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2章 國運(下)

第1042章 國運(下)

林敏聽到的不是輕工業革命有關的前置科技。

只是簡單的概念棉花種而已。

因爲產量高一半,纖維長的多,紡出來的布更細膩。

僅這個理由,就足夠他支持圈地墾荒。

而且他也很清楚,墾荒公司那些人說的都對,不這麼搞,無法做到快速的棉種替換。他很清楚農村什麼樣,朝廷有怎樣弱雞的控制力。

現在劉鈺的意思,明顯是說,要把淮南變成“棉紡織業中心”,而不再是“鹽業爲產業支柱”。

這件事,他支持不支持?

他支持。

但是,這不是一個瓶子倒了扶起來這樣的簡單改變。

種個舶來的蘋果樹,還得好幾年結果呢。

把支柱產業從鹽業,變爲紡織業,這得幾年才能結出果實?這裡面又要牽扯多少事?

中途造就了失業、換業,怎麼解決?誰來負責?

最可怕的,就是鹽工起義怎麼辦?

況且,他也不明白,紡織業一定和鹽業衝突嗎?

他要的,只是揚州繼續做鹽業的物流中心。

可聽劉鈺這意思,是說揚州連鹽業的物流中心都不要做了,徹底和鹽業切割吧。

這就有些讓他難以理解。

或者說,似乎也不是不能理解。

因爲,如果把鹽業放置在淮北,那麼淮南鹽區的鹽業物流中心是哪?

顯然,不再是揚州,而是上海了。

因爲海州裝了鹽,走海路去松江府,松江府將成爲大順兩淮鹽業的物流中心、

海州註定了只能是產鹽地,做不了這個物流中心、資本中心和商業中心。

林敏不是很理解,爲什麼劉鈺一定要把資本都往松江府集中。

“國公,墾荒的事,我當然是支持的。國公應該清楚,墾荒公司圈地過程中,逼死人的事,我是站你這邊的。”

“但是,松江府已經足夠繁華了,實無必要再用政策,使得資本涌入了。”

這個說法,其實是個疑問,聽起來劉鈺應該給他一個必須讓資本往上海積累的理由。

但劉鈺並沒有給出理由,而是說道:“我只是出於對淮北曬鹽有巨大優勢來考慮的。淮南真的不適合曬鹽,至少相對淮北來說,無論是氣候還是距離產煤區的距離,都不合適。”

“既胸懷天下,那麼叫百姓吃上便宜的鹽,總也是我們該做的,不是嗎?”

林敏心道,你要真真麼想,就該支持萬曆四十幾年的那場鹽改之爭,支持廢除鹽稅。

你既空談大義,不說實話,扯大義誰不會啊?

正欲也要開始空談大義扯犢子呢,不想劉鈺卻話鋒一轉道:“罷了,鹽在淮南淮北,日後再議。只要林大人支持繼續墾荒就好。”

“此番回京,鹽改、墾荒兩事,必要爭論不休。到時候,還望林大人問心直言。”

林敏這才煥出笑容道:“那是一定。此事雖與王道不合,但其中問題,也確實非此不可。如今蘇南財稅爲天下最,棉布一業佔額不小。南洋日本皆需棉布類。”

“非此等手段,不足以推廣新棉。況且我觀墾荒公司資本足備,亦非小農可比。”

“又兼日後可修水利、堤壩,亦是利民之舉。”

“這一點,國公放心,我肯定是支持的。”

“你我之分歧,在於,要不要把揚州的資本,都轉至松江府。廢揚州而興松江,此爲歧爾,可不在這墾荒、曬鹽事上。”

劉鈺點頭稱謝,心想這分歧可大了去了。

留給大順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英國人已經蠢蠢欲動了,必須要在對英開戰之前,解決江蘇問題。

之前二十年的努力,使得大順的對外貿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現在大順已經到了無法後退的地步了。

朝廷壓根不明白,現在大順的發鈔行是海外貿易,控制大順貨幣價格的不是大順自己,是西班牙、法國、英國。奧王繼承戰爭還算是小打小鬧,真要鬧到奧普矛盾、法西英矛盾必須解決的地步,白銀必然要收緊的。

正如對大順而言,拓展海外貿易,只有兩個選擇。

要麼,在家門口賣貨,完全被動,搞類似十三行的手段,壟斷海外貿易的利潤坐地收錢。

要麼,只能主動出擊,而且要幹就必須乾的大,去和英國決戰,奪取東西方貿易主導權。

沒有中間選項。

真的沒有。

現在看似搞得這種中間選項,其實非常不穩固,只是一個特殊時期的非常態而已。

因爲,大順有賣的自由。

人家也有不買的自由。

要麼,是買不買,全在人家。人家買多少,就賣多少。

要麼,是賣不賣,全在大順。不買?不買就打,打到你開關買爲止。

中間選項是啥?

像現在這樣,把貨運到歐洲,搞走私?英國人贏了,必會琢磨着搞掉中間商,自己來當這個東西方的中間商。

現在只是奧王繼承戰爭休戰期的非常態,大順的海外貿易已經到了不進則退的地步了。

爲什麼之前劉鈺非要用鐵腕手段,近乎用鞭子抽着大順的海商,逼着他們與自己一起去拉攏荷蘭、去在阿姆斯特丹投資、租借港口?

因爲他不用鐵腕和鞭子的話,大順的海商絕對不會花這筆錢,躺在家裡賺錢多好?

而如果當初不那麼幹,大順就算拿下了南洋,賺到了香料錢,似乎完全和現在也沒啥區別,該賣得貨還是能賣、該南洋開發還是能南洋大開發,利潤並不低。

但,如果當初不非要往歐洲跑,大順馬上就要出事了。

假設大順除了去歐洲聯絡荷蘭這件事沒做,剩下的都做了,那麼會發生什麼?

大順在海外擴張,尤其是南洋擴張、南洋開發一事上,選擇了超速的躍進模式。而這種模式最怕的,就是資本忽然斷掉。

現在維繫這種躍進式擴張的,靠的是海外流入的巨量白銀利潤。

一旦歐洲再度開戰,外部而來的資金會瞬間減少。

選擇往前走是有代價的,破壞了原本的小農經濟體系的蘇南,已經有資格出現歐洲1720年那樣的金融危機了。

只不過,對歐洲來說,20年的金融危機,是貨幣過剩,以至於瞎雞兒投,投出來一大堆泡沫然後炸了。

而對大順來說,這場金融危機,則是貨幣資本不足,通貨立刻緊縮,無法維持現在的高速發展,要爆出大亂子的。

但是,現實是大順已經走到了歐洲,嘗試與荷蘭合作,並且組建了猥瑣至極的武裝中立同盟。

所以,第一次世界大戰真的爆發的話,在大順參戰之前,大順憑藉武裝中立地位,可以瘋狂走私,保證不會出現瞬間的白銀緊縮。

但,這只是續命,根本問題還是沒解決。

英國一旦獲勝,必然會選擇奪回東西方貿易的主導權。

所以大順沒有中間選項,而且現在也退不得,只能往前走。

退一步,就是之前二三十年的努力,全都白費。

貿易主導權被英國奪回,大順就等於直接退回了十三行模式,人家買多少,自己才能賣多少。

那這二三十年的折騰,等於白玩。

大順和英國不一樣。

英國開戰,要國會許可。

大順開戰,皇帝的話。

開戰是沒有問題的,關鍵是如何保證開戰之後,有一個強大的階層,支持戰鬥到底?不只是精神上的,更是金錢上的、真正的真金白銀的支持?

這場戰爭的本質,是大順的資產階級,和英國的資產階級的決戰。

贏了吃肉。

輸了吃屎。

那麼,現在大順的資產階級,是否有能力和英國的資產階級一戰?

顯然,還差點氣候。

那怎麼辦?

擴大新興階級的人數,或者說,擴大與海外貿易息息相關的新興階級的人數和經濟力量。

大鹽商是不是資產階級?

顯然是。

但是劉鈺可以依靠的力量嗎?

顯然不是。

對英開戰,這些大鹽商有什麼好處?一丁點都沒有,反而因爲朝廷需要錢,可能還要壓榨他們。

那麼,誰纔是能在不久後必然因爲奧普矛盾、俄普矛盾、英西法中殖民地矛盾爆發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堅決支持打到底的人?

很顯然,是做海外貿易的,做陶瓷的、做絲綢的、做茶葉的、做棉布的等等。

他們會在一戰爆發初期,大順沒有參戰的時候,享受到戰爭的紅利,憑藉武裝中立同盟的走私盛宴,烈火烹油。

然後,他們也將在“上黨歸趙”,大順對英開戰後,立刻感受到貿易斷絕、中途劫船、商品賣不出去的巨大危機。

只有到那一刻,他們才明白,什麼叫資產階級需要祖國。

他們纔會選擇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發國債就買、徵用水手就給。

因爲他們明白,只要打贏,借的國債,全都能還!

只要打贏,他們就能再度享受走私盛宴那樣的狂歡,而且比那個還美。

中途停戰?不可能的,不把自己的全部家底全扔進去之前,誰也停戰不起。

這是大順和英國的戰爭嗎?

不,戶政府不會出一分錢的,就算皇帝逼着他們出錢,也逼不長久。

大順不會爲了歐洲之戰,徵三餉,毀滅自己的執政基礎,去爲根本不是大順統治階級的新興階層而戰。

這壓根不是大順可以發揮全部國力的一場戰爭。

這只是一場大順的新興階級和英國的戰爭,好在有俄、法、奧、西、荷這些盟友。

這場戰爭想要持續,或者想要在大順不被反對,就必須不能用戶政府的錢。

一分錢都不能用。

所以,劉鈺必須要讓更多的資本,流向松江府,繼續擴充松江府的新興階層。不惜廢掉淮安、揚州,使得資本涌入松江府,完成白銀紙幣化,完成新興階層的快速成長。

構建一下幾乎是全面外向型經濟的、和英國差不多大小、差不多人口的地方。

包括淮南的棉花田、南洋的種植園、松江府的新興紡織業、造船業、京畿周邊的重工軍火業。

逼着他們到時候毀家紓難熱愛祖國,出錢打滿全場,直到分出勝負。

逼着他們買國債,逼着他們換紙幣以備超發,逼着他們把資本匯聚到松江府做真正的金融中心方便發債。

而這,就是劉鈺非要把揚州淮安廢掉的原因,讓那些資本,擠到松江府,準備到時候……發債,借錢。

打到沒錢。

贏了還債,做帝國主義堅強堡壘,逼歐洲革命,點亮歐洲反封建之火,加速啓蒙;輸了自己革命,做必然被鎮壓的先驅之火,因爲輸了大順必然裁撤嚴重超額的海軍,賴掉軍餉,水兵起義,新興階級武裝討債,留下啓蒙火種。

(本章完)

第671章 伐韓?伐蜀?(中)第1173章 備戰(十二)第1387章 凡爾賽和約(十四)第1226章 開戰(五)第873章 “不正當”競爭(五)第1402章 遷徙路(五)第1384章 凡爾賽和約(十一)第918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二)第574章 領導權第1018章 全都裝傻(中)第887章 看懂了史書的傳教士第162章 非是養死士第1392章 凡爾賽和約(十九)第309章 無夷可徵的徵夷大將軍第9章 翻譯問題第1194章 木牛流馬(一)第44章 三百年後第1042章 國運(下)第1487章 終章 九三年(五)第180章 因地制宜第664章 分贓大會(一)第986章 止步(上)第842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四)第1325章 破滅的第一版山巔第860章 最終還是看天意(下)第304章 這一年,世界的軸心在京城(下)第1454章 最終的鬧劇(一)第312章 偶然第545章 難題第79章 以朝鮮爲跳板第1054章 站臺第442章 打人還要被感謝第796章 工商局第56章 埋伏第393章 一人可當兩萬兵第605章 懷念過去(上)第713章 活路第1436章 分歧(二)第1453章 “帝”(五)第715章 歸義軍(中)第274章 孃家舅舅第1267章 攻防心理(二)第797章 爲跑路做準備第137章 澤被後世的遺產第768章 真正的雪中送炭(上)第590章 借頭一用,以平民怨第243章 泰興十六年的變化(下)第660章 對抗性和非對抗性矛盾(上)第747章 巴達維亞新政(八)第821章 大事成矣(八)第1373章 裡病外治(九)第1184章 區別很大第700章 反圍城第1343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三)第654章 你只是枚棋子(七)第1406章 遷徙路(九)第105章 正義使者第430章 權謀第333章 禮部談利 軍方談禮第720章 下南洋到底爲了啥(下)第1164章 備戰(三)第344章 商人招恨第1392章 凡爾賽和約(十九)第1009章 親不親第1399章 遷徙路(二)第156章 新思維第411章 出奇第423章 勸說第1175章 啓蒙躍進年(上)第1221章 大忠臣(下)第1208章 洋務運動式思維第1358章 國富論(一)第106章 喊最響的口號第64章 笑與悲第374章 送禮的格局第752章 表演戰(二)第308章 禮法還是利益第1104章 工業革命(十七)第1359章 國富論(二)第704章 海戰(二)第1451章 “帝”(三)第46章 哈士奇第1397章 強迫去過好日子(下)第46章 哈士奇第1325章 破滅的第一版山巔第655章 兩幅面孔第1185章 再度被坑的法國第1028章 割裂(六)第617章 許願第382章 春秋大夢第892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三)第846章 雙贏(上)第37章 大膽的想法第311章 滿BUFF皇子第169章 之所以在意海防第621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二)第1014章 表彰大會第657章 光榮復辟(中)第852章 一分錢難倒天子(二)第767章 擴大影響力
第671章 伐韓?伐蜀?(中)第1173章 備戰(十二)第1387章 凡爾賽和約(十四)第1226章 開戰(五)第873章 “不正當”競爭(五)第1402章 遷徙路(五)第1384章 凡爾賽和約(十一)第918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二)第574章 領導權第1018章 全都裝傻(中)第887章 看懂了史書的傳教士第162章 非是養死士第1392章 凡爾賽和約(十九)第309章 無夷可徵的徵夷大將軍第9章 翻譯問題第1194章 木牛流馬(一)第44章 三百年後第1042章 國運(下)第1487章 終章 九三年(五)第180章 因地制宜第664章 分贓大會(一)第986章 止步(上)第842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四)第1325章 破滅的第一版山巔第860章 最終還是看天意(下)第304章 這一年,世界的軸心在京城(下)第1454章 最終的鬧劇(一)第312章 偶然第545章 難題第79章 以朝鮮爲跳板第1054章 站臺第442章 打人還要被感謝第796章 工商局第56章 埋伏第393章 一人可當兩萬兵第605章 懷念過去(上)第713章 活路第1436章 分歧(二)第1453章 “帝”(五)第715章 歸義軍(中)第274章 孃家舅舅第1267章 攻防心理(二)第797章 爲跑路做準備第137章 澤被後世的遺產第768章 真正的雪中送炭(上)第590章 借頭一用,以平民怨第243章 泰興十六年的變化(下)第660章 對抗性和非對抗性矛盾(上)第747章 巴達維亞新政(八)第821章 大事成矣(八)第1373章 裡病外治(九)第1184章 區別很大第700章 反圍城第1343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三)第654章 你只是枚棋子(七)第1406章 遷徙路(九)第105章 正義使者第430章 權謀第333章 禮部談利 軍方談禮第720章 下南洋到底爲了啥(下)第1164章 備戰(三)第344章 商人招恨第1392章 凡爾賽和約(十九)第1009章 親不親第1399章 遷徙路(二)第156章 新思維第411章 出奇第423章 勸說第1175章 啓蒙躍進年(上)第1221章 大忠臣(下)第1208章 洋務運動式思維第1358章 國富論(一)第106章 喊最響的口號第64章 笑與悲第374章 送禮的格局第752章 表演戰(二)第308章 禮法還是利益第1104章 工業革命(十七)第1359章 國富論(二)第704章 海戰(二)第1451章 “帝”(三)第46章 哈士奇第1397章 強迫去過好日子(下)第46章 哈士奇第1325章 破滅的第一版山巔第655章 兩幅面孔第1185章 再度被坑的法國第1028章 割裂(六)第617章 許願第382章 春秋大夢第892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三)第846章 雙贏(上)第37章 大膽的想法第311章 滿BUFF皇子第169章 之所以在意海防第621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二)第1014章 表彰大會第657章 光榮復辟(中)第852章 一分錢難倒天子(二)第767章 擴大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