以和爲貴(一)第181章 吐蕃傲貢 楊敏觀燕第291章 人約黃昏後第412章 樓臺歌舞(一)第290章 月上柳梢頭第28章 曲轅犁出 國老心折第130章 春雷(二)第45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八)第28章 曲轅犁出 國老心折第221章 姚州之戰(六)第87章 前夕(五)第209章 揚威西南的第一戰(下)第231章 奉儀破例 蠻人入京第430章 聽得念奴歌聲(一)第136章 聖意難違 洋曲舒情第121章 誰是鷹兔第416章 習習香塵蓮步底(三)第417章 習習香塵蓮步底(四)第124章 東都黃昏(四)第124章 東都黃昏(三)第21章 釵鈿墮處遺香澤(一)第316章 方來還有英傑(四)第225章 人心所向 遼東紅玉第436章 抱銅仙(一)第10章 一去無跡(一)第47章 我的國第233章 活字周頌 九天吉期第92章 和尚吃肉 狄公歸來第119章 問琴(下)第89章 迴文對句 活捉美女(上)第86章 前夕(三)第189章 君子欺方 兒母交心(上)第39章 漸蒙籠暗碧第411章 望不盡(五)第62章 和親(中)第111章 太子檔箭 曬鹽大害第91章 迴文對句 活捉美女(下)第109章 高梁冷落 楊敏自救第265章 兒戲第274章 無人聽第183章 卜者和山 父之福畤(下)第67章 殺殺殺!流流流!第20章 馴馬三策 聖聽遠達(上)第192章 人爲財死 鳥爲食亡第61章 和親(上)第144章 入甕之君 暴刑長安第409章 望不盡(三)第103章 母親的懷抱(一)第181章 吐蕃傲貢 楊敏觀燕第85章 前夕(二)第175章 合(三)第248章 親事(下)第416章 習習香塵蓮步底(三)第339章 蕃胡菸灰(三)第255章 殖民第81章 王八之氣(下)第290章 月上柳梢頭第406章 竿旗過市(五)第147章 兩聖震怒 對鸝迴歸第167章 探(五)第187章 將相失和 雪糖赴京第115章 誓做崔武 不歡而散第339章 蕃胡菸灰(三)第160章 太子加冠 花落誰家(下)第152章 大案落幕 蕙好小母第123章 母子交談 明府施法(下)第65章 進退失據 禍福難料第14章 爲問花何在(二)第153章 問鼎(五)第124章 羣臣上奏 朝殿對答第52章 黑山之戰(中)第71章 沒得救了第260章 大婚(中)第9章 她是誰?第277章 十萬貫第179章 南征問策 聖意難解第164章 再冊東宮 欲定未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