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狗頭

從治亭與陳留交界的官渡往北,過烏巢後,便是黃河下游最重要的渡口:白馬津。

蓋着幾間廬舍的南岸渡口處繫着大小船隻數十艘,常年都有河津吏看守。馮衍帶着私從們抵達時天才矇矇亮,等待渡河的人卻已擠得密密麻麻,一眼看不到頭。

馮衍機智,雖然印綬讓人帶回去交給更始將軍了,但官服他帶了兩套,又手持顯眼的節杖,好歹插隊到了前頭,又招來津吏詢問:“渡河的人爲何如此之多?”

津吏舔了舔嘴脣,不敢說實話,直到馮衍讓私從亮出刀子,又贈他一匹絹帛,津吏才如實告知:“過去也不少,入夏後河水又亂動了,下游的流民便往治亭跑,可本地日子也不好過啊。郡東南方的梁山有赤眉,流民餓着肚子走不遠,要麼加入了他們,至於有家有室的,就從白馬渡河去魏成。”

津吏指着寬闊的大河對岸,羨慕地說道:“因爲衆人都說,自從魏成來了位第五大尹後,河北便太平了下來。加上近來王師抵達,衆人唯恐治亭將成戰場,更是想盡辦法往河北跑。”

更始將軍和太師的軍隊以定陶爲集結點,自西向東進發,除了主力外還分成幾股,其中就有途經治亭郡的。

縱是那個服毒自殺未成的王閎盡力維持,也頂不住王師、赤眉兩股力將他的轄區使勁擰啊。郡治頓時敗壞,盜賊橫行,境內豪強皆以塢堡自守,小戶人家彷徨不知所終,倒是對岸的魏成變成了避難的好去處。

馮衍瞭然,等上了船後,回首望去,南岸擠着想要渡河的人更多了,亂糟糟的,還有人爲了先後次序打了起來,他只感慨:“這世道,何時才能變好?”

頂着河風吹拂到了北岸,船隻還未靠岸,馮衍就看到了黎陽(河南浚縣)渡口,有一支守備嚴密的軍隊,爲首的軍吏伸出手讓船隻停下。

然後便是讓船上之人下來,想到魏成避難的人家走左邊,扒船過來的流民去右邊,都一一有人接待詢問,便是第五倫今年第二批次招募的門下吏,登記來者籍貫。

馮衍也不以更始將軍幕僚自居了,只朝軍吏作揖:“第五公故人好友馮衍字敬通,希望能到鄴城拜見。”

軍吏正是賊曹掾趙尨,隨着四五月份兩位將軍抵達樑地,局勢漸漸緊張,第五倫便派他來黎陽守着,甄別入郡人員。吸納青壯平民進入軍隊,對入郡的富戶收一筆重稅用來養兵,同時提防有小股王師北上打秋風。

於是馮衍便在這看到了秩序嚴密的一幕,暗暗頷首:“伯魚做得對啊,這黎陽、白馬乃軍爭之地,遠一些的趙、魏、齊曾數次爭奪此地就不說了,秦末時章邯圍困鉅鹿,項羽從此渡河北上救趙。楚漢之爭時,高祖便遣荊王劉賈,帶兩萬兵,騎數百,從白馬津過河進入樑地,配合彭越攻擊楚軍側翼,以解除成皋之困。”

萬幸,黃河改道是在下游的濮陽,白馬天險尚在,譬如魏地的護城河。

一旦天下進入亂世,此處必是南北衝要,第五倫派軍隊來扼此咽喉,十分必要,至少不會讓魏成被南岸的節奏帶亂。

而馮衍抵達黎陽的消息,比他北上的速度還更快,傳入到鄴城郡府中。

“馮衍來了?他不是在更始將軍幕府做事麼?”

郡丞耿純道:“莫非是來徵糧的?朝中不是因爲伯魚力陳魏成郡需要糧食養兵保護元城王氏祖墳,答應去年欠糧一筆勾銷了麼?”

雖然新室出爾反爾不是什麼新鮮事,但這打臉也太快了吧。

“我猜馮衍這次來,不是爲了公務。”

第五倫注意到了馮衍沒有自稱更始將軍之使,而是報上大名,以故友身份來訪,這很不一般,莫非是觸怒了更始將軍,丟了官?

“那該給他派什麼車?”

沒錢看小說?送你現金or點幣,限時1天領取!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免費領!

這年頭驛站派車馬是有等級的,分別是:乘馬、軺傳、乘傳、馳傳、置傳。分別對應小吏、二百石、六百石、兩千石、三公九卿的等級。

但天下將亂,誰還管這麼多,公車怎麼派,還不是郡大尹說了算,別太過分整出天子才能派的六乘、七乘傳就行。

“給馮衍派一輛四馬中足的馳傳。”第五倫擡高了馮衍的待遇,以二千石待之,但想起自己畢竟欠了人家一個大人情,或許還能套點更始將軍那邊的內部消息出來,遂又提高了一級。

“等等,還是以四馬高足的置傳迎之!”

耿純察覺到了這微妙的區別,還以爲第五倫很欣賞馮衍,作爲三把手的他遂道:“只聽說此人與你是故交,還幫忙更改新秦中豬突豨勇行軍路線,不知他才幹如何?”

提到馮衍的才幹,第五倫有點小尷尬,不知道該怎麼跟人說。

第一次跟馮衍見面,是幾年前在新豐,一起見證了那位巨毋霸的到來。觀其言察其行,馮衍出身高門豪貴,只是家道中落,嘴上不在乎,可對新貴們總有點酸酸的。

他少時以清高爲信念,不仕新朝,然而卻又接受了廉丹的闢除,這操作第五倫沒看懂。

馮衍飽讀詩書,文化水平沒得說,自稱喜歡辭賦,早年在鴻門大營時,還給第五倫看過一篇“拙作”,想聽聽他看法。但第五倫看後,覺得寫的不咋地,文過其實,也可能是他品讀文章的胃口,早就被揚雄養刁了。

後來再在新秦中見面,馮衍行事自詡忠義,可實際上又有些圓滑。沒事的時候,喜歡評論世上形勢,但這眼光吧……又有點一般,並無出彩之見,當然,也可能是當初交淺不可言深,人家藏了拙。

所以這個人,目前給第五倫的印象,就一個詞:擰巴。有些才幹,按照桓譚的五品賢才標準,達到了第三等“州郡之士”的水準,但馮衍又總有點自視甚高,覺得自己是天下之士。

在耿純面前,第五倫不好評人短處,還是留待他自己觀察爲好,所以只寬泛地稱讚了馮衍幾句,心裡則暗道。

“若馮敬通真是丟了官來投奔我的,做個狗頭軍師,應該沒問題!”

……

馮衍急迫想要快點到鄴城,所以是到了內黃縣,才坐上第五倫派來的置傳。

這是把他當成三公九卿一樣來接待,馮衍心中大喜,坐上去後暗道:“伯魚果然能識大才啊,知道我馮衍配得上這般待遇。”

自從黎陽北上,馮衍就認定,這魏成郡,自己是來對了!

和陷入混亂的治亭不同,馮衍在魏地看到了東行以來久違的秩序。

時值盛夏,路上細雨如煙,馮衍沿途所見,只觀平原上綠意盎然,遠處不知誰家豪右的果園裡,青青的梅子掛滿枝頭,讓人望而生津。道邊田野裡宿麥泛黃,這意味着最艱難的時節即將過去。里閭雖然都有組織民兵戒備防賊,但亦有老弱在桑樹下修繕農具,爲即將到來的夏收做準備。

就眼前的這副農家美景看來,比飽受兵匪患之害的兗州諸郡不知強上了多少,彷彿兩個人間,難怪很多人削尖了腦袋往這邊跑。

馮衍過去觀察第五倫,覺得他和王莽一樣,是一個好興事之人,但從去年秋到現在,第五倫居然能忍住,沒有急吼吼地大搞新政折騰百姓,而是讓百姓安心種田,節氣一個沒落下,看來他已經成熟了許多。能在一片亂相中維持一方安寧,足見第五倫治郡之能。

途經黃澤之畔時,又見到這片曾經盜賊橫行的土地,如今卻變成了練兵場,來自白馬和東方的青壯流民被聚攏至此,所練兵卒超出了第五倫預期,屬於他的黃巾郡兵正在往三千奔去。

等到了鄴城附近後,更見此地繁華之相,裡坊中炊煙裊裊,道上商販叫賣不絕,要知道,許多樑地城市,連商業都被禍害得絕跡了。

第五倫拿出招待故友的態度,親自來城外迎接,馮衍下車時與他執手而笑,還表示要讓儀仗在前,橫吹鼓點,與馮衍攜手入鄴,讓城裡人都知道他來了。

這是故意試探馮衍,果然,馮衍一個剛剛假死的傢伙,哪敢這麼高調啊,立刻拒絕,只願意與第五倫從偏門入郡府。

“果然是跑路了。”第五倫瞭然,也不問馮衍的目的,先遣散無關人等,只邀請馮衍低調入府,路上指着鄴城街景笑問道:“敬通一路上看遍了中原大邑,觀我這魏成小郡如何?”

“仁者,百姓歸之如流水也,伯魚做得不錯。”馮衍先是一通讚歎:“又遣銳士扼白馬之險,內練兵卒,看上去自保是沒問題了,只是……”

馮衍話音一轉,開始貶抑:“只是伯魚當真覺得,值此土崩瓦解之世,南有王師,東有赤眉,北則諸趙,只憑借一郡,當真能保全於大亂之中麼?你是不知道大河以南,亂成什麼樣了,我唯恐魏地的安寧,持續不了太久啊。”

第五倫當然知道,馮衍這招有點套路,但還是接了他的話,做出求問的標準態度,滿臉憂慮地說道:“倫也經常心憂此事,外面巨浪濤濤,魏成小舟難得周全,時常從噩夢中驚醒過來。只是我德才淺薄,敬通大能,此來定有妙計教我!”

原來,卻是馮衍看到第五倫身邊已有不少文武官吏,知道自己來投奔是晚了些,想要在魏地留下來,只靠過去幫忙的人情,就乘了置傳,恐怕別人不服,畢竟他們不是第五倫,不知道自己的高才。所以他想立刻證明自己的能力,一舉奠定首席幕僚的位置,遂有此說。

“其實也不難。”

馮衍指着西面,低聲道:“何不與鄰郡暗暗結盟,互保!”

……

PS:明天繼續加更。

(白銀萌加更6/11)

第173章 路線之爭第149章 槍桿筆桿第46章 騎驢第144章 我到河北省來第677章 後翼棄兵第25章 明明是我先來的第571章 天要下雨第487章 濁流第693章 齊卸甲第257章 安民第277章 鼎之輕重第493章 預判第24章 不舉者有罪第106章 吞胡第367章 小鎮做題家第416章 兩面包夾之勢第303章 摸尾第658章 要有光第389章 不跟我回山裡了?第39章 用愛發電第49章 父慈子孝第664章 刺馬第205章 冰凍三尺第249章 運輸大隊長第320章 年年歲歲花相似第19章 猶豫,就會敗北第328章 不似人君第515章 犧牲第180章 掌聲響起來第186章 秋後螞蚱第573章 輸麻了第540章 倫秀(上)第374章 銅馬帝第471章 改革第663章 坐斷東南戰未休第309章 磨豆第627章 千里之堤第57章 城市套路深第512章 脊樑第417章 友軍第700章 致兩千年後的你(大結局)第45章 諸君!第619章 大可不必第81章 真正的穿越者第523章 創業未半第624章 異端更可恨第622章 吾愛吾師第82章 竇融第699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第512章 脊樑第485章 鬼第511章 失馬第260章 不中第589章 忠誠!第600章 第五層第579章 飛將第358章 好消息第451章 看不見的客人第107章 烽火第418章 遊擊第493章 預判第224章 入關第255章 疾風第472章 形勢一片大好第320章 年年歲歲花相似第399章 周公營洛第164章 按下葫蘆浮起瓢第440章 猛獸第662章 益州疲弊第119章 莫欺少年窮第51章 三辭第182章 福報第699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第440章 猛獸第594章 我正在城樓觀山景第16章 死狗第640章 蒼蠅附驥尾而致千里第673章 巨人之力第372章 雞肋第698章 魏皇來了,青天就有了第258章 飄第405章 公孫帝第132章 黃泥第177章 武安第6章 什麼決定腦袋第574章 馬鹿第361章 採風第136章 彩禮能少點不第679章 驚喜第688章 這誰頂得住啊第129章 綠林第484章 防不勝防啊第639章 得加錢第484章 防不勝防啊第596章 強弩之末第188章 洪流第138章 誰是我們的敵人第38章 年輕人不講仁德第182章 福報第385章 持久
第173章 路線之爭第149章 槍桿筆桿第46章 騎驢第144章 我到河北省來第677章 後翼棄兵第25章 明明是我先來的第571章 天要下雨第487章 濁流第693章 齊卸甲第257章 安民第277章 鼎之輕重第493章 預判第24章 不舉者有罪第106章 吞胡第367章 小鎮做題家第416章 兩面包夾之勢第303章 摸尾第658章 要有光第389章 不跟我回山裡了?第39章 用愛發電第49章 父慈子孝第664章 刺馬第205章 冰凍三尺第249章 運輸大隊長第320章 年年歲歲花相似第19章 猶豫,就會敗北第328章 不似人君第515章 犧牲第180章 掌聲響起來第186章 秋後螞蚱第573章 輸麻了第540章 倫秀(上)第374章 銅馬帝第471章 改革第663章 坐斷東南戰未休第309章 磨豆第627章 千里之堤第57章 城市套路深第512章 脊樑第417章 友軍第700章 致兩千年後的你(大結局)第45章 諸君!第619章 大可不必第81章 真正的穿越者第523章 創業未半第624章 異端更可恨第622章 吾愛吾師第82章 竇融第699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第512章 脊樑第485章 鬼第511章 失馬第260章 不中第589章 忠誠!第600章 第五層第579章 飛將第358章 好消息第451章 看不見的客人第107章 烽火第418章 遊擊第493章 預判第224章 入關第255章 疾風第472章 形勢一片大好第320章 年年歲歲花相似第399章 周公營洛第164章 按下葫蘆浮起瓢第440章 猛獸第662章 益州疲弊第119章 莫欺少年窮第51章 三辭第182章 福報第699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第440章 猛獸第594章 我正在城樓觀山景第16章 死狗第640章 蒼蠅附驥尾而致千里第673章 巨人之力第372章 雞肋第698章 魏皇來了,青天就有了第258章 飄第405章 公孫帝第132章 黃泥第177章 武安第6章 什麼決定腦袋第574章 馬鹿第361章 採風第136章 彩禮能少點不第679章 驚喜第688章 這誰頂得住啊第129章 綠林第484章 防不勝防啊第639章 得加錢第484章 防不勝防啊第596章 強弩之末第188章 洪流第138章 誰是我們的敵人第38章 年輕人不講仁德第182章 福報第385章 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