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裴松之補註《三國志》

裴松之補註《三國志》

宋文帝時期,開創了元嘉之治,經濟發展,文化繁榮。不過,范曄撰寫《後漢書》、謝靈運開創山水詩、劉義慶編撰《世說新語》,都是個人所爲,與宋文帝沒有多大關係。然而,裴松之補註《三國志》,卻是宋文帝直接安排的,這是宋文帝在文化方面的一大政績。

《宋書》記載,裴松之,是山西聞喜人。裴松之出身官宦世家,祖父、父親都當過朝廷官員,他的舅舅,是豫州刺史庾楷。

裴松之從小喜愛讀書,八歲時就能熟讀《論語》、《詩經》,長大後更是博覽羣書,滿腹學問。裴松之步入仕途,由於才華出衆,二十歲就擔任了殿中將軍,在皇帝身邊值班侍衛。

當時的皇帝,是那個分不清春夏秋冬、生活不能自理的晉安帝司馬德宗。傻皇帝整天躺在牀上,吃喝拉撒全都由別人照顧,裴松之自然無事可幹。朝廷大權在司馬道子父子手裡,這爺倆無德無才,寵信奸佞,惹得天怒人怨。

裴松之的舅舅庾楷,跟隨桓玄、王恭等人討伐司馬道子,派人召喚裴松之,並推薦他當新野太守。這是個升官的好機會,可裴松之認爲,桓玄等人必不能成事,內部又各懷鬼胎,去跟隨舅舅風險極大,因而遲遲不肯動身。果然,不久王恭兵敗,庾楷死於桓玄之手,裴松之躲過一劫。在那個亂世之中,如果沒有清醒的頭腦,是難以安身立命的。裴松之是清醒的。

劉裕起兵,滅掉桓玄,執掌了朝廷。劉裕很賞識裴松之,稱他有“廟廊之才”,讓他隨軍北伐,擔任主簿。裴松之認定劉裕是有爲君主,盡心輔助。劉裕稱帝后,裴松之先後任零陵內史、國子博士、冗從僕射等職,成爲劉裕集團的重要成員。

宋文帝登基後,對裴松之也很信任,曾派他代表朝廷,巡行湘州,督察官吏,體察民情。裴松之忠於職守,認真負責,將他巡視的吏政和民情,歸納爲二十四條,詳盡而又準確,得到宋文帝讚許。此後,裴松之不斷升遷,先後擔任中書侍郎、司冀二州大中正、通直散騎常侍、永嘉太守和南琅邪太守,並被封爲西鄉侯。

宋文帝很重視文化和教育。當時,魏晉史學家陳壽寫的《三國志》已經流傳,宋文帝閱讀後,感覺不太滿意。因爲陳壽是三國時期的人,他先在蜀國做官,魏滅蜀後又做了魏國和西晉的官員,當代人寫史,有很多忌諱,記述比較簡略,許多史料沒有寫進去。到宋文帝時期,有關漢末三國的史籍非常多,如《獻帝春秋》、《九州春秋》、《英雄記》、《魏書》、《魏略》、《吳書》等等,其中有許多很有價值的史料。宋文帝便詔令裴松之,以這些史籍爲基礎,爲《三國志》補註,豐富《三國志》的內容。

裴松之欣然接受詔命,他本身就是史學家,十分喜歡修史,於是,全身心投入到這項工作中。首先,裴松之儘可能地收集有關三國的史籍,竟多達一百四十多部。裴松之對這些史籍進行認真閱讀,選取有用的史料,並加以甄別,然後把它們補註到《三國志》中。經過幾年辛苦努力,裴松之完成了補註,宋文帝十分滿意。從此,《三國志》就附上了裴松之的補註,一起流傳後世。

裴松之爲《三國志》補充了大量史料,字數竟與《三國志》正文差不多,甚至有人說是正文的三倍,這極大地豐富了《三國志》的內容。比如,在《三國志》中,關羽、張飛的傳記只有千字左右,趙雲傳更少,僅有四百字。裴松之補充了大量史料,使關羽、張飛、趙雲的形象更加豐滿,現在流傳的關、張、趙的故事,很多都來源於裴松之的補註。

由於裴松之的補註史料翔實,所以,歷代人們讀《三國志》時,往往把裴松之的補註作爲正文來讀,這樣,《三國志》與裴松之的補註相得益彰,一起流傳後世。這是裴松之的一大貢獻,當然,宋文帝也功不可沒。

特別是,當初裴松之引用的那些史籍,如今大部分已經失佚,有幸保留在裴松之補註中的史料,就顯得極其珍貴了。宋文帝看了裴松之補註之後,大爲高興,驚歎爲“不朽之業”,這是有道理的。

裴松之的補註也有缺陷,由於涉及史籍較多,還有一些稗官野史,所以,其補註的有些史料,真實性受到人們質疑。但總體而言,裴松之的補註,起到了積極作用,產生了重大影響。宋文帝親自安排的這項工作,是很有意義的。

公元451年,裴松之壽終正寢,享年八十歲。裴松之的補註和他的名字,一起流傳千古。

71、一日皇帝高延宗28、靖難忠臣千古流芳41、有才昏君陳叔寶53、宣武帝攻打南朝3、宋文帝開創元嘉之治19、昏暴皇帝蕭寶卷9、三次北伐國力大損精選2、吝嗇之人難成事6、謝靈運開創山水詩54、誰說虎毒不食子42、一代美女張麗華精選8、歷史上有花木蘭這個人嗎21、南齊興起“永明體9、三次北伐國力大損48、歷史上第一個滅佛皇帝23、大科學家祖沖之16、齊武帝開創永明之治51、馮太后兩次臨朝稱制44、鮮卑拓跋勢力崛起21、南齊興起“永明體52、孝文帝推行漢化30、吝嗇之人難成事29、南樑分裂走向滅亡60、東西魏展開混戰30、吝嗇之人難成事48、歷史上第一個滅佛皇帝77、宇文護建立北周64、一半明君,一半魔鬼60、東西魏展開混戰47、兩個年輕皇帝的較量29、南樑分裂走向滅亡24、蕭衍篡齊建南樑81、隋朝滅陳統一天下精選5、歷史上第一個滅佛皇帝精選5、歷史上第一個滅佛皇帝80、敗家子丟掉江山20、各地興兵滅昏君58、北朝民歌《木蘭詩》精選6、誰說虎毒不食子22、傑出詩人謝朓72、北周滅掉北齊15、蕭道成篡位建南齊32、徐娘化妝半個臉梁武帝爲何執意出家當和尚71、一日皇帝高延宗47、兩個年輕皇帝的較量78、宇文邕親手誅權臣72、北周滅掉北齊81、隋朝滅陳統一天下6、謝靈運開創山水詩69、高緯自毀長城58、北朝民歌《木蘭詩》76、西魏皇帝命運悽慘40、父親靈前弟殺兄56、河陰之變北魏衰亡12、孝武帝中興未果73、宇文泰創立西魏24、蕭衍篡齊建南樑精選9、被臣子毆打的窩囊皇帝3、宋文帝開創元嘉之治48、歷史上第一個滅佛皇帝16、齊武帝開創永明之治47、兩個年輕皇帝的較量17、爺爺被孫子騙了26、梁武帝爲何執意出家47、兩個年輕皇帝的較量44、鮮卑拓跋勢力崛起19、昏暴皇帝蕭寶卷精選6、誰說虎毒不食子精選10、既當皇帝男寵,又做皇后情人50、文成帝始建雲岡石窟35、劉勰撰寫《文心雕龍》10、兒弒父劉劭登位60、東西魏展開混戰精選7、食子婦命喪黃河81、隋朝滅陳統一天下11、弟殺兄劉駿稱帝64、一半明君,一半魔鬼7、劉義慶編撰《世說新語》8、裴松之補註《三國志》48、歷史上第一個滅佛皇帝新視角讀南北朝史 序言和目錄13、宋國又殺一皇帝13、宋國又殺一皇帝62、罕見的窩囊皇帝13、宋國又殺一皇帝52、孝文帝推行漢化16、齊武帝開創永明之治37、陳霸先廢樑建南陳6、謝靈運開創山水詩4、無故冤殺檀道濟56、河陰之變北魏衰亡精選3、“江郎才盡”是聰明之舉72、北周滅掉北齊61、高澄堪比司馬師78、宇文邕親手誅權臣
71、一日皇帝高延宗28、靖難忠臣千古流芳41、有才昏君陳叔寶53、宣武帝攻打南朝3、宋文帝開創元嘉之治19、昏暴皇帝蕭寶卷9、三次北伐國力大損精選2、吝嗇之人難成事6、謝靈運開創山水詩54、誰說虎毒不食子42、一代美女張麗華精選8、歷史上有花木蘭這個人嗎21、南齊興起“永明體9、三次北伐國力大損48、歷史上第一個滅佛皇帝23、大科學家祖沖之16、齊武帝開創永明之治51、馮太后兩次臨朝稱制44、鮮卑拓跋勢力崛起21、南齊興起“永明體52、孝文帝推行漢化30、吝嗇之人難成事29、南樑分裂走向滅亡60、東西魏展開混戰30、吝嗇之人難成事48、歷史上第一個滅佛皇帝77、宇文護建立北周64、一半明君,一半魔鬼60、東西魏展開混戰47、兩個年輕皇帝的較量29、南樑分裂走向滅亡24、蕭衍篡齊建南樑81、隋朝滅陳統一天下精選5、歷史上第一個滅佛皇帝精選5、歷史上第一個滅佛皇帝80、敗家子丟掉江山20、各地興兵滅昏君58、北朝民歌《木蘭詩》精選6、誰說虎毒不食子22、傑出詩人謝朓72、北周滅掉北齊15、蕭道成篡位建南齊32、徐娘化妝半個臉梁武帝爲何執意出家當和尚71、一日皇帝高延宗47、兩個年輕皇帝的較量78、宇文邕親手誅權臣72、北周滅掉北齊81、隋朝滅陳統一天下6、謝靈運開創山水詩69、高緯自毀長城58、北朝民歌《木蘭詩》76、西魏皇帝命運悽慘40、父親靈前弟殺兄56、河陰之變北魏衰亡12、孝武帝中興未果73、宇文泰創立西魏24、蕭衍篡齊建南樑精選9、被臣子毆打的窩囊皇帝3、宋文帝開創元嘉之治48、歷史上第一個滅佛皇帝16、齊武帝開創永明之治47、兩個年輕皇帝的較量17、爺爺被孫子騙了26、梁武帝爲何執意出家47、兩個年輕皇帝的較量44、鮮卑拓跋勢力崛起19、昏暴皇帝蕭寶卷精選6、誰說虎毒不食子精選10、既當皇帝男寵,又做皇后情人50、文成帝始建雲岡石窟35、劉勰撰寫《文心雕龍》10、兒弒父劉劭登位60、東西魏展開混戰精選7、食子婦命喪黃河81、隋朝滅陳統一天下11、弟殺兄劉駿稱帝64、一半明君,一半魔鬼7、劉義慶編撰《世說新語》8、裴松之補註《三國志》48、歷史上第一個滅佛皇帝新視角讀南北朝史 序言和目錄13、宋國又殺一皇帝13、宋國又殺一皇帝62、罕見的窩囊皇帝13、宋國又殺一皇帝52、孝文帝推行漢化16、齊武帝開創永明之治37、陳霸先廢樑建南陳6、謝靈運開創山水詩4、無故冤殺檀道濟56、河陰之變北魏衰亡精選3、“江郎才盡”是聰明之舉72、北周滅掉北齊61、高澄堪比司馬師78、宇文邕親手誅權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