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離開體系只是普通人

第521章 離開體系只是普通人

“這位兄弟,你們手裡有多少槍?”

黃班知道現在最缺的就是武器,他們沒有足夠硬的人際關係,很難搞到槍。

城中甲必丹連富光的弟弟連捷光,倒是搞了幾條,但他哥哥那邊不出面,也着實搞不到更多。

黃班也不信任城裡的那幾個有名望的人,這種感性的不信任是對的。歷史上的大屠殺,就是連富光的傳兵令挨家挨戶叫的華人的門,叫他們不要出來、不要參與叛賊的暴亂,另外把武器收繳到門口,導致屠殺的時候城裡的那羣人毫無還手能力。

沒辦法聯絡有錢有勢的,缺乏武器,真要是打起來,心裡還真就沒底。

“槍……有個幾十條吧。我手底下的弟兄,都是好手段。有道是,兵不在多。班哥這邊也先找一些信得過的好手,咱們湊一湊。人要是太多,反倒是容易亂。”

樞密院派去的人知道荷蘭人對華人提防的很嚴,不準華人服兵役,也不准他們摸槍參與軍事訓練,寧可用爪哇人。

主要原因就是爪哇人太窮,而華人太富。有錢的和有槍桿子的,不能是同一撥人,這是分而治之的殖民統治手段。

糖廠裡藏着一批槍,而且還都是上等的英國貨,褐貝斯。花了真金白銀買的,沒有大順兵工廠的槍。

因爲大順的火槍血統,火繩槍是薩非波斯的、燧發槍是法國的,拿着大順的槍,一看血統就能看出來。

樞密院也是有心噁心英荷關係,花錢弄的褐貝斯,還僞造了一些英文的書信放在糖廠裡。

孩兒軍和樞密院這邊的人並不太多,但都是可以做軍官的。糖廠裡也有一些接受過簡單軍事訓練的人,但並沒有摸過槍,怕走漏消息。

黃班這邊雖不知道這些人來自何處,但聽說有槍,還有幾十條,而且手底下的兄弟都會玩槍,心裡也就有了些數,知道這些人不是一般人。

但到底是哪邊的,黃班並不知曉。

這地方魚龍混雜,可能是海盜、海賊、婆羅洲那羣挖金子的、亦或是其餘西洋國的、給各個地方的政權當僱傭兵的,都有可能。

不過管他們是哪邊的,這時候能和自己這些人站在一起,就是朋友。日後的事,日後再說。

“既如此,那咱們就先把手底下能打的弟兄叫到一起,湊個二三百人。會用火銃的編一隊,不會用的就用砍刀和矛頭子。事不宜遲,咱們傍晚在糖廠見。”

“行!”

幾方的人說定了,各自離開前去準備。

樞密院的人回到了糖廠,從藏着的木箱裡把幾十條嶄新的褐貝斯拿出來,又把紙包的鉛彈取出,分發了下去。

當年在阿爾泰山北麓之戰裡擊斃了小策凌敦多布而立了功、被編入孩兒軍有了良家子身份的張三彪,已經不再是那個軍中的半大孩子鼓手了。

編入孩兒軍成爲皇帝親軍後,又被派到了南洋蟄伏,數年過去,肩膀寬了,臉也黑了,再不是那個帶着軍帽要時不時擁用手往上推一下怕擋眼睛的孩子。

摸着熟悉但又有些不太一樣的火槍,摸了摸黃銅的槍機,忍不住笑道:“手裡有槍,心就不慌。恁孃的,這英國的槍還真不錯。當年跟着練兵使操練的時候,我們一開始拿的還是棍子。”

糖廠裡的人既有樞密院這條線上的,也有皇帝親軍孩兒軍這邊的,但十七八個人大多都是劉鈺帶出來的。

有叫練兵使的、有叫學宮督辦的,有叫節度使的、有叫鷹娑伯的,聽着稱呼,就能大約知道是什麼時候去的威海、也就多半能猜到到底是因爲立功被編入皇帝親軍的、還是靖海宮官學出身走參謀如樞密院路線的。

能被抽調蟄伏在南洋的,都不是尋常人。但張三彪這種戰場走狗屎運擊殺了小策凌敦多布的功勳,也不是誰都比得上的。他年紀最小,這裡的人也都知道他的名字是劉鈺起的,平日裡衆人也都對他多加照看。

樞密院派去的、在這裡做頭領的便笑道:“可惜了,三彪啊,你這原來是敲鼓的。這羣人敲鼓可是沒用。都沒練過,聽不懂鼓點。這仗,可不好打。”

張三彪也點點頭,知道威海練兵最重要的就是隊列和紀律,開槍反在其次。大順軍改後的戰術體系,就是要求快速變陣和縱隊高機動性,對齊射射速的要求並不是太高。

這些人要麼是科班出身,要麼是戰場上活下來立了功被抽調入皇帝親軍的老兵,別看之前嘴上說的輕鬆、伏擊一手,可其實一個個心裡都沒底。

這些沒有受過訓練的華人,短期之內很難成軍。

“我二哥不是在軍艦上做槍炮長嘛。他就說,軍艦上的人,一個個好勇鬥狠,可誰都知道,離開了夥伴,啥也不是。靠的還是整個的體系。他這個槍炮長不會開船、船長也未必會打炮。”

“咱們這羣陸軍裡的人也是一樣。如今再無關張那樣的萬人敵,哪怕是軍官,若是手底下沒有一羣訓練過的兵,也啥也不好乾。荷蘭人這邊經常訓練,咱們也沒炮,還真不好打。我們平準部之亂的時候,也是靠炮兵,說實在是,我還真沒打過沒有炮兵的仗。”

張三彪說他們這些人只能依靠現有的體系,又說沒打過沒有炮兵的仗,一字字正說在了衆人的心坎裡。

真正能打的也就他們十幾個人,真要是有大順新兵營的兵補充來,這些人都能當個連長。

可沒有新兵,還要靠那些沒打過仗、甚至沒摸過槍的南洋華人,他們的手段就很難施展出來。操典背的熟、兵書讀的透,可沒有訓練好的士兵,沒有配套的體系,似乎什麼都不好做。

樞密院那邊的人忍不住嘆息道:“怨不得自古以來用兵之強無有過於淮陰者,就是如此啊。淮陰侯能拿一羣新兵蛋子打勝仗,這纔是真正的過人之處。不過想想也是,我要是有這本事,我不就有淮陰侯的本事了?”

“事已至此,也沒別的辦法了,硬着頭皮上吧。朝廷那邊的人應該很快就來的,在來之前,至少得打一場勝仗,叫荷蘭人不敢動手,縮在巴城裡。拖到朝廷的人來,咱們的事就算是辦完了。”

寬了一下衆人的心,衆人也知道盡人事、聽天命,一個個都安靜下來。或是仔細檢查自己火槍上的槍機,或是擦一下燧石試一試火星。

等到傍晚,黃班、連懷觀等人帶着的精悍之輩也都到了。

一進門,黃班就感覺出來這些人絕對是行伍出身的,身上沒有那種他們這羣混江湖的所謂悍勇之氣,而是一種呆若木雞的遲鈍。

知道要和荷蘭人幹一仗,黃班手底下的心腹兄弟,都是摩拳擦掌,躍躍欲試,一個個興奮之情溢於言表。

而糖廠裡的這十幾個人,倒像是大仗和吃飯拉屎睡覺沒什麼區別。黃班等人進來之後,他們還是淡然地在那擦槍,既不害怕也不興奮。

一看這架勢,黃班小聲問連懷觀道:“這幾位兄弟,到底是什麼來路?”

連懷觀心知肚明,卻只道:“我也不知具體的來路。但都是有本事的、爲人也是性情中人,便結交了一番。”

黃班將信將疑,知道問了也不會說,便也不再多問,而是和樞密院派來的頭目道:“這位兄弟,我已經把手底下膽氣壯、練過幾年的都帶過來了。你看看如何?”

一旁正在那默默地用夾子融鉛夾子彈的張三彪擡頭打量了幾眼,心道這些人可不行。

當年在威海練兵的時候,大人只說最好的兵,要練到呆若木雞的程度。

啥叫呆若木雞?肩膀挨着肩膀的燧發槍線列,鉛彈一下子把同袍的腦袋打碎了,血和腦漿子濺了一臉,都要木然地聽着鼓點往前走,看都不看一眼在一個馬勺裡攪飯的弟兄,這纔是此時的強軍。

這些人距離呆若木雞可差得遠了,和那羣府兵差不多,打打順風仗還行,真指望他們抗線對射,絕對不行。

那羣府兵就是,打仗之前嗷嗷叫,抗線扛不住直接開溜,搶戰利品一個頂三,追擊潰逃的敵軍一個人能砍的腦袋掛滿馬背,進攻不順則跑的比誰都快。

樞密院那人更是科班出身,張三彪都能看出來的事,他自是一眼就能看出來。只是這時候也不好打擊衆人的熱情,便道:“來了便好。摸過槍的找出來,把槍領了。”

說完,揮揮手,叫人擡來了槍。

黃班一看這嶄新的火槍,再看看火槍上刻着他認不得的英文字母,心下更奇,心道這羣人到底是何等來歷?

不過肯定不是荷蘭那邊的,荷蘭人沒有理由搞的這麼麻煩。抓人,只需要出臺個法令:華人都抓。那依舊可以說,巴達維亞是講法律的。

黃班自己摸過槍,自去領了一支,剩下一些人也挑出來一些摸過槍的。

“你們會用嗎?這幾日咱們就先在糖廠裡,學學用槍,這裡僻靜,外面叫人看着,也不會有人發覺。”

說罷,給後面的幾個人使了個眼色,幾個做過斥候的提着槍便出去把守,行動起來行雲流水,一看就是在行伍裡混過的。

拿着槍的人,雖說都摸過槍,但未必摸得都是燧發槍,很多都是用過火繩槍、鳥銃之類的,這燧發槍只是見過荷蘭士兵用,自己可還真不會用。

好在當初選的這個糖廠,連帶着甘蔗園,都在郊區的偏僻處,外面有大片的樹林,正可以遮蔽槍聲。

拿出當年訓練新兵的手段,免去了隊列和紀律練習,只是交這些人如何裝填、開火和瞄準。

…………

城中。

巴達維亞總督正在聽取連富光和威廉·克拉斯的建議,要擒賊先擒王,先把帶頭鬧事的幾個華人奴工中有威望的領袖人物抓起來拷打。

“總督大人,只要把領頭的幾人抓起來,剩下的那些人就是一羣綿羊,不會出什麼亂子的。”

“我們城內的人,都很支持總督大人清理烏衫黨和無褲黨的舉動,這是維繫巴達維亞治安的正確手段。”

連富光很認真地向總督提出了建議,希望自己的建議,能夠讓總督知道,他們和城外那些人雖然都是華人,但絕不會是一路人。

(本章完)

第19章 高高舉起,輕輕放下第1217章 輪臺之思(四)第1516章 終章 九三年(卅四)第692章 從零到一的貶值第114章 科學院的設想第597章 下西洋第498章 天朝邊界論第1323章 貿易割裂第111章 廷議菜市場第10章 找茬第454章 半殖民地第205章 入營第1314章 逼着商人賺錢(中)第1462章 最後的鬧劇(九)第1310章 死與復仇(三一)第459章 馬關換約二十八條第684章 偷樑換柱第447章 幕府的底線第726章 昨日投名狀 今日罪名簿第569章 金錢操控輿論第798章 僞赤子的人設第2章 枯燥第653章 你只是枚棋子(六)第1161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六)第1037章 大獲成功(二)第1366章 裡病外治(二)第26章 鍍金第1467章 最後的鬧劇(十四)第421章 混亂第454章 半殖民地第372章 當假裝外面世界不存在已成習慣第1256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二)第963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九)第759章 憂慮不安第578章 信了個寂寞第632章 貴圈真亂第1486章 終章 九三年(四)第545章 難題第512章 使民之力第56章 埋伏第953章 步步危機第1495章 終章 九三年(十三)第760章 毛遂自薦第1055章 小麻煩第799章 時代的浪漫(上)第1509章 終章 九三年(廿七)第993章 直鉤第1072章 惡龍殘影(七)第131章 以霸道 興王道第1442章 歪經已成(上)第1182章 剃鬚 易服第670章 伐韓?伐蜀?(上)第33章 邊軍第1111章 上國心態(五)第433章 宜緩不宜急第823章 大事成矣(十)第720章 下南洋到底爲了啥(下)第282章 放鬆第951章 撒旦與震旦第340章 宿命第37章 大膽的想法第1155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第475章 守土官長第550章 澳門的蝴蝶(中)第1198章 木牛流馬(五)第1058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二)第664章 分贓大會(一)第447章 幕府的底線第1279章 特色第857章 決心第1196章 木牛流馬(三)第51章 小小批評第666章 分贓大會(三)第1459章 最終的鬧劇(六)第863章 妄想第1353章 英國的總崩潰(二)第686章 距離“仁政”差一年第587章 不平等第1221章 大忠臣(下)第863章 妄想第490章 回威海的第一件事第143章 信不由中,質無益也第424章 臥薪嚐膽還是毫無骨氣第1487章 終章 九三年(五)第892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三)第989章 拍馬屁(中)第1464章 最後的鬧劇(十一)第1192章 還得靠爭霸第1201章 木牛流馬(八)第833章 中荷友誼(下)第1378章 凡爾賽和約(五)第439章 回援第111章 廷議菜市場第1432章 鴆酒 解藥(中)第1145章 最後的佈置(六)第502章 棄用朱子學的危機第1104章 工業革命(十七)第998章 看得見的手第1253章 復辟的代價(下)第609章 最後的集權嘗試
第19章 高高舉起,輕輕放下第1217章 輪臺之思(四)第1516章 終章 九三年(卅四)第692章 從零到一的貶值第114章 科學院的設想第597章 下西洋第498章 天朝邊界論第1323章 貿易割裂第111章 廷議菜市場第10章 找茬第454章 半殖民地第205章 入營第1314章 逼着商人賺錢(中)第1462章 最後的鬧劇(九)第1310章 死與復仇(三一)第459章 馬關換約二十八條第684章 偷樑換柱第447章 幕府的底線第726章 昨日投名狀 今日罪名簿第569章 金錢操控輿論第798章 僞赤子的人設第2章 枯燥第653章 你只是枚棋子(六)第1161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六)第1037章 大獲成功(二)第1366章 裡病外治(二)第26章 鍍金第1467章 最後的鬧劇(十四)第421章 混亂第454章 半殖民地第372章 當假裝外面世界不存在已成習慣第1256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二)第963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九)第759章 憂慮不安第578章 信了個寂寞第632章 貴圈真亂第1486章 終章 九三年(四)第545章 難題第512章 使民之力第56章 埋伏第953章 步步危機第1495章 終章 九三年(十三)第760章 毛遂自薦第1055章 小麻煩第799章 時代的浪漫(上)第1509章 終章 九三年(廿七)第993章 直鉤第1072章 惡龍殘影(七)第131章 以霸道 興王道第1442章 歪經已成(上)第1182章 剃鬚 易服第670章 伐韓?伐蜀?(上)第33章 邊軍第1111章 上國心態(五)第433章 宜緩不宜急第823章 大事成矣(十)第720章 下南洋到底爲了啥(下)第282章 放鬆第951章 撒旦與震旦第340章 宿命第37章 大膽的想法第1155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第475章 守土官長第550章 澳門的蝴蝶(中)第1198章 木牛流馬(五)第1058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二)第664章 分贓大會(一)第447章 幕府的底線第1279章 特色第857章 決心第1196章 木牛流馬(三)第51章 小小批評第666章 分贓大會(三)第1459章 最終的鬧劇(六)第863章 妄想第1353章 英國的總崩潰(二)第686章 距離“仁政”差一年第587章 不平等第1221章 大忠臣(下)第863章 妄想第490章 回威海的第一件事第143章 信不由中,質無益也第424章 臥薪嚐膽還是毫無骨氣第1487章 終章 九三年(五)第892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三)第989章 拍馬屁(中)第1464章 最後的鬧劇(十一)第1192章 還得靠爭霸第1201章 木牛流馬(八)第833章 中荷友誼(下)第1378章 凡爾賽和約(五)第439章 回援第111章 廷議菜市場第1432章 鴆酒 解藥(中)第1145章 最後的佈置(六)第502章 棄用朱子學的危機第1104章 工業革命(十七)第998章 看得見的手第1253章 復辟的代價(下)第609章 最後的集權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