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等天災 等人亂

第286章 等天災 等人亂

想現在解決淮上的危機,增加將來的抵抗力,第一步就必須是廢漕改海,花大力氣改變淮上多災多難的局面。

當然,非是一日就能成的事,想要朝廷下決心,劉鈺必須證明一件事:海軍在天朝的勢力範圍之內站得住腳,世界排名不算,但於天下範圍內全無敵。

這天下,要包括南洋。

只有這樣,才能讓皇帝安心。

之前嚇唬了皇帝一番,固然讓皇帝下決心搞一搞海軍,但也存了心思,把運河作爲一個備選方案。

想着花錢維護着,要是海軍敗了,還能靠運河統領南北不至分裂和割據。

朝廷做任何事,都需要提前籌備,不能一拍腦袋就上。

廢漕改海,不只是海運這一件事。

廢漕改海之後,沒有了保漕運的優先級,黃河應該怎麼治理?當地受影響的人怎麼處置?這都需要方案。

人可以殺,可黃河殺不動,現在朝廷在保漕運的思維之下,也根本沒有一個在不保漕運的前提下對黃淮治理的方案。

這些方案的研究,也需要工部們忙上幾年。

所以這事兒,還真就得今年提。荷蘭和日本都不是曠日持久的戰爭,兩國一個幕府體制,一個公司距離本土太遠,都是速戰速勝論,算起來這兩件事最多五年之內就能解決。一旦這兩件事解決了,皇帝對保留運河做萬一海軍戰敗的保底策略,就可以廢棄了。

五年時間,應該也就將將夠在不考慮漕運的前提下,勾勒出一個治理黃淮的全面計劃。

若不治理,淮上的抗災能力太脆弱了,又沒地方可以遷民墾殖,又距離松江等劉鈺設想的紡織業工業革命中心,哪怕工廠制剛剛起步,稍有工業的衝擊,也必要出大事。

一旦出事,這屎盆子就要被扣在工業的頭上,就儒家的保守反動退回到井田制爲終極解決方案的意識形態,必要瘋狂反撲。

現在是這個譚甄要在今年提出來廢漕改海治理黃河的構想,也讓陳青海傳話了,是說這個譚甄要打頭陣、當先鋒,讓劉鈺跟在後面配合。

問題是該怎麼配合?陳青海臨走的時候,譚甄又說的那番話,是什麼意思?

他將自己在這方面的疑惑一說,康不怠想了想,道:“這位譚大人的意思其實很簡單。這事兒,他這個節度使,只能說江蘇的事;公子這個伯爵,可以面陳陛下天下的事。”

“什麼叫天下的事?天下的事,便是淮上是塊爛肉,應該下狠心解決掉。”

“這事兒和江蘇有關嗎?當然有關。”

“但,爲運河所患的地方只有蘇北嗎?只怕安徽、魯南等地,也深受其害。江蘇節度使管不管得到安徽?管不管得到魯南?”

“有些事兒,叫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這位譚大人是江蘇節度使,我且問公子,他這個江蘇節度使,讓漕米海運,順利抵達,使得民衆減輕了負擔、商人得利、朝廷省錢,這是不是分內之事?”

劉鈺點頭道:“這自是分內之事。”

“那治理河道,是他的分內之事嗎?”

“呃……是,也不是吧?”

這個問題,劉鈺還真不好回答。

江蘇又不是隻有蘇南,還有蘇北。

這個譚甄是江蘇節度使,又不是蘇南節度使。

那治理河道,算不算他的職責?

按理說,這是算的。

但是,還有個河道總督管着這個事,說不算,也不能爲過。

康不怠又提醒道:“作爲一省節度使,提個對本省明顯有利的建議,理所當然,分內之責。”

“江蘇節度使能當多久?將來若是他不當江蘇節度使了,這事兒他還怎麼提?他要是調任到西京、亦或是將來鎮守西南,提八竿子打不着的黃淮運河?到時候,就只能等着別人提,他在後面站隊支持,搖旗吶喊,但他是不能提的。”

“可公子不同啊。公子這個鯨海節度使,就是個湊數的。公子真正的身份是鷹娑伯和陛下親信郎官,編練海軍的。海運的事,公子也插手太深,將來脫不開干係的。”

“廢漕改海,就算是實行了,江蘇節度使也只是配合。將來和那些支持漕運的人打擂臺的,不是這位譚大人,而是公子你啊。”

“我看,這位譚大人是想提醒一下公子:以鷹娑伯的身份,立陳廢漕改海不只是錢糧的問題,而是有利於黃淮治水、淮上穩定的長久利益。”

“當然了,如果將來出了問題,這鍋也得公子揹着。”

劉鈺一聽又要背鍋,忍不住笑了,說道:“這倒是奇了。那譚甄也是支持廢漕改海的,怎麼他就不用擔責任?我卻得擔?”

康不怠用了一個有些粗俗的比喻。

“廢漕改海,若如女人的月事。朝堂上隔三差五就提一次,多他一個不多、少他一個不少,沒人會真的在意、記恨,因爲都是打嘴仗。唯獨公子不同,這海運的事,公子是真能辦成的,已經過了打嘴仗的階段了。”

“正因爲廢漕改海是女人月事一般的廷議內容。他就打個先鋒,後面的人跟不上,就當在朝堂裡放了個屁,味道一散就拉到了,沒人在意。要是他打了先鋒,公子跟在後面搖旗吶喊,那就不是放屁了。”

劉鈺趕忙擺擺手道:“別了,我也擔不起。廢漕改海的事,就根本不在海運上。是,我證明了海運能行,但是運河兩岸的事,我解決不了啊。真要是海運出了問題,我可以負責;可運河兩岸的鍋,我可不想背,也背不動。”

康不怠也是嘿嘿一笑,瞅着劉鈺道:“這麼想就對了。公子真要想辦成這事,得迂迴着來。不然,大黑鍋非得背在公子身上。”

“所以,公子雖然支持,但是和這位譚甄譚大人想要公子做的,可不一樣。而是要在辦事之前,就把可能的禍患都說出來。”

“什麼意思?”劉鈺一愣,聽康不怠的意思,這是準備讓自己站在反對漕運的角度,把改革之後可能造成的影響說出來?

這算是啥?算是給對手先提供一堆炮彈?

康不怠笑道:“自己人說,壞事可以變好事,這叫長痛不如短痛,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無非是短暫有些苦痛;別人說出來,那叫你考慮不周,不知深淺;別人不說,自己也不說,將來出了事,那要禍國殃民,背個王荊公那麼大的黑鍋,也不是沒可能。”

“換言之,公子支持廢漕改海,但是公子也要先於漕運派,先把廢漕運的壞處都寫出來。”

“唯有這樣,一旦政策定下來,那就才能長久實行,遇到問題也不會就此政息。否則,一旦出了一點事,責任就全是海運派的了。”

劉鈺皺眉道:“我支持,可我還先把壞處說出來?就朝堂這個局勢,你不是不懂,要做事,就得矯枉過正。你全都說好的,尚且難以說服呢;你這直接把壞處都說出來,這不是自設障礙?”

“再說了,漕運一年出的事,也不少吧?誰也不能否認,一些水患,和運河有極大關係吧?”

康不怠道:“事情是事情,道理是道理。立場是立場,事實是事實。朝堂中這根本不是一回事啊。”

“本朝開國以來,就是漕運,沒有海運。就像是太陽掛在天上,可能會有旱災,但大家都覺得這不是太陽的錯,而是不可避免的。海運千般好、萬般好,卻如同換了個太陽,一旦出事,那就全是新太陽的錯。”

“現在漕運毛病很多,水災也和漕運有極大的關係。但是,現在發生了水災,就是天災,哪怕是因爲運河引起的,那也是天災。如果廢棄漕運,治理黃淮,那麼出了災,就是人禍。”

“什麼是天?自古就有的,便是天。運河的事,自古就有,所以什麼都不做,出了事就是天災。天災嘛,誰也沒責任。”

“公子真想要搞成……”

康不怠猛然停住,深吸一口氣道:“公子真要想辦成,要麼等天災、要麼等人亂!”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若無大災,黃河若不決口,這事辦不成;若無人亂,淮上糜爛,運河不通,這事也辦不成。”

“所謂謀事,就是把利弊都說出來,將來出了大災,再弊還能弊成什麼樣呢?屆時,公子所陳的弊端,都無意義了,只餘下利了。”

“譚大人想讓公子站在鷹娑伯的角度,替大順考慮長遠,以爲這樣就能說服陛下,當然也是覺得這鍋得公子背。但說這麼多都沒用,我不信朝中沒人知道黃淮是將來天下最可能禍亂的地方。”

“所以,就等一場大天災吧。唯有一場徹底斷絕河運、淮北大亂民變的大災,這事兒才能辦成。是以,公子要支持,就要先說廢漕改海的弊端,讓這件事成不了。”

“淮北的事,僅僅是運河、黃河的事嗎?土地兼併、人多地少,東南西北都是人多之地,無處可移民。”

“早晚要亂,晚亂不如早亂,想要早亂,運河就還得有,繼續讓黃淮年年氾濫成災。”

“要不然,萬一廢漕改海當年,一場天災……嘿嘿,公子可知宋時《流民圖》?倒不是公子的前程,而是可能自此之後,再無人敢提廢漕改海之事。”

“呃……”劉鈺有些無語,等天災,等天災,要是十年二十年,黃河都不決口,運河都沒有中斷的機會,到時候這大鍋豈不是可能要背在工業革命導致小民破產上了?

聽起來這譚甄像是個要真正辦事的,自己這麼搞,就算嘴上支持,可把廢漕改海的缺點猛然一列,這倒像是嘴上支持、背後捅刀子。

都把官做到這等地位了,也在朝堂上混了數年了,很多道德其實也沒剩下多少。這麼搞,很容易在朝中沒朋友啊。

(本章完)

第303章 這一年,世界的軸心在京城(上)第309章 無夷可徵的徵夷大將軍第1449章 “帝”(一)第824章 海牙慘案(一)第1070章 惡龍殘影(五)第1276章 屬性相剋(上)第238章 敲定第844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六)第1313章 逼着商人賺錢(上)第1047章 大改第696章 不管而管 不治而治(中)第1341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一)第106章 喊最響的口號第983章 決勝千里之外(六)第964章 修補匠變法開啓第598章 奇葩的時代第357章 有貨,真的可以爲所欲爲第632章 貴圈真亂第594章 生活的希望第582章 八字不合(下)第510章 聖人之道,爲而不爭第1286章 死與復仇(七)第812章 火中取栗第756章 表演戰(六)第80章 開個小洞第1302章 死與復仇(二三)第273章 巴達維亞的必然(下)第203章 奇襲第814章 大事成矣(一)第1513章 終章 九三年(卅一)第1298章 死與復仇(十九)第415章 願天下無有武穆三閭第188章 對策第791章 新矛盾(上)第1216章 輪臺之思(三)第842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四)第719章 下南洋到底爲了啥(中)第1055章 小麻煩第1137章 “溫柔”的殖民者(上)第731章 毫無組織第450章 放低姿態,麻痹對手第1179章 拆教廷 碎天下(下)第348章 怕疼第624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五)第508章 求仁得仁第814章 大事成矣(一)第306章 你順也配碰瓷漢武?第1252章 復辟的代價(中)第50章 皇帝的棋子第1125章 自身定位(上)第1141章 最後的佈置(二)第108章 斷章取義第233章 壟斷權第1082章 爲利而戰第1414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五)第413章 自我意識(下)第1441章 分歧(七)第1397章 強迫去過好日子(下)第1373章 裡病外治(九)第332章 可壓榨的第176章 十三張第1170章 備戰(九)第616章 利用 被利用第859章 最終還是看天意(上)第994章 鹹餌第503章 鷙鳥將擊,卑飛斂翼第1197章 木牛流馬(四)第244章 拱火之書第1186章 我殺我自己第90章 十年功,百年功第930章 覺醒(二)第1311章 死與復仇(三二)第1457章 最終的鬧劇(四)第1035章 修補者的絕望(下)第368章 我是誰第174章 僭越第941章 自覺(三)第1093章 工業革命(六)第478章 看破第1014章 表彰大會第144章 先賣後奏,皇權特許第1236章 三戰定印度(三)第428章 精銳對精銳第417章 最後的機動兵力第182章 隨時準備着第1283章 死與復仇(四)第632章 貴圈真亂第1124章 鄉約村社(五)第1431章 鴆酒 解藥(上)第771章 難以觸摸第987章 止步(下)第483章 時代侷限內的強者第335章 可利用的矛盾第1336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七)第452章 有福了第1240章 三戰定印度(七)第1194章 木牛流馬(一)第373章 強盜邏輯第1350章 三角貿易(下)第574章 領導權
第303章 這一年,世界的軸心在京城(上)第309章 無夷可徵的徵夷大將軍第1449章 “帝”(一)第824章 海牙慘案(一)第1070章 惡龍殘影(五)第1276章 屬性相剋(上)第238章 敲定第844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六)第1313章 逼着商人賺錢(上)第1047章 大改第696章 不管而管 不治而治(中)第1341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一)第106章 喊最響的口號第983章 決勝千里之外(六)第964章 修補匠變法開啓第598章 奇葩的時代第357章 有貨,真的可以爲所欲爲第632章 貴圈真亂第594章 生活的希望第582章 八字不合(下)第510章 聖人之道,爲而不爭第1286章 死與復仇(七)第812章 火中取栗第756章 表演戰(六)第80章 開個小洞第1302章 死與復仇(二三)第273章 巴達維亞的必然(下)第203章 奇襲第814章 大事成矣(一)第1513章 終章 九三年(卅一)第1298章 死與復仇(十九)第415章 願天下無有武穆三閭第188章 對策第791章 新矛盾(上)第1216章 輪臺之思(三)第842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四)第719章 下南洋到底爲了啥(中)第1055章 小麻煩第1137章 “溫柔”的殖民者(上)第731章 毫無組織第450章 放低姿態,麻痹對手第1179章 拆教廷 碎天下(下)第348章 怕疼第624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五)第508章 求仁得仁第814章 大事成矣(一)第306章 你順也配碰瓷漢武?第1252章 復辟的代價(中)第50章 皇帝的棋子第1125章 自身定位(上)第1141章 最後的佈置(二)第108章 斷章取義第233章 壟斷權第1082章 爲利而戰第1414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五)第413章 自我意識(下)第1441章 分歧(七)第1397章 強迫去過好日子(下)第1373章 裡病外治(九)第332章 可壓榨的第176章 十三張第1170章 備戰(九)第616章 利用 被利用第859章 最終還是看天意(上)第994章 鹹餌第503章 鷙鳥將擊,卑飛斂翼第1197章 木牛流馬(四)第244章 拱火之書第1186章 我殺我自己第90章 十年功,百年功第930章 覺醒(二)第1311章 死與復仇(三二)第1457章 最終的鬧劇(四)第1035章 修補者的絕望(下)第368章 我是誰第174章 僭越第941章 自覺(三)第1093章 工業革命(六)第478章 看破第1014章 表彰大會第144章 先賣後奏,皇權特許第1236章 三戰定印度(三)第428章 精銳對精銳第417章 最後的機動兵力第182章 隨時準備着第1283章 死與復仇(四)第632章 貴圈真亂第1124章 鄉約村社(五)第1431章 鴆酒 解藥(上)第771章 難以觸摸第987章 止步(下)第483章 時代侷限內的強者第335章 可利用的矛盾第1336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七)第452章 有福了第1240章 三戰定印度(七)第1194章 木牛流馬(一)第373章 強盜邏輯第1350章 三角貿易(下)第574章 領導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