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飯稻羹魚

八月中旬,第五倫車駕過了太行,抵達河內郡溫縣。

“此番餘入河內,車駕行秋稼,觀收穫,因涉郡界,皆精騎輕行,無它輜重。郡縣官吏不得輒修道橋,使百姓遠離城郭逢迎。”

儘管魏王有詔書在前,但其他人不去,時任河內太守的馮勤卻不能不到。

馮勤才二十三歲,是魏國最年輕的二千石,別人也羨慕不來,因爲這位馮偉伯從龍非常早。

等迎到魏王車駕後,第五倫甫一下車,便令其免禮,還笑着問他母親是否安好。

沒別的意思,這馮勤是出了名的孝子,當初第五倫闢除時,他竟自矜不肯出仕,在第五倫面前辭讓,這不是班門弄斧麼?第五倫直接表彰他母親,孝子沒法拒絕,一連五輪禮物送下來,馮勤也不好再辭,只能入了第五倫囊中。

馮勤身長八尺三寸,比第五倫足足高出一尺,只能拼命彎腰好比主公矮點,作揖替母親道謝。

他作爲計掾,主持過魏郡分地事宜,統計衡量功勞的大小,土地的肥沃與瘠薄,依次封賞,部曲皆滿意心服。後來又當上了功曹,輔佐耿純留守魏郡。

等馬援兵不血刃奪取河內後,第五倫信不過本地豪家,便挑了馮勤來任職。

如今一年過去了,魏王再臨河內,馮勤有自信,能交出一份令人滿意的上計!

“卿可知餘爲何要專程來一趟溫縣?”第五倫如此發問,儘管地盤較當初擴大了何止十倍,麾下良臣干將也多了起來,但對馮勤依然十分看重。一來是老部下,知根知底,足夠忠誠,二來馮勤還頗爲擅長數術,年輕人腦子也活絡。

馮勤想到了:“大王定是想來看看,臣去歲剛上任時,提議在溫縣種的稻收穫如何。”

這溫縣歷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商朝有蘇氏、妲己的老家……此處瀕臨黃河,氣候適宜,又有來自太行的河流沖刷,泉流常溫,土地平坦,是個搞農業的好地方。

但莊稼實在是金貴,水太少不行,如溫縣一般,水太多也不好,河內人口繁多,適合種粟、麥的旱地早就擠滿了里閭和農夫,馮勤上任口,看着河邊許多低窪的土地閒置只覺得可惜,思來想去,卻給第五倫出了一個主意:種水稻!

“當初卿提議在河內種稻時,餘還以爲汝讀書讀昏了頭。”

但馮勤卻有他的依據,漢哀帝時,有個名叫賈讓的大臣奉命到河內、魏郡巡視黃河災情,那人提了治水的上中下三策,順便也提了些改善本地農稼的建言。其中一條就是利用河內水利豐沛的優勢,試種稻穀,稻的畝產比粟、麥都要高,可以養活更多人。

當時馮勤見河內沿河大批窪地空着,而來自外郡的災民卻源源不斷逃進來,馬援徵兵也消化不了那麼多人,總得給他們找事做,遂設法搞到濟水一帶的北方稻種,又令定陶災民試種。

稻穀的版圖最北也纔到濟陽,在黃河以北嘗試種稻,肯定面臨許多氣候、水土上的困難,但就第五倫今日巡視所見,居然長得還不錯。

河水泛着波光,滋養一方,金黃色的稻田一眼望不到邊,飽滿的稻穗壓彎了枝頭,農夫正在奮力收割,昔日的窪溼之地,居然被馮勤利用外來災民,硬生生開出了五千頃水田來,這在北方也是難得的景緻。

繞了一圈,在亭舍休憩時,馮勤又讓人奉上蒸熟的大米飯,請第五倫“嘗新”,試過後發現是粳米。

前世是南方人的第五倫,相比於粟、麥,還是更愛此物,只可惜心裡很想要,胃卻有些抗拒。二十四年下來,已經是個小米胃了,它最愛五陵出產的粟飯,至於稻米麪食?香則香矣,但都得適應適應。

這時候,前來獻稻的外郡災民卻唱起了一首歌。

“天降神明君,錫我慈仁父。臨民佈德澤,恩惠施以序。穿溝廣溉灌,決渠作甘雨。”

一時間,隨行衆人頌聲大作:“這是在贊大王開溝造稻田,薄滷之地更爲沃壤,民賴其利啊!”

第五倫令人賜酒肉,回頭卻低聲對馮勤道:“一貫清高的馮偉伯,也會做這一套了?”

馮勤有些臉紅,其實最初百姓們感激人是他,但其母謹慎,覺得馮勤年紀輕輕驟爲兩千石,如今又如此得災民之心,怕魏王多想,遂讓人改了改,變成歌頌第五倫的歌謠。

“偉伯當真有位好母親。”第五倫聽他說完事情原委後,不以爲忤,反而勉勵道:“百姓頌歌亦有真情在內,河內適合種稻之處恐怕不止溫縣一處,其餘各地也大可利用起來。”

在沒有經歷過打土豪分田地的河內郡,能收上來的糧食不算多,但新開闢的臨河稻田屬於官府,外郡災民相當於佃農,可以收四成租子,借牛的話得收五成,農具也借就得加至六成了。

“天下大亂恐怕還要持續好幾年,河內每多收一石稻穀,就能多讓一個人活下來。”

河內、魏郡儼然成了是東方的戰爭基地,淇園的竹子全砍了能製作箭矢百萬,兩郡收租的粟、麥、稻加起來,足有四百萬石!

這是支撐河北戰事及入洛的倚仗,中原分裂的第二個年頭,河內、魏郡尚能完富,這是第五倫的幸運,也是天下之幸。

巡視糧倉後,第五倫折返至河陽縣,司隸校尉竇融率河東舟師,比魏王早幾天入洛,眼下就親自渡河來稟報戰況:“陳留、淮陽皆已降於樑漢,綠林僞鄭王劉賜獨木難支,已棄洛陽南下,東逃至鄭地,亦有降樑之狀。”

綠林勢力短短兩個月就碎了一地,尤其是北方,降的降逃的逃,只剩下王匡保有軍隊二三萬,佔着潁川郡,但被赤眉、魏、樑漢包圍,此人大概也在猶豫,到底要投誰。

第五倫目前對潁川毫無興趣,頂多派使者去騙王匡保持中立罷了。

聽聞張宗已迅速向東佔領成皋,接管了被燒成一片廢墟的敖倉,而洛陽南方的伊闕塞、轘轅關等皆被魏軍控制,南下的條件便成熟了。

魏王這才與行在的核心人員們,說清了他非要頂着兵員、糧食壓力入洛的原因。

第五倫道:“昔漢高留蕭何鎮關中,餘今委左丞相及馮偉伯以河內、魏地,堅守轉運,給足軍糧,率厲士馬,防遏綠林及流寇,勿令北渡。”

既然河內如此重要,讓它裸露在敵對勢力攻擊下就頗爲不智,但若能取得洛陽方圓百里之地,就相當於在河南加了一道外塔!

過去一年,馮勤在河內長達數百里的河岸上處處設防,卻到處是漏洞,若非馬援主動將戰火引到濮陽一帶,渡河攻擊了幾次綠林,河內很難保持和平。

如今主力北調,沿河的亭障既防不住災民,往後也難以防住擁有舟師的樑漢軍隊。第五倫可不想接下來專力於河北時,還得被勢力迅速膨脹的樑漢在黃河邊噁心。

倒不如將邊界推過去,在虎牢關、伊闕塞、嵩山這三四個必經的點做防備,要更加容易。敖倉還卡死了水路,就算樑漢從鴻溝發兵乘船襲河內,也瞞不過他的眼睛。

“打個比方,河內相當於渭北,是齒;那洛陽,則如渭南,若脣。”

“脣離不開齒,洛陽需要河內的糧食救急;齒也離不開脣,需得洛陽在外爲屏障。”

竇融等人立刻作恍然大悟狀:“試想,當初楚漢之爭時,漢高縱頗爲不利,亦不肯放棄滎陽、成皋,叫楚軍進入洛陽。若如此,河內河北能保全焉?韓信能從容伐齊麼?大王深思熟慮啊!”

溫縣會議的精神,是要傳達到前線將軍手裡的,只守不攻,誰要是上了頭,出了洛陽諸關繼續往外打,沒有功,反有罪!

“餘取洛陽,不是爲了進攻。”

“而是爲了更好的防守!”

……

八月十五這天,第五倫抵達河畔,眺望對岸的孟津古渡。

萬里黃河,經過三門峽後,終於在北邙山下逐漸平緩,流速降低,開始適合船渡。

這孟津既有渡口也有關隘,北瀕黃河,南依邙嶺,有山河作託,一千多年前,周武王就是在此觀兵,西部八百諸侯皆至。

竇融帶着弘農大姓楊寶進入洛陽後,將本地大賈、豪家組織起來,在孟津等待魏王,軍隊、官吏、看熱鬧的本地人,加起來也有八千了。

第五倫的舟船渡河南駛時,繡衣都尉張魚和尚書郎朱弟站在船頭隨駕,朱弟還擡起頭看了看天。

第五倫問他在看什麼時,朱弟只道:“聽說當初周武王在此渡河伐紂時,有火自上覆於下,至於王屋,流爲烏,其色赤,其聲魄雲。”

這就是周朝火德的來源,但今日天氣晴朗,只飄着幾朵雲,應該沒有什麼奇異天象了,朱弟再努力仰頭望也沒用。

但有一樁事,卻是人爲努力可以做到的。

等船隻在孟津靠岸之際,竇融帶着父老們迎了上來,拜見魏王,卻聽到河邊響起了一陣驚呼!

“是白魚,白魚!”

一羣洛陽耆老,扛着一個木盆近前,激動地將它呈送第五倫面前。

低頭一看,好傢伙,裡面竟是一條鱗片白光閃閃的大鯉魚!

一時間稱頌不絕,竇融及洛陽衆人下拜,恭賀第五倫:“周武王渡河,中流,白魚躍入王舟中,而今魏王入洛,亦有白魚躍出水面,爲百姓所獲而獻,此乃天意也!”

這裡面涉及的讖緯五德,可就值得好好琢磨琢磨了,朝中那些拼命想證明魏王乃金德的人,可要高興了。

第五倫掃視衆人,到了這位置,類似的事你得習以爲常才行,他沒有直接戳破,那樣就太不識趣了,而是順水推舟,說道:”若餘沒記錯,白魚躍舟中後,武王俯取以祭,可有此事?”

衆人應是,第五倫道:“既然如此,餘亦當至周公相地卜宅之處,以此魚祭洛神!”

見魏王應承下來,衆人皆大歡喜,只是苦了擡木盆的張魚,那魚兒的尾巴甩了繡衣都尉一臉腥水,他卻只能受着,同時也不相信這所謂“祥瑞”,只偷偷詢問魏王這魚究竟要怎麼處置?

“來都來了,還能放生不成?”

第五倫低聲笑道:“何謂祭?神靈聞其香氣足矣,剩下的肉,餘當自食之。”

“且讓庖廚做一席稻飯魚羹,餘與洛神同食,不香麼?”

第428章 譬如朝露第304章 五等第363章 反了個寂寞第157章 真·秀第496章 剛摸清你底細第249章 運輸大隊長第307章 驕傲第384章 全民皆兵第217章 拖,就硬拖第623章 山高第665章 定軍山第37章 你信麼第141章 三窟第236章 斧鉞!第554章 荊襄第283章 借劍第416章 兩面包夾之勢第35章 家裡有礦第74章 公孫述第182章 福報第132章 黃泥第557章 還鄉第288章 西望王師第10章 鴿了第523章 創業未半第99章 訓練有素的醫生第17章 草率了第168章 股東第75章 地皇元年第658章 要有光第141章 三窟第687章 流星第72章 批判的武器(求首訂!)第183章 快把那爐火燒得通紅第589章 忠誠!第54章 暮鼓第194章 凜凜人如在第683章 大敵第17章 草率了第1章 傳火第80章 我要做的有三件事第238章 殺去常安第210章 這河裡第57章 城市套路深第655章 對手第276章 北狩第63章 士紳的錢如數奉還第128章 護官符第243章 好日子第25章 明明是我先來的第66章 我想了十天十夜第505章 鶡鳥第442章 先王不足法第681章 百川第448章 山海情第104章 封王第455章 孤膽第209章 你馬第275章 天無二日第46章 騎驢第318章 打掃乾淨屋子第368章 公平第458章 鋼刀歸鋼刀第669章 當陽第604章 陸地行舟第655章 對手第384章 全民皆兵第390章 再造共和第322章 起龍第549章 大樹將軍第555章 欲窮千里目第401章 王業不偏安第84章 起飛第491章 立國第7章 這不是欺負老實人麼第294章 公無渡河第113章 故事第407章 皈依者狂熱第42章 殺人第96章 防不勝防啊第207章 紅白黃第396章 烏托邦第415章 想桃吃第112章 爭個屁第22章 貧富差距第597章 同室操戈第215章 他急了第293章 武德第565章 江漢第565章 江漢第675章 雲夢第106章 吞胡第473章 如飛蛾之赴火第657章 彼月而食第183章 快把那爐火燒得通紅第365章 私貨第536章 好人第685章 大決戰第42章 殺人第647章 我真的在拉扯了
第428章 譬如朝露第304章 五等第363章 反了個寂寞第157章 真·秀第496章 剛摸清你底細第249章 運輸大隊長第307章 驕傲第384章 全民皆兵第217章 拖,就硬拖第623章 山高第665章 定軍山第37章 你信麼第141章 三窟第236章 斧鉞!第554章 荊襄第283章 借劍第416章 兩面包夾之勢第35章 家裡有礦第74章 公孫述第182章 福報第132章 黃泥第557章 還鄉第288章 西望王師第10章 鴿了第523章 創業未半第99章 訓練有素的醫生第17章 草率了第168章 股東第75章 地皇元年第658章 要有光第141章 三窟第687章 流星第72章 批判的武器(求首訂!)第183章 快把那爐火燒得通紅第589章 忠誠!第54章 暮鼓第194章 凜凜人如在第683章 大敵第17章 草率了第1章 傳火第80章 我要做的有三件事第238章 殺去常安第210章 這河裡第57章 城市套路深第655章 對手第276章 北狩第63章 士紳的錢如數奉還第128章 護官符第243章 好日子第25章 明明是我先來的第66章 我想了十天十夜第505章 鶡鳥第442章 先王不足法第681章 百川第448章 山海情第104章 封王第455章 孤膽第209章 你馬第275章 天無二日第46章 騎驢第318章 打掃乾淨屋子第368章 公平第458章 鋼刀歸鋼刀第669章 當陽第604章 陸地行舟第655章 對手第384章 全民皆兵第390章 再造共和第322章 起龍第549章 大樹將軍第555章 欲窮千里目第401章 王業不偏安第84章 起飛第491章 立國第7章 這不是欺負老實人麼第294章 公無渡河第113章 故事第407章 皈依者狂熱第42章 殺人第96章 防不勝防啊第207章 紅白黃第396章 烏托邦第415章 想桃吃第112章 爭個屁第22章 貧富差距第597章 同室操戈第215章 他急了第293章 武德第565章 江漢第565章 江漢第675章 雲夢第106章 吞胡第473章 如飛蛾之赴火第657章 彼月而食第183章 快把那爐火燒得通紅第365章 私貨第536章 好人第685章 大決戰第42章 殺人第647章 我真的在拉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