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窩闊臺試行新政

窩闊臺試行新政

成吉思汗經過長期浴血奮戰,統一蒙古各部,建立了橫跨亞歐的大蒙古國,依靠武力征服天下。窩闊臺繼位以後,在繼續擴張的同時,開始考慮怎樣治理天下,爲此推行了一系列新政。

窩闊臺的新政之一,是爲大蒙古國建立了固定的都城。蒙古是遊牧民族,長期習慣於逐水草而居,過着居無定所的生活。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國之後,經常東伐西討,四處征戰,沒有建立一個固定的都城,這顯然不利於大蒙古國對天下的統治。

窩闊臺即位不久,就選擇一個叫哈拉和林的地方,開始修建都城,史稱和林建都。和林都城的故地,在現在蒙古國的杭愛山南麓。這裡是蒙古高原的中心地帶,森林繁密,山花盛開,環境十分優美。克烈部和回鶻部在此地建有城池,成吉思汗也經常在這裡居住。

窩闊臺組織了大批民工,又召集許多漢族工匠,在克烈部、回鶻部城池基礎上,修建了一座既有漢族風格,又有遊牧民族特色的宏偉都城。和林都城由外城和宮城兩部分組成,設計合理,佈局嚴整,很有氣勢。

都城建有許多宮殿樓閣,類似唐宋宮殿的佈局。

和林都城建好以後,成了大蒙古國的統治中心,一度十分繁華。歐亞各國的使臣、傳教士、商人在這裡彙集,各種宗教和文化在這裡融合,大汗的詔令從這裡發出,一片繁忙景象。窩闊臺與成吉思汗不同,他很少親自領兵出征,而是穩坐都城,指揮全局,同時盡情享受生活。

窩闊臺的新政之二,是在全國各地建立了驛站。驛站是傳達大汗詔令、傳遞情報、官員食宿換馬的場所,起着上傳下達的重要作用。當時,大蒙古國統治的地域十分遼闊,沒有驛站很不方便,也不利於統治。

窩闊臺即位以後,下令增設驛站,健全了驛站制度。驛站設置官員進行管理,配備馬匹和必要的物資,能夠保障上傳下達的需要。驛站相隔距離數十里或百餘里,遍佈全國各地。這樣,窩闊臺發佈的命令,可以迅速傳達到每一個地方。

窩闊臺的新政之三,是建立了大蒙古國的政治制度和禮儀制度。成吉思汗一生征戰,專注於打天下,沒有來得及考慮治天下,但他認爲耶律楚材有治國之才,臨終前囑咐兒子要重用他。

窩闊臺即位以後,繼續重用耶律楚材。耶律楚材是契丹人,但已經高度漢化了,他按照漢族統治者的做法,建立了中央官制、政治制度和各級官僚機構,加強了中央集權。

成吉思汗制定的千戶制等制度,主要是軍事需要,窩闊臺則在地方上設置了專管行政事務的官員,以便於更好地統治百姓。窩闊臺還改革軍制,設置了專門負責鎮守城池的官員和軍隊。窩闊臺時期的官制和政治制度,更加有利於統治天下。

耶律楚材爲了提高大汗的權威,專門制定了君臣禮儀制度。蒙古人性情粗獷,不太注意禮節。耶律楚材制定禮儀制度之後,首先說服窩闊臺的二哥察合臺,動員他帶頭向窩闊臺行跪拜之禮。窩闊臺高高在上,接受羣臣跪拜,心裡美滋滋的,覺得大蒙古國總算是像模像樣了。

窩闊臺的新政之四,是初步建立起了稅收制度。過去蒙古人只知道搶掠,不知道稅收爲何物。在耶律楚材的主持下,大蒙古國首次建立了稅收制度,並設置了專門徵收稅賦的官員。稅收制度建立後,第一年就得白銀五十萬兩,帛八萬匹,粟四十餘萬石。窩闊臺又驚又喜,覺得不用動刀兵,就能得到如此多的財富,真是一個好辦法。

窩闊臺的新政之五,是接受耶律楚材的建議,開始推行儒家思想。窩闊臺爲了統治的需要,尊崇孔子,修建孔廟,封孔子五十一代孫孔元措承襲衍聖公;興辦學校,推廣儒學,提高儒學的社會地位;恢復科舉考試製度,提拔儒生做官。

窩闊臺試行新政的目的,是試圖由打天下向治天下轉變,儘管這種轉變是初步的和並非完全自覺的,但卻是大蒙古國的一個重大進步,也爲元朝建立和統治天下奠定了基礎。

《元史》對窩闊臺給予較高評價,說他有寬弘之量,忠恕之心,量時度力,促進了大蒙古國的強盛,是個有爲之君。

21、聯宋滅金統一北方35、平定李璮叛亂17、成吉思汗是怎麼死的精選8、元英宗推行漢化被蒙古貴族刺殺48、元武宗創治改法65、徐壽輝摧富益貧精選10、元朝爆發兩都之戰29、蒙軍第三次西征52、泰定帝坐收漁利19、窩闊臺試行新政64、紅巾軍威震天下24、長子西征橫掃歐洲25、乃馬真後攝政精選5、大蒙古國與元朝不是一回事68、朱元璋勢力崛起20、拖雷離奇去世10、成吉思汗西征中亞31、大蒙古國一分爲五64、紅巾軍威震天下26、蒙哥爭得汗位61、起義具有宗教色彩精選10、元朝爆發兩都之戰35、平定李璮叛亂50、元英宗實施新政31、大蒙古國一分爲五63、韓山童發動大起義57、脫脫力挽危局4、兄弟反目十三翼大戰40、姚樞傳播程朱理學26、蒙哥爭得汗位18、鷸蚌相爭老三繼位46、孫子接了爺爺班23、窩闊臺征服吐蕃3、一代天驕成吉思汗29、蒙軍第三次西征35、平定李璮叛亂18、鷸蚌相爭老三繼位8、蒙滅西夏之戰66、陳友諒弒主稱帝59、元朝矛盾積重難返69、朱元璋掃平江南精選3、大蒙古國三次橫掃歐洲31、大蒙古國一分爲五55、權臣控制朝廷45、江南反抗迭起71、北元延續元朝國號17、成吉思汗是怎麼死的14、神箭手哲別56、元惠宗剷除權臣37、滅亡南宋統一天下64、紅巾軍威震天下10、成吉思汗西征中亞62、彭瑩玉一生致力反元精選10、元朝爆發兩都之戰18、鷸蚌相爭老三繼位8、蒙滅西夏之戰38、史天澤爲元立大功61、起義具有宗教色彩9、蒙軍南下伐金59、元朝矛盾積重難返68、朱元璋勢力崛起13、經略中原木華黎1、《元史》與《新元史》35、平定李璮叛亂45、江南反抗迭起28、再次伐宋蒙哥喪命11、蒙古鐵騎所向無敵46、孫子接了爺爺班54、兄弟相爭弟殺兄新視角讀元史 序言和目錄68、朱元璋勢力崛起2、北方興起蒙古族30、兄弟相爭蒙古內亂58、元惠宗先明後暗36、劉整獻策攻伐江南精選9、一個不懂漢話的元朝皇帝49、元仁宗推行漢化38、史天澤爲元立大功48、元武宗創治改法13、經略中原木華黎57、脫脫力挽危局4、兄弟反目十三翼大戰68、朱元璋勢力崛起43、蒙古諸王叛亂9、蒙軍南下伐金44、海外用兵受挫11、蒙古鐵騎所向無敵精選8、元英宗推行漢化被蒙古貴族刺殺28、再次伐宋蒙哥喪命55、權臣控制朝廷精選2、大蒙古國橫空出世23、窩闊臺征服吐蕃22、盟友反目蒙古伐宋23、窩闊臺征服吐蕃23、窩闊臺征服吐蕃2、北方興起蒙古族71、北元延續元朝國號52、泰定帝坐收漁利56、元惠宗剷除權臣
21、聯宋滅金統一北方35、平定李璮叛亂17、成吉思汗是怎麼死的精選8、元英宗推行漢化被蒙古貴族刺殺48、元武宗創治改法65、徐壽輝摧富益貧精選10、元朝爆發兩都之戰29、蒙軍第三次西征52、泰定帝坐收漁利19、窩闊臺試行新政64、紅巾軍威震天下24、長子西征橫掃歐洲25、乃馬真後攝政精選5、大蒙古國與元朝不是一回事68、朱元璋勢力崛起20、拖雷離奇去世10、成吉思汗西征中亞31、大蒙古國一分爲五64、紅巾軍威震天下26、蒙哥爭得汗位61、起義具有宗教色彩精選10、元朝爆發兩都之戰35、平定李璮叛亂50、元英宗實施新政31、大蒙古國一分爲五63、韓山童發動大起義57、脫脫力挽危局4、兄弟反目十三翼大戰40、姚樞傳播程朱理學26、蒙哥爭得汗位18、鷸蚌相爭老三繼位46、孫子接了爺爺班23、窩闊臺征服吐蕃3、一代天驕成吉思汗29、蒙軍第三次西征35、平定李璮叛亂18、鷸蚌相爭老三繼位8、蒙滅西夏之戰66、陳友諒弒主稱帝59、元朝矛盾積重難返69、朱元璋掃平江南精選3、大蒙古國三次橫掃歐洲31、大蒙古國一分爲五55、權臣控制朝廷45、江南反抗迭起71、北元延續元朝國號17、成吉思汗是怎麼死的14、神箭手哲別56、元惠宗剷除權臣37、滅亡南宋統一天下64、紅巾軍威震天下10、成吉思汗西征中亞62、彭瑩玉一生致力反元精選10、元朝爆發兩都之戰18、鷸蚌相爭老三繼位8、蒙滅西夏之戰38、史天澤爲元立大功61、起義具有宗教色彩9、蒙軍南下伐金59、元朝矛盾積重難返68、朱元璋勢力崛起13、經略中原木華黎1、《元史》與《新元史》35、平定李璮叛亂45、江南反抗迭起28、再次伐宋蒙哥喪命11、蒙古鐵騎所向無敵46、孫子接了爺爺班54、兄弟相爭弟殺兄新視角讀元史 序言和目錄68、朱元璋勢力崛起2、北方興起蒙古族30、兄弟相爭蒙古內亂58、元惠宗先明後暗36、劉整獻策攻伐江南精選9、一個不懂漢話的元朝皇帝49、元仁宗推行漢化38、史天澤爲元立大功48、元武宗創治改法13、經略中原木華黎57、脫脫力挽危局4、兄弟反目十三翼大戰68、朱元璋勢力崛起43、蒙古諸王叛亂9、蒙軍南下伐金44、海外用兵受挫11、蒙古鐵騎所向無敵精選8、元英宗推行漢化被蒙古貴族刺殺28、再次伐宋蒙哥喪命55、權臣控制朝廷精選2、大蒙古國橫空出世23、窩闊臺征服吐蕃22、盟友反目蒙古伐宋23、窩闊臺征服吐蕃23、窩闊臺征服吐蕃2、北方興起蒙古族71、北元延續元朝國號52、泰定帝坐收漁利56、元惠宗剷除權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