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讓我很爲難啊

“被我麾下之人帶走了?”

但天明之前,第五倫的人還在朝京師小跑前進,如何能提前入城帶走劉孺子?更不可能取而不報。

除非是安排故舊內應,自作主張!

第五倫下意識瞥了某人一眼,馮衍就在他後頭不遠,察覺到第五倫的目光,立刻滾鞍下馬,小跑到第五倫車前下拜,哭喪着臉道:“明公,此事絕非臣所爲。”

不打自招?此地無銀三百兩?

雖然馮衍在第五倫袒露野心前,還真給他出過諸如“立孺子嬰以與南陽更始皇帝亢禮”的主意,但既然知道明公想要的是湯武革命,馮衍也開始扭轉思想,如此寬慰自己:

“若是明公立漢帝,自任漢相,那我往後頂多在其下,做一個御史大夫。”

“但若是明公自立,藉着驅逐王莽的大義名望,真成了勢,哪怕只是割據一隅,爲帝爲王之際,我說不定能當上宰相。”

這確實是條更難的路,但對他們這批最早投效的人而言,利益也會更大,若真能開創一番新事業,確實比起“中興漢室”更令他這種縱橫之士心動。

如此一想,馮衍也就把他家“先將軍”對漢朝的忠誠拋之腦後,給第五倫寫檄文,冒險替他勸降史諶,都在爲自己積蓄功勞。

如今不知哪個天殺的聰明人提前將劉孺子嬰帶走,還冒充第五倫手下,馮衍真是跳進黃河都洗不清,他知道,復漢之人都是第五倫的潛在敵人,只能以手指心發毒誓。

“敬通誤會了。”

第五倫笑着扶起他:“我看敬通,是想讓你來爲吾想想,究竟是誰人如此大膽,竟敢趁亂做下此事?”

馮衍立刻脫口而出:“渭北諸豪!”

說來好笑,十幾年前違背“與國同休”的侯爺們,如今卻忽然想起漢家的好來了,其中以蕭鄉侯蕭言跳得最歡,但他們纔剛剛渡渭,沒有作案條件。

“還有城中遺老!”

大漢遺少馮衍還真知道城裡有幾個老傢伙,王莽是個好人啊,只對兒孫狠辣,對那些嘴上嚷嚷復漢的人卻十分寬待,不當真造反一般不殺。當年有人勸他退位,王莽只將其發配蒼梧,已經是極重的懲處。

這時候有人提議道:“明公,不如大索全城,一定要搜出來!”

萬脩卻反對:“大將軍剛剛約法五章,禁止侵犯百姓,如今卻忽然大索,好讓士卒與別有用心者乘機劫掠?當年王莽每次出行便橫搜城中,吾等焉能效仿。”

他對第五倫道:“臣以爲,大索劉孺子帶來的麻煩,甚於其本身之害。”

馮衍也說道:“然也,不少市閭百姓只知漢成帝遺腹子劉子輿,卻不知有劉孺子,若大肆搜捕,反而搞得人盡皆知。”

第五倫頷首,他們剛剛途經常安東西兩市,回想昔日,往昔太平時,馬羊嘶鳴、車來車往,總是十分熱鬧,隔着十幾裡都能聽見市中傳出的聲音。夕市剛散,商賈低頭數着今日收穫的錢,奴僕趕鵝提肉而返,窺一斑可見繁華。

可今天卻冷清非常,被王莽摧殘後還苟延殘喘的商販,今日全都不見蹤影,若沒有他們運送糧食、蔬食入城,城裡幾十萬人日常飲食都要出大問題。

秩序必須儘快恢復,約法已立,就要遵守,爲了劉孺子這個選擇題小分出爾反爾,將考卷的第一道大題做錯,得不償失。

更何況,事情發生在一個多時辰前,在此期間起碼上萬人逃出城去,想跑早跑了。

現在最緊要的,是讓入城的萬餘士卒,立刻鎮壓城內乘機作亂的新軍、無賴,撲滅各處冉冉升起的火焰,而第五倫,則要入宮取一樣東西。

他們已經抵達橫門大道,再往南走,就是壽成室的玄武門蒼龍闕。

然而就在北闕廣場上,卻有一羣人,齊刷刷地站在那,攔着第五倫一行。

爲首的是前朝左將軍公孫祿,他已經八十多歲了,曾經是王莽的政敵。新朝建立後,公孫祿也沒少罵王莽,但王莽一直容着他,奉之爲國老。

公孫祿還曾告訴王莽,想要天下太平,先把劉歆、陳崇、崔發等人統統宰了,讓王莽大慚,但也只是讓人叉出去,還是沒殺他。

如今王莽跑路,公孫祿又開始上躥下跳,這老傢伙是不怕事也不怕死,帶着一羣在新朝不曾出仕的遺老們,攔着第五倫的軍隊,朝他拱手作揖,大聲道:

“第五將軍,足下檄文中欲承天順民,既已逐王莽,有大功於社稷,但將軍如今,竟是先欲入宮室?”

對老人家,第五倫還是表示尊敬的,在車上拱手:“應當如何,還望公孫公指教。”

公孫祿捋着鬍鬚道:“應該籍吏民,封府庫。”

第五倫笑道:“確應如此,我此番入宮,就是爲了收九卿薄冊以籍吏民;帶兵鎮守少府、黃門、鉤盾、臧府、中尚方等處以封府庫啊。”

說着就要讓士卒推開這羣老傢伙,繼續前進。

公孫祿卻拄着鳩杖,痛心疾首地說道:“將軍誤會了,籍吏民,封府庫,是爲了等待這宮室真正的主人!”

這皓首匹夫此時此刻,真像極了爲老主人看家的老狗,對着不經允許想擅自進去的第五倫狺狺狂吠起來。

“在此之前,將軍宜急拜謁高廟,稱臣奉祠!”

“稱臣?”第五倫在車上始終站得很直愣,笑道:“向誰?”

“向高皇帝,向大漢!”公孫祿朝高廟方向拱手。

第五倫不答,看了看左右,又瞧了瞧後頭,萬脩等人也一起笑了出來:“漢家社稷已亡十餘載,如今何在?”

“在人心之中!”公孫祿拍着自己的胸膛:”王莽篡逆,漢家纔是正統,如今人人思之,將軍方能輕易入常安,雖然將軍沒有吃過漢家食祿,但既然受其德澤,便是漢臣!”

【看書福利】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每天看書抽現金/點幣!

這是什麼邏輯,老傢伙唾沫星子飛濺,在那爲漢家叫魂,第五倫只看了一旁的馮衍一眼,狗頭軍師立刻明白了。

馮衍這種狗頭軍師,得隨時用腳在後面踢着他屁股,才堪一用。

一篇檄文,還不夠,要劃清自己與復漢派的界限,就得看今日表現了。

沒辦法,馮衍遂哈哈大笑起來:“公孫祿,你口中念念不忘漢朝,真以爲,自己是漢家忠臣麼?”

如何不是?公孫祿在漢哀帝駕崩,王莽入朝後,認爲惠帝、昭帝時外戚呂、霍掌權,幾危社稷,現今幼主當國,不宜令外戚秉政。於是他和同僚在競選大司馬時相互投對方的票,卻忘了此事是王政君一票否決,還被王莽彈劾互舉,皆免官下野。

現在隨着王莽奔逃,這趟履歷成了公孫祿的政治資本,他自詡爲常安中復漢派領袖,第五倫剛進城,就迫不及待帶着一羣人站出來,想按着這軍閥的頭,逼他共做漢臣。

馮衍卻不以爲然,搖頭道:“翟義、劉崇確實是漢家忠臣,王莽有取代漢室剛有端倪時,二人便舉兵而反,最終生死族滅。當時是,諸君身在常安,居高位,卻畏首畏尾,並無響應。”

“王莽代漢後,諸君本可效仿長陵宣秉等人,不食新祿,隱居做伯夷叔齊,然而諸君依然在常安閒樂,滿足於做富家翁,王莽所賜欣然笑納。”

“後來,確實還有劉漢後裔,在南陽等地舉兵反對王莽,然而諸君一直坐等,又有何作爲?據我所知,當時公孫祿還曾向王莽提議,與匈奴和親,以誅滅國內流寇,一心爲新室着想啊。”

“二十餘年了,諸位既不殉漢,也不舉義,連隱居亦嫌辛苦,今日第五大將軍奉天誅暴,士卒豁出性命斬荊棘,橫渡灞水,將王莽嚇得狼狽奔逃,諸君卻忽然冒出來,自詡漢家忠臣,豈不荒謬?”

莽建國搞砸了事情,當年覺得頭皮癢、水太涼的建制派們,就能出來竊取勝利果實了?

十多年前若非此輩無能,王莽焉能在萬衆矚目下上臺?

公孫祿被馮衍這一席話氣得不輕,也沒無恥到說自己留有用之身以圖曲線復漢上,只拄着杖罵馮衍數典忘祖:“你若是死了,有何面目見汝祖馮奉世、馮野王?”

馮衍只不搭理,朝第五倫道:“大將軍,依我看,他們不過是潛身縮首,苟圖衣食之輩,怎敢在大將軍面前妄稱天數?不如將此輩轟走!”

第五倫頷首,下的命令卻讓馮衍嚇了一大跳:“我已約法五章,下達禁令,無故不得外出,彼輩羣聚於此,有礙安定,統統抓起來!”

如狼似虎的士卒立刻從兩側上前,將公孫祿等人拿下,他們繼續破口大罵,但在罵第五倫時卻一下子鯁住了。

“第五倫,你……你!”

罵第五倫負漢奸賊吧?他從未做過漢臣,乾乾淨淨,祖上的田橫還跟劉家有仇,簡直無懈可擊。

罵他叛新逆賊吧?第五倫可是驅逐王莽的第一功臣,而公孫祿等人又不承認新朝正統,既非正統,叛之何錯?

一時間,君臣禮法大義還真不好往第五倫頭上扣,公孫祿只能罵他不尊老,心存貪鄙野望,卻忘了是自己撞槍口上的。

第五倫視若罔聞,只點了馮衍的名:“敬通,此輩就交給你來審訊。”

第五倫有理由懷疑,劉孺子就是公孫祿等人帶走的,但這羣榆木腦袋,應該不會聰明到假第五倫之名行事。但即便是冤枉的,這羣人無不坐擁田土豪宅,總能掏出些東西來。

第五倫可不像王莽那樣,對難以收服的敵對勢力心懷幻想仁慈。

你們又不肯加入我的事業,又不肯去死,這讓第五倫很爲難啊。

他對親信低聲道:“既然一心爲漢,汝等便給公孫老將軍一個體面,送他去見漢朝十一代先帝!”

這命令一下,馮衍只能硬着頭皮領命,與復漢派做一次乾淨的切割,而第五倫回過頭時,發現公孫祿等人陸續被架走後,那些降服他的新朝大小官吏臉上轉憂爲喜,不少人暗暗鬆了口氣。

公孫祿等人自視爲“漢”,那擁戴王莽的立國將軍趙閎等就是“賊”,最鐵桿的賊跟着王莽跑了,倘若彼輩上位,次一等的賊也會被清算。如今看第五倫的做派,只要他在常安一天,復漢一派絕對無法起勢,暫時不會有性命之憂。

這趟入常安,擺在第五倫的考題很多,涉及到民心、士心、軍心。

民心只能努力爭取,第五倫雖以安民爲號,但他作爲破壞秩序的人,常安人生活水平下降,怨恨都要歸結到他頭上。一旦亂世開始,交通、貨殖斷絕,如此龐大的城市將難以爲繼,想比王莽幹得好都成了難事。

而所謂士心,若都是這些前漢遺老遺少的,那第五倫大可不要。

他必須把握住的,還是軍心,既然常安已入,對數萬將士的犒賞便迫在眉睫,否則怨望生變就在旦夕之間!

第五倫變不出金帛,但壽成室裡有!於他而言,這可比什麼劉孺子、黃皇室主重要多了。

“入宮!”

北闕玄武門的大門,朝第五倫緩緩開啓!

……

PS:明天的更新在13:00。

第18章 公元一世紀什麼最重要?第223章 打得贏就打第79章 遇事不決第459章 體面第51章 三辭第440章 猛獸第392章 銜環第208章 換家第411章 真龍不怕火第11章 九世之仇第505章 鶡鳥第461章 何時縛住蒼龍?第32章 馳名雙標第137章 放棄幻想第119章 莫欺少年窮第354章 百廢待興第412章 抓大放小第407章 皈依者狂熱第576章 斷蛇第92章 第五縱隊第194章 凜凜人如在第235章 莫須有第180章 掌聲響起來第243章 好日子第122章 老王第300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110章 跟我上第180章 掌聲響起來第160章 大新龍脈第65章 皇漢第169章 狗頭第124章 四殺第655章 對手第243章 好日子第620章 五人第284章 盜跖第192章 反動勢力第495章 陽謀第245章 義在東軍第46章 騎驢第626章 天子守國門第268章 王司徒第418章 遊擊第483章 禮物第224章 入關第48章 穿越者與位面之子第342章守戶之犬第688章 這誰頂得住啊第175章 大腿第430章 東北易幟第465章 這裡面水很深第496章 剛摸清你底細第114章 賀蘭山缺第17章 草率了第547章 換馬第583章 青州刺史第147章 要文鬥第352章 還能離啊第619章 大可不必第412章 抓大放小第237章 革命第74章 公孫述第356章 逃婚第614章 帝鄉第616章 焚書第550章 我們聯合第523章 創業未半第546章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第244章 哭,都給我哭!第670章 赴會第249章 運輸大隊長第130章 過去我沒得選第406章 隴蜀第15章 雲臺二十八第185章 納頭便拜第562章 委屈第218章 天下利害第669章 當陽第189章 亂殺第15章 雲臺二十八第449章 中心開花第89章 對百姓我重拳出擊第548章 山頭第40章 炭治郎第63章 士紳的錢如數奉還第679章 驚喜第259章 西涼軍第528章 看好了,我只示範一次第268章 王司徒第81章 真正的穿越者第4章 第五倫讓梨第408章 怒髮衝冠第150章 出來混遲早要還的第299章 將不可以慍而致戰第550章 我們聯合第635章 三路伐魏第564章 我在上第215章 他急了第490章 禹跡第204章 患難見真情
第18章 公元一世紀什麼最重要?第223章 打得贏就打第79章 遇事不決第459章 體面第51章 三辭第440章 猛獸第392章 銜環第208章 換家第411章 真龍不怕火第11章 九世之仇第505章 鶡鳥第461章 何時縛住蒼龍?第32章 馳名雙標第137章 放棄幻想第119章 莫欺少年窮第354章 百廢待興第412章 抓大放小第407章 皈依者狂熱第576章 斷蛇第92章 第五縱隊第194章 凜凜人如在第235章 莫須有第180章 掌聲響起來第243章 好日子第122章 老王第300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110章 跟我上第180章 掌聲響起來第160章 大新龍脈第65章 皇漢第169章 狗頭第124章 四殺第655章 對手第243章 好日子第620章 五人第284章 盜跖第192章 反動勢力第495章 陽謀第245章 義在東軍第46章 騎驢第626章 天子守國門第268章 王司徒第418章 遊擊第483章 禮物第224章 入關第48章 穿越者與位面之子第342章守戶之犬第688章 這誰頂得住啊第175章 大腿第430章 東北易幟第465章 這裡面水很深第496章 剛摸清你底細第114章 賀蘭山缺第17章 草率了第547章 換馬第583章 青州刺史第147章 要文鬥第352章 還能離啊第619章 大可不必第412章 抓大放小第237章 革命第74章 公孫述第356章 逃婚第614章 帝鄉第616章 焚書第550章 我們聯合第523章 創業未半第546章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第244章 哭,都給我哭!第670章 赴會第249章 運輸大隊長第130章 過去我沒得選第406章 隴蜀第15章 雲臺二十八第185章 納頭便拜第562章 委屈第218章 天下利害第669章 當陽第189章 亂殺第15章 雲臺二十八第449章 中心開花第89章 對百姓我重拳出擊第548章 山頭第40章 炭治郎第63章 士紳的錢如數奉還第679章 驚喜第259章 西涼軍第528章 看好了,我只示範一次第268章 王司徒第81章 真正的穿越者第4章 第五倫讓梨第408章 怒髮衝冠第150章 出來混遲早要還的第299章 將不可以慍而致戰第550章 我們聯合第635章 三路伐魏第564章 我在上第215章 他急了第490章 禹跡第204章 患難見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