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2、【方長的建議】

“啥情況,這裡什麼時候變成了這個樣子?”

對於面前的這幅景象,章山神毫無心理準備,他首先觀察了下週圍的環境,確認大致地勢沒問題。在知道自己並未被手裡的白色棋子送到陌生地方之後,章山神心裡鬆了一口氣,他視線微動,便發現了旁邊有相熟的同僚,正和自己前後腳出現在這片河谷裡,。

章山神輕輕移動了下腳步,湊到對方身邊,悄悄地問道:

“老李,周圍這啥情況?五天前咱們請假過來確認場地的時候,周圍還是光禿禿的山啊,今天怎麼就忽然變成了園林的樣子?”

旁邊被他稱呼老李的人,也是這次會議比較靠前序列的發起者,他比山神章淳鎮定許多,略一思索,便窺見了其中機要,轉頭安慰章山神道:“莫要驚慌,其實想一想就明白,你看周圍前來觀禮這些,裡面有多少高人大能?做出此種局面也屬平常。”

章山神頓時也明白過來,他肅立當場並整理了下衣服,笑道:“是我緊張了,既然有高人出手整治出來這番局面,也是好事。畢竟咱們人手不足,也難離崗太久,無法對場地做出調整,算起來也是有些怠慢客人們。”

在山上人們的眼中,山間河谷中的景象蔚爲壯觀。

由於提前就約好了準確時間,而有修爲的人靠靈覺計時都很準,所以各路神祇們差不多都在這個時間段來到了河谷裡。他們手握棋子,一片片地出現在河邊的平地上,很快河谷中便密密麻麻塞滿了各路城隍、土地、河神、山神等等。

這個距離對於修行人來說十分近,上面長廊裡面的觀禮人羣們,紛紛在入場的神祇中間,找到了自己相熟的那些。不過礙於入場尚未結束,大家也擔憂會被憑空出現的神祇砸在頭上,所以俱都坐穩了,用眼神盯着場內。

也有眼尖的人,發現突然出現在場地中間的神祇們,手中俱都抓着兩粒棋子,有那提前聽說過的人,便知道這是讓天下神祇們能夠瞬息萬里的關鍵,遂當做趣聞說與身邊的人。

在之前各地紛紛茫茫的書信往來之中,在神祇們到場之前,便公推了此時任皇都城隍的李秋山作爲主持,以便按照事先大家都沒有意見的流程來舉辦這次會議。其實皇都城隍負責的事情很簡單,因爲大家商議好的原則是,所有到場的人只要想發言,便一定有機會發言,只是需要保證同時只有一個人在講而已。

不過這時候,作爲主持的李城隍,頗感一些壓力。

畢竟前來觀禮的各界人士,已經將周圍的山坡搭建的宛若園林,而自己這些神祇們所站的地方,還是一片荒蕪的亂石灘,這鮮明的對比之下,實在有些跌份。

估摸着人差不多齊了,李城隍高聲說道:“之前人手不足,也沒有時間,未曾對這片場地進行規整,如今大家都在,這次大會也不知道要開多久,我們不如即刻動手,將會場好好地調整一番?”

神祇們早就心中有想法了,聽到這個倡議,轟然稱喏。

於是大家一起動手,施展出各自的手段,便開始平整土石、調節地勢與河流走向。而見到神祇們入場已經結束,山上長廊裡的不少人,也走下山坡尋找熟人。這個時候不幫忙也說不過去,於是大家一齊動手,將這片荒蕪的山谷建的恢弘靚麗。

所有的地面,都被塑成了方形石板的樣式,平整的廣場一直聯結到長廊根腳處,宛若一體。原本在這塊範圍內稀疏的花草樹木,被聚集在一起,做成了個個花壇點綴在廣場上。河流被強行拉的筆直,兩側架了欄杆,並有七座無墩石拱橋飛架其上。

山谷的北側建造了個高臺,上面無座位,只有中間一座七尺見方的蓮臺,作爲有人發言時候站立的位置。臺側倒是有桌椅,卻是給作爲會議主持的皇都李城隍留下的位置,以便他主導發言次序。

高臺下面,則是密密麻麻的八人大圓桌,每張桌子周圍有八個石椅。原本神祇們只是造了一排排的椅子,不過前來觀禮的修行人們表示,可以將供應飲食茶水點心的事情負擔起來,所以場內纔將排座改成了圓桌的樣式。不過這樣一來,從空中俯瞰,會場倒像要舉辦一次大型宴席。

………………

會議的消耗的時間十分悠長,原本來這裡的神祇們,不得不集體請示天地延長假期。整個會議過程倒是很是熱鬧,所有神祇們都踊躍發言,表達着自己的見解,然後由在場的神祇們進行表決,只要超過半數,便爲天地所認,作爲新的規則。

他們還給前來觀禮的人,提供了發表建議的機會,只是不進行表決,而是由感覺觀禮客人所說有道理的神祇提案進行表決。這套流程倒是有種粗暴與精巧交織的感覺,倒也確保了這次會議會被順利進行。

前面幾天裡,最重要也是最先被表決通過的,便是要成立天庭,並由天庭籠統的組織天下勢力,應對鬼界合併之事。兩界相合,是關係到天下安危的大事,所有人都不得不謹慎應對。

接下來,相比於成立天庭這件事本身,更爲耗費時間的,則是天庭裡面應該有什麼職位,以及天庭本身有什麼權力和義務。各方意見不一,還好表決的過程簡單快捷,終於在幾天內討論出來了大致的範圍。

不過此時,方長想到了什麼,於是在當日的觀禮客人們發表意見的環節最後,他站了出來。

主持會議的李城隍,當即便示意方長上臺講述。

方長一邁步,瞬間到了蓮臺之上,這手着實讓不少識貨的人咂舌,畢竟如此不留煙火氣息的姿勢,須得極深的修爲才能做到。

他像之前的那些人一樣,高聲說道:

“前不久,我出門遊歷了一趟,結果在海邊一處州府,發現那裡已經連年大旱,赤地千里。雖然乾旱最終被解決,但這樣無序的雨水氣候,動輒傷害耕種的百姓,實在是太過粗放與不妥,天庭是否應該將此事也擔管起來?”

93、【有朋自遠方來,必先勞其筋骨……】13、【尋跡】523、【還是當貓快樂】134、【興慶府書館】83、【伏虎酒樓】189、【山野猴蹤】381、【圍攻朱雀堂】390、【少男少女齊上門】285、【走完蜀道】303、【消費降級】71、【靈劍泉】83、【伏虎酒樓】382、【令人措手不及的新情報】263、【贈佩】198、【重要情報】188、【街邊乞丐們的話題】227、【千里獨歸人】492、【只怪當時太天真】234、【三岔口】499、【遇見神仙了】353、【飯前口號所透露的…】297、【無題】308、【暖玉牀】192、【或許和想象中不同】431、【恭喜】42、【前往串門】368、【桃花村亦妖怪村】405、【修行者游擊隊】420、【價值兩條命的情報】359、【車隊失竊】232、【要種子】315、【破局所需的兩個人】407、【繼續向北】339、【勇者】355、【女兒紅】465、【分別】178、【車隊面前耍大錘】405、【修行者游擊隊】545、【白跑一趟】277、【直前】437、【久別又重逢】340、【貨物】108、【煙消雲散 得見真我】346、【藏寶圖】583、【廟堂之上】113、【出乎意料的反應】273、【路中央的異狀】586、【只在此山中】511、【幸福來自於對比】182、【靠海吃海朝雲港】77、【山中無歲月,寒過方知春】419、【暴露】467、【《天下太平》】113、【出乎意料的反應】48、【機緣將至】546、【富貴】565、【有劍來訪】449、【合圍敵軍總部】405、【修行者游擊隊】297、【無題】322、【求救】384、【崖上浮生閒】301、【梨香時候】253、【裝滿人類的奴隸營】184、【萍水相逢】398、【捏碎,統統捏碎】212、【耕牛的理想】220、【茶館】181、【港口送別】164、【家家有本難唸的經】466、【遍嘗皇城】136、【捐銀】398、【捏碎,統統捏碎】160、【虎橋鎮見聞】391、【年輕真好】11、【斷絕的水源】125、【江邊風俗】388、【方長的“腦洞”】508、【下山,再次下山】376、【進山】305、【雕鄰居的反應】229、【知見障】40、【白衣展望與葫蘆籽】422、【轉移】206、【崖邊問道】515、【新界域入口的消息】556、【祈雨之人】593、【故人之物】352、【妖怪們的教室】118、【當堂拷問】400、【像評書一樣的故事】467、【《天下太平》】95、【有錢不?】349、【定波府】478、【串門】216、【小狐狸的同學】444、【很有用的禮物】214、【相見又分別】506、【邀請參觀】381、【圍攻朱雀堂】
93、【有朋自遠方來,必先勞其筋骨……】13、【尋跡】523、【還是當貓快樂】134、【興慶府書館】83、【伏虎酒樓】189、【山野猴蹤】381、【圍攻朱雀堂】390、【少男少女齊上門】285、【走完蜀道】303、【消費降級】71、【靈劍泉】83、【伏虎酒樓】382、【令人措手不及的新情報】263、【贈佩】198、【重要情報】188、【街邊乞丐們的話題】227、【千里獨歸人】492、【只怪當時太天真】234、【三岔口】499、【遇見神仙了】353、【飯前口號所透露的…】297、【無題】308、【暖玉牀】192、【或許和想象中不同】431、【恭喜】42、【前往串門】368、【桃花村亦妖怪村】405、【修行者游擊隊】420、【價值兩條命的情報】359、【車隊失竊】232、【要種子】315、【破局所需的兩個人】407、【繼續向北】339、【勇者】355、【女兒紅】465、【分別】178、【車隊面前耍大錘】405、【修行者游擊隊】545、【白跑一趟】277、【直前】437、【久別又重逢】340、【貨物】108、【煙消雲散 得見真我】346、【藏寶圖】583、【廟堂之上】113、【出乎意料的反應】273、【路中央的異狀】586、【只在此山中】511、【幸福來自於對比】182、【靠海吃海朝雲港】77、【山中無歲月,寒過方知春】419、【暴露】467、【《天下太平》】113、【出乎意料的反應】48、【機緣將至】546、【富貴】565、【有劍來訪】449、【合圍敵軍總部】405、【修行者游擊隊】297、【無題】322、【求救】384、【崖上浮生閒】301、【梨香時候】253、【裝滿人類的奴隸營】184、【萍水相逢】398、【捏碎,統統捏碎】212、【耕牛的理想】220、【茶館】181、【港口送別】164、【家家有本難唸的經】466、【遍嘗皇城】136、【捐銀】398、【捏碎,統統捏碎】160、【虎橋鎮見聞】391、【年輕真好】11、【斷絕的水源】125、【江邊風俗】388、【方長的“腦洞”】508、【下山,再次下山】376、【進山】305、【雕鄰居的反應】229、【知見障】40、【白衣展望與葫蘆籽】422、【轉移】206、【崖邊問道】515、【新界域入口的消息】556、【祈雨之人】593、【故人之物】352、【妖怪們的教室】118、【當堂拷問】400、【像評書一樣的故事】467、【《天下太平》】95、【有錢不?】349、【定波府】478、【串門】216、【小狐狸的同學】444、【很有用的禮物】214、【相見又分別】506、【邀請參觀】381、【圍攻朱雀堂】