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2章 覺醒(四)

第932章 覺醒(四)

雖然這兩聲感謝,在劉鈺嘴裡,油腔滑調,很有些戲謔的滋味。

但對這些嘗試着開拓對歐直接貿易的商人而言,這兩聲感謝倒是真心實意的。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就如同在大順賣不出去咖啡一樣。

若是從零開始,恐怕這茶葉也會經過百餘年時間,才能在歐洲賣的這樣好,普及開來。

如果說,這前人栽樹,是葡萄牙人種下的種子。

那後續最重要的澆水,還真就是前些年曇花一現的奧斯坦德公司澆的。

不但因爲惡行競爭,澆出來一箇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使得茶葉在歐洲的銷售量,由原本的幾十萬斤,上升到現在的一兩千萬斤。

更因爲生閨女的事,使得英國至今還沒有取消茶稅。這是西洋貿易公司,甚至說,是大順和瑞典合作邁出向歐洲貿易第一步的基石。

在場的人很清楚,瑞典人就是搞往北美走私茶葉撈金的,也因此纔會被大順輕易卡住不得不和大順分股合作。藍旗國多大、人口多少,這些人心裡是有數的。那點人口卻買那麼多茶葉,除非藍旗國的百姓把茶葉當白菜蘿蔔用。

其實與瑞典合作的價值,不只是賺錢。

更是讓瑞典人死了上百人、沉了許多船探索出來的航線航路,大順沒花一分錢、沒死一個人就拿到手了。

從種種這些來看,在場的商人覺得劉鈺戲謔的這兩個“感謝”,其實也真的應該“謝一謝”這哈布斯堡家族。

這種戲謔之後,劉鈺又道:“如今前人栽的樹,咱們乘着涼。別的不提,只說這茶葉一項,其實咱們的公司已經完全有能力壟斷了。”

“壟斷嗎,大部分情況下,無非兩種。”

“一種是自由競爭,砸錢,降價,砸到對方破產,然後壟斷。”

“另一種嘛,叫行政干預。”

“咱們老祖宗有句話,叫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既然英國可以行政干預授予壟斷權、荷蘭可以、法國可以、瑞典可以、丹麥可以、普魯士可以、葡萄牙西班牙都可以,爲什麼本朝不能行政干預授權壟斷?”

“用不用,那另說。”

“就算不用行政干預的壟斷,靠砸錢、靠資本比拼誰的血厚,咱們也一樣贏。”

“那麼,假設我們拿到了壟斷權,你們覺得,這茶葉應該是繼續降價?還是壟斷之後漲價呢?”

降價?

漲價?

看起來,這是個很簡單的問題。

然而,在場的人都清楚,這其實是一場考驗。

劉鈺作爲監管者,實際上對將來董事會的成員任命,有絕對的建議權。雖然說,朝廷的監管不會持續太久,按照之前的說法,是步入正軌之後,依舊會有監管,但不會是如現在一樣,爹味十足,以至於連進什麼貨、賣多少錢、怎麼裝船等等都要審覈,都要管。

然而,一旦將來不監管的這麼嚴了,誰來做這個頭?

誰來當這個董事長?

理論上是董事會成員選出來,可若朝廷不點頭,這就很難做。

看起來,漲價還是降價,只要回答漲還是跌即可。

可是,這不是空口說白話的東西。

商人們想着劉鈺剛纔講的茶葉往事,心想鋪墊許多,這便是提醒我們:是漲,還是跌,必要抓住道理。

只有抓準了道理,找到了做這種大宗生意、宏觀角度的道理,才能決定公司將來是發展的好還是不好。

在場的人不止一次聽劉鈺說過荷蘭東印度公司的事,是作爲“反面教材”來講的。

從香料定額、到瞎逼提價導致被巴西丁香木替代、再到無序擴張蔗糖業出現危機、再到公司不擴大股本而發債運營等等,都是反面教材。

這些反面教材的背鍋者,就是VOC的十七人紳士團,也就是真正的董事會常務董事。

他們的決策,導致了公司經營困難。雖然有多重因素,但至少有幾個問題是絕對躲不過去的責任。

茶葉漲價還是降價,一旦走錯了步,可能就會嚴重影響西洋貿易公司的利潤。

畢竟這是大幾百萬兩的大宗生意。

桌上的人嗡嗡討論了一陣,很快就各執一詞。

也有人站出來陳訴自己的觀點,劉鈺面上看不出喜樂,只是讓衆人去評說。

有說應該漲的、有說應該跌的,還有說應該不漲不跌的。

漲還是跌,那只是動動嘴皮子的事。

真正有意義的,還是“爲什麼”要漲?或者“爲什麼”要跌?

一直討論了許久,終於有個二十七八歲、在這羣人裡算是年輕的商二代站出來,衝着劉鈺行禮後道:“國公,恕在下愚鈍之言,國公這個問題,無法回答。我猜,國公是故意爲之。”

“在下亦學過幾何學問,國公這個問題,就像是說一三角形,一條邊是1,另一條邊也是1,那麼第三條邊有多長?”

“國公給的條件不足,在下覺得,無法回答。”

旁邊的商人一怔,遠處的則紛紛將頭扭過去看這個年輕人。這年輕人姓徐,名亨,字介生,是家中幼子。

其父早些年是跑日本生意的,他大哥當年去小倉走私,被日本人用炮轟死了,當初大順伐日的時候,其老父還跟着前往日本,爲兒子辦了法事,戰爭期間更是負責軍中後勤事。

如今年事已高,遍觀其諸子,選了接受了新學教育的小兒子接班,怕其餘兒子不服、兄弟不睦,是以老人歸於幕後,臺前只讓這個兒子來做。

在這羣商人集團裡,徐亨屬於是“日本貿易系”的,年紀雖小,但憑着家裡之前積攢下的基業、以及提早抱上了劉鈺的大腿,並且在對日戰爭中靠着輔助軍需輜重發了財,亦算是商人中和朝廷走的最近的一批人了。

衆人也知道劉鈺的性子,不是很在意繁文縟節,故而見徐亨說劉鈺給的條件不足無法回答,倒是不擔心他,只是不知道他語出驚人,竟要怎麼說?

這有幾分像是老師在講臺上講課,下面有學生卻說老師出的題有問題,自然而然會吸引“全班”的目光。

很快,這些人都轉過頭,看着劉鈺,心說國公怎麼說?

劉鈺也只笑笑,說道:“你說說看,什麼叫條件足?”

徐亨雖年紀不大,卻能被老父頂着其餘兄弟的壓力選中做繼承人,自有膽魄。此時揮灑泰然,說道:“在下讀過國公當年在文登時候的一篇文章。是講關於永佃和畝稅問題的。”

“當時文登州州牧白大人要搞人頭稅改革,大人便派人去做了考察,寫了那篇《文登州地畝稅賦考察報告》。”

“裡面用詳實的數字寫了文登州的總畝數、總賦稅、人頭稅輕重、畝稅輕重。百姓的人均畝數、徭役繁寡、糧價幾何、平均負債等等。”

“由此,才能算出來,畝稅人頭稅改革,哪些人支持、哪些人反對、哪些人得利、哪些人受損。”

“在下讀過之後,方知道理只在這些數字之中。是以,這茶葉價格,是漲、是跌,不是靠這裡張張嘴。”

“而是要拿到歐洲百姓的種種數字。”

“現在喝茶的都是些什麼人?一個月賺錢幾何?茶葉消費在他們賺的錢裡佔多少?”

“歐洲做工的,一個月賺多少錢?種地的,一個月賺多少錢?”

“做工的有多少人?種地的有多少人?經商的有多少人?做官的有多少人?”

“做工的是否喝茶?”

“如果不喝,價格降到什麼程度,他們可以喝?”

“種地的是否喝茶?”

“如果不喝,價格降到什麼程度,他們中的富裕者會喝?又降到什麼程度,不富裕的也會逢年過節的買上一些?”

“降價降到什麼程度,能賣出多少貨?”

“降價多賣出的這些貨,所得的利潤,是否比之前更高?”

“這些東西,一概不知。”

“這與一些人坐而論道,連望遠鏡都不會用,卻談什麼道法、宇宙、太極之類,有什麼區別呢?”

徐亨說到這裡,劉鈺已經頻頻點頭。

旁邊的商人見劉鈺頻頻點頭面露喜色,心裡忍不住道一聲哎呀!

尤其是一些專門琢磨“上有所好”的,更是茅塞頓開——頓開的,不是這等道理。

而是他們專門買了蒸汽機,像石獅子一樣用,不倫不類的放在自家園林裡當擺件。

有時候宴請劉鈺吃飯的時候,便會燒開蒸汽機,讓蒸汽機提水。有人甚至傳言,說國公久經沙場,所以喜歡硝煙味,這燒煤的煙味國公喜歡云云。

除了這等此時全世界最奇葩的景緻——唯美的江南園林的佼佼者,往往在假山竹林碧波菡萏間,挺立着冒着濃煙的煙囪——還有諸如改家中的僕從爲僱工制復其本名;昂貴的園林花園裡留出土地不種花草而是故意種糧食或者奇葩植物;出門不乘轎子坐馬車……甚至還有奇葩的好好的園林青石路非要鋪上鐵軌,任其生鏽。

暗地裡,劉鈺對這種怪現狀,諷刺爲“楚王細腰奇葩版的【洋務運動】”。

這些“上有所好的【洋務運動】”愛好者,此時聽到徐亨說讀劉鈺寫的小冊子,竟能讓劉鈺頻頻點頭,心下如何不懊悔?

心道,原來不但要在圓子林間擺上蒸汽機冒煙玩兒,還要多讀讀那些新學的書哩……而且,看似讀書比買機器還重要呢。

(本章完)

第1223章 開戰(二)第755章 表演戰(五)第271章 巴達維亞的必然(上)第1426章 必死之局(中)第336章 無中生有第148章 魚第107章 負荊請罪下死套第449章 提條件,不談判第1248章 鑽石灣屠殺(四)第279章 中轉港的尷尬地位第1477章 臨別告誡(三)第921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五)第162章 非是養死士第1258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四)第827章 海牙慘案(四)第563章 啓蒙工具人(下)第1282章 死與復仇(三)第885章 縣令第895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六)第1426章 必死之局(中)第89章 條約第1452章 “帝”(四)第1121章 鄉約村社(二)第1266章 攻防心理(一)第338章 下心毒第663章 推諉第592章 海上馬車伕的遺產第1513章 終章 九三年(卅一)第1227章 開戰(六)第1280章 死與復仇(一)第1463章 最後的鬧劇(十)第85章 感言 及關於本書是同人第290章 翻譯運動第443章 誘降第853章 一分錢難倒天子(三)第1235章 三戰定印度(二)第603章 生產壟斷 市場壟斷第1256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二)第310章 先裝嫩後裝孫子第936章 綁定(下)第52章 模棱兩可第1317章 人多聲音才大第772章 被盟友坑的法蘭西(上)第946章 旗手第1343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三)第409章 約法三章第1124章 鄉約村社(五)第1359章 國富論(二)第1241章 三戰定印度(八)第664章 分贓大會(一)第528章 傳統藝能第566章 領海和內海第355章 對罵第984章 決勝千里之外(七)第1251章 復辟的代價(上)第172章 必然人走政息的改革第968章 鹽改的第二封奏疏第446章 人都死了第14章 江湖第992章 最後的鹽改配套政策第676章 科學院(中)第1473章 最後的鬧劇(二十)第1266章 攻防心理(一)第510章 聖人之道,爲而不爭第581章 八字不合(上)第665章 分贓大會(二)第750章 臥榻之側(下)第364章 朝貢算不算侵犯壟斷權第1090章 工業革命(三)第28章 初來乍到第990章 拍馬屁(下)第670章 伐韓?伐蜀?(上)第760章 毛遂自薦第503章 鷙鳥將擊,卑飛斂翼第660章 對抗性和非對抗性矛盾(上)第933章 覺醒(五)第1428章 王謝燕 百姓家(上)第543章 萌芽?萌個屁第109章 我們不冤,國子監諸生冤第1092章 工業革命(五)第569章 金錢操控輿論第1350章 三角貿易(下)第995章 嫺熟第613章 兩封信(上)第371章 反將一軍第964章 修補匠變法開啓第599章 煽風點火第42章 有用的屁話第1424章 言方興(下)第306章 你順也配碰瓷漢武?第1509章 終章 九三年(廿七)第538章 感謝荷蘭人第164章 攤丁入畝第236章 中介第858章 一錢多花第1369章 裡病外治(五)第408章 出租奴婢第560章 一戰前夜 命運的交匯第1022章 事物的兩面性(下)第660章 對抗性和非對抗性矛盾(上)
第1223章 開戰(二)第755章 表演戰(五)第271章 巴達維亞的必然(上)第1426章 必死之局(中)第336章 無中生有第148章 魚第107章 負荊請罪下死套第449章 提條件,不談判第1248章 鑽石灣屠殺(四)第279章 中轉港的尷尬地位第1477章 臨別告誡(三)第921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五)第162章 非是養死士第1258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四)第827章 海牙慘案(四)第563章 啓蒙工具人(下)第1282章 死與復仇(三)第885章 縣令第895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六)第1426章 必死之局(中)第89章 條約第1452章 “帝”(四)第1121章 鄉約村社(二)第1266章 攻防心理(一)第338章 下心毒第663章 推諉第592章 海上馬車伕的遺產第1513章 終章 九三年(卅一)第1227章 開戰(六)第1280章 死與復仇(一)第1463章 最後的鬧劇(十)第85章 感言 及關於本書是同人第290章 翻譯運動第443章 誘降第853章 一分錢難倒天子(三)第1235章 三戰定印度(二)第603章 生產壟斷 市場壟斷第1256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二)第310章 先裝嫩後裝孫子第936章 綁定(下)第52章 模棱兩可第1317章 人多聲音才大第772章 被盟友坑的法蘭西(上)第946章 旗手第1343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三)第409章 約法三章第1124章 鄉約村社(五)第1359章 國富論(二)第1241章 三戰定印度(八)第664章 分贓大會(一)第528章 傳統藝能第566章 領海和內海第355章 對罵第984章 決勝千里之外(七)第1251章 復辟的代價(上)第172章 必然人走政息的改革第968章 鹽改的第二封奏疏第446章 人都死了第14章 江湖第992章 最後的鹽改配套政策第676章 科學院(中)第1473章 最後的鬧劇(二十)第1266章 攻防心理(一)第510章 聖人之道,爲而不爭第581章 八字不合(上)第665章 分贓大會(二)第750章 臥榻之側(下)第364章 朝貢算不算侵犯壟斷權第1090章 工業革命(三)第28章 初來乍到第990章 拍馬屁(下)第670章 伐韓?伐蜀?(上)第760章 毛遂自薦第503章 鷙鳥將擊,卑飛斂翼第660章 對抗性和非對抗性矛盾(上)第933章 覺醒(五)第1428章 王謝燕 百姓家(上)第543章 萌芽?萌個屁第109章 我們不冤,國子監諸生冤第1092章 工業革命(五)第569章 金錢操控輿論第1350章 三角貿易(下)第995章 嫺熟第613章 兩封信(上)第371章 反將一軍第964章 修補匠變法開啓第599章 煽風點火第42章 有用的屁話第1424章 言方興(下)第306章 你順也配碰瓷漢武?第1509章 終章 九三年(廿七)第538章 感謝荷蘭人第164章 攤丁入畝第236章 中介第858章 一錢多花第1369章 裡病外治(五)第408章 出租奴婢第560章 一戰前夜 命運的交匯第1022章 事物的兩面性(下)第660章 對抗性和非對抗性矛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