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幹沉默了!太無恥!(23)
沈三通乾脆掀開蓋子。
打開天窗說亮話。
06年開機儀式的時候,沈三通就否定了易中田。
易中田的迴應是“三說”。
“正說”,以歷史事實爲依據,不胡說,不瞎說,保持一種嚴肅的治學態度。
“趣說”,即在堅持真實的基礎上強調錶述方式的栩栩如生,爲了達到這個境界,會加進去一些無厘頭的搞笑語言,能極大調動觀衆的聽講興趣。
“妙說”,在前兩說的基礎上對歷史進行分析,給觀衆啓迪。
這“三說”自相矛盾。
有“正說”就不該有“趣說”。
一邊嚴肅一邊無厘頭,邏輯上就不對。
可是從文字上糊弄過去了,再加上教授身份,大家挺寬容。
現在沈三通直接把易中田和捧易中田的作用機理,給弄出來。
沈三通道:“一些媒體對於易中田的塑造思路很清晰。”
“把戲說歷史、歷史科普帶來的關注度,轉化到學術、嚴肅、教授等一系列標籤。”
“塑造一個高級公知形象。”
“然後就是講社會熱點,潛移默化地灌輸一些亂七八糟的思想。”
“至於是否要否定我們歷史的合法性,給西方歷史唱讚歌,誤導人投入西方懷抱,就看後續發展了。”
“差不多的流程。”
一些記者傻眼!
你沈三通是挖墳上癮了是吧,挖到了他們頭上!
沈三通自顧自道:“我覺得這種做法,挺無恥的。”
“利用大衆對於老師、教授的良好印象,利用大衆不清楚歷史科普、歷史創作,和歷史學術研究之間的區別。”
“偷換概念,把一個小說家,打造成一個歷史學家,弄成一種嚴肅權威的象徵,成爲歷史的化身之一。”
“再一步步引導,去做一些不好的事情。”
羅律師不是後世纔有。
08年的時候,這些人還可以大行其道,能上央視,在很多官方場合招搖撞騙。
直接對話施政者。
後世網上看到,是這些人生存空間不斷被擠壓的結果。
十幾年後,羅律師只能去網上騙騙大學生。
之所以說羅律師,因爲也是一樣的流程。
羅律師的路子是先講法條案件,塑造一個高級公知形象。
再講社會熱點、潛移默化地灌輸國家和文化都藥丸的思想。
最後否定執政合法性,帶領大家投入西方懷抱。
流程和易中田差不多。
只是易中田是從歷史角度,作爲歷史化身,營造藥丸。
羅律師是從法律角度,作爲法律化身。
還有個同款,腚香醫生。
先用專業的東西培養受衆,這個階段有點東西,很多人就被圈粉了。
然後開始夾私貨,最後不裝了攤牌。
路數基本一致。
沈三通示意工作人員把話筒給一些媒體。
這個話題大家暢所欲言!
路演結束,他要造熱點,維持電影熱度。
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打口水仗,能省很多宣傳費。
這一次,不堵嘴了。
可惜,都不說話。
一些記者本來想反駁。
當沈三通把話題扒到這個程度,哪怕是操盤捧出易中田的媒體單位,也一個個避而不談。
幹沉默了!
易中田還沒走到第三步,但已經在第二步了,開始涉足社會話題。
不能談這個話題。
爭論也是熱度,搞媒體的更清楚傳播有關的技巧。
見無人吱聲,沈三通有些遺憾。
只好推進話題,談起了曹操:“我不討厭曹操,他是一個歷史人物,距離我們一千多年。”
“對歷史,我的態度是這是我們祖先儲存的養料,是文明的奶水。”
“作爲子孫後代,大力的吮吸。從中獲得營養。”
“我對曹操的所有態度,只是對一個歷史人物的評價。”
“電影裡我也表達了,他有機會的,他人力、物力、兵馬勝過孫劉聯軍。”
“如果赤壁之戰勝利了,是以武力大一統,他稱帝登基名正言順。”
“一個合法性高的大一統王朝,有餘力探索解決門閥、外戚、宦官問題的方法,進一步完善大一統制度。”
“喜歡曹操,代入的視角是那個時代的各個梟雄軍閥,幻想着他們是如何揮毫天下、逆境翻盤的。”
“先殺得泗水不流,再詩興大作,感慨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
“很浪漫。”
“然而絕大部分人,在那個時代不是什麼梟雄豪傑英雄,而是那些被梟雄豪傑們肆意傾軋使用,苟延殘喘的老百姓。”
“是阻塞泗水的屍體。”
“我知道喜歡曹操的人喜歡什麼,我也不會迴避這一點。”
“我會把曹操浪漫的一面、梟雄的一面,展現出來,肯定不會醜化他,還會拍的有魅力。”
一些記者不關心什麼電影項目。
攻擊性加強。
南都娛樂記者問:“沈導你的電影票房很高,總票房已經接近八千萬美元。”
“可以鎖定今年全球票房前百名,只是你的票房全部來自於內地,不像吳導《赤壁》海外同時上映,可以賺外匯。”
“還有,我聽說有有關部門調節你們的矛盾,爲什麼你不接受調節呢?”
“一起繁榮電影市場不好嗎,爲什麼你咄咄逼人。”
沈三通反問:“人民幣不是錢嗎?”
“另外,電影歸電影,市場就交給市場!”
“不要那麼好笑行不行!”
“搶我題材的時候,鼓吹自由,鼓吹社會達爾文,奉行無政府主義。”
“打不過了,開始講責任,講大局,要公權力助陣干預。”
“這種行爲挺無恥的。”
南都娛樂記者想要反駁,發現話筒被工作人員收走了。
繼續堵嘴。
這種問題沈三通才不會爭論,把輸出觀點就可以。
記者明顯攻擊性增強。
沈三通感慨中影組織能力不行,記者太大膽。
在他的場子,要先交押金,都比較中立、客觀。
沈三通打算結束交流,找合作愉快的記者單位問最後一個問題。
記者問:“沈導,電影之外你和吳語森導演有私人恩怨嗎,很多古裝大片口碑和票房雙雙失敗了,爲什麼你的電影有票房也有口碑,能不能分享一下?”
沈三通道:“我和吳導不存在私人恩怨!至少我這邊沒有,電影競爭而已。”
“我覺得吳導也不該有,他搶我題材,我不怪他!”
“客觀的說,吳導還要謝謝我。”
“首周票房接近一億,客觀上沾了我的光,和我同題材,給了他不小的關注。”
首周票房吳語森《赤壁》挺不錯,比前世要好。
前世之所以破三億,是中影出手干預,正常放映,口碑崩了票房也就崩了。
沈三通說的是大實話,但一些記者很無語。
吳語森只怕恨不得打死你,還謝謝你!
太無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