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天下利害

“天下受王莽之害久矣!”

馮衍見自己這句話脫口而出後,第五倫沒有拍案而起勃然大怒,覺得這“大新忠臣”恐怕也不想裝了,膽氣更壯。遂開始了自己軍師生涯以來最好的一次發揮,痛斥王莽暴政。

“自王莽專權以來,始自東郡之師,繼以西海之役,巴、蜀沒於南夷,緣邊破於北狄,遠征萬里,暴兵累年,禍患未解,此爲兵師之害。”

“而王莽朝令夕改,刑法彌深,賦斂愈重,奸邪之黨,橫行於朝,百僚之臣,貪殘於內,元元無辜,飢寒並臻,此乃亂政之害也。”

“以至於父子流亡,夫婦離散,廬落丘墟,田疇蕪穢,疾疫大興,災異蜂起。匹夫僮婦,鹹懷怨怒,江湖之上,海岱之濱,風騰波涌,赤眉、綠林相繼舉兵,四垂之人,肝腦塗地!”

“當此之時,唯獨第五公獨守魏地,西靠太行,東御赤眉,人庶多資,年穀獨熟,此四戰之地,攻守之場也。魏地、壽良,百萬生民之命,繫於明公之手,奈何得王莽一份調令,便棄之而去?”

“再者,成昌之役、宛城之困,縱有王邑將兵數十萬,也難挽時局,新室已亡無日矣,何必再效仿廉丹,去爲王莽殉葬?”

一席話講完,“大害”倒是說清楚了,第五倫遂問他:“但朝中制詔急促,先生可有計策教我,免赴此難?”

“倒也不難。”馮衍笑道:“無非四個字。”

第五倫知道的的點子:“莫非是……借寇恐上?”

“然也!”

馮衍拊掌道:“明公可以派人宣揚,就說赤眉雖敗,但殘黨入於董憲、樊崇軍中,欲糾集大軍十餘萬,來攻河北,焚元城,誅大姓,爲遲昭平報仇。”

“如此郡中必然一日三警,豪右更加依賴明公,官吏亦不願明公離去。”

第五倫搖頭:“董憲身在鉅野,據說欲南下樑郡,而樊崇則打到徐州東海郡去了,怎會忽然橫跨千里,跑到我河北來?”

這理由騙騙本郡人還行,可朝中是能接到各郡消息的,藉口就有點生硬了。倒也不是不能用,第五倫故意揭破,卻是爲了引出馮衍藏得更深的思量。

果然,馮衍沉吟道:“倘若這還不夠,還可利用邯鄲趙劉!”

他請命道:“我願替明公再走一趟,過去是要安撫彼輩,可如今,倒不如攛掇劉林,舉兵響應宛城漢帝!一旦邯鄲、常山舉兵,魏地、上黨可與之假意相互攻伐,如此一來,明公便難以抽身,王莽詔令自解,因要仰仗明公守衛三河門戶,更不敢爲難第五氏家眷。”

“假意相互攻伐?”第五倫笑道:“既然此爲假,那何爲真?”

馮衍理所當然地說道:“真……當然是魏地、上黨、趙劉三方聯手互保於亂世。”

好傢伙,這馮衍,果然是在三個雞蛋上跳舞啊,到那時若是玩脫了,真打假打,你馮敬通說了算?

第五倫故作躊躇:“我名義上還是新臣,邯鄲一旦公然響應漢帝,雙方如何能聯手共事?”

馮衍笑道:“明公暗地裡棄亡新而就復漢,不就行了?這便是我要說的社稷之利了!”

“魏地有讖緯,‘漢家當復興’,雖然不足信,但傳頌者頗多,人心厭新而思漢,已是常態。”

馮衍侃侃而談:“漢家承平兩百載,黎民深受其澤,而新室混亂十餘年,百姓飽嘗其苦,故而人懷漢德,甚於周人思召公也。人所歌舞,天必從之!我看往後天下大勢,必是炎漢中興!”

第五倫不動聲色道:“你指的是漢家中興,是那身在南陽的‘更始皇帝’?”

“從今以後,借漢之名僭號者不知凡幾,猶未可知也。”

馮衍道:“倘若綠林之漢勝了王邑大軍,則天下各郡必歸更始皇帝如流水,不可與之抗衡。屆時明公聯手諸趙、上黨,安緝河北,則功勳不亞於長沙吳芮,他日不失爲一方諸侯。”

割據一隅的諸侯麼?老劉家的異姓王,下場都不太好啊,不是被剁成肉泥,就是被按着頭吃人肉泥。

馮衍繼續分析:“而若是綠林不勝,新軍擊滅更始帝,明公已與王莽決裂,大可在趙劉、真定劉中擁立一人爲主,續舉漢幟。必爲棟樑,以漢相之名,收百姓之歡心,樹名賢之良佐。”

他早就替第五倫計劃好了一切:“屆時三軍既整,甲兵已具,北倚邯鄲、常山之助,西可擁上黨之卒,取河東、撫太原,以窺關中;南可兵發青兗,進取中原,假以時日,必定國家之大業,成天地之元功也!屆時明公於漢,猶如周之召伯虎,福祿流於無窮,功烈著於不滅。”

說得真讓人激動啊,但,那不也還是一個打工人麼?

不論如何,今日第五倫總算是套出了馮衍真正的計劃,知道他的斤兩和心思了。

馮衍比第五倫預想中,還算多了幾兩肉,分析也算入理,雖然把所有黑鍋全推給王莽一人略顯草率,但天下走到今天這一步,王莽也絕不冤枉。

只不過,馮衍這喜歡自作主張的小心思,以及堅信漢家必然再興的三觀,卻與“明公”的心意不太吻合。

第五倫遂露出了笑:“聽君一席話後,天下大勢盡在胸壑之間,敬通真乃吾之子房也!”

……

等馮衍自以爲第五倫已經信服他的計策,美滋滋地搖着便扇離開後,接下來進入廳堂的,是耿純。

“明公。”自從耿純欠了第五倫一個大人情後,就不再喊他的字,而是以此相稱了。

耿純與第五倫談起兩郡的防務,十分樂觀:“大河之冰一月份就化了,入夏後水流更大,浩浩湯湯兩岸不辨牛馬,赤眉軍除非會飛,否則絕對無法進犯河北。”

“至於鄰郡清河等地的流寇銅馬等部,也因爲明公大敗赤眉,打疼了五樓賊,都不敢貿然侵犯壽良與魏成,寧可向北劫掠幽州,向西進犯鉅鹿、廣平。”

耿純的老家,如今隸屬於和成郡的宋子縣都遭遇了流寇侵擾,耿純都想將宗族全遷到魏成來了。

流寇的出現,也導致河北幽冀勢力紛紛抱團,而中心可不止最南方的第五倫一家。

各地豪強,尤其是曾經的諸劉縣侯,開始團聚在邯鄲劉林,真定劉楊,還有北方的廣陽王子劉接這三大前朝餘孽手下,坐寇們開始與流寇對抗,暫時顧不得陪綠林一起造反。

這種情形下,第五倫這一個半郡的地盤雖有隱患,卻已無明顯的外憂。耿純以爲,有他和馬援在,足以替第五倫守成。

在談起時局之際,耿純的前半段分析和馮衍差不多,都覺得新室已經完了,只是更加樸厚,不似說客遊士那般誇誇其談。

但接下來,乘着新室完蛋之際,他們要幹什麼?耿純的目光不像馮衍那邊只盯着遠方,而是緊緊看着足下的一磚一瓦。

“值此紛亂之際,還是要先求得保全宗族,才能思慮其他。”

耿純的官服外還披着麻,他依然在爲喪生於定陶的父親耿艾戴孝,得戴三年。

或許是因爲錯失救回家父的機會,與馮衍堅決反對第五倫奉詔歸京不同,耿純倒是挺支持他回去。

“明公不如虛與委蛇,回關中取得兵權後,卻不必替新室南征宛城,而是直接率衆兵變!”

連藉口,耿純都替第五倫想好了:“朝中與明公有過節者不乏其人,諸如五威司命陳崇等。就說是有小人奸佞進讒言,使得昏聵的皇帝要殺明公,是新室先不仁,不能怪君不忠。”

“臨時控制的兵卒丁壯不能與精銳相比,不一定敵得過北軍八校。但卻能設法救出祖父,再攜帶宗族,以數萬之衆,東擊河東,再從與我郡友善的上黨迴歸魏地!”

“屆時我願前往接應,而吾從侄伯昭,更願隨君西行,作爲兵鋒前驅!”

伯昭便是耿弇,這讓第五倫一愣,才聽耿純道明,原來耿弇前幾日,又又想辭官離去了!

耿純解釋道:“此番卻是因爲得了其父朔調連率的信,要伯昭回一趟關中,將身在茂陵的宗族接走……”

老鼠在察覺船要沉沒時都會溜走,更何況是敏感的封疆大吏們?看來朔調連率耿況,也已經做好跳船的準備了,但要帶着舉族跑路到邊遠的幽州上谷,確實有些困難。

到魏地就近多了啊!

耿純支持第五倫回去一趟,竟是想請他,順便將茂陵耿氏也一併接了來。

原來是藏着這麼一手!明面上,耿純還是滿心替第五倫着想:“如此,伯昭與其父亦要欠明公一個大人情,他還好辭別麼?”

你們耿家人,都喜歡先欠人情,然後以身償還?

耿純摸着自己身上的麻衣,有些沉痛地說道:“作爲朋友,我素知伯魚愛護宗族,只願你不必如我一般,每時每刻都在後悔!”

“而於公,此去關中,來回不過三月,明公卻能光明正大與新室割裂,再無後顧之憂,可以專心做大事了!”

耿純的提議倒是不錯,但第五倫更關心的,是接下來的戲肉,遂追問道:“伯山,你指的,是何大事?”

Www ▪тt kán ▪C〇

“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明公既然離棄新室,就不再是兗州牧、維新公了,總得有一個新的名分。”

耿純道:“當今之世,既然非新,那自然是復漢了。”

這句話讓第五倫心裡頓時一涼。

耿伯山笑道:“我觀察天下形勢,復漢是大勢所趨,亦是鼓動士人百姓響應最便捷的法子。倘若赤眉早點舉旗擁立青、徐劉氏爲帝,又豈會一分爲三,各自離散?倒是南方綠林,搶先一步,團聚了各路豪傑,贏得天下矚目!”

“等明公順利回到鄴城時,新軍與綠林,也將在南方決出勝負,不管誰贏,以我之見,明公都應該打出赤幟,起兵應漢!如此可避免與北方諸劉爲敵。天下復安,則足以顯聲譽、保宗族,倘若亂世依舊,則可藉此名義圖謀進取兗州,威風遠暢!”

……

耿純與第五倫把酒言歡後離開,第五倫看着空空如也的杯盞,久久沒有言語,只思量道:“馮衍如此也就罷了,不曾想,伯山亦是如此認爲。”

二人雖然一個力勸第五倫不要入關,另一個則支持他回去,但亦有很多共同點。

皆以爲新室將亡,這難道不是世人皆知麼?

都認爲第五倫應當以冀州魏地爲根基,這也很對。

雖然第五倫幾年前打算依靠宗族,在關中燒一把火,但那是沒得選時的不得已而爲之。現在他在魏成之勢已大成,不管這一趟關中去是不去,最終都要回歸到魏地來。

可唯獨最後一項,在談到更長遠的計劃時,二人又會陷入一個怪圈中。

他們都覺得,人心思漢是大勢所趨,如果不選擇做大新忠良,就要去扶前漢已經倒掉的招牌。

第五倫只暗暗感慨:王莽啊王莽,你能讓人心從十多年前普遍厭惡漢朝,希望劉家人早點滾下臺的局面,變成今日情形,真不愧是“安漢公”啊!

他擡起頭,看向屏風之後:“丈人行,人都走了,出來吃酒罷。”

原來,最早到的還是馬援,第五倫卻讓他在幕後聽着,勿要出聲。

馬援早就憋不住了,出來後跪坐在第五倫對面,舉起酒盞一飲而盡。

第五倫問他:“如何?”

馬援擡起眼睛看他:“若是關於是否奉詔入關領兵,伯魚心中恐怕早有計較,無非是想知道衆人作何想,何必故意問我?”

“我問的是……”

第五倫盯着馬援,這是他可以最大限度信任的人了,有長久的交情,也有姻親的羈絆,可謂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而妻子妊娠已久,兩個家族血脈的結晶就將降生。

馬援甚至是第五倫第一次表明“大志”的人,雖然當初在賀蘭山前,第五倫的志向還猶抱琵琶半遮面,沒敢講得太清楚。

可如今,決定他們這個小勢力未來分岔的路就在眼前,而馬援,乃是第五倫心目中的麾下第一大將,有些事,二人必須今夜分說明白!

“文淵,你也以爲,新室覆滅之後,漢家復辟,乃是未來唯一的一條路,是天下之利麼?”

……

ps:明天的更新在13:00。

第407章 皈依者狂熱第637章 河湟隔斷異鄉春第292章 其亡也忽焉第255章 疾風第589章 忠誠!第385章 持久第102章 滅國第131章 如玉第411章 真龍不怕火第118章 地皇二年第451章 看不見的客人第254章 大預言術第366章 朝爲田舍郎第14章 宰天下第465章 這裡面水很深第215章 他急了第338章呼吸第128章 護官符第473章 如飛蛾之赴火第673章 巨人之力第153章 馬殺雞第394章 南渡第196章 攘外安內第96章 防不勝防啊第574章 馬鹿第266章 渭南渭北第12章 聽取人生經驗第593章 常山之蛇第270章 其血玄黃第508章 豹尾第41章 伯樂一顧第408章 怒髮衝冠第543章 金銀天然不是貨幣第586章 堅定守住,就有辦法第332章 雲橫秦嶺家何在第421章 五德第414章 三路兵線第103章 龍有三個頭第124章 四殺第377章 百姓無不懷念我大新第316章 柱天第430章 東北易幟第413章 王權沒有永恆第104章 封王第457章 今日長纓在手!第205章 冰凍三尺第190章 董王第185章 納頭便拜第132章 黃泥第292章 其亡也忽焉第318章 打掃乾淨屋子第567章 告急第460章 牛頭第462章 你若以禮來降第190章 董王第416章 兩面包夾之勢第361章 採風第496章 剛摸清你底細第407章 皈依者狂熱第567章 告急第628章 喪家之犬第56章 天鳳六年第531章 齊家第69章 何不淈其泥而揚其波?第454章 怎麼是你第406章 隴蜀第231章 兵諫第518章 辯經第404章 猛虎出籠第165章 只見新人笑第311章 數奇第211章 改變第136章 彩禮能少點不第675章 雲夢第30章 新朝雅政第618章 不許秀!第262章 點擊就送第313章 運動第382章 棄地第171章 曲線復漢第89章 對百姓我重拳出擊第383章 長城第190章 董王第483章 禮物第272章 周公吐哺第243章 好日子第372章 雞肋第563章 惡手第163章 散裝大郡第675章 雲夢第32章 馳名雙標第5章 地主家也沒餘糧啊第520章 煞幣第646章 弱水流沙第68章 我有一言第449章 中心開花第379章 嘗新第240章 我替你罵了第458章 鋼刀歸鋼刀第670章 赴會
第407章 皈依者狂熱第637章 河湟隔斷異鄉春第292章 其亡也忽焉第255章 疾風第589章 忠誠!第385章 持久第102章 滅國第131章 如玉第411章 真龍不怕火第118章 地皇二年第451章 看不見的客人第254章 大預言術第366章 朝爲田舍郎第14章 宰天下第465章 這裡面水很深第215章 他急了第338章呼吸第128章 護官符第473章 如飛蛾之赴火第673章 巨人之力第153章 馬殺雞第394章 南渡第196章 攘外安內第96章 防不勝防啊第574章 馬鹿第266章 渭南渭北第12章 聽取人生經驗第593章 常山之蛇第270章 其血玄黃第508章 豹尾第41章 伯樂一顧第408章 怒髮衝冠第543章 金銀天然不是貨幣第586章 堅定守住,就有辦法第332章 雲橫秦嶺家何在第421章 五德第414章 三路兵線第103章 龍有三個頭第124章 四殺第377章 百姓無不懷念我大新第316章 柱天第430章 東北易幟第413章 王權沒有永恆第104章 封王第457章 今日長纓在手!第205章 冰凍三尺第190章 董王第185章 納頭便拜第132章 黃泥第292章 其亡也忽焉第318章 打掃乾淨屋子第567章 告急第460章 牛頭第462章 你若以禮來降第190章 董王第416章 兩面包夾之勢第361章 採風第496章 剛摸清你底細第407章 皈依者狂熱第567章 告急第628章 喪家之犬第56章 天鳳六年第531章 齊家第69章 何不淈其泥而揚其波?第454章 怎麼是你第406章 隴蜀第231章 兵諫第518章 辯經第404章 猛虎出籠第165章 只見新人笑第311章 數奇第211章 改變第136章 彩禮能少點不第675章 雲夢第30章 新朝雅政第618章 不許秀!第262章 點擊就送第313章 運動第382章 棄地第171章 曲線復漢第89章 對百姓我重拳出擊第383章 長城第190章 董王第483章 禮物第272章 周公吐哺第243章 好日子第372章 雞肋第563章 惡手第163章 散裝大郡第675章 雲夢第32章 馳名雙標第5章 地主家也沒餘糧啊第520章 煞幣第646章 弱水流沙第68章 我有一言第449章 中心開花第379章 嘗新第240章 我替你罵了第458章 鋼刀歸鋼刀第670章 赴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