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全民皆兵

盧芳與匈奴人的營地足足有數百氈帳,圍成數裡大小,相互間隔得較開,偶然失火根本不可能像今日這般,連燒數十座而不止。

“陛下,有人在營中放火,並宣言魏軍已至!”

盧芳不信:“魏軍主力還在百里外的神泉障,怎可能飛到此地!”

此番進攻富平,他與匈奴人分工明確:匈奴大人們騎着馬去擄掠分散在平原上的里閭據點,順便巡查外圍,提防魏軍,耿伯昭麾下數千人,一舉一動匈奴人都看在眼裡。而盧芳則監督麾下的五原、朔方兵強攻城池堡壘。

出事時,盧芳還在監督圍攻張家塢,回來後只看到營內火光連天而起,喊聲大震,亂成了一團糟。

更讓盧芳驚恐的是,據逃出來的人說,火焰是從他居住的中央大帳燒開的。一開始他甚至以爲,這是那些瞧不起自己的朔方、五原渠帥想對自己下毒手!

他的部屬成分雜糅:有漢朝時隨西域都護投降匈奴的漢兵,有新朝的戍邊士卒。但更多是王莽時邊塞秩序崩潰產生的盜匪、流寇,等到莽朝滅亡,這些武裝就搖身一變,成了“將軍”“都尉”,再被匈奴單于招降,按着他們的頭向盧芳下拜。

故而,盧芳幾乎沒有任何嫡系,不過背靠匈奴人,得了共主之名。這次各方勢力好容易達成共識出兵,還是爲了搶掠渡過饑荒。

但盧芳稍後打消了這份懷疑,因爲其與渠帥也狼狽不堪地逃了出來,他們知道自己不在營中,豈會去燒空帳?此事定是外人所爲。

按理說追查就能搞清楚真相,但很遺憾,胡漢政權混亂程度超過綠林,盧芳連手下各部隊所在位置,都是一筆糊塗賬。較爲愚昧的跟着盧芳啃硬骨頭,聰明人都分散劫掠去了,何時去,何時回也沒個準,憑符節出入營地,事後分點好處給盧芳罷了。

尷尬的一幕出現了,盧芳在營壘外清點了半天人數,卻連縱火者都沒抓到。大概是魏兵搶了外出劫掠者的符節及戰利品,堂而皇之混入放火,又乘亂撤到外圍。

既然沒有標準的旗幟號衣,當敵軍也是一羣方言相差不大的幷州人時,連追查都進行不下去。盧芳疑神疑鬼,看到任何臉生的將校都認爲是魏兵奸細。

小小一把火,就讓他們自亂陣腳個把時辰,虧得外圍有匈奴右谷蠡王帶騎從擋住了魏軍主力,其大隊人馬才未能長驅直入,打盧芳一箇中心開花。

到這一步,盧芳就知道,這場仗是打不下去了。

“張純老兒,將他家塢堡打造得如鐵桶一般!沒有數月時日根本攻不下來。”

富平和張氏塢堡的頑固遠超盧芳想象,損失越大,底下人就越不願意死戰,再損失幾百人,就沒人聽盧芳指揮,要一鬨而散了。

匈奴大單于只幫他打下了賀蘭山下三個縣,便帶着萬餘騎去河西武威郡休屠澤組織另一場劫掠去了。右谷蠡王部、盧芳手下雜胡和兵卒加起來也有兩萬多,但並不可靠,爲今之計,還是見好就收。

一個傳言,堅定了盧芳撤離的想法。

“據說是魏王第五倫親自將兵而來!”

盧芳雖然恨第五倫入骨,但心底裡卻對他頗有些畏懼,立刻讓人給各路武裝下達了命令。

雖是灰頭土臉撤退,但盧芳卻給自己臉上貼金:

“撤回賀蘭山下,韭菜要一茬一茬割,且讓新秦中人再替吾等種幾個月地,待到秋日粟熟,再來收穫不遲!”

……

守衛富平城的蒙澤性情衝動,見胡營火起,胡兵撤離,認爲魏王援兵已到,立刻就想帶人衝出去追,可城門都被磚石堵死,情急之下他帶敢死之士從城頭墜下,匆匆前行。

而張純就謹慎多了,認爲這可能是敵軍詭計,一直等到蒙澤的旗幟出現,這纔打開塢堡出來試探。

原野上只剩下來不及收的氈帳,依然在冒煙的營壘,以及一支數百人的隊伍。他們已經褪下氈衣,重新打起了魏旗,張純上去拜見,卻見帶頭的是一位年輕小校,才二十出頭罷?就跟當初第五倫初來塞上一般青澀。

張純只暗暗道:“這位小校有膽量橫穿萬餘胡虜,深入賊營放火,如此大勇,前程一定不可限量啊。”

也不知他是否婚配,張家還有幾個侄女待嫁閨中。

倒是蒙澤抵達後,一看這年輕“小校”,登時大驚,上前下拜道:“下吏見過耿將軍!”

耿將軍?

張純這才恍然大悟,原來這一位,就是被魏王賦予幷州兵權的車騎將軍耿伯昭啊!

嚴格算的話,車騎將軍在武將中排名第二,僅此於驃騎將軍馬援。張純當初前往渭北拜謁第五倫時,耿弇出征在外,未能得見,身爲一方主帥竟捨身入敵營,真不知該誇他膽大,還是斥其冒險。

“後生可畏,當真可畏!”若是結親,縱自己將親女兒嫁出去,都是高攀,縱是耿伯昭一表人才,張純那個念頭還是瞬間打消了。

他家作爲前漢遺老,爲了家族地位,表現歸表現,但絕不可與新貴過於密切。

張純代表新秦中父老感謝耿弇解除胡兵之困,倒是耿弇有些慚愧,只訕訕道:

“盧芳鼠輩,膽子太小,本將軍小小一把火,竟就逃走了。”

……

“兄長快要將弟嚇死了!”

耿國將兵抵達富平縣時,才見到了耿弇,心裡一塊石頭纔算落地。

原來,在抵達神泉障時,耿弇通過俘獲胡漢兵卒,得到了符節旗幟,又得知盧芳麾下組織混亂,遂心生此計。

“我軍掉隊太多,如今抵達者不過三千,且馬匹疲敝,若在平原上與匈奴數千騎野戰,乃是以吾之短擊其長。”

於是耿弇想了箇中心開花的主意,冒充盧芳麾下深入敵部,看看能否一舉將盧芳斬首,再亂其營壘,然後弟弟將兵在外猛擊匈奴,而富平守軍百姓殺出,裡應外合……

沒想到盧芳膽怯,跑得太快,將耿弇的“殲敵”計劃變成了退敵,略有遺憾。

耿國抵達之際,主動請纓帶人去追擊敵軍的蒙澤也悻悻而歸,他們被斷後的匈奴人打了個伏擊,損失上百人,好在對方也無心戀戰,帶着數不清的戰利品,趕着駝滿糧食的駱駝、馬匹,與盧芳的胡兵一同北上。

而昔日在第五倫、宣彪等人建設下,秦渠、漢渠間肥饒的沃土,也變成了一片丘墟,胡人離開時還放火燒了廬舍,從富平縣城中走出的百姓,只能望着被焚燬的里閭垂淚。自漢武以來,新秦中花了七八代人建立的家園,積蓄的財富,幾乎在旬月之內毀於一旦!

是夜,作爲幷州職權最高的將軍,耿弇與張純、蒙澤等人合議接下來當如何。

“還用說麼?當然是像當初魏王一般,渡河擊胡,收復卑移山麓下的三縣!殺盧芳!”

蒙澤並沒有在追擊失利中吸取教訓,故鄉淪陷,宗族離散的仇恨讓他整個人散發着戾氣,心裡那股邪火得殺幾百上千個胡虜,用他們的血才能澆滅。

“眼下絕非渡河作戰的好時機。”張純畢竟是富平侯,本地領主,又是第五倫所任命的“朔方太守”——儘管轄境在胡漢手中,但也有話語權。

他說道:“盧芳是敗退了,但彼輩筋骨未損,還有匈奴人相助,吾等守則有餘,攻則不足。”

“而耿將軍雖嚇走盧芳,但長途跋涉,人馬疲敝,也得休養,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現在該做的,是積蓄力量,好在下次對着盧芳,射出致命一箭!”

蒙澤無法接受:“難道吾等就要眼睜睜看着故土淪爲胡人牧場,盡染羶腥?難道宣伯虎慘死的仇,就不報了?”

他看向耿弇,希望能得到支持,以耿將軍平素的做派,一定會毫不猶豫出兵吧?

但耿弇卻看着地圖,沉吟許久,而後才緩緩道:

“我恨不得效仿蒙恬將軍,收復河南地,使胡人不敢南下牧馬。”

“但天下紛亂,魏王沒有三十萬大軍。”

耿弇站起身來,他和蒙澤一樣滿腔怒意,卻在試圖盡力壓制住它:“我也恨不能效仿霍驃騎,輕騎突進,橫掃漠南,殺盡胡虜,封狼居胥!”

“但我麾下馬匹,此番馳援新秦中死傷大半,連一支像樣的騎兵都湊不出來。”

和麪對其他敵人不同,耿弇從小就在上谷耳濡目染,聽幽州突騎講述與草原民族作戰的技巧,他深知彼輩是難纏的對手。和匈奴角逐,急切是大忌,每每當你想畢其功於一役,就是覆軍殺將之時!

漢武反擊匈奴,是高後文景忍耐七十年的積蓄,漠北決戰,亦是一系列大小仗打了二十年後,慢慢蠶食推進的結果。

魏王將幷州和抵禦匈奴、胡漢的任務交給了他,現在耿弇明白了,這場戰爭,註定會很漫長!

他看着悲憤到流淚的蒙澤:“張公說得對,縱有萬般不願,吾等也得包羞忍辱!修習備戰,等到秋後胡虜再來,纔是決戰之時!”

蒙澤跟耿弇打過奔襲汧縣之戰,對他頗爲敬佩,只能含恨應諾。

而等到二人離開後,耿國才奇異地看着他這膽大包天的哥哥:

“忍耐一時,蓄力待發,這不像是兄長會說出的話啊。”

“是麼?”耿弇只笑道:“或許是我隨魏王學的。”

鴻門起兵也有一年了,他經歷大小十餘戰,總也有點變化吧。更何況,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難道不好麼?

耿國壓低聲音:“兄長不是曾言,魏王將兵,乃是中駟麼?”

耿弇瞪了他一眼,這話也敢重提?遂教訓道:

“但我也不能不承認,在將將與權謀方略上,大王實乃龍駒天馬!”

……

彷彿是要應證耿弇的話語一般,數日後,第五倫的詔書也從長安經北地郡,星夜送達一片殘破的富平縣,給坐在廢墟上目中迷茫,亦或是眺望故土不知前途的新秦中人,帶來了一絲希望。

詔令發自十餘日前,魏王不知道戰況細節,只預測了新秦中的最新形勢,他的意見與耿弇、張純一致,以擊退敵軍爲目標,不應急於收復黃河以西三個縣。因爲那裡迫近匈奴,隨時可能再遭襲擊,更難救援。倒不如以黃河爲界,集中力量,幷州整體防線收縮到秦昭王長城一線,抓緊練兵,練出小耿承諾過的幷州兵騎纔是要務。

第五倫不希望耿弇一直被拴在這動彈不得,進攻用的鋒利刀子,不可長期作爲盾牌來使,他會派遣善守的建章衛尉臧怒趕赴富平,協防新秦中。

魏王令耿弇在新秦中整兵備戰,當地所有適齡男子,統統募爲屯田兵,並向張氏借糧,希望張純能盡出倉廩,他日國家以關中之米償還。

【看書領現金】關注vx公 衆號【書友大本營】 看書還可領現金!

第五倫做了承諾:“三縣難民,餘皆養之,婦孺可移於內郡就食。丁壯三萬結什伍,平素闢田野、築塢堡、修習戈矛,全民皆兵,此乃以秦人,守秦土!”

第120章 天下亂第588章 先帝創業未半第510章 補天第487章 濁流第476章 他們急了第593章 常山之蛇第268章 王司徒第438章 涼州大馬第678章 次元第516章 野獸第202章 一方有難第141章 三窟第321章 待到秋來九月八第303章 摸尾第413章 王權沒有永恆第453章 天下第一第63章 士紳的錢如數奉還第230章 傳統藝能第289章 天兵第231章 兵諫第106章 吞胡第485章 鬼第409章 幷州兵騎第661章 漢中第207章 紅白黃第147章 要文鬥第626章 天子守國門第659章 陰陽不調第613章 這不是和平第595章 你不要胡思亂想心不定第481章 大公無私第546章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第461章 何時縛住蒼龍?第601章 飲馬第608章 養蠱第136章 彩禮能少點不第257章 安民第307章 驕傲第57章 城市套路深第24章 不舉者有罪第401章 王業不偏安第559章 甥舅第674章 虎牙第682章 豆渣第204章 患難見真情第557章 還鄉第267章 我爲王第547章 換馬第202章 一方有難第138章 誰是我們的敵人第26章 流氓有文化第500章 亂拳打死老師傅第253章 隕石第417章 友軍第508章 豹尾第509章 斧頭第189章 亂殺第572章 死地第227章 起立第169章 狗頭第576章 斷蛇第518章 辯經第110章 跟我上第523章 創業未半第588章 先帝創業未半第130章 過去我沒得選第58章 宗主第440章 猛獸第425章 獨立第212章 努力第112章 爭個屁第171章 曲線復漢第677章 後翼棄兵第546章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第111章 整整齊齊第679章 驚喜第252章 國家怎麼成了這個樣子第171章 曲線復漢第416章 兩面包夾之勢第143章 驚弓之鳥(求月票)第107章 烽火第511章 失馬第267章 我爲王第636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197章 冀州亂成了一鍋粥第422章 北京第151章 道德綁架第316章 柱天第595章 你不要胡思亂想心不定第266章 渭南渭北第523章 創業未半第551章 戰爭使者第517章 再見第642章 三國第224章 入關第141章 三窟第31章 西蜀子云亭第569章 手抖第316章 柱天
第120章 天下亂第588章 先帝創業未半第510章 補天第487章 濁流第476章 他們急了第593章 常山之蛇第268章 王司徒第438章 涼州大馬第678章 次元第516章 野獸第202章 一方有難第141章 三窟第321章 待到秋來九月八第303章 摸尾第413章 王權沒有永恆第453章 天下第一第63章 士紳的錢如數奉還第230章 傳統藝能第289章 天兵第231章 兵諫第106章 吞胡第485章 鬼第409章 幷州兵騎第661章 漢中第207章 紅白黃第147章 要文鬥第626章 天子守國門第659章 陰陽不調第613章 這不是和平第595章 你不要胡思亂想心不定第481章 大公無私第546章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第461章 何時縛住蒼龍?第601章 飲馬第608章 養蠱第136章 彩禮能少點不第257章 安民第307章 驕傲第57章 城市套路深第24章 不舉者有罪第401章 王業不偏安第559章 甥舅第674章 虎牙第682章 豆渣第204章 患難見真情第557章 還鄉第267章 我爲王第547章 換馬第202章 一方有難第138章 誰是我們的敵人第26章 流氓有文化第500章 亂拳打死老師傅第253章 隕石第417章 友軍第508章 豹尾第509章 斧頭第189章 亂殺第572章 死地第227章 起立第169章 狗頭第576章 斷蛇第518章 辯經第110章 跟我上第523章 創業未半第588章 先帝創業未半第130章 過去我沒得選第58章 宗主第440章 猛獸第425章 獨立第212章 努力第112章 爭個屁第171章 曲線復漢第677章 後翼棄兵第546章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第111章 整整齊齊第679章 驚喜第252章 國家怎麼成了這個樣子第171章 曲線復漢第416章 兩面包夾之勢第143章 驚弓之鳥(求月票)第107章 烽火第511章 失馬第267章 我爲王第636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197章 冀州亂成了一鍋粥第422章 北京第151章 道德綁架第316章 柱天第595章 你不要胡思亂想心不定第266章 渭南渭北第523章 創業未半第551章 戰爭使者第517章 再見第642章 三國第224章 入關第141章 三窟第31章 西蜀子云亭第569章 手抖第316章 柱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