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論跡

第167章 論跡

劉公島上,新建不久的講堂內,第一批學習如何種地瓜、挖菜窖的軍官們坐在那等着劉鈺。

如同平日裡上課一樣,輪值班長和輪值紀委等到劉鈺到來後,喊了一聲起立。

不等這些人如平時一般喊一聲老師好,劉鈺就先壓手讓他們坐下。

“今日的課,非是正常的軍務。如今新兵還在吃飯恢復,暫時不練兵,就當是大假期。不用如此正式。”

“想必你們也知道要學什麼。說起來,你們也不是儒生,沒有什麼稼穡百工之事君子不齒的想法。多數都是良家子出身,自小就算沒下過地,也見過家人下地,學這個應該也快。”

“日後平定了準噶爾,恢復漢唐西域舊地,說不定就要在那屯田。多學點,日後用得上,都好好學啊。”

黑板上,巨大的“該嚴肅時嚴肅、該活潑時活潑”幾個大字貼着,校訓之下,聽到不是正式的課程,衆人也都開起了玩笑。

“劉大人,你要這麼說,誰還認真學啊?這學的越認真,到時候劉大人本本上一記,誰學的最好誰去西域屯田,那不是欲哭無淚嗎?誰願意去那鬼地方?”

“就是啊,大人這麼說,我們可都不敢學了。”

百十個人就在那鬨笑,劉鈺罵道:“這東西又沒多難。學的好我倒是不會記,學不好我可能就得記一筆:此人腦子笨拙,學習新事物極難,也就適合當個哨總、守旅,不建議日後升遷!”

雖知道劉鈺就是在開玩笑,這羣人也都不敢不學,一個個老實了許多。

學起來倒真的不難,他們自小都在營學學過,理解能力還是很高的。種地瓜、挖菜窖這等事,也就三五天就能學會。

看着劉鈺捧着厚厚的、前幾天詢問老農編寫的《地瓜種植與保存》,衆人心下也是佩服。

講堂裡既有陸軍也有海軍,兩邊涇渭分明,雖不說到了分出星野的地步,卻也各自聚在一起。

陳青海提着筆,同桌的杜鋒小聲道:“大人講的這些東西,青海兄也不必記。過幾天,保準的,這本《地瓜種植與保存》就得刊印成冊。”

一聽這話大有道理,趁着劉鈺講完的間歇期,陳青海也小聲和杜鋒嘀咕道:“幸好咱們不用去屯田。軍艦可開不到西域去。杜兄,我聽說你在北邊受過陛下的嘉獎?陛下親自授過勳?你怎麼想到來這學種地瓜……呃,不是,來考靖海宮?你這可是咱們靖海宮官學裡獨一份啊,先考上了武德宮,又來報考的。”

杜鋒心想這事可不能跟你說,不過想着劉鈺當初的話,如今看來似乎頗有些遙遙無期,不禁有些鬱悶。

如今碼頭裡就還三艘訓練艦,前些日子又造了一艘,這回比上兩艘都大。軍艦可還遙遙無期,忍不住嘆了口氣。

這些日子跟着饅頭猛學拉丁文,還時不時給白令、切里科夫等教官送點禮,海上的本事自認也學到了不少,只可惜無用武之地啊。

前幾天法蘭西國的人又來了一次,倒是說軍艦的事已經定下來了,而且法蘭西國國王也會在不久派出一個使團前來。但聽說因爲要等季風,船要到明年春天才能開到,使團更是不知道要到什麼時候來。

聽說還有幾名法蘭西國的海軍教官,還有個少校,大約是“守旅”這樣級別的軍官要來。也不知道來的軍官會不會拉丁語,這要是不會,豈不是自己還要去學法語?

想想就一陣頭疼。

去年去海參崴,自己沿途表現不錯,測緯度、測風向、測航速、畫海岸線圖,都評了個上上。然而陳青海和饅頭的考評還是壓着他,靖海宮裡都在傳言,很可能馬上要到貨的兩艘法國巡航艦的實習艦長,就得是米子明和陳青海。

雖然可能還要訓練很長一段時間,據說兩艘軍艦都配備了水兵和軍官,都要一對一的再度學習。

但這事兒想想應該也差不多。考慮到自己應該算是大人的“嫡系”,似乎也有可能爭一爭,但走邪門歪道肯定不行:切里科夫能收禮,大人肯定不收。

正是一步快、步步快。想着那批羅剎人裡也有會法語的,杜鋒心想他孃的這個月的薪水全都買酒,先走一步,去跟羅剎人學學法語吧。

“娘了個腿的,老子命怎麼這麼苦?太宗皇帝說考武德宮要學幾何測繪,老子就強忍着不痛快死命學;如今又要學拉丁文,又要學法語……進死恁孃的,這法蘭西語不知道是不是也特娘分陰陽性?Suos cultores scientia coronat,老子一點也不想尋求你,只是老子想當官不得不尋求你,狗孃養的知識……”

正琢磨着呢,嘴裡就在那和陳青海嘀咕着一些別的,粉筆頭嗖的一下準確命中了他的腦袋。

“杜鋒,站起來。回答我,地瓜收穫後是否可以直接貯存?”

“呃……”

眼光一瞟,見旁邊的饅頭悄悄擺了下手,便道:“不能。”

“那紅薯窖的口大了好還是小了好?”

再瞟一眼,見饅頭用手勢做了個海軍炮戰時候的旗語比劃,擺了一個“戰列艦”的意思,下意識地道:“越大越好!”

剛說完就知道上當了,村社裡都種土豆養豬,有的是地,每年餵豬的土豆要是能運出來就能夠文登州吃幾天的,當然知道儲藏窖口越小越好。

果然,一陣鬨笑,就聽劉鈺笑罵道:“你等着將來去南贍部洲種地瓜吧!”

…………

秋分早、霜降遲、寒露種麥正當時。轉眼八月秋草黃。

寒露已至,文登城中久違的歡慶之聲再度揚起,吹拉鼓樂,州牧白雲航親自提着牛鞭,穿着官服,在一片農田裡扶着耬車,旁邊都是等着秋種的瘦弱菜色的農夫。

當牛局的牛披紅掛綵,爲了防止農戶殺牛吃而官養的耕牛終於放了出來。

朝廷下撥的麥種也已經分發出去。

按照劉鈺所說:當官的有時候辦事不過腦子,本來麥子必然會漲價,結果節度使下令各地海運販糧的不得超過每石一兩五,還扣押了兩艘船強買強賣,結果現在倒好,一艘商船都不來了,商人又不是慈善家,就指望高價賣一筆呢,官府既然強行定價,那大不了不運了嘛。

這回可好,只能靠官方從各地籌集了一批種子糧運送過來,遠遠不夠全部播種的,一些地方的私人種貸已經漲到了“借一還四”的地步。

雖有這樣那樣的不足,可終於盼到了秋種的季節。

六月末種下的地瓜還未收穫,可以再熬幾天,以備收穫過冬。

這幾個月吃了不少地瓜葉子、綠豆葉子,配上朝廷發的賑濟糧、加上劉鈺多次幫忙把權力延伸到村,總算是把糧食都完善地分配了下去。

地瓜不多,綠豆不多,胡蘿蔔也不多,但至少能熬過這個冬天,不至於青黃不接。

只要熬到了明年麥收,如果天氣不再這麼詭異,文登就算是熬過來了。

白雲航扶着播種的耬車,心裡美滋滋。

膠遼整個地區,不算遼南,就文登州表現的最好。沒有大規模流民,沒有大規模餓死的路倒,據說有些縣屍骨滿地,馬車走過,咔咔直響。

熬到現在,還遠沒到結束的時候,距離麥收還有七八個月,這纔是最難熬的日子。連樹葉子都沒得吃,因爲冬天了。

朝廷又撥了一批糧米,然而其餘州縣沒有軍隊幫忙,耗損、截留和漂沒非常嚴重。

文登則因爲種植了一批救荒的作物,而且推廣的速度“驚世駭俗”——給白雲航的嘉獎聖旨上就是這麼寫的。

一想到皇帝親自嘉獎表彰的聖旨,白雲航扶耬車的手不由猛捏了一把,手背上的血管青筋都露了出來。

不但有聖旨獎勵,皇帝還御筆親提了一個大字,以茲鼓勵。

“能”

這個字很重,很重。

看着麥田旁鬱鬱蔥蔥的地瓜秧、綠豆和胡蘿蔔葉,白雲航知道自己欠了劉鈺一個好大的人情,一個比皇帝御筆的“能”字還重的人情。

攤丁入畝的事他還沒有向上說,但他已經決定賭一把大的了。

象徵性地耕種了一點麥田,在一陣鞭炮聲中,爲官的百姓都跪了下來。

“白青天!”

“永不忘白大人活命之恩!”

一陣陣的歌頌讚美,白雲航並無多少感動,他在意的不是百姓的感激,而是皇帝的讚許。

擠出了一絲感動的淚水,白雲航衝着跪在地上的百姓道:“快快請起,快快請起。都言父母官,可正是百姓苦耕,國家纔有糧米,我等纔有俸祿。諸位鄉親,莫要這般……我也不過是盡人事罷了。”

下去扶起幾位跪在前面的老者,白雲航用衣袖擦了擦已經快要乾了的眼睛,朗聲道:“諸位,諸位!節氣不等人,如今不是感激的時候,還請諸位趕緊回去耕種。朝廷的麥種已經發了下來,各家的耕牛也已到位,劉大人也暫借了各村馬匹,可不要耽誤了農時啊!”

“散了,散了,都散了吧,快快去耕種。明年必是好年景!”

衆人又衝着他磕了個頭,這才起身,十幾家一起牽着當牛局下發的耕牛,或是牽着一些根本不怎麼會耕田但多少能省些力氣的戰馬,拉着新成立的名字古怪的“北方工業商會”製作的耬車等器械,奔向了各家的田地,祈求着明年大豐。

回到衙門,白雲航在最後的猶豫結束後,提筆寫下了“請試行攤丁入畝疏”幾個字,作爲開頭。

(本章完)

第844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六)第1116章 脈絡第657章 光榮復辟(中)第375章 可笑狂言第175章 狡兔三窟第1311章 死與復仇(三二)第347章 君子聖徒第402章 這還得了?第1408章 土豆和向心力(上)第1469章 最後的鬧劇(十六)第73章 法理問題第873章 “不正當”競爭(五)第1029章 不公第759章 憂慮不安第88章 變革的第一抹漣漪第58章 學習?學個屁!第269章 俄國需要一位明君第478章 看破第1157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二)第1270章 攻防心裡(五)第1072章 惡龍殘影(七)第1174章 備戰(十三)第248章 鎖鏈第993章 直鉤第386章 黃道婆計劃第790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七)第834章 同病相憐第1章 鐘鳴鼎食之家第264章 金刀計第146章 我把我寫給你看第501章 宗法殖民體系第219章 假裝君臣共治第293章 第三種可能第1278章 夷丁第174章 僭越第945章 南洋印度貿易區(下)第661章 對抗性和非對抗性矛盾(下)第1180章 孟加拉關稅戰爭第680章 隱喻(上)第494章 不當靖海侯第532章 巴達維亞“蘇丹”的理解能力第282章 放鬆第1489章 終章 九三年(七)第295章 自信的開端第794章 憧憬(下)第279章 中轉港的尷尬地位第1099章 工業革命(十二)第25章 前朝舊事今日師第593章 資本的去向第100章 槍和槍第1192章 還得靠爭霸第1084章 破立之困(一)第44章 三百年後第224章 預備役和實學第1086章 破立之困(三)第305章 外交無用論第1115章 上國心態(九)第87章 混亂 曙光第1332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三)第517章 城裡城外(上)第349章 死國矣第930章 覺醒(二)第203章 奇襲第28章 初來乍到第1411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二)第69章 奇怪的要求第834章 同病相憐第557章 一戰前夜 命運的交匯(三)第1135章 假裝心懷社稷第357章 有貨,真的可以爲所欲爲第3章 出事了第1417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八)第246章 探險隊第840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二)第1277章 屬性相剋(下)第1017章 全都裝傻(上)第247章 海參崴第1508章 終章 九三年(廿六)第863章 妄想第1111章 上國心態(五)第1386章 凡爾賽和約(十三)第336章 無中生有第233章 壟斷權第997章 量身定製第862章 好事第81章 麻桿打狼兩頭怕第1021章 事物的兩面性(上)第304章 這一年,世界的軸心在京城(下)第521章 離開體系只是普通人第80章 開個小洞第96章 未雨綢繆第1296章 死與復仇(十七)第1313章 逼着商人賺錢(上)第611章 十八路諸侯準壞事第1499章 終章 九三年(十七)第657章 光榮復辟(中)第729章 最後的平靜第448章 雞蛋的大頭和小頭第1489章 終章 九三年(七)第1201章 木牛流馬(八)
第844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六)第1116章 脈絡第657章 光榮復辟(中)第375章 可笑狂言第175章 狡兔三窟第1311章 死與復仇(三二)第347章 君子聖徒第402章 這還得了?第1408章 土豆和向心力(上)第1469章 最後的鬧劇(十六)第73章 法理問題第873章 “不正當”競爭(五)第1029章 不公第759章 憂慮不安第88章 變革的第一抹漣漪第58章 學習?學個屁!第269章 俄國需要一位明君第478章 看破第1157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二)第1270章 攻防心裡(五)第1072章 惡龍殘影(七)第1174章 備戰(十三)第248章 鎖鏈第993章 直鉤第386章 黃道婆計劃第790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七)第834章 同病相憐第1章 鐘鳴鼎食之家第264章 金刀計第146章 我把我寫給你看第501章 宗法殖民體系第219章 假裝君臣共治第293章 第三種可能第1278章 夷丁第174章 僭越第945章 南洋印度貿易區(下)第661章 對抗性和非對抗性矛盾(下)第1180章 孟加拉關稅戰爭第680章 隱喻(上)第494章 不當靖海侯第532章 巴達維亞“蘇丹”的理解能力第282章 放鬆第1489章 終章 九三年(七)第295章 自信的開端第794章 憧憬(下)第279章 中轉港的尷尬地位第1099章 工業革命(十二)第25章 前朝舊事今日師第593章 資本的去向第100章 槍和槍第1192章 還得靠爭霸第1084章 破立之困(一)第44章 三百年後第224章 預備役和實學第1086章 破立之困(三)第305章 外交無用論第1115章 上國心態(九)第87章 混亂 曙光第1332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三)第517章 城裡城外(上)第349章 死國矣第930章 覺醒(二)第203章 奇襲第28章 初來乍到第1411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二)第69章 奇怪的要求第834章 同病相憐第557章 一戰前夜 命運的交匯(三)第1135章 假裝心懷社稷第357章 有貨,真的可以爲所欲爲第3章 出事了第1417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八)第246章 探險隊第840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二)第1277章 屬性相剋(下)第1017章 全都裝傻(上)第247章 海參崴第1508章 終章 九三年(廿六)第863章 妄想第1111章 上國心態(五)第1386章 凡爾賽和約(十三)第336章 無中生有第233章 壟斷權第997章 量身定製第862章 好事第81章 麻桿打狼兩頭怕第1021章 事物的兩面性(上)第304章 這一年,世界的軸心在京城(下)第521章 離開體系只是普通人第80章 開個小洞第96章 未雨綢繆第1296章 死與復仇(十七)第1313章 逼着商人賺錢(上)第611章 十八路諸侯準壞事第1499章 終章 九三年(十七)第657章 光榮復辟(中)第729章 最後的平靜第448章 雞蛋的大頭和小頭第1489章 終章 九三年(七)第1201章 木牛流馬(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