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說服

火車繼續往前開,直到火車從濟南換道之後,又過了一個站,在列車加水、加煤的時候,各個車廂被塞進去了一個信封。

“淮海經略使告江蘇陸軍將士曰:

江蘇陸軍雖爲江蘇之軍,然爲我中國之軍,衛國戍邊實爲江蘇陸軍之責,軍中將士誼切袍澤,情屬手足,甘願請命戍邊,夫同類不相殘,同國無義戰,千古之鐵案也。我祖軒轅氏制兵之始,原爲對外之用,北逐葷粥,南驅苗蠻,中原始有此一片乾淨土。洎平北伐玁狁,西御氐羌,與匈奴、突厥、金、元、滿、‘門’g角逐中土,無非借我國軍,固吾圉也。

充國屯田,德裕籌邊,天下有道,守在四夷。今我江蘇陸軍自請爲對外禦侮之嚆矢,凡屬袍澤,疇不以手加額,踊躍三百,邊防有託,西北無憂矣,國家方安。

今德人困於歐,‘玉’歸還膠澳於我國,然日本人威‘逼’,令我回拒德國人,膠澳爲我中國之膠澳,若任日人欺凌,任日德於我國之國土‘交’戰,害我黎民,中國之公民豈能直視我堂堂國軍。

共和建元始,我國民何負于軍人,我軍人更何仇於國家。天良未泯,浩氣猶存凡我軍人動作,均應以對外爲主旨,以民意爲依歸。是在我軍人有覺悟心,尤貴我軍人有辨識力。

我江蘇雖服從命令,擁護中央。試問此項拒復國土,豈出於元首本心?即令出自元首,是否本於真正民意。爲治命耶?爲‘亂’命耶?稍有常識者類能辨之。

我江蘇陸軍素以忠誠國家、悍衛國法自勉,軍中諸將士更爲忠義之士,明達之人,孰肯爲一‘亂’命,而作視國土淪喪、國民遭異國殘殺面日人之蠻橫我國公民無不掀起義憤,值此之時,若維國格,唯以國軍上下持協力對外之熱忱。全國軍人更聞風興起。……全國本屬一家,焉有中央地方之界?江蘇陸軍雖爲江蘇,卻爲國軍一員,國軍同仇對外,又安有芥蒂之嫌?值此國家大用之時,我江蘇陸軍,自請纓上前,接收膠澳,國土得復,我同胞方且崇拜之,敬仰之不暇……望全軍將士發揚陸軍之‘精’神,誓死衛國守土,生則膠澳存膠澳一日不保,江蘇陸軍一日誓不返鄉

淮海經略使敬告江蘇陸軍全體將士。”

“收復膠澳”

在念完那告全軍將士書,趙原同樣也是一愣,不是去‘門’g古

“收復膠澳”

拄着槍站那的胡二虎朝身旁的于濤看一眼,黑暗中根本看不到任何的人的神情。

“要去和德國人打仗?”

“你沒聽嘛,德國人要還給膠澳給咱們,日本人不準咱們接……”

“狗日的東洋小鼻子,膠澳是咱們中國的,他們是憑那‘門’子啊”

“東洋鬼子不就是想吞膠澳嘛”

“他大爺的,這不是騎咱們脖子上拉屎嘛”

“可不是,咱們江蘇陸軍那也是堂堂中國國軍啊”

“就是國土讓人家佔了,咱當兵的可掉份啊”

“就是以後咱爺們只要穿着這身軍裝,那還能擡起頭來做人”

“拼了”

車廂內你一言我一語的官兵們扯了起來,一個個都是義憤填膺的神態,這或許就是江蘇陸軍和其它軍隊最大的不同,在江蘇陸軍改編一年之後,除去軍隊給他們一個家之外,更重要的一點是用一年的時間,告訴他們什麼是國家、什麼是民族,什麼是軍人,什麼是軍人之責,什麼是我生國亡,我死國存。

“我說趙連長,咱爺們這次是要和日本人打仗了”

黑暗中傳來一連長樑幕的聲音,聽着他那話聲,趙原便知道他嚷這句話的意思。

“可不是嘛,這等着盼着,就等今天了,過去咱們江蘇陸軍可沒少打內戰,爺們今個就打場堂堂國戰,一是贖罪,二是,爲咱們中國軍人的志氣”

“就是,長官,這一仗,咱們得打出咱中國軍人的志氣”

儘管的的。那是一種對家的懷念,那是一種對家人的思念,那是一種潛意識的求生‘玉’望。

“兄弟們,要打仗了,想不想家?”

“不”。

齊喝聲從士兵們嗓間迸發出來。

“想就是想嘛龜孫子纔不想家,我也想”

趙原吼一聲,話說的是掏心窩子的話。

衆人無言以對,接着他又說道。

“真打開了,咱們要是因爲想家,朝後退了一步,日本人今天佔了膠澳,明天就能打到江蘇、打到安徽,打到咱們的家國家、國家,國沒有了,還有家嗎?”。

緊接着他又不無豪邁地說道。

“兄弟們,這一仗,咱們打的是國戰,是保國之戰,我生國亡,我死國存……”

“長官,請你們放心,咱決不是當膿包,就是死,也決不會後退半步”

“我生國亡,我死國存”

運兵的列車咣鐺作響的朝着青島的方向全速使去,而在車廂內,一聲聲‘激’昂的吼聲在軍人們的嗓間迸發出來,在車廂內回‘蕩’着,他們一遍一遍的用吼聲表述着自己的決心。

青島火車站,這座建於十四年前的車站,帶着純粹的德國文藝復興風格,正居在亨利王子路和霍恩措倫路的軸線上,一港、一城、一路這就是青島,而青島站則是青島這座城市動脈的。

8月24日凌晨4時,天‘色’未亮,而在青島火車站月臺上,十幾名德國官兵和幾名得到特許的中外記者正等待着列車的進站。

“嘟……”

伴着一聲列車的汽笛聲,列車大燈由遠而近,聽着那汽笛聲,李錚揚連忙拿起120相機,衝着駛來的火車按下了快‘門’,他是膠澳日報的記者。

一個小時前,他被人從家中喚醒,說是在火車站有大新聞,然後便隨那人來到了火車站,一開始時,他還以爲是什麼大新聞,難不成是總督離開膠澳?

可接下來,他卻在火車站見到淮海經略使府秘書 ,從他的口中,他才知道,淮海經略使已經同德國人達成協議,德國人放棄在山東一切權益,同時將膠澳歸還給中國,而淮海經略使負責接收膠澳。

青島歸還中國了

在得到這個消息時,李錚揚整個人完全處於一種前所未有的狂喜之中,在他的記憶中,中國似乎是從來都只有割地賠款的份,只有列強從中國搶走土地,什麼時候有列強向中國歸還土地。

儘管之前傳出了德國無條件歸還青島的消息,可日本的‘插’手卻又令中央猶豫,而現在不過是十幾個小時後,膠澳卻已經歸還給中國了。

“國旗”

擡起頭,望着車站上懸掛的中國國旗,鐵路管理部的秦立均臉上帶着笑容,穿着鐵路制服的他已經摘去了膠澳鐵路公司的路徽,他比其它人早一步知道膠澳現在是中國的膠澳了,因爲在四個小時前,德國已經向接收委員會移‘交’了膠澳,而現在,即將進站的那列列車是即將進駐青島的中國軍隊。

他的視線朝着車站主樓上的旗杆投去,四個小時前,膠澳的每一處政fǔ或軍事機構都舉行了降旗儀式,但是接收青島的升旗儀式,卻需要等待接收膠澳的江蘇陸軍到來之後,方能升起國旗。

列車進站了,坐在列車上,身着一襲黑‘色’軍裝的韓武站起身,衝着廂牆上的鏡子最後一次檢查了自己的儀容,棉絲魂紡的軍裝筆‘挺’,且沒有一絲皺紋,膝下的黑‘色’軍靴閃亮,不僅如此甚至就連同銅製的衣釦與鍍鎳的武裝帶帶環,也被勤務兵‘精’心擦拭過,黑‘色’的皮製槍套甚至都上了一層蠟。

在火車停下的時,月臺上的德軍軍樂隊立即演奏起“德皇威廉練兵曲”,這首曲子在中國軍中已流行十數年,南北陸軍皆以以此曲爲調的《大帥練兵歌》爲軍歌,在車‘門’打開時,聽着車廂外傳來的的《大帥練兵歌》曲調,韓武的‘脣’角身軀一揚,而早已候在一旁的的李錚揚立即按下快‘門’,拍下了這麼一副中國軍人踏上膠澳大地的照片。

而韓武下車時,他以及隨後下車的第三師的軍官、參謀們那一身與北軍、南軍皆不相同,卻又‘精’神許多的軍裝,只讓所有人眼前一亮,即便是在場的德國軍人亦流‘露’出驚訝與羨慕之‘色’。

“將軍閣下,歡迎你的到來”

月臺上等待多時的希爾克少校首先行起軍禮。

儘管已經將青島歸還給了中國,也許是出於對中國軍隊的輕視或是德意志的高傲,總督府僅派來一名少校負責兩軍接收,甚至於這名少校還是自願留在青島協助中國軍隊掌握青島要塞的軍官。

“希爾克少校”

韓武一個軍禮,那笑容消失了,有的只是軍人的嚴肅。

軍隊接收儀式非常快,僅只是升降旗,真正的接收實際上將發生在青島周圍的各座要塞、軍營,那纔是重中之重,對於火車站的這個‘交’接儀式,韓武並不怎麼看重,這裡只是一個形式而已。

“韓將軍,請問若日人進攻膠澳,貴部有把握守住膠澳不失嗎?”

就韓武準備隨希爾克少校前往總督府時,拿着筆記本的李幕揚卻突然開口問道。

“成功雖無把握,成仁卻有決心”

“……持以成仁之決心,如此,才能護國衛土”

德華大學連雲港分校的大禮堂內,面對着一千三百餘名德華大學德裔教授學者以及公司聘請德裔技術專家,李子誠坦然的說道,現在是給這些德國人打一個預防針。

連雲港有着太多的德國人,不說六合公司,單就是德華大學,九百三十六名教授學者中有七百五十七名德國人,更不要提六合公司聘請的數百德裔專家以及技術人員,而且還有幾百人,很快就會乘船到達中國。

可以說,德裔教授、專家幾乎就等於隴海的“大腦”,現在自然要對他們做好安撫工作。

“李先生,我們都知道,貴方已經同膠澳總督府達成協議,而我們所關心的是,以貴國的走向,貴國會不會向德國宣戰”

坐在主席臺上的勒納德這時站起身大聲問道,他是德華大學教授聯席會議成員、德華大學物理學院院長,此時他的話音一出立即引起周圍的一陣共鳴,而這纔是他們所關心的,科學無國界,但是科學家卻是有祖國的,儘管德華大學凝聚着他們的心血,而且在這裡中國人給予他們的尊敬也是前所未有的,但是他們依然下意識的不願爲敵國服務。

“嗯”

而對這個問題,李子誠略作沉‘吟’,爲什麼要給他們打預防針,事實上就是考慮到中國向德國的宣戰問題,自己來到了這個時代已經改變了很多事情,誰知道中國會不會像歷史上一樣拖到1917年再向德國宣戰呢?

所以纔要提前給這些德國人打一個預防針,先讓他們有所準備,隨後才能讓他們安心在這裡發揮他們的作用。

“中國很有可能向德國宣戰”

話音一落,整個大禮堂內頓時哄響一片,所有人都在那裡‘交’頭結耳的討論着,在這個民族主義盛行的時代,作爲德國人的他們很有可能爲敵國服務的現實,着實讓他們在心理上產生牴觸情緒。

作爲一名天才的物理學家,勒納德同時還是一名德意志民族主義者,面對中國可能會對德宣戰,他在猶豫片刻後,便立即出聲詢問道。

“那麼,李先生,衆所周知,你同樣是一位學者,而且在冶金學上的成就絲不遜於他人,假如,你身處德國,並是德國一所大學的教授,而德國進攻你的祖國,也就是中國,那麼您還會爲德國的大學服務嗎?”

面對這麼一個問題,李子誠卻是微微一笑。

“勒納德教授,假如德國向中國宣戰,併入侵中國本土,那麼毫無疑問,我會向回到自己的祖國,然後拿起武器保衛我的祖國”

在回答這個問題時,李子誠沒有任何猶豫不決,事實上,在這個問題上也容不得任何歪曲的解釋,這是一個大是大非的問題,事實上,面對這個問題,沒有任何人有其它的選擇。

注意到臺下的那些德國專家教授的神情變得複雜時,李子誠又補充道。

“但是,如果是中國入侵德國呢?”

在說出這句話時,李子誠的臉上帶着笑容。

“我覺得這是一個笑話”

勒納德到是首先接過腔來,來到中國已經一年了,對這個國家他雖談不上了解,但也不陌生,他清楚的知道這個國家根本就不可能入侵德國。

“是啊,中國根本就沒有這個能力”

臺下頓時響起了一片笑聲,而這種笑聲更多的卻是自豪,而聽着他們的笑聲,李子誠的心底卻盡是苦澀,中國入侵略德國,根本就是一個笑話,這更從另一方面證明了中國的虛弱。

“的確,在所有看來,這不過只是一個笑話,中國遠不具備把軍隊派往歐洲的能力,同時也不具備挑戰德國的能力,而且,中國亦不願挑戰德國或向德國宣戰”

“那爲什麼貴國有可能向德國宣戰”

“因爲不得不宣戰現在,這場戰爭已經席捲了整個歐洲,也許將會席捲整個世界,到那時,任何一個國家,都必須要面臨選擇的問題,而衆所周知,中國是虛弱的,中國甚至都沒有自保的力量,而日本已經加入了協約國並對德宣戰,如果日本意圖以德國在華租借地爲由,進而入侵中國……”

接着李子誠又把先前膠澳歸屬談判的內幕重複了一遍。

“這時中國就必須面臨一個選擇,假如中國繼續保持中立,中國的安全很難得到保障,無論是德國或是英國、法國、俄羅斯都捲入戰爭,無法制衡日本人的野心,所以,在這個時候,中央也許會爲了保全國家的利益,有可能選擇用對德宣戰的方式,確保中國的國家安全,所以,到時,我們期望能夠得到諸位的理解,理解我們對德宣戰的無奈,不至因此影響到諸位在中國的工作”

話聲稍沉,李子誠又補充一句。

“我個人深信,中國與德國存在着諸多的共同語言和利益,同樣也深信,中國對德宣戰,更多是停留在表面上,諸位需知,中國根本就沒有能力向歐洲派出軍隊,對於中國而言,能夠在這場歐戰風‘潮’中,維持國家不至滅亡,已經是得天保佑了”

無奈的嘆息聲,隨之從擴音器中傳出,而臺下的那些德國人同樣陷入思索之中,他們清楚的知道臺上的李先生說的是事實,沒有一絲隱瞞的事實,既便是中國對德宣戰,也是迫於無奈的自保之舉,他們必須要通過一些外‘交’上的努力,謀求國家的存在,以對德宣戰阻擋日本人的野心。

“李先生,假如中國對德宣戰,那麼我們,所有在華的德國人都會成爲敵僑,請問到時你們將如何確保我們的安全”

“德華大學和隴海離不開諸位,對於我以及隴海而言,我們絕不會將德國視爲敵國,更不會將爲我們工作的友人,視爲敵僑,在這裡,無論是德國人或是奧國人,都將得到保護,他們的人身自由、財產絕不會受到任何侵犯,這一次,我以個人的聲譽和淮海經略使的身份作出擔保”

第234章 激發第248章 新式武器第125章 應該如此第30章 斷其命脈第355章 準備好了嗎?第285章 嘆第42章 地第112章 投資商第296章 元老會議第23章 關家第347章 首義之都第11章 是忠?是奸?(上)第198章 兩人第178章 傀儡第8章 摩根的心思第64章 善與狠第144章 弱國之大國民第55章 公而無畏第380章 盧溝橋第255章 野望第249章 航母第19章 司徒美堂第83章 法軍潰兵如潮退 遠征軍臨無公平第147章 戰之術唯死之狂第298章 初戰第316章 投降第16章 秦王掃六合第102章 張三第243章 怎麼辦?第132章 連島爲屏塞爲防 禁區鯊居擇他地第149章 以拳迎夏第129章 想想辦法第2章 第四帝國的迷團第112章 派遣服務第252章 誰都想成爲王牌第270章 父與子第119章 捧殺第61章 長記性第4章 兩條街間浮想第83章 送上門來的……第99章 現形記第135章 琪玉心煩惱亦憂 府內舞會迎致遠第23章 關家第174章 驅虎吞狼第273章 決心第382章 就職儀式第180章 第一師第68章 哥倆第298章 初戰第214章 一堆玩具第170章 兄弟第288章 疑惑第319章 衆人心思第85章 槍第136章 他來得了嗎?第12章 鬥智第73章 中華閃電第196章 烈山第63章 驚訝第312章 奮勇隊第152章 尚蒂伊將軍怒意濃 前沿處欲把名來揚第134章 不得已間二人擇第16章 華盛頓公使憂 唐寧街抉擇斷第103章 列車浮想第27章 黑金隱患他人憂 仰山出面大包攬第239章 絕不妥協第43章 肉票的假期第372章 革命家第300章 人心第278章 像訓練時一樣第11章 總統府內論運勢 袁氏讓權外交部第17章 以資獎勵第186章 兩局合作第294章 今時不同往日第103章 列車浮想第157章 戰時會議定以策 戰場紀律酷無情第178章 青年之擇第152章 倪嗣沖的奸與厚第103章 列車浮想第132章 廣播電臺第196章 烈山第130章 學工第208章 不惜第277章 出擊第154章 燒雞與榮譽第198章 兩人第35章 綠林道第284章 澧水號子第177章 青年之歌第112章 派遣服務第294章 今時不同往日第379章 國會內第132章 連島爲屏塞爲防 禁區鯊居擇他地第177章 謀劃第110章 文化遠征第226章 克虜伯第227章 風雲起第126章 在農村第185章 前夜第137章 院內憂心欲分肥 琪紫欲行離是非
第234章 激發第248章 新式武器第125章 應該如此第30章 斷其命脈第355章 準備好了嗎?第285章 嘆第42章 地第112章 投資商第296章 元老會議第23章 關家第347章 首義之都第11章 是忠?是奸?(上)第198章 兩人第178章 傀儡第8章 摩根的心思第64章 善與狠第144章 弱國之大國民第55章 公而無畏第380章 盧溝橋第255章 野望第249章 航母第19章 司徒美堂第83章 法軍潰兵如潮退 遠征軍臨無公平第147章 戰之術唯死之狂第298章 初戰第316章 投降第16章 秦王掃六合第102章 張三第243章 怎麼辦?第132章 連島爲屏塞爲防 禁區鯊居擇他地第149章 以拳迎夏第129章 想想辦法第2章 第四帝國的迷團第112章 派遣服務第252章 誰都想成爲王牌第270章 父與子第119章 捧殺第61章 長記性第4章 兩條街間浮想第83章 送上門來的……第99章 現形記第135章 琪玉心煩惱亦憂 府內舞會迎致遠第23章 關家第174章 驅虎吞狼第273章 決心第382章 就職儀式第180章 第一師第68章 哥倆第298章 初戰第214章 一堆玩具第170章 兄弟第288章 疑惑第319章 衆人心思第85章 槍第136章 他來得了嗎?第12章 鬥智第73章 中華閃電第196章 烈山第63章 驚訝第312章 奮勇隊第152章 尚蒂伊將軍怒意濃 前沿處欲把名來揚第134章 不得已間二人擇第16章 華盛頓公使憂 唐寧街抉擇斷第103章 列車浮想第27章 黑金隱患他人憂 仰山出面大包攬第239章 絕不妥協第43章 肉票的假期第372章 革命家第300章 人心第278章 像訓練時一樣第11章 總統府內論運勢 袁氏讓權外交部第17章 以資獎勵第186章 兩局合作第294章 今時不同往日第103章 列車浮想第157章 戰時會議定以策 戰場紀律酷無情第178章 青年之擇第152章 倪嗣沖的奸與厚第103章 列車浮想第132章 廣播電臺第196章 烈山第130章 學工第208章 不惜第277章 出擊第154章 燒雞與榮譽第198章 兩人第35章 綠林道第284章 澧水號子第177章 青年之歌第112章 派遣服務第294章 今時不同往日第379章 國會內第132章 連島爲屏塞爲防 禁區鯊居擇他地第177章 謀劃第110章 文化遠征第226章 克虜伯第227章 風雲起第126章 在農村第185章 前夜第137章 院內憂心欲分肥 琪紫欲行離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