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9、【午餐真費工夫】

想了想,方長感覺,這間無名殿的屋子雖然寬敞,但相對於包中那些東西的數量來說,頗有不足。

於是他出了屋子,來到了工棚旁邊。

這裡有個雜物倉庫,是之前方長建造工棚時候,一起造的。

倉庫裡面存儲了許多東西,包括各種原材料,例如煤炭、木炭、石灰、鹼、鐵錠、銅錠、木材、竹子、茅草、玉石之類,以及一些方長製作後不再經常使用的器物。其中,怕風吹日曬的材料有四面牆壁擋着,其餘則堆在和工棚一樣,三面有牆的棚子裡。

這座倉庫還曾經作爲糧倉短暫地儲藏過收穫的糧食——現在糧食已經放進了山洞中——於是這裡現在很是空曠,空間足夠用來清點各種雜物。

他拎着雙肩包,走到裡面。

想了想,方長沒有選擇將包底朝天傾倒,而是將手伸進去,一件一件往外拽。

於是各種各樣的雜物,很快鋪滿了地面,又堆滿了角落。

舊衣服、破爛甲冑、亂七八糟的兵刃、火銃火炮、書籍針線、桌椅板凳、書架衣櫃、繡牀腳踏、鍋碗瓢盆、茶壺杯盞、幾十份種子、布匹金屬、筆墨紙張、糧食蔬菜、糖果零食、油鹽醬醋、香料藥材、玩具、乾糧菜餚、金銀珠寶、水果糕點……甚至還有塊竹排。

在地面鋪了一層還不夠,摞了一層上去才放下。

由於記憶超羣,每一件方長都知道來處,和將其放進包裡的時間。

他心中暗自笑道:

“這就是長時間不進行整理的後果,估計再也不會有誰的包裹,如此的亂七八糟了。”

想了想,他先將下次出行有可能會用到的東西,重新裝進揹包裡。

接着,方長把各種可以立即食用的食物,單獨取出來放在一邊,從中留下一些準備這幾天享用,其餘的依然塞進揹包裡面,這樣可以不至於腐壞。糧食也單獨拿出來,回頭放進自己的糧倉裡面。

其餘的雜碎貨品,包括除了竹排之外的各種大件物品,方長將其仔細地分類,在這間倉庫裡面擺放好。他乾脆從地上拿起原本在揹包中的木板、釘子、錘子,也不用榫卯,直接在這倉庫裡搭了兩排置物架,將那些小份的零碎東西擺放在上面。

唯獨那艘竹排他準備拿到崖邊,和之前那艘小船放在一起,待組成竹排的繩子和竹竿朽壞後,便劈了當柴燒。雲中山不缺竹子,也沒有這塊竹排下水的地方,所以它除了佔地之外,並無它用。

剩下需要搬進屋中的事物,只有方長遊歷四方時候,隨手收集的各種書籍。

在屋中擺上幾架子書,很提升居住感受,而且這些書還可以在閒時讀來打發時光。方長不準備用揹包裡帶回來的書架,他準備抽時間自制幾個和屋中材質形制一樣的書架,用於在臥室裡藏書用,繳獲的幾個書架的風格,擺在屋裡和屋中風格不太搭配。

將那幾百本書放在桌子上,而後將重新整理好的青布雙肩包,放在暖玉牀牀頭,方長看了看,把酒葫蘆從牆上摘下,重新系在腰間,才走出門去。

外面日頭正烈,先做飯吧。

廚房雖然挺簡陋,方長已經用的很熟練。

在鐵鍋裡做飯,比之前的青銅鼎好用的多,也很省柴禾。所以那口鼎已經被淘汰,放在無名殿前正前方軸線上,距離無名殿數十步的一個石頭基座上頭,當做崖上的裝飾。

曾經被用來做飯,也用來砸過一次人的四腿方鼎,風吹雨淋之下,已經有了些青色,看起來古樸素雅。

來到這裡的人,不會有誰意識到,那個鼎竟然曾經是炊具。

…………

鹿肉很新鮮,適合慢煨,方長在其中加了些山蘑和泡發的幹鮑,用個大陶鍋蓋好小火燉,不一會兒便有濃香在廚房裡瀰漫,聞之令人食指大動。

去年做的臘肉如今風味正好,切一大塊放進鍋裡蒸透正好,順便底下還能熬些清涼美味的綠豆湯。雲中山裡產銀耳,但是方長沒有專門收集過,所以現在沒有,不然若是放入些許,可以大大提升綠豆湯的口味,即使不加糖。

還有剛剛從揹包裡整理出來的醬蹄滷肉,紅彤彤、顫巍巍;以及一些被連盤子買下的菜餚,雖然已經涼下來,但不影響風味,只需要稍微加熱就能享用。

方長還從菜畦裡摘了個熟透的小西瓜,揮刀去皮,將瓜瓤片成片裝盤,不用放任何調料,便是一道好甜點。

他沒有做湯,也沒有喝酒或者泡茶,雖然酒葫蘆就係在腰間。

從揹包裡,方長找到了幾筒甘露飲子,卻是皇城的特色飲料,號稱以幾十種材料熬成,這種飲子以兩頭留了竹節、只在一頭邊緣打了個小孔的竹筒盛着,用小軟木塞塞好。

竹筒外面還裹了層油紙,用細繩拴好。這幅精緻的外表賣相,讓其顯得很是高檔,當然,也因此比平常飲子貴了十幾文,而且顧客們仍然趨之若鶩。

太陽明媚,透過這顆又長大了幾分的銀杏樹,在地上灑下點點光斑。

方長將刻着圍棋棋盤的大石桌,用抹布擦乾淨,而後將做好的菜餚逐一排布上面。頓時,白色的石桌便被豐盛的餐食擺滿。

他拽開一筒飲料,細細品嚐着每一道菜。

直到杯盤俱淨。

方長的肚皮依然平坦,但是面前的大量食物已經被他消滅了個乾淨。

由於大部分時候,他都是自己種自己吃,或者從雲中山裡採集,而且最近去人間的時候,都沒有放開吃過,所以雖然他不會吃飽也不會餓死,也不算在浪費食物。

刷碗對於方長來說,並不算是負擔。

他收拾了桌子,將吃的乾乾淨淨的碗盤,拿到碧玉塘的出口溪流處,藉着流水細細刷洗。溪流衝激之下,碗盤上的油花頓時乾乾淨淨,復了原本面貌。

此時太陽已經西斜。

方長琢磨了下,先是去崖上林中,花了小半個時辰,將自己放養的雞挨個抓回來,關進柵欄裡。而後,他開始爲計劃中,接下來幾天的活計做物資上的準備。

531、【山村教師】416、【守株待兔,福至心靈】498、【贈予】467、【《天下太平》】256、【進行反包圍】116、【將至】41、【詢鹽跡】471、【青史亦留名】283、【有人水面踩滑板】478、【串門】358、【狗頭軍師柳丞相】597、【物歸原主】101、【化妝偵查一下】(求首訂)445、【撒過狗糧的知州】540、【滑竿上的錦衣員外】304、【贈送種子】80、【兩隻紈絝】26、【虎橋鎮前伏虎橋】54、【仙人當面不相識】331、【尋船出海】593、【故人之物】373、【思鄉】414、【賽人蔘】376、【進山】299、【學堂裡的熟人們】352、【妖怪們的教室】582、【等待客人】266、【身在草澤,胸懷家國】3、【仙棲崖上仙棲客】279、【正面打上門去】24、【天象變化 前身遺願】525、【給人出個好主意】166、【丁字路口的江湖人江湖事】496、【圍觀】572、【方長的建議】33、【阿黃與阿牛】564、【讓正主自己來】70、【崖上的不速憨客】85、【遠方廟堂與天下事】352、【妖怪們的教室】547、【確切消息】511、【幸福來自於對比】170、【辟邪之火】134、【興慶府書館】392、【方長是啥妖怪】490、【新的經營方式】503、【卜】188、【街邊乞丐們的話題】537、【時過境遷】453、【口號】224、【同行者與新情報】53、【人間風雨避復來】1、【先安頓肚子,再……】222、【南屏山上有神仙】463、【妖王】432、【山頂小村】374、【茶農】69、【去而復返】532、【新皇城裡新人皇】5、【嚇壞的竹精】44、【鑄鼎】530、【店主和村長】299、【學堂裡的熟人們】292、【三師徒簡陋的住所】121、【端倪今初現】417、【見義勇爲】239、【塵埃落定】445、【撒過狗糧的知州】502、【這樣似乎不夠】400、【像評書一樣的故事】88、【待客】211、【遠方飛來的信】20、【借宿的行人】8、【後山雲海化橫骨】250、【李代桃僵】402、【登高眺望以尋逐】362、【吃豆腐的小官】407、【繼續向北】260、【飲食之間自有真】262、【集市間又見故人】557、【方長的見聞】220、【茶館】386、【鍊鐵小高爐】425、【闖陣】349、【定波府】439、【魏和的新朋友】41、【詢鹽跡】129、【半生蹉跎前路茫】252、【套情報與鐘鼓司】270、【重逢】219、【小路前方又一城】549、【衣鉢】104、【夜宿縱斷山】68、【撥開雲霧重見日】545、【白跑一趟】93、【有朋自遠方來,必先勞其筋骨……】307、【後山裡的寶貝】13、【尋跡】440、【河東河西】482、【要當被撿漏的人】
531、【山村教師】416、【守株待兔,福至心靈】498、【贈予】467、【《天下太平》】256、【進行反包圍】116、【將至】41、【詢鹽跡】471、【青史亦留名】283、【有人水面踩滑板】478、【串門】358、【狗頭軍師柳丞相】597、【物歸原主】101、【化妝偵查一下】(求首訂)445、【撒過狗糧的知州】540、【滑竿上的錦衣員外】304、【贈送種子】80、【兩隻紈絝】26、【虎橋鎮前伏虎橋】54、【仙人當面不相識】331、【尋船出海】593、【故人之物】373、【思鄉】414、【賽人蔘】376、【進山】299、【學堂裡的熟人們】352、【妖怪們的教室】582、【等待客人】266、【身在草澤,胸懷家國】3、【仙棲崖上仙棲客】279、【正面打上門去】24、【天象變化 前身遺願】525、【給人出個好主意】166、【丁字路口的江湖人江湖事】496、【圍觀】572、【方長的建議】33、【阿黃與阿牛】564、【讓正主自己來】70、【崖上的不速憨客】85、【遠方廟堂與天下事】352、【妖怪們的教室】547、【確切消息】511、【幸福來自於對比】170、【辟邪之火】134、【興慶府書館】392、【方長是啥妖怪】490、【新的經營方式】503、【卜】188、【街邊乞丐們的話題】537、【時過境遷】453、【口號】224、【同行者與新情報】53、【人間風雨避復來】1、【先安頓肚子,再……】222、【南屏山上有神仙】463、【妖王】432、【山頂小村】374、【茶農】69、【去而復返】532、【新皇城裡新人皇】5、【嚇壞的竹精】44、【鑄鼎】530、【店主和村長】299、【學堂裡的熟人們】292、【三師徒簡陋的住所】121、【端倪今初現】417、【見義勇爲】239、【塵埃落定】445、【撒過狗糧的知州】502、【這樣似乎不夠】400、【像評書一樣的故事】88、【待客】211、【遠方飛來的信】20、【借宿的行人】8、【後山雲海化橫骨】250、【李代桃僵】402、【登高眺望以尋逐】362、【吃豆腐的小官】407、【繼續向北】260、【飲食之間自有真】262、【集市間又見故人】557、【方長的見聞】220、【茶館】386、【鍊鐵小高爐】425、【闖陣】349、【定波府】439、【魏和的新朋友】41、【詢鹽跡】129、【半生蹉跎前路茫】252、【套情報與鐘鼓司】270、【重逢】219、【小路前方又一城】549、【衣鉢】104、【夜宿縱斷山】68、【撥開雲霧重見日】545、【白跑一趟】93、【有朋自遠方來,必先勞其筋骨……】307、【後山裡的寶貝】13、【尋跡】440、【河東河西】482、【要當被撿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