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8章 奇葩的時代

第598章 奇葩的時代

1741年,8月20日。

荷蘭,阿姆斯特丹。

成千上萬的阿姆斯特丹市民涌上街頭,爭相討論着一個讓他們震驚的消息。

今年的消息有很多,關於荷蘭的也不少。

事實上,就在十天前,在遙遠的印度,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艦隊與印度土邦特拉凡哥爾,在克拉歇爾港爆發了一場海戰。

印度土邦特拉凡哥爾,在英國攪屎棍的幫助下,徹底擊敗了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海軍。

這就像是一個信號,宣告着荷蘭在亞洲的統治,已經搖搖欲墜。連印度土邦都能戰勝都VOC了。

日本被大順擊敗後,日荷貿易終結,荷蘭希望打開印度市場的嘗試,失敗了。

這場戰役,雖然沒有讓荷蘭徹底和英國翻臉,在歐洲仍舊保持着準盟友的關係,但在亞洲的爭奪已經徹底白熱化。

VOC很清楚,沒有英國在背後,特拉凡哥爾怎麼可能贏下這場海戰?

而幾乎是同一天,東印度公司在萬隆地區也遭遇了一場失敗。終於拼湊出力量進行圍剿的巴達維亞駐軍,在萬隆山區被華人起義軍圍殲了一部,並做出了威脅井裡汶的態勢,迫使巴達維亞退兵。

英制火槍、英制火炮、甚至是英制的騎兵刀,這一切配合上西邊的克拉歇爾之戰,讓荷蘭更加確信英國人的威脅。

當然,這些消息要傳回阿姆斯特丹,至少也得一年的時間。此時的荷蘭人並不知道這個消息,事實上就算一年後他們也未必知道,東印度公司會封鎖消息的。

如今纔到8月,可對阿姆斯特丹的市民而言,即便不算那些在遙遠的印度、爪哇發生的事,也已經經歷了太多的大新聞。

去年10月,奧利地國王、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六世駕崩,無男嗣。

12月,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二世,對奧利地宣戰,要求西里西亞。

6月,法國、普魯士、巴伐利亞、西班牙,締結反奧同盟。

8月4號,得到了大順外交幫助、法國口頭支持的瑞典,對俄宣戰,要收復失地,夷平聖彼得堡。

這些事,都與荷蘭息息相關。

因爲荷蘭當年在《奧地利王位繼承基本法詔令》上籤了字,認同繼承法的變更,認可特蕾莎公主可以按照基本法繼承奧利地。神羅皇帝不可能是女的,但奧地利的遺產要全部繼承。

畢竟,當初爲了讓荷蘭簽字,奧利地解散了奧斯坦德公司,算是做出了巨大的讓步。

但是,荷蘭已經衰落了,英國隔着大海,可法國和普魯士卻不用遊過大海就能抵達荷蘭。

是履行神聖的職責,信守一個大國的承諾,正式對法、普宣戰?

還是以利益爲重,違背諾言,堅決中立,藉着混戰的機會獲取最大的利益?

如果國家是一個整體,這只是一個需要權衡的選擇題。

而荷蘭不是一個整體,所以這不是一個選擇題,而演化爲了一場七省參與的大討論。

奧蘭治親王和英國王室有良好的關係,但是各省都不希望頭頂上有個集權的執政。

自從荷蘭執政、兼英格蘭國王威廉三世,在40年前意外摔死之後,共和國至今都沒有執政官。

大議長、攝政一派,當然希望荷蘭中立,根本不想履行當初的諾言:在特蕾莎公主繼承權受到威脅時,將出兵幫助奧利地。

然而奧蘭治親王一系的威廉·弗裡索,卻在聽聞開戰之後興奮不已。

他是在荷蘭素有威望的奧蘭治家族的繼承人,是唯一可能被荷蘭老百姓接受成爲終身執政獨裁官的人。

但他還有另外一個身份,英國國王喬治二世的女婿、長公主駙馬。

在得知開戰的消息後,威廉欣喜若狂,立刻就給老丈人去了封信,希望能給他一個軍中的職位,帶領英軍迎戰普魯士和法國,這樣他就能以英雄的身份來到荷蘭,以極高的威望,成爲荷蘭的終身執政,擊敗寡頭共和派。

這幾乎是一個軍事貴族擊敗寡頭共和派的標準套路:打仗、立功、威望、回國。

從羅馬時代就是這樣了。

然而,威廉·弗裡索有個可悲的身體。

雞胸、先天性哮喘、以及自小沒有爹以致母親溺愛教育的軟弱性格,以及歐洲貴族常見的貴族病。

所以,他成不了凱撒。

更沒有能力帶領衰落的荷蘭去戰勝正在崛起的普魯士和強權法國。

計劃雖然流產,但威廉一派的人,是支持英國的。女婿哪能不支持老丈人呢?再說,都是貴族,將來威廉想要成爲荷蘭執政,也得英國人幫忙。

然而攝政一系,卻反對支持奧利地,只希望儘可能中立。

開戰,對荷蘭的大商人、寡頭們,不利。

那麼對荷蘭的老百姓、普通市民呢?

當然也不利。

荷蘭這邊被英國的《航海條例》堵着,不能賣貨;那邊英國宣佈漁場是英國的,見到荷蘭漁船就抓,使得荷蘭起家的捕魚業都完犢子了;紡織業被英國競爭的還有半口氣……

旁邊就是上次差點把荷蘭的血放幹、上上次逼到荷蘭決堤以水代兵的法國。

對老百姓、市民來說,當然是儘可能中立、甚至聯法反英,纔是正確的選擇。

但是,荷蘭出現了一股奇怪的風氣。

寡頭、大商人們,確實不是什麼好鳥。

他們貪污、腐敗、壓榨百姓、拒繳稅款、包稅、放貸……使得荷蘭市民和百姓,有一種不理性的不爽——凡是大商人、寡頭、攝政派支持的,我們就反對。

現在衰落成這個樣子,還不如把執政請回來,說不定“國王”能壓制這些可惡的資本家。

抱着這種王冠碎落一地無人敢拾之前的普遍心態、抱着這種1848歐洲之春前的侷限性,這些經歷過“共和”的人,百姓反而普遍期待帝制和集權。

或許,國王不好。但國王,或許能壓制這些吃人的商人。

這種奇葩的心態,這種完全不理性的反對,使得一場稍微有點理性、腦子稍微正常點就知道該站哪邊的國策討論,成了一場全民發泄的大辯論。

而今天,泊靠在阿姆斯特丹的幾艘大船,又爲這場全民的大辯論帶來了新的熱點。

傳說中,伏爾泰筆下的的那個“人類最完美製度”的中國的欽差大臣,來到了荷蘭。

荷蘭人想知道,在大順,制度,或者說皇帝,是怎麼壓制那些令人作嘔的、自私的、無恥的大商人的?大順又是怎麼抵制這種讓人窒息的商業寡頭的?又是怎麼維繫一個遠比荷蘭大幾十倍的帝國,而不像荷蘭一樣,七省之間爲了交稅問題已經吵了38年了。

荷蘭人強大過。

可是怎麼混成如今這個樣子了呢?

他們疑惑,懷疑,思索,但卻不知道根源是商業資本從屬於工業資本,是他們自己玩砸了。

看不透本質,於是他們從表象去總結經驗。

20年前的瓜德羅普同盟戰爭,荷蘭作爲戰勝國,居然沒有派人出席後面的分贓會議。

這是一個標誌性的事件,雖然荷蘭的黃金時代早已終結,但直到這件事發生,才讓那些還沉浸在幻想中的人們不得不接受這個可悲的現實——荷蘭,不再是個大國了。

於是人們思索,到底是什麼因素導致的呢?是不是,荷蘭需要一位無限權力的執政官、一位奧古斯都,才能重回巔峰?重回去過的黃金時代?才能七國合一?

這是個奇葩的時代。

奇葩到絞死國王之後,發現上臺的比國王更要吃人不吐骨頭,以至於人們居然無比懷念國王的時代。

所以伏爾泰筆下那擁有“人類最完美的制度”、且是帝制的大順,似乎成爲了荷蘭百姓心中的明燈。

而荷蘭人眼中的“明燈”,在靠港之後,幹了一件非常親民、但是十分跌份、過於市井化的事。

一堆耀眼的瓷器,擺放在港口附近的廣場上。

船上的中國人,正在將木箱子拆開,將裡面的泥土挖出來,小心翼翼地取出裡面的瓷器。

這種運瓷的方式很中國特色:瓷器裝在箱子裡,裡面灌上土,土裡面撒上麥種,澆上水。等着麥子發芽,伸出了根鬚,根鬚就把這些土都固定在了一起,完美地保護着裡面易碎的瓷器。

而眼前的這些瓷器,比起東印度公司運回來的,肉眼可見地更好、更漂亮、更高級。

因爲,這是官窯出的,甚至有一部分是供給宮廷的,和那些出口貨完全不是一回事。

一個荷蘭語說的不錯的中國人,站在高處,說這些瓷器將會作爲禮物送給阿姆斯特丹的市民。

當然,一切全憑運氣,請各位市民排好隊,玩一個“摸球”的遊戲,摸出顏色不同的那個球,就能得到一份昂貴的、嶄新的、大順宮廷同款的高檔瓷器。

中獎率四十分之一,一千件瓷器,每人限抽一次,抽完即止!

日後還請各位市民,隨時關注官方的消息,不定時還會有類似的抽獎活動。

下了船的大順士兵,理所當然地行使其維持秩序的任務。

刺刀、火槍、不是荷蘭軍裝和長相的軍人,就這麼理所當然地在阿姆斯特丹的港口,擺出了維持秩序的模樣。

船上,看着這一切的劉鈺,笑着和旁邊的康不怠道:“仲賢兄,日後我想說點什麼,一定會有很多荷蘭人來聽。”

(本章完)

第931章 覺醒(三)第655章 兩幅面孔第866章 我是來監管你們的(二)第130章 暴論第1335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六)第1464章 最後的鬧劇(十一)第143章 信不由中,質無益也第997章 量身定製第154章 問蛋別問雞第1127章 自身定位(下)第967章 轉正第862章 好事第803章 理性君主 政治動物(中)第711章 悄然改變的心態第1241章 三戰定印度(八)第960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六)第682章 打印第829章 海牙慘案(六)第304章 這一年,世界的軸心在京城(下)第601章 逃不過的對法宣戰第198章 善後考慮第477章 四凶第1295章 死與復仇(十六)第510章 聖人之道,爲而不爭第442章 打人還要被感謝第927章 戰前輿論準備(中)第202章 評書梆子學歷史第322章 五月第969章 舊怨第638章 不調停的調停第668章 分贓大會(五)第68章 決心第1468章 最後的鬧劇(十五)第619章 越簡單 越有效第975章 猜疑鏈(上)第942章 南美貿易區第908章 南洋大開發(三)第139章 考察第670章 伐韓?伐蜀?(上)第301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295章 自信的開端第820章 大事成矣(七)第232章 工業還是金融地產第254章 聚成大豬圈方便割肉第551章 澳門的蝴蝶(下)第968章 鹽改的第二封奏疏第1072章 惡龍殘影(七)第716章 歸義軍(下)第486章 借勢做正統第1449章 “帝”(一)第153章 鎖國第1113章 上國心態(七)第976章 猜疑鏈(中)第1108章 上國心態(二)第611章 十八路諸侯準壞事第355章 對罵第829章 海牙慘案(六)第1099章 工業革命(十二)第1431章 鴆酒 解藥(上)第1289章 死與復仇(十)第1321章 熟人社會第1270章 攻防心裡(五)第822章 大事成矣(九)第1062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六)第702章 備戰第1118章 消亡在即第550章 澳門的蝴蝶(中)第1203章 木牛流馬(十)第107章 負荊請罪下死套第271章 巴達維亞的必然(上)第118章 軟實力恫嚇第615章 政變加盟第1297章 死與復仇(十八)第1277章 屬性相剋(下)第1364章 國富論(七)第1151章 多歧路,今安在(六)第100章 槍和槍第212章 爲什麼要學習第325章 迎天使第872章 “不正當”競爭(四)第479章 全套一條龍服務第645章 難得的互信第569章 金錢操控輿論第372章 當假裝外面世界不存在已成習慣第610章 天選之子第925章 此刻非彼刻第608章 無恥的小報第1356章 英國的總崩潰(五)第609章 最後的集權嘗試第795章 南巡意第198章 善後考慮第1014章 表彰大會第1377章 凡爾賽和約(四)第674章 歸國第491章 前後左右 三路不通第1498章 終章 九三年(十六)第150章 故智新解第1216章 輪臺之思(三)第53章 選擇第1094章 工業革命(七)
第931章 覺醒(三)第655章 兩幅面孔第866章 我是來監管你們的(二)第130章 暴論第1335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六)第1464章 最後的鬧劇(十一)第143章 信不由中,質無益也第997章 量身定製第154章 問蛋別問雞第1127章 自身定位(下)第967章 轉正第862章 好事第803章 理性君主 政治動物(中)第711章 悄然改變的心態第1241章 三戰定印度(八)第960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六)第682章 打印第829章 海牙慘案(六)第304章 這一年,世界的軸心在京城(下)第601章 逃不過的對法宣戰第198章 善後考慮第477章 四凶第1295章 死與復仇(十六)第510章 聖人之道,爲而不爭第442章 打人還要被感謝第927章 戰前輿論準備(中)第202章 評書梆子學歷史第322章 五月第969章 舊怨第638章 不調停的調停第668章 分贓大會(五)第68章 決心第1468章 最後的鬧劇(十五)第619章 越簡單 越有效第975章 猜疑鏈(上)第942章 南美貿易區第908章 南洋大開發(三)第139章 考察第670章 伐韓?伐蜀?(上)第301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295章 自信的開端第820章 大事成矣(七)第232章 工業還是金融地產第254章 聚成大豬圈方便割肉第551章 澳門的蝴蝶(下)第968章 鹽改的第二封奏疏第1072章 惡龍殘影(七)第716章 歸義軍(下)第486章 借勢做正統第1449章 “帝”(一)第153章 鎖國第1113章 上國心態(七)第976章 猜疑鏈(中)第1108章 上國心態(二)第611章 十八路諸侯準壞事第355章 對罵第829章 海牙慘案(六)第1099章 工業革命(十二)第1431章 鴆酒 解藥(上)第1289章 死與復仇(十)第1321章 熟人社會第1270章 攻防心裡(五)第822章 大事成矣(九)第1062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六)第702章 備戰第1118章 消亡在即第550章 澳門的蝴蝶(中)第1203章 木牛流馬(十)第107章 負荊請罪下死套第271章 巴達維亞的必然(上)第118章 軟實力恫嚇第615章 政變加盟第1297章 死與復仇(十八)第1277章 屬性相剋(下)第1364章 國富論(七)第1151章 多歧路,今安在(六)第100章 槍和槍第212章 爲什麼要學習第325章 迎天使第872章 “不正當”競爭(四)第479章 全套一條龍服務第645章 難得的互信第569章 金錢操控輿論第372章 當假裝外面世界不存在已成習慣第610章 天選之子第925章 此刻非彼刻第608章 無恥的小報第1356章 英國的總崩潰(五)第609章 最後的集權嘗試第795章 南巡意第198章 善後考慮第1014章 表彰大會第1377章 凡爾賽和約(四)第674章 歸國第491章 前後左右 三路不通第1498章 終章 九三年(十六)第150章 故智新解第1216章 輪臺之思(三)第53章 選擇第1094章 工業革命(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