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裴炎擔過 太子離家

這中間又發生了什麼,外人不得而知的。但狄仁傑得到這條消息,心安定下來。

然後細細一想,也許皇上不悅了,但想廢去太子不易的。首先太子不是當年的王皇后,王皇后無子一條,爭風吃醋失德二條,自持身份與家庭背景傲慢後宮三條。太子呢,也許有小過,僅僅是小過,從朝堂到百姓,皆是交口稱讚。

這不算,裴炎做得有些醜,不代表着裴家會做得醜,比如裴家另一脈弟子裴行儉。還有韋家,崔家,楊家也似不甘心。這些家族未必會全力支持,但會有許多大臣竭盡全力支持。

也不算,又有各位宰相,對武則天掌握了一部份政權一直不滿,太子培養了這麼多年,就是立即接手皇位,也不會出錯,況且太子本身已經做得很好。一旦廢去太子,必須重新培養新太子,李賢也不小了,可畢竟沒有接觸過政事,皇后掌握的權利會更多。不提各個宰相與東宮若有若無的關係,就憑這一點,也不會同意廢去太子的。

再有,新犁、竹紙、高梁,讓太子在百姓心中籠上了一層隱隱神聖的光環。

當然,李治一心想廢太子,還是能做到的,只是難度絕對比廢王皇后更難,引起的動盪,皇上也要三思。其實再加上有那一個天暗中支持着,李治就是想廢也廢不了的。除非那個天又改悔了。

想想這一家三口子,所以兩人只能搖頭,只能苦笑。可這時候,連狄仁傑都不能預料到,如果不改變,漫天的血光已經潛伏在東方,將要升起。不過狄仁傑立即寫了一封信,給李威,將事情大約經過說了一遍。

然而又不放心,太子仁愛不錯的,可是太子的性格卻是外圓內剛的那種,一旦發作起來,脾氣也會很大。不大放心,立即與同僚換了一下班,騎馬奔向長安。

……

狄仁傑想法倒是不錯的,一連串的聖旨,讓李威都矇頭了。然後聽到事情原委,大怒起來。先是寫了一封信給了裴炎,其實對歷史再精通一些,他對裴炎就會忌憚,偏偏又記得不多。

於是在暴怒之下,這封信都沒有采用駢文形式,通篇只是古文體,也就是真正的散文體寫的。責問裴炎身負重名,人頌君子,何乃君子?昔日曹蕭二人之爭,唯乃爭執,蕭規曹就。羣小有爭,君子有爭,羣小之爭,口蜜腹劍,醜態百出,不一而足。君子之爭,不失其德也。然後又問裴炎是想學許敬宗?或者是李義府?

這種責備就有些過,楊思儉與徐齊聃二人確實有過失的,只是李治反應重了。當然,李威不能責備父親,只好將怒火全部發泄在裴炎身上。事實這一次裴炎用心也不大純良,只是這種嚴重的後果也非是裴炎所想要的。

然後又說,裴家名門,決議太子妃,孤乃未絕,何行此卑劣之事。又說裴家女可以進入東宮,李威也沒有辦法的。但孤之不賞,獨做一太子妃自賞。我不碰你了,做太子妃有什麼作用?那麼未來的下場無疑比王皇后還要悽慘。或者太子不登基爲帝,可不做皇帝了,這個太子妃討來何用?

其實對裴雨荷原先一直沒有惡感的。

他的婚姻很無奈,自己做不了主。裴雨荷又見過幾次,長相不及楊敏,也尚可。美豔固然喜歡,可李威實際在心中還是重視感情的,否則到現在碧兒的位置不會無人能取代。感情也不是很濃,只是覺得此女性格舉止尚可,於是默認了。

可裴炎的做法冷了他的心。

楊母只是勢利,也是爲了女兒着想的。示問有幾人不做到勢利,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這就是世人勢利最好的寫照。但沒有陰謀詭計,沒有刀光劍影。然而裴家呢……

其實想法也是錯的,裴炎參與進去,是與裴居道的感情好,不代表着裴家的。就象裴炎與裴行儉見了面,也許會敘敘家族輩份友情,可政治立場未必會統一。

不過這一道聖旨太過嚴厲了。

楊思儉已經是高齡,徐齊聃好一些,可也不大妙,文章寫得好,可人長得很不好,不是不好看,太瘦了,兩人前往嶺南,水土不服,天氣又熱,知道得多了,現在的嶺南不象後來的兩廣,因爲人煙稀少,除了廣州桂州韶州外,蟲蛇又特別多。這一去,有可能有去無回了。

又是自責,如果不引二女觀舟,會不會有這件事發生?於是惱怒了。

懷着歉疚,來到楊家。

兩人犯了錯,可不是大逆不道的過錯,與上官儀那次不同的,因此,只是將倆人流放,家人未動,與薛仁貴流放是一理。楊夫人正在哭哭啼啼地替楊思儉收拾東西。

看到李威到來,這一回更老實了,現在才知道,天家不是那麼好欺負的。

“免禮吧,”然後看着楊思儉與楊敏兄妹,很誠實地答道:“說起來,也怪孤考慮得不慎重。”

“殿下,莫要自責,說來說去,是我們做得不好,不是劉仁軌罵臣,連臣都沒有驚醒,否則後果更嚴重。”當時,劉仁軌不痛不癢地說了幾句,楊思儉雖然聽進去了,可心中還是不悅,否則都不會用夯貨來稱呼他。

這個夯貨用得不恰當的,無論劉仁軌,或者是裴行儉,都是亦文亦武的勇將。就是薛仁貴也感到自身不足,後來勤奮好學,同樣看了不少的書。

當然,不是劉仁軌罵了一句,後果有可能更嚴重的。總的來說,這個根卻是他們自己種下的。

李威扭頭對楊家的僕役說道:“替孤拿紙筆過來。”

流放境遇也是不同的,上面有人照拂,身體素質又好,到了嶺南沒有那麼恐怖。比如薛仁貴,聖恩依舊很寵,於是在象州吃香的喝辣的。老將軍勇冠三軍,身體好,耐不住,閒着無聊,替當地百姓興修水利,蓋房子,做了不少的好事。但上面沒有人照拂,到了嶺南,與中原大不相同,遭遇會更慘。有太子的信,楊思儉受到的待遇會好一點。

除非李治嚴重處理了,還嫌不夠,老子偏要將你喜歡姑娘的父親往死裡整。那,李威無輒了。

“謝過殿下……”

“不用,這是應當的,”說着指了指自己,指了指楊敏。

有了這個手勢,楊思儉離去,總算一塊石頭落了地。

然後又來到徐齊聃家。同樣是一片悽慘的景象,楊思儉夫婦都上了歲數。可是徐齊聃夫婦歲數卻不是很大的,正是恩愛的時間,徐夫人又不能走,畢竟兒子尚小,只能萬里之隔,生死兩茫。

見了太子,徐齊聃反而放開些,對徐堅說道:“將你姐喊來。”

徐家出了這檔子事,徐儷同樣自責,整天將自己關在房間不出來。

也寫了一封信,徐齊聃卻擺手制止,道:“殿下,勿用,臣的身體臣自知。前幾年陛下允許臣隔日職休,固然是喜愛,也是臣身體不大好。即使有了照拂,臣前去嶺南,時日也會無多。”

聽到這裡,徐夫人只是哭。

徐齊聃撫着她的頭髮道:“只是苦了你。”

然後又對李威說道:“臣一去,無有心願可掛,也是臣犯了錯,朝廷處置卻是對的。不過他們還很小……”

指着徐堅與徐儷。

“只要孤在,自會照料他們。”李威說完,心想,這纔是做父母的。忽然會意了幾本禮書的話。父母教育子女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有嚴愛,有慈愛。雖說虎毒不食子,可某些人卻是未必的。父母不愛,然後強迫兒子孝順,也是勉爲其難了。

他自己未必能保得住,只能含糊地說了一句,只要孤在。

想到這裡,又想到了父親的幾番變臉,忽然產生了一種想法。但沒有立即說出來。

對父親就怨恨了一些。

父親在賀蘭敏之意圖對楊敏不軌之事冷漠倒也罷了,後來自己卻是做了許多事的。當真父親不知,恐怕不知道蔗糖與曬鹽技術出於自己的,但以他們能迅速知道狄蕙與狄好的來歷,曬鹽之事都知道了,也會知道陸梁大義,多半受自己指使的。

就是辛辛苦苦弄的皇莊,現在小雞小鴨的長大了,母的留下產蛋,公的送進了皇宮,做了膳食。然後果樹成活了一大半,苜蓿長高了,蓮藕與茭白也長了起來。於是就着離牲棚遠的地方,在水邊搭了幾個涼亭,閒來率領羣臣觀看。自己一份功勞便被抹殺得乾乾淨淨。

功勞無所謂,只要一家人開開心心。

然而沒有想到父親涼薄如此。

生了氣,可連指責的權利都沒有,於是犯了邪,便寫了一封信給李治,說了,聽聞陸梁二人試驗用低廉的成本從大海中取鹽,此舉會造福百姓造福朝廷。兒臣去看一看。

然後也準備離開。

這……卻是不大可能的。

不一定太子就非要呆在東宮象做牢一樣,也可以外出,甚至可以狩獵,但不能出去太遠,以免擾民。太遠也可以的,遇到戰事時,無論隋唐,都喜歡張揚武功,有時候會讓太子與王子親征的,甚至皇帝本人,比如楊廣,比如李世民或者李建成。即使是這一條,後來唐朝也很少看到王子與太子親征。

去揚州看曬鹽,雖說鹽也關係到民計民生,但那是揚州……

這一下子炸了營。

第146章 東宮陰盛 武候不赦第287章 西風烈第223章 指點迷津 會盟洱海第188章 大朱發威 炮打李治第338章 蕃胡菸灰(二)第148章 定(十)第123章 東都黃昏(二)第62章 和親(中)第40章 靜繞珍叢底(一)第156章 啓航(二)第32章 歷史真相 海上利弊第179章 合(七)第314章 方來還有英傑(二)第281章 殺死你(下)第21章 馴馬三策 聖聽遠達(下)第188章 大朱發威 炮打李治第237章 我們是兄弟第359章 射日墜(一)第395章 一聲羌笛(二)第259章 大婚(上)第459章 三千樂指(一)第91章 先聲奪人(下)第12章 一去無跡(三)第131章 春雷(三)第15章 怪叔叔 小蘿莉第66章 去紈絝吧第44章 脫變第285章 當決斷第194章 父子對答 驪山怪旨第17章 美女粉絲 論道詩情第44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七)第86章 前夕(三)第140章 羞澀學拳 皆仿淑女第433章 父老猶記宣和事(一)第305章 那更寒蟲四壁(二)第481章 天上人間夢裡(五)第223章 將軍歸第133章 春雷(五)第325章 江山回首(一)第160章 啓航(六)第249章 亮劍第250章 巧匠第66章 去紈絝吧第144章 定(六)第32章 但蜂媒蝶使(二)第30章 多情更誰追惜第165章 甜(上)第165章 探(三)第82章 母子唱戲 拜訪許府第105章 兵臨城下第6章 世態炎涼 美人如花(中)第447章 月浸葡萄十里第183章 卜者和山 父之福畤(下)第166章 探(四)第381章 氣開山崴(一)第199章 明處暗處 李逵李鬼(中)第290章 月上柳梢頭第60章 風向第80章 武后殺人 元忠嚮導(下)第14章 上屋抽梯 人小力大第136章 春雷(八)第255章 殖民第239章 交換第279章 分相權第113章 搶刀子(上)第138章 再論大非川第113章 高人鬥法 仁杰略輸第460章 三千樂指(二)第406章 竿旗過市(五)第392章 憶往難寐(二)第470章 暗滴鮫珠墜(二)第255章 尚飯心不老(二)第180章 韋族家教 春圖育女第462章 春不歸來第157章 邪惡想法 太子論農第331章 孤城絕域畫角(二)第44章 脫變第304章 那更寒蟲四壁(一)第232章 太子成人 皇帝上天第107章 玩笑不當第252章 決心第134章 春雷(六)第17章 夜來風雨(二)第109章 高梁冷落 楊敏自救第478章 天上人間夢裡(二)第四四百一十章 望不盡四第第292章 今歲花期消息定第425章 未怕金吾呵醉(三)第114章 搶刀子(下)第447章 月浸葡萄十里第150章 廢地爲寶 立體養殖(下)第178章 合(六)第221章 姚州之戰(六)第26章 東宮調教 《上邪》求憐第53章 三車和尚 割發明心(上)第193章 燕子南飛 曬鹽出世第136章 春雷(八)第57章 公府尋事 渭水一別(上)第152章 大案落幕 蕙好小母第335章 衛公拍手(一)
第146章 東宮陰盛 武候不赦第287章 西風烈第223章 指點迷津 會盟洱海第188章 大朱發威 炮打李治第338章 蕃胡菸灰(二)第148章 定(十)第123章 東都黃昏(二)第62章 和親(中)第40章 靜繞珍叢底(一)第156章 啓航(二)第32章 歷史真相 海上利弊第179章 合(七)第314章 方來還有英傑(二)第281章 殺死你(下)第21章 馴馬三策 聖聽遠達(下)第188章 大朱發威 炮打李治第237章 我們是兄弟第359章 射日墜(一)第395章 一聲羌笛(二)第259章 大婚(上)第459章 三千樂指(一)第91章 先聲奪人(下)第12章 一去無跡(三)第131章 春雷(三)第15章 怪叔叔 小蘿莉第66章 去紈絝吧第44章 脫變第285章 當決斷第194章 父子對答 驪山怪旨第17章 美女粉絲 論道詩情第44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七)第86章 前夕(三)第140章 羞澀學拳 皆仿淑女第433章 父老猶記宣和事(一)第305章 那更寒蟲四壁(二)第481章 天上人間夢裡(五)第223章 將軍歸第133章 春雷(五)第325章 江山回首(一)第160章 啓航(六)第249章 亮劍第250章 巧匠第66章 去紈絝吧第144章 定(六)第32章 但蜂媒蝶使(二)第30章 多情更誰追惜第165章 甜(上)第165章 探(三)第82章 母子唱戲 拜訪許府第105章 兵臨城下第6章 世態炎涼 美人如花(中)第447章 月浸葡萄十里第183章 卜者和山 父之福畤(下)第166章 探(四)第381章 氣開山崴(一)第199章 明處暗處 李逵李鬼(中)第290章 月上柳梢頭第60章 風向第80章 武后殺人 元忠嚮導(下)第14章 上屋抽梯 人小力大第136章 春雷(八)第255章 殖民第239章 交換第279章 分相權第113章 搶刀子(上)第138章 再論大非川第113章 高人鬥法 仁杰略輸第460章 三千樂指(二)第406章 竿旗過市(五)第392章 憶往難寐(二)第470章 暗滴鮫珠墜(二)第255章 尚飯心不老(二)第180章 韋族家教 春圖育女第462章 春不歸來第157章 邪惡想法 太子論農第331章 孤城絕域畫角(二)第44章 脫變第304章 那更寒蟲四壁(一)第232章 太子成人 皇帝上天第107章 玩笑不當第252章 決心第134章 春雷(六)第17章 夜來風雨(二)第109章 高梁冷落 楊敏自救第478章 天上人間夢裡(二)第四四百一十章 望不盡四第第292章 今歲花期消息定第425章 未怕金吾呵醉(三)第114章 搶刀子(下)第447章 月浸葡萄十里第150章 廢地爲寶 立體養殖(下)第178章 合(六)第221章 姚州之戰(六)第26章 東宮調教 《上邪》求憐第53章 三車和尚 割發明心(上)第193章 燕子南飛 曬鹽出世第136章 春雷(八)第57章 公府尋事 渭水一別(上)第152章 大案落幕 蕙好小母第335章 衛公拍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