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王祥兄弟皆孝賢

王祥兄弟皆孝賢

在晉朝時期,被公認爲是賢士的,有王祥和他的弟弟王覽。這兄弟倆,不僅賢,而且孝,屬於真正的孝賢之人。他們的孫輩,有大名鼎鼎的王導和王羲之,並且整個王氏家族,也名聲顯赫。

《晉書》記載,王祥,是琅邪(今山東臨沂)人。其祖父王仁,當過青州刺史;父親王融,屢次被官府徵召,但都未應召入仕。

王祥性情非常孝順,他生母死得早,繼母朱氏對他很不好,多次在王融面前說他的壞話,還時常虐待他,甚至想毒害他。父親對王祥也不好,經常讓他幹一些打掃牛圈之類的髒活累活。王祥卻毫無怨言,始終對父親和繼母恭謹孝順。父母有病時,王祥日夜在牀前伺侯,不脫衣服睡覺,湯藥必先自己嘗過,纔給父母服用。

有一次,繼母有病,想吃鮮鯉魚。當時是冬季,沒有賣鮮魚的,河水冰凍,也無法捕撈,王祥便赤身臥於冰上,用自己的體溫化冰。忽然,冰凍化開,從裂縫處跳出兩條鯉魚,王祥大喜,拿回家供奉繼母,這就是著名的“臥冰求鯉”的故事。元代郭居敬輯錄古代二十四個孝子的故事,編成《二十四孝》,王祥名列其中,被人們譽爲“孝聖”。

王祥後來入仕做官,他勤政愛民,清正廉潔,受到百姓擁護。王祥先是任溫縣縣令,後逐步升遷爲司隸校尉、光祿勳、太常等職。司馬昭專權時,很敬重王祥,又升任他爲司空、太尉,成爲三公之一。

司馬昭受封晉王以後,佞臣何曾帶頭向他行跪拜大禮,其他大臣紛紛效仿。王祥卻說:“晉王雖然尊貴,但按照禮節,三公是不能向他跪拜的,那樣做,會損害魏國的威望,也有損於晉王的品德。君子愛護一個人,就應該按禮行事。”所以,王祥見司馬昭時,並不跪拜,只是行長揖之禮。司馬昭素知王祥孝賢,不予計較,反而說:“今日才知道,您是多麼看重我啊!”

司馬炎建晉稱帝后,也很敬重王祥,拜他爲太保,封爲睢陵公。王祥因年老有病,多次請求遜位,司馬炎始終不許。

御史中丞侯史光上奏說,王祥久病,不能按時朝會,應該接受他的請求,免去他的職務。司馬炎下詔說:“太保德行高尚,是世人皆知的大賢,是朕賴以興隆政教的元老。他多次請求遜位,朕都沒有答應。今後,此事不必再議。”司馬炎是想把王祥留在朝中,樹一面道德的旗幟。

王祥畢竟年事已高,無法再爲朝廷效力了。公元268年,王祥病重,自知陽壽已盡,寫下遺囑說:“有生就有死,這是自然之理。我已經八十五歲了,死而無憾。我生前沒有什麼功勞,死後喪事一切從簡,切不可鋪張浪費。入棺時不必沐浴,不要布帛纏身,只穿平時舊衣服,身上不要帶玉佩、玉玦等物。墓穴不要太大,不要用磚石砌,不要起墳壟,更不要有殯葬品。”

王祥還對子孫留下遺訓說:“言行一致,是信的最高要求;有功歸人、有過責已,是德的最高標準;揚名顯親,不做辱沒祖宗的事情,是最大的孝;兄弟和順、宗族相親,是最好的悌;對待財物,一定要讓,切不可貪。這五條,是立身之本,希望子孫牢記”。後來,王祥的後代子孫中,大多數都能遵守他的遺訓,所以,王氏家族能夠興旺發達、名人輩出。王祥的這五條遺訓,在今天看來,仍然是至理名言,足可以使人安身立命。

王祥有個同父異母的弟弟,名叫王覽。王覽是王祥繼母朱氏所生,比王祥小二十二歲,也是一個孝賢之人。

王覽四五歲的時候,見父母責打王祥,他便一邊哭,一邊護住哥哥,使王祥少吃了許多苦頭。王覽長大以後,經常勸諫母親,讓她善待王祥。父母有時認爲王祥做錯了事,發怒斥責,王覽總是把過錯攬到自己身上。王覽的妻子也很賢惠,朱氏虐待王祥妻子時,她主動保護嫂嫂。王祥與王覽之間的兄弟感情,自然非常深厚。

歷史有個著名的“王覽爭鴆”的故事,主人公就是王覽。王覽的母親朱氏,心腸歹毒,只疼愛自己的親兒子,容不下王祥,多次想毒害他。王覽察覺了母親的意圖,決心用性命保護哥哥,只要朱氏送給王祥食物,王覽必定先嚐。有一次,朱氏送給王祥一壺酒,王覽懷疑酒中有毒,便從王祥手裡奪了過去。王祥也擔心酒裡有毒,怕害了弟弟,又要去奪,於是,兄弟倆便爭搶起來。後來,朱氏見沒有下手的機會,只好打消了毒害王祥的念頭。

繼《二十四孝》之後,社會上又流傳“二十四悌”故事,“王覽爭鴆”是其中之一。對孝和悌而言,奉養長輩謂之孝,尊敬同輩稱之悌。中國傳統文化中,不僅強調要孝順父母,兄弟之間也要相互尊敬,尤其要尊重兄長。

王覽後來也入仕做官,擔任過司徒西曹掾、清河太守、太中大夫、光祿大夫等職務,官聲頗佳。王覽活了七十三歲病逝。

王導、王敦是王覽的孫子,王羲之是王覽的曾孫。王祥和王覽的後代子孫中,出了一大批名人賢士。可見,家教的作用,是相當大的。

12、賈充諂諛得寵幸27、晉成帝聰慧也短命3、司馬父子開創晉朝基業68、屠胡滅石的冉閔40、東晉又出白癡皇帝19、五胡趁亂佔據中原44、劉裕崛起控制朝廷37、一代名將謝玄41、刺史興兵朝廷內亂35、簡文帝只當八個月75、一代雄主拓跋珪2、晉朝是個畸形朝代55、“洛陽紙貴”的左思74、傳奇英雄慕容垂5、羊祜獻策伐東吳6、杜預滅吳立大功64、羯人滅匈建後趙57、鍼灸鼻祖皇甫謐14、司馬炎傳位傻兒子75、一代雄主拓跋珪33、桓溫英雄卻遺臭53、陸機陸雲死於戰亂30、出身低微的名將陶侃6、杜預滅吳立大功18、八王之亂皇族大廝殺75、一代雄主拓跋珪20、永嘉之亂西晉滅亡68、屠胡滅石的冉閔72、漢人王猛助前秦司馬炎爲何傳位傻兒子2、晉朝是個畸形朝代69、鮮卑慕容勢力崛起75、一代雄主拓跋珪司馬炎爲何傳位傻兒子72、漢人王猛助前秦72、漢人王猛助前秦21、西晉兩個“奴僕皇帝”51、吳隱之敢喝貪泉水58、古今書聖王羲之精選2、西晉的奢靡之風令人乍舌16、賈女陷害皇太子33、桓溫英雄卻遺臭29、力挽狂瀾的勳臣溫嶠30、出身低微的名將陶侃22、司馬睿南方建東晉精選7、東晉又出白癡皇帝28、蘇峻之亂重創東晉34、桓溫廢掉晉皇帝62、五胡亂華並不準確68、屠胡滅石的冉閔精選5、兩個當奴僕的可憐皇帝精選8、竹林七賢並非賢士精選5、兩個當奴僕的可憐皇帝1、晉朝的興衰歷程54、美男子潘安68、屠胡滅石的冉閔76、北魏最終統一北方73、羌人建立後秦精選7、東晉又出白癡皇帝54、美男子潘安34、桓溫廢掉晉皇帝65、從奴隸到皇帝的石勒75、一代雄主拓跋珪76、北魏最終統一北方35、簡文帝只當八個月71、苻堅推崇漢文化67、兇殘暴虐的石虎70、氐族前秦統一北方13、賈女進宮埋禍根9、西晉大興奢靡之風3、司馬父子開創晉朝基業15、賈女控制傻皇帝精選5、兩個當奴僕的可憐皇帝59、三絕畫家顧愷之18、八王之亂皇族大廝殺32、何充剛直卻愛佛28、蘇峻之亂重創東晉30、出身低微的名將陶侃76、北魏最終統一北方34、桓溫廢掉晉皇帝17、司馬倫篡位狗尾續貂34、桓溫廢掉晉皇帝33、桓溫英雄卻遺臭5、羊祜獻策伐東吳47、竹林七賢非賢士52、周處除害終被害30、出身低微的名將陶侃26、晉明帝賢明卻早逝精選3、 皇后是個醜八怪76、北魏最終統一北方27、晉成帝聰慧也短命72、漢人王猛助前秦48、王祥兄弟皆孝賢29、力挽狂瀾的勳臣溫嶠57、鍼灸鼻祖皇甫謐63、匈奴尊劉邦建漢國40、東晉又出白癡皇帝3、司馬父子開創晉朝基業72、漢人王猛助前秦16、賈女陷害皇太子
12、賈充諂諛得寵幸27、晉成帝聰慧也短命3、司馬父子開創晉朝基業68、屠胡滅石的冉閔40、東晉又出白癡皇帝19、五胡趁亂佔據中原44、劉裕崛起控制朝廷37、一代名將謝玄41、刺史興兵朝廷內亂35、簡文帝只當八個月75、一代雄主拓跋珪2、晉朝是個畸形朝代55、“洛陽紙貴”的左思74、傳奇英雄慕容垂5、羊祜獻策伐東吳6、杜預滅吳立大功64、羯人滅匈建後趙57、鍼灸鼻祖皇甫謐14、司馬炎傳位傻兒子75、一代雄主拓跋珪33、桓溫英雄卻遺臭53、陸機陸雲死於戰亂30、出身低微的名將陶侃6、杜預滅吳立大功18、八王之亂皇族大廝殺75、一代雄主拓跋珪20、永嘉之亂西晉滅亡68、屠胡滅石的冉閔72、漢人王猛助前秦司馬炎爲何傳位傻兒子2、晉朝是個畸形朝代69、鮮卑慕容勢力崛起75、一代雄主拓跋珪司馬炎爲何傳位傻兒子72、漢人王猛助前秦72、漢人王猛助前秦21、西晉兩個“奴僕皇帝”51、吳隱之敢喝貪泉水58、古今書聖王羲之精選2、西晉的奢靡之風令人乍舌16、賈女陷害皇太子33、桓溫英雄卻遺臭29、力挽狂瀾的勳臣溫嶠30、出身低微的名將陶侃22、司馬睿南方建東晉精選7、東晉又出白癡皇帝28、蘇峻之亂重創東晉34、桓溫廢掉晉皇帝62、五胡亂華並不準確68、屠胡滅石的冉閔精選5、兩個當奴僕的可憐皇帝精選8、竹林七賢並非賢士精選5、兩個當奴僕的可憐皇帝1、晉朝的興衰歷程54、美男子潘安68、屠胡滅石的冉閔76、北魏最終統一北方73、羌人建立後秦精選7、東晉又出白癡皇帝54、美男子潘安34、桓溫廢掉晉皇帝65、從奴隸到皇帝的石勒75、一代雄主拓跋珪76、北魏最終統一北方35、簡文帝只當八個月71、苻堅推崇漢文化67、兇殘暴虐的石虎70、氐族前秦統一北方13、賈女進宮埋禍根9、西晉大興奢靡之風3、司馬父子開創晉朝基業15、賈女控制傻皇帝精選5、兩個當奴僕的可憐皇帝59、三絕畫家顧愷之18、八王之亂皇族大廝殺32、何充剛直卻愛佛28、蘇峻之亂重創東晉30、出身低微的名將陶侃76、北魏最終統一北方34、桓溫廢掉晉皇帝17、司馬倫篡位狗尾續貂34、桓溫廢掉晉皇帝33、桓溫英雄卻遺臭5、羊祜獻策伐東吳47、竹林七賢非賢士52、周處除害終被害30、出身低微的名將陶侃26、晉明帝賢明卻早逝精選3、 皇后是個醜八怪76、北魏最終統一北方27、晉成帝聰慧也短命72、漢人王猛助前秦48、王祥兄弟皆孝賢29、力挽狂瀾的勳臣溫嶠57、鍼灸鼻祖皇甫謐63、匈奴尊劉邦建漢國40、東晉又出白癡皇帝3、司馬父子開創晉朝基業72、漢人王猛助前秦16、賈女陷害皇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