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 清兵來了

當衆處死了綠營兵俘虜之後,看着殘害家人親朋的禽獸被處死,對所有嘉定百姓來說大快人心。使得他們對救嘉定於危難,幫助自己和家人復仇的崇明軍無比的擁護。

趁着這股勁,任思齊布了徵兵令,號召嘉定義民踊躍加入崇明軍。三日的功夫,招募了兩萬餘人,都是嘉定及附近村鎮的青壯。在江南地區,嘉定和江陰等地的百姓最爲悍勇,歷史上嘉定歷經了三次屠殺,卻依然有人起來反抗暴清,歷史上之所以沒有取得江陰那樣的戰果,是因爲沒有閻應元、陳明遇那樣卓越的領導。

已經決定投靠崇明軍的黃淳耀等人士紳也通力配合,幫着籌集糧餉採購其他物質。

崇明軍和其他明朝軍隊如原吳淞副將吳志葵部截然不同,因爲崇明軍根本不缺錢,士兵們待遇良好、軍紀嚴明,所以平買平賣基本上沒有強掠違紀的情況出現。這使得黃淳耀等人對崇明軍的未來更加看好。

在黃淳耀的協助下,崇明軍採購了數以萬石計的稻米,以及大量的其他物質。大量的物質源源不斷的經過吳淞口往崇明運去。

於此同時,任思齊廣派哨探,探查江南各地的軍情已經清軍的動靜。

李成棟部被消滅之後,距離嘉定最近的清軍當屬太倉的張天福,不過李成棟部的被滅嚇破了張天福的膽子,使得他龜縮在太倉城中根本不敢動彈。

太倉城外的海運倉剛被任興凡搶劫,任思齊也不願再理會太倉城,而是把注意力放在了蘇州方向。

任興凡和陳生已經帶着兩營兵三千餘人乘船順着婁江往太湖去了,卻一直沒有送回消息。

滿清很快會受到李成棟部被滅的消息,也許再過不久就會有清兵前來鎮壓。閻應元陳明遇等人正在死守江陰,按照歷史來算還能堅持一個多月,而南京方面的清軍都被牽制在了江陰,派來嘉定的只有駐守杭州的八旗兵。按照時間來算,八旗兵應該在來的路上了。

若是浙東的魯王所部能牽制住杭州的八旗兵,自己再出兵打下蘇州,也許這江南的局勢能就此反轉,任思齊突然生出了這樣一個念頭。隨即苦笑了起來,指望魯王所部的方國安王之仁部能牽制杭州的八旗兵,那絕對是癡心妄想。王之仁等部明軍的戰鬥力如何,任思齊早就領教過。也許現在方國安王之仁加起來有兩三萬軍隊,可是隻要一千八旗兵就能把他們殺得屁滾尿流。

很多人在看到剃頭令一下,江南各地紛紛爆了抗清的浪潮,就覺得心情澎拜,覺得如果各地義軍通力合作的話,說不定能把清軍趕出江南。任思齊知道這純屬癡人做夢!各地義軍明軍中戰鬥力最強的應該屬於正規明軍方國安王之仁所部,可就是這兩部明軍戰鬥力比之普通的綠營兵也不如,更不能和八旗軍相比。而如今清軍剛剛滅了弘光朝廷,戰鬥力和士氣都是巔峰之時,靠着戰鬥力爲渣的明軍和一羣剛放下鋤頭的農民和八旗兵作戰,那不是笑話嗎。

所以江南的抗清也就是曇花一現,想驅趕走滿清絕非一朝一夕之功。任思齊召集閻應元黃淳耀等人,把自己的想法向他們反覆灌輸,讓他們幫着勸說嘉定的百姓儘快撤離。

在嘉定殺死了那麼多綠營兵,等清軍來了肯定會報復,再次生屠城是一定的了。而明知道守不住嘉定任思齊也不願強守,他現在唯一希望的就是清兵來的晚一些,好使他能把更多的物質和百姓轉移到崇明島。

當然對於大多數百姓來說,背井離鄉誰都不願意,很多人選擇了暫時離開嘉定往鄉下避風頭,只有加入崇明軍的青壯以及他們的家屬,心甘情願前往崇明,據黃淳耀估計,這一批人不過五萬。畢竟大部分加入崇明軍的青壯並非嘉定城中人,他們的家在鄉下,而清軍應該不會跑到四鄉進行屠殺。畢竟嘉定是江南有數的富裕之地,殺光了鄉下的百姓,滿清又向誰去徵收賦稅,在北京的數十萬滿洲人還要靠着江南的百姓供養。

......

此刻的任興凡帶着第二鎮的兩個營已經進入了太湖,雖然途徑蘇州,可是他並沒有選擇進入蘇州城。

任興凡是在閏六月十五日途徑的蘇州,那時蘇州舉事的義民正和土國寶、李率泰兩部在蘇州城中廝殺。

任興凡並沒有選擇進入蘇州城中,因爲他知道就憑藉手下這兩營新兵,根本沒有實力佔據蘇州城。

進入了太湖之後,任興凡派出了大量的哨探,打探情報。據他了解,在閏六月十一日,蘇州附近才貼出剃令。十二日,楓橋百姓聚衆,在生員6世鑰號召下拒絕剃頭。恰逢吳淞副總兵吳志葵和鎮南伯黃蜚帶着三千水師,在松江府沈猶龍的命令下前來攻打蘇州,吳志葵副將魯之瑀帶領三百人突入蘇州和6世鑰等人匯合,城內的百姓數萬人羣起響應,衝入縣衙殺掉了殺掉了吳縣知縣薛應琦,放火將巡撫、知府、知縣等各衙門燒成灰燼。

城內的綠營總兵土國寶和漢八旗都統李率泰手中就五六百士兵,因爲大部分士兵跟隨博洛往攻打杭州去了。他們率部躲到蘇州府學和瑞光寺附近,不敢迎戰。但入城的鄉兵只是些烏合之衆,大多數人只是揭竿斬木,根本沒有像樣的武器,根本攻不下數百清兵駐守的營地,到當天晚上就撤出城外,一鬨而散。接下來的幾天,城門外都有鄉兵活動,一直“煙焰不絕”。直到十八日,數千清軍從南京前來增援,才基本穩定了蘇州城的局勢。

而在任興凡來太湖的前兩日,曾任史可法幕僚的進士吳日生在太湖舉兵,率兵千餘攻入吳江縣城,殺死了滿清知縣二十二日,蘇州城的李率泰帶着從南京調來的援軍,進攻吳江。城中鄉兵根本不能作戰,全都四散逃命,吳江城再次易手。之習吳易等人只得退入太湖,在廣闊的河漢湖蕩中繼續與清軍周旋。

任興凡率領兩營士兵百餘戰船進駐太湖西山島,一片派人四下打探消息,一邊訓練軍隊招納各路義軍。太湖盜和毛二、沈泮、柏相甫、扒平大王漁民先後慕名來投,聚集着越國公崇明軍這杆大旗之下。

任興凡一邊訓練隊伍,一邊派兵四下攻略,威逼降清的士紳獻糧納銀,隊伍越興盛了起來。後來更是和吳日生部聯合,大敗數千入太湖圍剿的清軍,威震整個太湖區域。

弘光元年七月五日,任興凡探查到一則消息,駐紮在杭州的八旗兵一萬餘人在滿清貝勒博洛的帶領下沿着運河而下,很快就要到達蘇州,隨着而來的還有綠營兵田雄、張傑等部三萬餘人。

肯定是前來鎮壓各地百姓的舉事,任興凡不敢怠慢,火派人飛報還呆在嘉定的任思齊。

第二百五十二章 蒹葭夜奔第三百一十六章 鎮江第二百二十七章 新軍第一百一十四章 埋伏第五十三章 內訌(上)第二百三十五章 罐頭風波第四百一十七章 剃髮令第二百三十六章 水軍成立第三百七十六章 奪兵第三百八十七章 分兵攻城第二百九十五章 滿兵攻城第二百三十三章 岱山書院第二百八十四章 岱山軍的缺陷第七十五章 高立羣上門羞辱第二百三十二章 安東尼歸來第一百三十九章 天草楓和山田風太郎第一百五十章 松浦的承諾第一百八十四章第四百二十章 議戰第一百六十七章 籌劃第四百六十四章 逃避第一百九十二章 炮擊第一百七十五章 荷蘭俘虜第三百五十四章 守城之策(加更)第一百二十一章 繳獲第二百七十一章 募兵難第四百九十二章 任思齊的決定第六十四章 孟書吏茶樓受賄第一百八十四章第四百一十一章 崇明(2)第二百四十五章 交鋒第十六章 戴維第四百二十七章 攻打太倉第十四章 海戰(3)第六十章 也許這就是真相第一百三十三章 李行久的請求第三百三十六章 勸降第一百九十二章 炮擊第三百六十七章 戰爭的車輪(求訂閱)第一百八十章 入夥(上)第三百零二章 “隆中對”第四百八十八章 隆武朝廷第三百六十八章 清軍攻城戰的開始第一百零八章 入夥第一百一十九章 犁庭掃穴(3)第二百四十一章 雙方第四百七十八章 城真的破了第一百三十七章 船戰第八十五章 錦衣衛百戶盧宗漢第七十二章 任思齊和張蒹葭第三百五十章 史可法的期待第三百九十九章 水軍大勝,史可法被俘第四百三十一章 拒入第五十三章 內訌(上)第二百六十四章 家和萬事興第四百二十六章 遊擊澱山湖(四千字大章,求訂閱)第一百六十七章 籌劃第四百七十七章 城破第二百一十章 貿易第二百七十五章 船上的讀書人第四百六十四章 逃避第三百六十四章 史可法遇刺第四百二十六章 遊擊澱山湖(四千字大章,求訂閱)第三百六十二章 心存死志的史可法第四百七十九章 困獸與破城之策第一百三十四章 追擊第四十四章 奪船第二百二十四章 拒入第二百八十一章 水淹七軍第二百二十八章 編制和訓練第二百五十章 張魁斃命第四百九十九章 鄭芝龍降清第二百三十五章 罐頭風波第二十二章 交易第六章 出海第四百四十二章 劉良佐第四十一章 定計第二百四十七章 司馬南的戰術第三十九章 搶灘登陸戰第四百零五章 清軍襲營第四百三十一章 拒入第二百九十七章 佯攻第四百五十章 攻略常州第九章 貨物第四百三十一章 拒入第一百四十一章 松浦來邀第三百六十六章 查抄王家第四百九十三章 仙霞關第四百四十九章 閻應元第四百五十五章 內衛第三百七十八章 揚州城內第二百八十五章 多爾袞的反應第二百一十章 貿易第三百六十章 “援軍”入城第四百五十八章 鉤鐮槍第三百二十六章 殘民以逞者立殺不赦!第一百三十二章 船鬥(下)第三百八十章 屍橫遍野第三百三十四章 兵臨揚州
第二百五十二章 蒹葭夜奔第三百一十六章 鎮江第二百二十七章 新軍第一百一十四章 埋伏第五十三章 內訌(上)第二百三十五章 罐頭風波第四百一十七章 剃髮令第二百三十六章 水軍成立第三百七十六章 奪兵第三百八十七章 分兵攻城第二百九十五章 滿兵攻城第二百三十三章 岱山書院第二百八十四章 岱山軍的缺陷第七十五章 高立羣上門羞辱第二百三十二章 安東尼歸來第一百三十九章 天草楓和山田風太郎第一百五十章 松浦的承諾第一百八十四章第四百二十章 議戰第一百六十七章 籌劃第四百六十四章 逃避第一百九十二章 炮擊第一百七十五章 荷蘭俘虜第三百五十四章 守城之策(加更)第一百二十一章 繳獲第二百七十一章 募兵難第四百九十二章 任思齊的決定第六十四章 孟書吏茶樓受賄第一百八十四章第四百一十一章 崇明(2)第二百四十五章 交鋒第十六章 戴維第四百二十七章 攻打太倉第十四章 海戰(3)第六十章 也許這就是真相第一百三十三章 李行久的請求第三百三十六章 勸降第一百九十二章 炮擊第三百六十七章 戰爭的車輪(求訂閱)第一百八十章 入夥(上)第三百零二章 “隆中對”第四百八十八章 隆武朝廷第三百六十八章 清軍攻城戰的開始第一百零八章 入夥第一百一十九章 犁庭掃穴(3)第二百四十一章 雙方第四百七十八章 城真的破了第一百三十七章 船戰第八十五章 錦衣衛百戶盧宗漢第七十二章 任思齊和張蒹葭第三百五十章 史可法的期待第三百九十九章 水軍大勝,史可法被俘第四百三十一章 拒入第五十三章 內訌(上)第二百六十四章 家和萬事興第四百二十六章 遊擊澱山湖(四千字大章,求訂閱)第一百六十七章 籌劃第四百七十七章 城破第二百一十章 貿易第二百七十五章 船上的讀書人第四百六十四章 逃避第三百六十四章 史可法遇刺第四百二十六章 遊擊澱山湖(四千字大章,求訂閱)第三百六十二章 心存死志的史可法第四百七十九章 困獸與破城之策第一百三十四章 追擊第四十四章 奪船第二百二十四章 拒入第二百八十一章 水淹七軍第二百二十八章 編制和訓練第二百五十章 張魁斃命第四百九十九章 鄭芝龍降清第二百三十五章 罐頭風波第二十二章 交易第六章 出海第四百四十二章 劉良佐第四十一章 定計第二百四十七章 司馬南的戰術第三十九章 搶灘登陸戰第四百零五章 清軍襲營第四百三十一章 拒入第二百九十七章 佯攻第四百五十章 攻略常州第九章 貨物第四百三十一章 拒入第一百四十一章 松浦來邀第三百六十六章 查抄王家第四百九十三章 仙霞關第四百四十九章 閻應元第四百五十五章 內衛第三百七十八章 揚州城內第二百八十五章 多爾袞的反應第二百一十章 貿易第三百六十章 “援軍”入城第四百五十八章 鉤鐮槍第三百二十六章 殘民以逞者立殺不赦!第一百三十二章 船鬥(下)第三百八十章 屍橫遍野第三百三十四章 兵臨揚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