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1、【幸福來自於對比】

“聾啞?怎麼說?”旁邊有年輕人瞬間來了興趣,不過也有那年紀大見多識廣的,已經聽明白了這個詞的意思,於是在旁邊滿是敬佩地接話道:

“真是至理名言!若想活的久,對不順心的事情雖然不去看不去聽做不到,但聽到後裝作聽不到,並且莫要發表意見,纔是好的。多少衝突都是來自於多嘴?多少衝突都是來自於無意間說錯的話,若要家庭和睦,聾啞二字真是精闢。”

方長在心裡默默搖了搖頭,但他對此雖然不認同,卻沒有發表意見,也算在某種程度上貫徹了這兩字的精髓。他用樹枝撥了撥面前的篝火,讓木柴更加充分地接觸空氣,燃燒的更加充分些。

衆人閒來無聊,對任何話題都有興趣,也願意捧場,所以聊天的氛圍很好,大家各自說的很是熱烈。

話題從南海邊上巨鯨擱淺,以至於海邊的居民們飽餐了幾頓肉食的趣事,轉換到新朝朝堂裡幾位大佬的秘聞,而後又變成了某地花魁和富貴員外的恩怨故事,接着又變成了某位才子新寫的戲文。

方長只是默默聽着,偶爾也像其它人那樣,稱讚上兩句。

不過在別人看來,他的注意力更多在篝火上煮的茶上,每當鍋裡水不夠時候,這個白衣人便往其中加水,使得所有人都有茶水喝。

夜色漸深,但是大家談話的興趣一點兒也不低。

有人起了個新話頭,說道:“最近天下有點兒不太平。”

這句含義模糊的話,頓時招來了衆人的不服和叱責,而不是稱讚:“這纔剛過了多久安生日子?”“大亂剛剛過去,可別再出啥事兒。”“這幾年可真是,我反正着實受夠了。”“我看新朝挺好,各方面的氣象都是能夠長久的”大家七嘴八舌地說道。

見自己的話語有歧義,提起這話的人有些羞憤,趕緊解釋道:

“我不是說世道,最近總是有惡鬼傷人的傳聞出來,雖然在天下各處,但這讓我有些不好的感覺。”

衆人這才瞭然,倒是有人看了看周圍黑暗中的曠野,微微打了個哆嗦。

於是有人追問,提起話頭的人,便一連說了好幾個相關的傳聞,各個的過程都有些詭譎,也不知道是傳播過程中變了樣子,還是事情本身就那麼可怖。膽小的在黑夜中越來越害怕,不得不朝火堆多靠了靠,而後央求其不要再講。

有上了年紀的感嘆道:“我也聽說了,其實這些不是什麼大事兒,總比大亂強多了。前幾年的日子可真是,朝不保夕啊。”

旁邊有人不太贊同,搖頭道:“話是這麼說,但這種災禍,對於不幸趕上了的人來說,和遇上天下大亂遭災,也沒啥太大區別——都很慘。”

但又有人笑道:

“是不是幸福,終究是需要對比的,我聽過這樣一個故事。”

周圍人馬上被他帶走了注意力,於是這人將杯中茶喝光,起身舀了一勺,坐回去說道:

“在我們那兒,幾十年前村裡有個單身窮漢,他四五十歲也沒找到婆娘,加上人又懶,家裡很少能收拾利索。他那被子,幾十年沒拆洗過,堅硬的和鐵片一樣。加上他家裡又窮,寒冬時候點不起爐子,於是冬夜裡面就會凍得睡不着覺。”

“於是每到冬天寒冷難捱的時候,這個單身漢就跑出去,光着身子爬到房頂上,任由那北風吹拂,待到凍僵之前爬下來,鑽進被窩裡。那堅硬如鐵的被窩,頓時變得溫暖舒適,此人便高呼着‘不冷!不冷!暖和!暖和!’成功睡去。”

衆人一齊拍腿大笑,有人都笑出了眼淚,忙不迭的伸手擦拭。

講故事的人十分得意,說道:“由此可見,幸福這事兒,其實是對比出來的,不在於當下,而在於曾經。”

這話倒也在理,整個故事由於足夠真實,也很自洽。

但不知爲何,天依然被聊死了,大家笑過之後,對於聊天這種事情忽然有些意興闌珊,於是互相道了晚安後,各自尋找避風處去睡了。

夜裡倒也沒有什麼不開眼的野獸,或者馬車裡幾個人所怕的鬼,上來找茬送菜,方長也尋了個篝火邊上舒服的位置休息了一晚,而後第二天和衆人分別。都是陌生人,萍水相逢沒人互相問身份,也沒有人會對這個夜晚留下什麼特別印象,這只是路上的尋常一夜罷了。

…………

方長穿村過鎮,朝着預定的目的地走去,一路上的景色倒也不重複,頗有趣味。

他有時候會去拜訪路過地方的神祇,倒也不是爲了探聽情報,只是隨心所欲,如此四處交遊,除了當初見過的各位,方長又認識了一大批山神土地城隍。

而諸位神靈,對於認識這樣一位修爲深不可測,卻又顯得十分讓人親近的仙人,十分歡迎,加上諸位正神之間也有交流和關係,於是原本就因爲參與消泯大劫而名聲在外的方長,更加知名。

往往他前去拜訪時候,通報完姓名,對方就想到了他是誰,於是立刻出門用高規格相迎。似乎只要不是消息十分閉塞的山神水神土地城隍,都知道有位白衣上仙,喜好交遊,經常拜訪這些福德正神們。

這一日,方長正在譚陽府,於城隍處做客。

這裡離着目的地睿州已經十分之近,方長進城前在城外郊野上運起目力,已經能夠看到在睿州方向上,天地隱約間的不協調。這種感覺分部的區域,極長極廣,方長暗自猜測,那些不協調的地方那個,應當便是兩界相交之處。

此地城隍姓柯,他設宴招待了方長,在席間知道方長喜歡觀察紅塵百事後,還要拉着他去城裡轉悠。宴席雖然不算豐盛,但很有特色,很對方長的喜好,而方長來這裡拜訪也沒空着手,他帶了一盒鉛筆作爲禮物。

這鉛筆是他在崖上自制的,筆桿來自於新建好的木工機牀,筆芯則是石墨混合膠泥,在爐中烤制的,這兩點耗費了方長不少力氣,他甚至造了幾間專門的機械,以輔助完成此事。對於這種新的文房用具,柯城隍很高興,他鄭重的收起來,準備等方長離開後再試。

“喏,這就是我今天準備插手的事兒。”城隍帶着方長,走到一處人家外面,朝裡面指着說道。

525、【給人出個好主意】518、【平安】577、【鶯啼】100、【方長下山先吃麪】277、【直前】560、【南屏山師徒】335、【海中妖和登上第一座島】63、【曙光中的飛刀】160、【虎橋鎮見聞】387、【鐵鍋與炒鋼】407、【繼續向北】81、【“遠大的理想”】513、【城隍曾經做的孽】537、【時過境遷】574、【甜瓜籽】226、【小小竹渠】148、【穿山甲的新單位】250、【李代桃僵】306、【崖上瑣事】18、【第一批陶器】307、【後山裡的寶貝】304、【贈送種子】291、【百鳥崖】548、【迷途之人】265、【歇腳時西面來客】323、【單騎追蹤】579、【窮山惡水也思變】405、【修行者游擊隊】340、【貨物】322、【求救】268、【綠洲】285、【走完蜀道】118、【當堂拷問】200、【崖上凡間遠】183、【無事一身輕】525、【給人出個好主意】47、【爐火旺 置辦忙】560、【南屏山師徒】10、【崖下來客】566、【當年的消息】80、【兩隻紈絝】360、【九尾狐不是狐】548、【迷途之人】437、【久別又重逢】355、【女兒紅】382、【令人措手不及的新情報】507、【落在桌子上】532、【新皇城裡新人皇】473、【棧道高且長】596、【腳伕之後搞運輸】435、【鹹魚兮福之所倚】559、【靠自己纔是正道】32、【鬧事正主】160、【虎橋鎮見聞】227、【千里獨歸人】19、【緣分式捕獵】360、【九尾狐不是狐】311、【龍安府的新鮮事兒】549、【衣鉢】431、【恭喜】177、【方先生水平有多高】582、【等待客人】324、【繼續追查線索】464、【參觀皇宮】519、【入界一探】41、【詢鹽跡】532、【新皇城裡新人皇】450、【消滅有生力量爲上】437、【久別又重逢】332、【碼頭】61、【退隱江湖】89、【不懼危險三師徒】281、【桑子平還鄉】480、【帶貨進城,傍晚再回山】295、【目標:回仙棲崖】106、【河工】166、【丁字路口的江湖人江湖事】182、【靠海吃海朝雲港】318、【義士襄助】506、【邀請參觀】365、【油煎大頭魚】353、【飯前口號所透露的…】222、【南屏山上有神仙】166、【丁字路口的江湖人江湖事】581、【谷中迷霧】445、【撒過狗糧的知州】283、【蜀地有劍仙】174、【方長問心】393、【秋天到了】85、【遠方廟堂與天下事】307、【後山裡的寶貝】99、【因果與道途】503、【卜】405、【修行者游擊隊】567、【赴會】396、【天時地利人和】109、【永嘉府偶遇】131、【清江岸邊亦繁華】560、【南屏山師徒】330、【信物】
525、【給人出個好主意】518、【平安】577、【鶯啼】100、【方長下山先吃麪】277、【直前】560、【南屏山師徒】335、【海中妖和登上第一座島】63、【曙光中的飛刀】160、【虎橋鎮見聞】387、【鐵鍋與炒鋼】407、【繼續向北】81、【“遠大的理想”】513、【城隍曾經做的孽】537、【時過境遷】574、【甜瓜籽】226、【小小竹渠】148、【穿山甲的新單位】250、【李代桃僵】306、【崖上瑣事】18、【第一批陶器】307、【後山裡的寶貝】304、【贈送種子】291、【百鳥崖】548、【迷途之人】265、【歇腳時西面來客】323、【單騎追蹤】579、【窮山惡水也思變】405、【修行者游擊隊】340、【貨物】322、【求救】268、【綠洲】285、【走完蜀道】118、【當堂拷問】200、【崖上凡間遠】183、【無事一身輕】525、【給人出個好主意】47、【爐火旺 置辦忙】560、【南屏山師徒】10、【崖下來客】566、【當年的消息】80、【兩隻紈絝】360、【九尾狐不是狐】548、【迷途之人】437、【久別又重逢】355、【女兒紅】382、【令人措手不及的新情報】507、【落在桌子上】532、【新皇城裡新人皇】473、【棧道高且長】596、【腳伕之後搞運輸】435、【鹹魚兮福之所倚】559、【靠自己纔是正道】32、【鬧事正主】160、【虎橋鎮見聞】227、【千里獨歸人】19、【緣分式捕獵】360、【九尾狐不是狐】311、【龍安府的新鮮事兒】549、【衣鉢】431、【恭喜】177、【方先生水平有多高】582、【等待客人】324、【繼續追查線索】464、【參觀皇宮】519、【入界一探】41、【詢鹽跡】532、【新皇城裡新人皇】450、【消滅有生力量爲上】437、【久別又重逢】332、【碼頭】61、【退隱江湖】89、【不懼危險三師徒】281、【桑子平還鄉】480、【帶貨進城,傍晚再回山】295、【目標:回仙棲崖】106、【河工】166、【丁字路口的江湖人江湖事】182、【靠海吃海朝雲港】318、【義士襄助】506、【邀請參觀】365、【油煎大頭魚】353、【飯前口號所透露的…】222、【南屏山上有神仙】166、【丁字路口的江湖人江湖事】581、【谷中迷霧】445、【撒過狗糧的知州】283、【蜀地有劍仙】174、【方長問心】393、【秋天到了】85、【遠方廟堂與天下事】307、【後山裡的寶貝】99、【因果與道途】503、【卜】405、【修行者游擊隊】567、【赴會】396、【天時地利人和】109、【永嘉府偶遇】131、【清江岸邊亦繁華】560、【南屏山師徒】330、【信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