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

劉伯升關閉了宮室,長安城的管理交給帶路黨,故五威司命府的孔仁及蕭言等前漢遺少來管,自己住在營中,與士卒同甘苦。

今日其大帳掀起,兩個人一前一後走出,鄧晨滿臉慍色地追上前人,拉着他的手臂,壓低聲音斥責道:

“來君叔啊來君叔,我喚你來,是欲同勸伯升,勿要孤注一擲進攻渭北,方纔你爲何反贊同伯升之策呢?”

鄧晨當真肺都要氣炸了,劉伯升素來剛愎自用不聽勸也就罷了,來歙(xī)頗有見識,怎也跟着他一起胡鬧?

“偉卿。”來歙與鄧晨都是新野大姓,相互間亦有姻親,笑道:“此番卻是伯升決斷得對,若聽了你的話,徐徐圖之,拖到入冬甚至來年,纔是壞了大事!”

鄧晨更不高興了,但來歙讓他來到長安北邊橫門的陰影下避着八月底的太陽,笑道:“偉卿甚少離開南陽,更未去過函谷和漢中罷?”

鄧晨確實很少離開南陽,而來歙相反,生性喜歡遊歷,不但往來於長安宛城間,甚至連漢中、洛陽都去過。

來歙說道:“劉嘉在漢中,王常在弘農,二人皆與伯升兄弟相善不假,但兩地皆非富庶之地,多山而少農田,加上這兩年時局紛亂,兩郡皆淪爲戰場,說不定彼輩自己都缺糧食,安能有餘糧助吾等?”

“就算有,漢中北來,有許多條穀道,但褒斜道在右扶風,爲隗氏隴右騎監視。吾等能控制的,不過是子午谷、儻駱道兩條,道路狹窄,翻山越嶺,人走尚且難,更何況糧食?”

弘農也一樣,雖然舊函谷關拆了,但華山崤函天險仍在,道路只容一車之行,就算王常有本事從河南、陳留的綠林渠帥那搞到糧食送來,第五倫只需要派千餘人阻攔,便能斷絕道路。

來歙戳破了鄧晨的期盼:別指望再有外援,這趟入關,只能靠他們自己!

【看書福利】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每天看書抽現金/點幣!

“更始絕不可能派來援兵,拖得越久,對吾等越不利。”

來歙看得很明白,此番更始讓伯升來關中,用意不良,不予太多兵卒,只讓他帶本部六千人馬,其餘都是沿途收的降兵或流寇。這樣的兵他也帶過,一旦散出去,就收不回來了。

“而若是按照更始意圖,去擊西漢,仰攻隴阪,必使第五倫與西漢聯手,夾擊我軍。”

鄧晨恍然大悟:“難怪當初文叔來信,勸伯升勿要請求入關,而去徇南方江淮之地,那纔是生路!而照君叔之言,進關中,儼然是一條死路!”

這是第五倫給後來者設的陷阱。

“若是退出去……”

這念頭纔剛剛從鄧晨心中閃過,就被他自己否定了:“伯升不會退,也不能退啊!”

一旦退出去,那劉伯升連帶他們,就徹底完了,當初是你力請入關,若是站不住腳撤回去,豈不是叫天下人恥笑?劉玄和綠林渠帥們也能以此爲藉口,解除劉伯升的兵權,到時就是真的人爲刀俎,我爲魚肉!

“世人皆言秦漢皆興於關中,如今已然成了困龍之地。”

來歙這些天在渭南轉了一圈,亦有此感,關中雖號稱天府,但沒了渭北之糧,渭南就只剩下一個爛攤子,豪強們態度叵測,龐大的人口不能爲你所用,反而成了拖累。

“可吾等如今,卻得將死路,走成生路!”

劉伯升還真說對了,孤注一擲打渭北,就是他們最好的選擇!

來歙分析道:“第五倫本心是欲驅吾等去與隴右交鋒,他好坐收漁利,但局面卻偏離其籌劃。隴右隗氏謹慎,不來爭長安,吾等未必會如他期盼的打起來,第五倫更不會想到……”

來歙哈哈笑道:“兩位漢帝,劉嬰和劉玄,確實不能並立。”

“但隗氏和劉伯升,卻可以兩存!”

……

與鄧晨達成共識後,來歙與他復入劉伯升帳中陳說厲害,擊渭北的大方略不變,但細節卻得改改,愣愣地直接渡渭進攻太過於冒險,需要稍稍周旋。

比如,解除已經在右扶風一帶窺探形勢的隴右良家子騎的威脅。

“新莽還未覆滅時,我嘗與隗囂相遇長安,在武功一帶抓住俘虜,他說隗囂如今正在陳倉!我願替將軍去見之!”

來歙自告奮勇,說起自己與隗囂的交情來,隗季孟好遊俠,與他喝過幾頓酒:“此人仁厚猶豫,必不願與我力戰,反而樂見將軍攻渭北,與第五倫兩傷。”

他需要破壞第五倫與隗氏脆弱的盟約,給己方贏得進攻時間。

來歙道:“我願得奉將軍威命,開以丹青之信,說以利害,囂必束手而觀兩方成敗。”

劉伯升頷首,劉玄容不下西漢的元統皇帝,簡直是不可共戴天,但他們不一樣。衆人當初本就是希望劉伯升做皇帝,劉玄是什麼東西?如今咎待解決的問題是在關中落腳,該談就談,反正也不指望身後有援。

以他們的實力,對付第五倫都勉強,若是再加上隴右,就更加被動,遂準了來歙的提議。

鄧晨受到來歙的啓發,如今也積極地查遺補缺:“伯升,吾等與第五倫,亦不宜一開始便喊打喊殺,將軍不是曾收得其師嚴伯石兵書及隨身之物麼?不如遣使給第五倫送去,順便提出吾等想要向他購糧。”

來歙立刻打斷了他:“偉卿,我知道這是欲麻痹第五倫,但這藉口太過粗糙,黃金、糧食、布匹、工匠,盡在彼手,吾等拿什麼購?”

“不如改成借糧。”

糧是肯定借不到的,就是要表現出己方不欲與渭北開戰。

“總歸得先派人去談談,讓第五倫以爲,我軍一如他所預料,欲西向進攻陳倉,取當地糧食,以圖隴右!”

“派誰去?”

劉伯升看向衆人:“岑彭如何?”

岑彭在宛城投降,被劉伯升帶在身邊,他很看中岑彭的才幹,平日裡經常讓岑彭出入營帳,詢問兵略,甚至准許他帶劍進來,也不設防。鄧晨勸了幾次,劉伯升都一笑置之,他從來都是如此。

倒是岑彭頗受感動,雖然沒有實權,也不掌兵,但還是傾力相助。

鄧晨對岑彭還是頗爲提防的,提出派去的,必須是自己人。

“不如讓陰識去。”他提了一個人選,帳內頓時默然,劉伯升和來歙面面相覷,都明白了鄧晨的苦心。

因爲劉秀的未婚妻陰麗華,尚在第五倫處。

鄧晨的愛妻死在了小長安之戰,三個女兒多虧劉秀拼死相救才得生還。他一直念着妻弟的好,感慨自己的不幸之餘,也希望劉秀不要有遺憾。雖然劉秀如今另娶馬氏爲妻,但他了解文叔,肯定記掛着陰麗華,若能順手要回來,也是一樁好事。

計策已定,衆人分頭行事。

“十天,君叔,我只等你十天。”

劉伯升送來歙和陰識離開,與來歙作別時,約定了時限。他們是拖不起的一方,雖然劉伯升和鄧晨相互唱和,連嚇帶勸讓迎接自己的渭南豪強出了點糧,但連一個月都不夠吃,若逼要再多……他們或許就轉頭與第五倫暗通款曲了。

“既然不能依靠統治長安和渭南來贏得戰爭。”

“那就只能反過來,先贏得戰爭!”

……

陰識是陰麗華的異母兄,他先前在昆陽參加完劉秀與馬氏的婚禮後,得了馮異點撥,帶着數百陰氏徒附,匆匆來追劉伯升,在武關堪堪趕上,被任命爲校尉。

和綠林草莽不同,劉伯升兄弟倆身邊的朋黨,有一個算一個,都頗有背景,祖上皆是高官大族,陰氏雖沒出過二千石,但耐不住錢多,陰識靠家裡砸錢成爲太學生,在長安居住數載,對關中並不陌生。

昔日作爲橋樑的渭水,如今卻猶如一條界線,三座渭橋在第五倫顛覆新莽時被北軍燒燬,過河必須坐小舟,舟楫都被收了,漁民漕船也絕跡,陰識光找船就花了小半天,渡過去時對面放哨的遊騎早早發現了他,用弩箭遠遠瞄着。

陰識非得舉起“五”字旗,同時將兵器扔進水中,來表明自己的使者身份。

這之後,他的旅途是蒙着眼睛,在顛簸的車上渡過的,然後被帶到一處鄉邑,安置在一間屋子裡,窗戶被封了,看不到外面情形,只知道天已經黑了,算算距離,應該不是櫟陽,而是五陵。

“不是陽陵,就是長陵。”

陰識已經和負責的官吏表明了自己的來意,然而一直在這屋子裡被晾了整整兩天,一直到陰識已經極爲不耐的時候,第五倫纔不緊不慢召見了他。

“陰次伯?”

第五倫看着面前這位儀態端莊的使者,陰識是個美男子,模樣和陰麗華還有些像:說來奇怪,第五倫也見過陰麗華的同母弟陰興,卻與她全然不似。

“外臣此來,是奉大司徒之命,將故新納言大將軍嚴公隨身之物,交還大王。”

陰識獻上的嚴尤佩劍,第五倫讓人收了交上來。

第五倫與第一位老師揚雄羈絆較深,不止是他對弟子的愛護,以及相信自己是“天下之士”的期盼讓第五倫深受感動,也因爲一年多在宣明裡朝夕相處,有了感情。

對嚴尤差了點,雖有師徒之名,但傳道授業較少,更多是借書給第五倫看。

但當第五倫抽出劍後,尚能感覺到上頭留下的血腥味,忍不住鼻子一酸。

嚴尤是個儒將,佩劍從不殺人。想到老師就是用它結束了自己的人生,爲一個不值得付出性命的王朝殉葬,第五感到無比難受。

“伯石公,宛城之敗,非汝之過也。”

第五倫心裡是記恨劉伯升的,但嘴上卻嘆息道:“大司徒有心了,我素與文叔相善,先前卻未能結識其兄,真是可惜。”

“來而不往非禮也。”他一副十分大方的樣子,就在陰識以爲第五倫要回贈點什麼的時候,他卻笑道:

“常安,就是我的禮物!”

“我已讓出渭南,將宮室完好無損留給大司徒,表明誠意,相信已經見到了。”

第五倫也不管什麼慍怒了,既然要噁心對面,就索性惡心到底吧!

陰識心中腹誹,此人果然奸猾,古人有買櫝還珠,如果說取走珠子留下木櫝是“完好無損”的話,那第五倫高興就好。

“不想渭南豪強及宵小假傳吾令,劫掠宮室,竟至府庫成了丘墟,真是可嘆。”

殺師之恨,地緣上的衝突,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凡此種種,做朋友是不可能了,第五倫一邊積極準備戰爭,他的手下隨時能打劉伯升一個半渡而擊,但對陰識提出的“借糧”,居然也一口答應下來!

“我這就立刻籌備,還望大司徒能派一位將軍,帶人渡渭來取。”

陰識也知道這是幌子,雙方都在說鬼話,此番北來,他真正想完成的事,其實只有一樁:將妹妹,帶回去!

壓住心裡的激動,雖然陰氏乃竇融等人所破,但最初蠱惑父親加入造反的是他,以至於家破人亡,妹妹也是因此故被擄走,護她與劉秀團圓,這是他必須承擔的責任。

“還望大王能將吾妹釋放。”

“次伯對我的誤會很深啊!”

第五倫搖頭道:“陰氏淑女身在渭北,安然無恙。在這是客,不是人質……但倫只望,投桃報李,大司徒也能將一位久在綠林做客的故人,也送回來。”

陰識一愣:“大王指的是……”

“岑彭。”

第五倫沒有忘記這位老朋友:“次伯下次若能將岑君然帶來,君妹,便可隨你渡河南歸!”

……

PS:明天的更新在13:00。

第529章 細線第247章 進京第24章 不舉者有罪第150章 出來混遲早要還的第293章 武德第390章 再造共和第195章 將軍第569章 手抖第58章 宗主第671章 借荊州第596章 強弩之末第136章 彩禮能少點不第51章 三辭第388章 巨人第359章 七十三第403章 易姓第152章 俺也一樣第34章 大學城第126章 南下第239章 二五第107章 烽火第502章 穿插第162章 赤眉第356章 逃婚第391章 推心置腹第130章 過去我沒得選第257章 安民第381章 存歿同節第197章 冀州亂成了一鍋粥第14章 宰天下第126章 南下第609章 借問瘟君何處往第51章 三辭第676章 折衝千里第17章 草率了第219章 百姓無不懷念我大漢第445章 陳倉第193章 五百年必有王者興第233章 肉食者第303章 摸尾第249章 運輸大隊長第446章 鑿空者第398章 平林第563章 惡手第189章 亂殺第400章 東頭一個漢第322章 起龍第53章 初雪第77章 豬突豨勇第178章 馬已經服第515章 犧牲第512章 脊樑第194章 凜凜人如在第531章 齊家第315章 韓信第38章 年輕人不講仁德第309章 磨豆第405章 公孫帝第497章 中心第349章 江東子弟多才俊第680章 衝舟第113章 故事第22章 貧富差距第119章 莫欺少年窮第371章 馮衍第331章 釘子第514章 鐐銬第216章 天命!第550章 我們聯合第38章 年輕人不講仁德第260章 不中第182章 福報第203章 地皇四年第76章 巨無霸第212章 努力第160章 大新龍脈第4章 第五倫讓梨第606章 堅冰第617章 爲漢製法第397章 樹倒猢猻散第515章 犧牲第534章 爾虞我詐第507章 雙兔第425章 獨立第51章 三辭第460章 牛頭第473章 如飛蛾之赴火第291章 四分五裂第136章 彩禮能少點不第31章 西蜀子云亭第562章 委屈第7章 這不是欺負老實人麼第176章 加戲第176章 加戲第168章 股東第168章 股東第201章 碩鼠還是飛蝗第297章 第五漢第577章 違背祖宗的決定第273章 棋逢對手
第529章 細線第247章 進京第24章 不舉者有罪第150章 出來混遲早要還的第293章 武德第390章 再造共和第195章 將軍第569章 手抖第58章 宗主第671章 借荊州第596章 強弩之末第136章 彩禮能少點不第51章 三辭第388章 巨人第359章 七十三第403章 易姓第152章 俺也一樣第34章 大學城第126章 南下第239章 二五第107章 烽火第502章 穿插第162章 赤眉第356章 逃婚第391章 推心置腹第130章 過去我沒得選第257章 安民第381章 存歿同節第197章 冀州亂成了一鍋粥第14章 宰天下第126章 南下第609章 借問瘟君何處往第51章 三辭第676章 折衝千里第17章 草率了第219章 百姓無不懷念我大漢第445章 陳倉第193章 五百年必有王者興第233章 肉食者第303章 摸尾第249章 運輸大隊長第446章 鑿空者第398章 平林第563章 惡手第189章 亂殺第400章 東頭一個漢第322章 起龍第53章 初雪第77章 豬突豨勇第178章 馬已經服第515章 犧牲第512章 脊樑第194章 凜凜人如在第531章 齊家第315章 韓信第38章 年輕人不講仁德第309章 磨豆第405章 公孫帝第497章 中心第349章 江東子弟多才俊第680章 衝舟第113章 故事第22章 貧富差距第119章 莫欺少年窮第371章 馮衍第331章 釘子第514章 鐐銬第216章 天命!第550章 我們聯合第38章 年輕人不講仁德第260章 不中第182章 福報第203章 地皇四年第76章 巨無霸第212章 努力第160章 大新龍脈第4章 第五倫讓梨第606章 堅冰第617章 爲漢製法第397章 樹倒猢猻散第515章 犧牲第534章 爾虞我詐第507章 雙兔第425章 獨立第51章 三辭第460章 牛頭第473章 如飛蛾之赴火第291章 四分五裂第136章 彩禮能少點不第31章 西蜀子云亭第562章 委屈第7章 這不是欺負老實人麼第176章 加戲第176章 加戲第168章 股東第168章 股東第201章 碩鼠還是飛蝗第297章 第五漢第577章 違背祖宗的決定第273章 棋逢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